第二天段启东睡到自然醒,然后去找杨力去了。

  他敲了敲办公室门,得到杨力的批准后,进到了办公室。

  “叔,我来求你点事。”他直接开门见山,然后把手里的肉罐头放到桌上。

  闻言,杨力眼皮子跳了跳,“啥事啊?说来听听。”

  段启东坐下之后,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跟杨力说了楚盼盼的事情,“我是想让您卖个面子,把她安排到我们厂食堂。”

  杨力听了点了点头,“可以倒是可以,只不过你眼下刚升了职,再把你二嫂带进厂,有些难度啊——”

  毕竟现在段启东风头正盛,周围那么多双不怀好意的眼睛盯着,难保不会有人搞事。

  “这样吧,我先去问一下厂长的意思,如果他点头了,那我就帮你安排。”

  段启东心里也清楚,“那行,我回去等您的信。”

  俩人唠了会嗑,见杨力公务繁忙,他就准备起身离开。

  临走前,他又问道:“叔,我想打听个事儿。”

  拿人手软,杨力眼皮都没抬,点点头,“问吧。”

  “这布料特供券,您知道哪儿有得卖吗?”

  布料特供券?

  杨力终于看了段启东一眼,“你要那玩意儿干啥?”

  一旦涉及到高档烟酒,或者是高档的布料之类的物品,就需要特供券。

  顾名思义,就是单单供给小部分人群。

  每个县城都会根据情况分配指标,常常是公职单位人员才能拥有这些券,而且有了券还不算,还得有钱。

  总而言之,特供券能够换来的东西,那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奢侈品。

  “马上要搬新家了,想买一点好料子,给我媳妇儿做点小玩意。”

  段启东道:“以前结婚的时候日子苦,没条件,这下挣了点钱,总归想着补偿她。”

  “你还是个疼媳妇儿的!”

  杨力一乐。

  他想了想,道:“这玩意儿我手里也没有,不过你要真想买,去城北电影院看看,门口有个剪头发的,是我外甥,他喜欢钻研这些门门道道,估计手里能有。”

  段启东一听这地方就知道基本稳了。

  他露出笑容,道了谢,这才转身去了城北。

  …

  江城城北,算是整个县城最奢靡的场所。

  拐个弯一过来,段启东就嗅到了空气中淡淡的香水味儿和烟味儿。

  他将自行车锁好,理了理衣裳,走出巷子。

  电影院就开在街道最前头的位置。

  这会儿已经在售票了,一些人挤着往里走,正门口就是售票处,价格也不算便宜,一元钱一张。

  段启东走过去,在人群中梭巡了一番,一眼就看见了三个理发的。

  不过右边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抱着小木箱子,外头写了“一次两毛”四个字儿,正蹲着四处看人。

  另一个是个中年男人。

  他神色拘谨,低着头,抱着搪瓷缸子,另一只手拿着用来装瓜子的报纸,眼神四处乱瞄,显然是觉得丢人。

  而剩下的最后一个。

  是个和段启东年纪相仿的小伙子。

  他扶着单车,单车后面放着一个木箱子,箱子被隔成了两格,一边放着蔬菜,一边是理发的工具。

  要是有看完电影的人经过,他立刻就会迎上去,露出灿烂笑脸。

  “客人理发吗?手艺好着嘞!保准让你变成电影里的女主角!”

  他笑容灿烂,声音清脆,一眼看去就是个天生笑面的好青年。

  很容易让人有好感。

  他的生意也是最好的。

  段启东过去的时候,他刚好剪完最后一个顾客,装着零钱的小兜子也鼓鼓囊囊涨起来。

  “理发吗?”

  见着段启东过来,吴六露出灿烂笑脸,他示意道:“试一试吧,我这全是回头客,理完后保准您笑着走出去。”

  段启东闻言,点了点头,那就剪一个吧。

  才两毛,挺便宜的。

  刚好试试他的手艺,如果不错,那以后就来这剪,毕竟在村里剪,他们就只会给剃成寸头。

  “好咧!”

  吴六让他坐下,给他围了块布,动作麻利的拿起剪刀。

  去年段启东还是寸头,这过了几个月,头发都长了很多,吴六直接给他梳成中分。

  看上去像斯文败类。

  不得不说,他的手艺确实不错,充分体现出了段启东的优点。

  剪完后,段启东付了钱,却也没走,笑眯眯的看着他:“请问你认识杨力吗?他让我来找你的。”

  杨力?

  吴六脸上的笑容凝了一下,他上下打量了一眼段启东,旋即道:“原来是舅舅让你来的啊?”

  他双手环胸,眯着眼,瞧着段启东,“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