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332章 顶级白富美?杜家济海堂被挑了

小说: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作者:追虎道人 更新时间:2025-09-07 17:45:18 源网站:2k小说网
  ();

  渤海杜氏,郡望之家,幽州门阀世族之一。

  其族地位于幽州东北,傍九曲大龙江入海咽喉而立,控扼江海交汇要冲。

  世代以舟楫纵横海上,掌通联四海之航路,实乃富甲北境的海贸巨擘,势雄财厚,冠绝一方。

  省流版:大海商,做了几百年海贸,钱多得烫手。

  用杜冰雁的话来说,“白玉为堂金做马”,是对她家的侮辱。

  说这话的时候,她语气平常,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没有半点傲气。

  据说,她家的“济海堂”,几乎开遍大江南北,日进斗金,甚至做到了海外的出云、星罗、爪哇等国。

  各种珍稀海货,远销内陆,成为铁勒、云突、乌蒙等国贵族的私藏珍品。

  “软饭,香!”

  刘晟嘀咕一句,伸手挑起杜冰雁的下巴:

  “饭饭,饿……”

  “不是才喂了你嘛。”

  杜冰雁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脸上红潮未退,风情万种。

  “胃好,饿的快。”

  刘晟嬉笑一声,付诸行动。

  身下裂空雀长鸣一声,双翅振动,再次飞入云海中。

  下方地面上,一条大江如巨龙游走,翻山越岭,穿峡越谷,向东奔海而去。

  大龙江,大虞境内第二大河,自西向东,蜿蜒九曲,横穿六州之地,自彰武县入海。

  只是这三年天地剧变,山崩山起,河流改道,荒漠成沃野,小池成大湖,地貌变化巨大,大到连杜冰雁都认不得回家的路。

  原来的山阳县,成了如今的山阳府,那原本的渤海郡,又会扩大到何等地步?

  之前的地图早已过时了。

  要想从横穿数州,回到渤海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一些标志性的大山长河,终究是坐标般,指明了大概方位。

  比如,大龙江。

  沿着河道往东,就能抵达渤海郡。

  甚至运气好的话,还能在沿途遇到杜氏在各地的“济海堂”号,那样就更顺利了。

  一日,万里。

  天为背,鸟为席,着实痛快。

  刘晟为了隔绝外界消息,免得杜冰雁上头要回师门,这几日一有空就拉她入云切磋。

  有意无意间,略过了大龙江沿岸的不少新城。

  直到杜冰雁不堪挞伐,抽出云水剑要试试他“金刚不坏”的覆盖范围,他才不得不罢战。

  而这时,距离他们离开卧虎寨,已有七八日光景。

  这时他们还不知,外间的消息早已沸沸扬扬,暗流涌动。

  ……

  阳信府,仙人居。

  酒楼里,人声鼎沸,各种南腔北调,嘈杂纷乱。

  阳信府位于大龙江畔,占据地利,沟通西东,往来商客极多。

  酒楼客栈,更是诸多消息汇聚之地。

  刘晟二人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小酌一二。

  在天上飞的日子,虽然自由痛快,但终究少了些人气。

  同时,也要打探些消息。

  “……那净月师太得了了不得的机缘,立地成仙,吐口仙气,就灭杀了百万精兵,轰塌几座大城!”

  “我勒个乖乖,真的假的?一口气就灭了百万雄兵?那可真是仙家手段,不然换做平常人,杀一百万头猪,都得杀好久。”

  “那仙缘叫什么‘甘露’,据说一滴就能让人长生不老,立地成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还能起死回生,返老还童……”

  “那叫杨枝甘露!我和你说,净月师太养了一条老狗,本来都快要死了,不小心闻了一下,就返老还童,还成了狗妖……”

  ……

  “几天时间,消息就传到百万里外,几乎人尽皆知,不太正常……”

  刘晟放下筷子,给了杜冰雁一个安慰的眼神。

  联想到之前从伥鬼乔蛇、钱忠处得来的消息,他双眼不由眯了起来。

  朝廷、晋王府联手,还是默契在推?

  都说“闷声发大财”,似“杨枝甘露”这等天地奇珍,朝廷和晋王府得到消息,必然会是先想方设法捂住,然后再私下调动力量去抢夺。

  可如今,事情却闹得沸沸扬扬,几乎天下皆知的地步……

  是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还是他们在净月师太手中吃了大亏,不得不煽动天下,群起而攻之?

  类似打BOSS,两家吃不下,只能摇人?

  这么说来,净月师太不仅没危险,甚至还占据了上风。

  刘晟把分析的结果告知杜冰雁,让她松了口气。

  这时,楼下忽然传来喧哗,声势极大——

  “济海堂被挑了,人都死光了,死得好惨……”

  “呕……我刚看了一眼,太吓人了,从掌柜到伙计,全都被虐杀……”

  “济海堂的东家也不知得罪了哪尊大佛,这两天已经有三处驻地被挑了!”

  ……

  济海堂?

  貌似这“济海堂”是渤海杜氏的产业,竟然被人挑了!

  刘晟心头一动,看向杜冰雁,就见她粉润的俏脸上已是煞白一片。

  “我……”

  杜冰雁放下碗筷,按住了剑柄。

  “我吃饱了,一起去看看。”

  刘晟点了点头,扔下一块银锭,就和迫不及待的杜冰雁出了仙人居。

  阳信府是一座新城,经历和山阳县类似,之前不过是座县城。

  不一会儿,二人便来到了西市的济海堂驻地。

  这里靠近渡口,便于上下货物,不远处的水面上,船如梭,帆如林,一派繁忙景象。

  此时济海堂的驻地前,围拢了一大群吃瓜群众,神色各异,议论纷纷。

  好奇有之,疑惑有之,探究有之,当然,更少不了幸灾乐祸。

  几名衙役守在门口,神色凝重,将人群隔绝开来。

  透过敞开的大门,能见到十几名捕快,白役在里面忙活。

  甚至,还有悬镜司人。

  青石板上,血迹斑斑,门庭内倒着不少尸首,从装扮上看,都是驻地原本的伙计。

  “别去。”

  刘晟低喝一句,按住杜冰雁的肩膀,拉着她退至人群后,上了旁边一棵十数丈的大树。

  “你们济海堂有几处堂口陆续被挑,针对性极强,但凶手身份未知。”

  他看了眼脸露疑惑的杜冰雁,解释道:

  “你现在贸然出面,岂不是暴露了身份?”

  他指了指庭院内那些忙活的府衙捕快,悬镜司百户,小旗等人:

  “你怎知,他们没有参与此事?说不定,这里面就有凶手,或是凶手的眼线。”

  杜冰雁深吸一口气,咬牙道:

  “那我们就这样……袖手旁观?”

  济海堂,可是她家的产业,这些惨死的掌柜、伙计中,说不定还有她认识的人。

  “去附近几座城池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刘晟拉着她下了树,直扑城外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