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年,你漫无边际地飞了一年,一路凿食疫人心肝,不知身在何处,渐渐忘记伤痛。
毕竟,你本就天性凉薄,更何况——
日有升落,月有阴晴,天地万物皆有生死。
亲鸟它们本就寿元将尽,死前能见你成妖,也算得偿所愿,无憾而终。
无憾而终,无憾而终,世上又有几个生灵能做到?
你,能做到吗?
呱呱!】
…
【第二十年,成妖后的第三年,你又回到了那座已死去的城池。
几年过去,内城早已被瘟疫攻陷,那些曾经将疫情视作百姓机遇的权贵、大户们,终究引火烧身。
奢华的府邸,堆满仓库的药材,俯仰可拾的金银珠宝,铸成了他们的坟墓。
外城内城,尸骸遍地,疫气不散,只剩风声呼啸,如若万鬼呜咽。
死城,孤鸦,疫气……
你用尖喙捋了捋火红的翎羽,振翅腾空,洒下一道道飞镖也似的火羽。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整个城池都被你点燃。
满城尸骸,乞丐的,穷人的,富人的,权贵的,闺秀的,**的,书生的,走卒的,通通烧成了灰,混在一起,再不分彼此。
什么亭台楼阁,绫罗绸缎,什么木屋棚户,粗布桑麻,被大火一烧,全都……
灰!飞!烟!灭!
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积郁的疫气终被烧散。
这是你成妖的福地,却彻底毁于你之手。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这,就是因果。
你懂了,又似乎没懂。
只觉冥冥之中,似有一股难以反抗的力量,推着你飞向一个地方,一个听过,又忘记的地方——
兰若寺。】
…
【第二十一年,你来到了兰若寺。
这是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大寺,气势雄浑,殿阁上千,金碧辉煌。
寺中僧众不知凡几,点香须得跑马,终日香火鼎盛,彻夜不熄,暮鼓晨钟,震传百里不绝。
这是一座驻世佛国,叫人心澄神净。
你还未靠近,就感受到了压制,只能停在寺外深山,远远窥视。
你不知为何而来,只是冥冥中有一种感觉——
此地有大机缘。
机缘?
你想起了被烧作灰烬的亲鸟,旧巢,城池……】
…
【第三十年,你已在寺外深山中潜居十年。
佛音梵唱,暮鼓晨钟,诸佛节之水陆大法会,足以降魔伏妖,涤荡心神,偏偏对你毫无作用。
大寺外,妖魔遍野,裂土称王,瘟疫横行,饿殍千里,危机重重。
可每日依然有车队来往,押着一一箱箱金银财宝,前来烧香礼佛,求树菩萨解瘟除疫,护佑安宁。
奇怪的是,寺外的妖魔们,最是凶恶,喜食人肉,偏偏对每日入寺的车队视若无睹,任其行走,甚至遣小妖护送左右。
你冷眼旁观十年,发现这些妖魔,竟然笃信佛法,且无比虔诚。
每逢佛诞,都会率众于寺外聆听佛法。
然后——
人照杀!
肉照吃!
血照饮!
好一个“血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清净,只是一寺之清净。
虔诚,只是一庙之虔诚。
门后是西天净土,佛像慈悲,宝塔林立,七宝璀璨,一派祥和。
门前是十方地狱,六贼猖狂,五阴炽盛,禽兽横行,乌烟瘴气。
所以——
佛法再高,梵音再妙,度不了你心,
菩萨再善,伽蓝再虔,入不了你眼。
这兰若寺,金碧辉煌,恢弘大气,却分明就是一座大号……
内城!
那死去的一张张贪婪脸孔,而今剃掉了头发,披上了袈裟,端坐佛前,口念阿弥陀佛,一肚子珠光宝气。
却浑然不知,额头印堂上……
死气已生。】
…
【第四十年,兰若寺越发兴盛。
寺中僧众衣锦戴金,气色红润,开口“世尊”,闭口“菩萨”,个个妙相庄严,好似伽蓝降生。
盖因兰若寺之名,早已传遍天下。
每日入寺上香,供奉香油,解瘟除疫的名额,都要竞价角逐,千金难求。
不少各地来的香客,为了这名额,甚至会在寺外大打出手,流血殒命。
这十年间,你道行渐长,也习惯了佛光梵音,已能飞入寺中。
于是,在来兰若寺二十年后,你终于见到了名扬天下的“树菩萨”——
一棵有数百年道行的老槐树。
槐树妖冠盖如伞,高有百丈,虬根如蟒,阴气森森,与金碧辉煌的兰若寺……
格格不入。
它很好奇,为何寺外妖魔众多,而独你能飞进来?
当然是因为你……
心中无佛!
你心中淡笑,与它交谈,渐成朋友。
从它口中,你得知了它与兰若寺的因果。
千年前,一个老和尚负经于此,立寺传法,意欲普度众生。
那时候,兰若寺只茅屋三间,和尚二人,槐树一棵。
槐树懵懂几百年,由种子生根发芽,历经风雨,日夜听经,终是生出灵智,成了树妖。
寺里的和尚本欲除妖,却被时任方丈所阻,言众生有灵,本无善恶之分,当以佛法教导,引其向善。
于是,兰若寺里多了个“树和尚”,听佛法,诵心经,生长枝叶,梳理地气,偶尔帮信众治伤疗病,解瘟除疫,传为佳话。
叶子绿了黄,黄了枯,枯了又绿。
寺里的小和尚长成大和尚,大和尚变成老和尚,老和尚烧成舍利子,又有小和尚长成大和尚,大和尚又变成老和尚,老和尚又烧成舍利子……
人来人往,生死无常。
而它受佛法熏陶,早已看淡生死,专心梳理地气,救助信众,不理俗事。
一晃就不知过了多少年。
寺中僧众对它的称呼,也由“树师弟”也变成“树师叔”,变成“树师祖”、“树祖师”,直到——
“树菩萨!”
那时候,兰若寺已殿阁数百,门庭如市,香火鼎盛,信众如织。
它解救的信众,不知何时,已尽数成了绫罗绸缎,再不见桑麻草履。
于是,槐树妖称病,言大限将至,法力渐溃,难以解瘟除疫……
那几年,兰若寺的香火,着实衰败不少。
直到那些往日在它面前,毕恭毕敬,口称“菩萨”的僧众,摘下伪善,出言逼迫。
又有不得救治的权贵大户,大开杀戒,欲四散瘟疫,波及天下,叫苍生受罪……
槐树妖近千年沐浴佛法,从来只会救人治瘟,不会杀生,更恐因果,罪孽。
便,妥协了。
于是,兰若寺的香火又恢复过来,远胜往昔。
所谓“树菩萨”,也成了僧众们谋财取利的工具,替人解瘟除疫,治病佑生,昼夜不息。
它生性良善,觉得有愧苍生,便不惜损耗本源,汲取瘟病疫气入体,舍己救人,终是超出了承载极限。
粗壮的虬枝里,早已灌满了疫气,翠绿的树叶里,已无庇佑之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可你,
不信佛。】
…
【第五十年,老槐树快死了。
或许便如它自己所言,日夜解瘟除疫,吸取病气,早已超出了极限。
它的虬枝变得臃肿,树皮破烂,流淌脓液,枝叶落尽,光秃秃的,很是难看。
但兰若寺的和尚,还不放过它,用金箔贴遍树身,用碧玉雕叶,挂于枝上,又遍点檀香,遮掩臭气。
佛经上说,瘟疫源于人心,一旦五阴炽盛,六欲横流,则劫气生发,自有灾祸降临。
老槐树千年行善,从未沾染荤腥,救死扶伤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
会不会,它的“救死扶伤,舍己救人”,其实也是一种痴念,六贼不净?
你生性凉薄,于是冷眼旁观。
这一日,恰逢佛诞,兰若寺举办水陆法会,八方来贺,大吹法螺……
是夜,山崩地裂,疫气蔽空三千里,恢弘如兰若寺,尽数成了废墟。
周遭百里,一应妖魔,皆受波及。】
【你死了。】
……
“……”
刘晟呼吸停滞数息,方才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这次失败来得太突然,措不及防。
翻看面板上的推演文字,这段变故,毫无征兆。
不过,既然知道老槐树会在那个时间点爆发,避开就是。
于是,他稍作休息,就继续推演……
结果又死了几十次。
无论火鸦是事先离开兰若寺,还是选择向兰若寺和尚告密,亦或是与其他妖魔联手,攻杀老槐树……
最后都一一失败!
在这几十次失败的推演经历里,槐树妖都是无敌的,尤其是体内存有大量瘟疫病气,无人能挡。
怎么办?
刘晟沉思许久,将几十次推演经过的文字反复揣摩,心头忽然一动:
“或许可以这样——”
……
【第一年,你钻开蛋壳……】
…
【第五十年,老槐树快死了。
它虬枝臃肿,树皮破烂,叶子掉了个精光,但兰若寺的和尚还不肯放过它……
它千年行善,解瘟除疫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或许它的“救死扶伤,舍己救人”,也是一种执念,从而引来六贼,招致劫数?
你飞入兰若寺中,向它道明。
众生有生死,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强求不得。
该死的人若不**,死的,就是不该死的人。
若这佛法,是要好人遭罪,坏人享福……
那灵山诸佛、菩萨、罗汉、伽蓝、比丘众,岂不都是坏人?
不都说,菩萨低眉,金刚怒目,为何一定要做菩萨,就不能去做金刚?
老槐树默然,旋即伸出虬枝,将你裹住,拉入树心中——
然后,扯动地气、山根,破散树干枝叶……
山崩,地裂。
疫气蔽空三千里。】
…
【第五十一年,你在树心中沉睡。】
…
【第一百年,你在树心中沉睡。】
…
【第二百年,你在树心中苏醒来。
当年旧事浮上心头,让你恍然大悟。
槐树妖受你点化,顿悟“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之理。
兰若寺众僧,与诸权贵、大户、妖魔,皆被六欲迷眼,根器不净,三毒入体,罪孽深重,无可救药。
唯有打入轮回,受十八地狱之苦,方得解脱。
为偿你之因果,将你拉入树心庇护,以身化灾,将方圆百里,化作鬼域。
这千年树心,乃是其一身精华所化,生机浓郁,故能抵挡灾劫,护你周全。
可成也树心,败也树心。
这树心护你周全,却也成了囚笼,难以挣脱,须得内外合力,才能破开。
可从哪去找外力?
你陷入沉默,随后努力尝试,感应外界。
终于感应到了……
一截枯根。】
…
【第三百年,你借助树心,掌控了槐树妖的残骸。
百年生机浸润,终使其枯根生发,长出新芽。
兰若寺废墟深处,一株小小的槐树于可怕的残骸中,抽枝发芽。
四周浓烈的瘟病疫气,被你汲取,莫名地化作道行。
你不急不慢,一点点吞吸……】
…
【第四百年,百里瘟病疫气消散殆尽,尽数化作你的道行。
槐树妖的树心,与你越发紧密。
你隐隐察觉到血脉觉醒的迹象,能往前再进一步,可不与树心分离,这“进步”便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几百年过去,外界早已换了几次人间,如今又似王朝末年,民不聊生。
有匪贼发现了兰若寺遗址,加以利用,又立了一座新的“兰若寺”。
一群罪孽深重的杀坯,转头就剃了光头,披了袈裟,成了妙相庄严的“大师”,倒也应了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言。
可狗改不了**,打家劫舍惯了的贼子,又怎受得了清规戒律?
暗害香客,奸**女眷,偷财窃物,无恶不作。
你以为其恶昭彰,会致官府围剿,引来剑仙侠客降妖伏魔,或能助你脱困……
于是冷眼旁观,耐心等待。】
…
【第四百二十年,这一等,就是二十年,新的兰若寺越发兴盛。
哪怕这些假和尚坏事做尽,却善名远扬,香火鼎盛。
只因其为恶只针对布衣百姓,从不对官宦下手,更与官府勾结,输送利益。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官字两张口,说你是就是,说你不是就不是。
如之奈何?
于是,你出手将之一一打杀,将这寺庙荒废。
又杀十数过夜女客,囚其尸骨,驯作女鬼,授汲阳之法。
非为害人,只为彰显恶名,引来剑侠豪客。
女鬼中有一姿色绝丽者,名唤聂小倩,出生官宦,聪慧过人。
得知你之目的,建言你多害官宦子弟,或读书人,可事半功倍。
盖因百姓命**,死伤再多,难及青史一笔,无人知晓。
而官宦、书生命贵,伤及毫毛,必奏册千言,洋洋洒洒,天下皆知。
又与你约定,若你脱困,须交还尸骨,助其轮回。
允之。】
…
【第四百二十五年,五年过去,诸女鬼助你坑害官宦寥寥,书生十数人。
兰若寺之恶名,渐渐流传。
一日,有书生宁采臣高中进士,衣锦还乡,途经此地,夜宿兰若寺。
你令女鬼聂小倩做戏,言受你迫,要害其性命。
此人大惊,复得聂小倩之助,在你放水之下,躲过一劫,遂上报朝廷。
天子怒,令有司诛妖。
数日后,有虬髯剑仙燕赤霞负剑而来。
以乾坤无极剑,与你内外交击,破开树心囚笼。
恰此时,有五台山白云禅师持出手,祭出金佛,欲将你镇杀当场。
时机卡得刚刚好。
直到这时,你方恍然,那女鬼聂小倩定暗中投了宁采臣,道出你之根脚,欲借刀杀妖,报其杀身之仇。
可你吸消瘟病疫气,道行早已足够,一朝脱离樊笼,血脉升格,身形暴增百丈,张口一吐,流火横空,燎原百里……
什么剑仙、圣僧,什么银剑金佛,统统烧作灰烬。
后启出聂小倩之骸骨,烧作灰灰,对日扬洒,令其永世不得超生。
复入京城,灭宁采臣满门,火烧皇城。
乃去。
此事震惊天下,有说书人听得只言片语,遂编撰《聂小倩》一文,书生女鬼,树妖剑仙,佐浪言艳词,一时广为流传。
又以“善恶到头终有报”言树妖下场,劝导世人行善积德。
可——
善恶到头真有报乎?
放屁!】
(本章完)
【第十八年,你漫无边际地飞了一年,一路凿食疫人心肝,不知身在何处,渐渐忘记伤痛。
毕竟,你本就天性凉薄,更何况——
日有升落,月有阴晴,天地万物皆有生死。
亲鸟它们本就寿元将尽,死前能见你成妖,也算得偿所愿,无憾而终。
无憾而终,无憾而终,世上又有几个生灵能做到?
你,能做到吗?
呱呱!】
…
【第二十年,成妖后的第三年,你又回到了那座已死去的城池。
几年过去,内城早已被瘟疫攻陷,那些曾经将疫情视作百姓机遇的权贵、大户们,终究引火烧身。
奢华的府邸,堆满仓库的药材,俯仰可拾的金银珠宝,铸成了他们的坟墓。
外城内城,尸骸遍地,疫气不散,只剩风声呼啸,如若万鬼呜咽。
死城,孤鸦,疫气……
你用尖喙捋了捋火红的翎羽,振翅腾空,洒下一道道飞镖也似的火羽。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整个城池都被你点燃。
满城尸骸,乞丐的,穷人的,富人的,权贵的,闺秀的,**的,书生的,走卒的,通通烧成了灰,混在一起,再不分彼此。
什么亭台楼阁,绫罗绸缎,什么木屋棚户,粗布桑麻,被大火一烧,全都……
灰!飞!烟!灭!
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积郁的疫气终被烧散。
这是你成妖的福地,却彻底毁于你之手。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
这,就是因果。
你懂了,又似乎没懂。
只觉冥冥之中,似有一股难以反抗的力量,推着你飞向一个地方,一个听过,又忘记的地方——
兰若寺。】
…
【第二十一年,你来到了兰若寺。
这是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大寺,气势雄浑,殿阁上千,金碧辉煌。
寺中僧众不知凡几,点香须得跑马,终日香火鼎盛,彻夜不熄,暮鼓晨钟,震传百里不绝。
这是一座驻世佛国,叫人心澄神净。
你还未靠近,就感受到了压制,只能停在寺外深山,远远窥视。
你不知为何而来,只是冥冥中有一种感觉——
此地有大机缘。
机缘?
你想起了被烧作灰烬的亲鸟,旧巢,城池……】
…
【第三十年,你已在寺外深山中潜居十年。
佛音梵唱,暮鼓晨钟,诸佛节之水陆大法会,足以降魔伏妖,涤荡心神,偏偏对你毫无作用。
大寺外,妖魔遍野,裂土称王,瘟疫横行,饿殍千里,危机重重。
可每日依然有车队来往,押着一一箱箱金银财宝,前来烧香礼佛,求树菩萨解瘟除疫,护佑安宁。
奇怪的是,寺外的妖魔们,最是凶恶,喜食人肉,偏偏对每日入寺的车队视若无睹,任其行走,甚至遣小妖护送左右。
你冷眼旁观十年,发现这些妖魔,竟然笃信佛法,且无比虔诚。
每逢佛诞,都会率众于寺外聆听佛法。
然后——
人照杀!
肉照吃!
血照饮!
好一个“血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清净,只是一寺之清净。
虔诚,只是一庙之虔诚。
门后是西天净土,佛像慈悲,宝塔林立,七宝璀璨,一派祥和。
门前是十方地狱,六贼猖狂,五阴炽盛,禽兽横行,乌烟瘴气。
所以——
佛法再高,梵音再妙,度不了你心,
菩萨再善,伽蓝再虔,入不了你眼。
这兰若寺,金碧辉煌,恢弘大气,却分明就是一座大号……
内城!
那死去的一张张贪婪脸孔,而今剃掉了头发,披上了袈裟,端坐佛前,口念阿弥陀佛,一肚子珠光宝气。
却浑然不知,额头印堂上……
死气已生。】
…
【第四十年,兰若寺越发兴盛。
寺中僧众衣锦戴金,气色红润,开口“世尊”,闭口“菩萨”,个个妙相庄严,好似伽蓝降生。
盖因兰若寺之名,早已传遍天下。
每日入寺上香,供奉香油,解瘟除疫的名额,都要竞价角逐,千金难求。
不少各地来的香客,为了这名额,甚至会在寺外大打出手,流血殒命。
这十年间,你道行渐长,也习惯了佛光梵音,已能飞入寺中。
于是,在来兰若寺二十年后,你终于见到了名扬天下的“树菩萨”——
一棵有数百年道行的老槐树。
槐树妖冠盖如伞,高有百丈,虬根如蟒,阴气森森,与金碧辉煌的兰若寺……
格格不入。
它很好奇,为何寺外妖魔众多,而独你能飞进来?
当然是因为你……
心中无佛!
你心中淡笑,与它交谈,渐成朋友。
从它口中,你得知了它与兰若寺的因果。
千年前,一个老和尚负经于此,立寺传法,意欲普度众生。
那时候,兰若寺只茅屋三间,和尚二人,槐树一棵。
槐树懵懂几百年,由种子生根发芽,历经风雨,日夜听经,终是生出灵智,成了树妖。
寺里的和尚本欲除妖,却被时任方丈所阻,言众生有灵,本无善恶之分,当以佛法教导,引其向善。
于是,兰若寺里多了个“树和尚”,听佛法,诵心经,生长枝叶,梳理地气,偶尔帮信众治伤疗病,解瘟除疫,传为佳话。
叶子绿了黄,黄了枯,枯了又绿。
寺里的小和尚长成大和尚,大和尚变成老和尚,老和尚烧成舍利子,又有小和尚长成大和尚,大和尚又变成老和尚,老和尚又烧成舍利子……
人来人往,生死无常。
而它受佛法熏陶,早已看淡生死,专心梳理地气,救助信众,不理俗事。
一晃就不知过了多少年。
寺中僧众对它的称呼,也由“树师弟”也变成“树师叔”,变成“树师祖”、“树祖师”,直到——
“树菩萨!”
那时候,兰若寺已殿阁数百,门庭如市,香火鼎盛,信众如织。
它解救的信众,不知何时,已尽数成了绫罗绸缎,再不见桑麻草履。
于是,槐树妖称病,言大限将至,法力渐溃,难以解瘟除疫……
那几年,兰若寺的香火,着实衰败不少。
直到那些往日在它面前,毕恭毕敬,口称“菩萨”的僧众,摘下伪善,出言逼迫。
又有不得救治的权贵大户,大开杀戒,欲四散瘟疫,波及天下,叫苍生受罪……
槐树妖近千年沐浴佛法,从来只会救人治瘟,不会杀生,更恐因果,罪孽。
便,妥协了。
于是,兰若寺的香火又恢复过来,远胜往昔。
所谓“树菩萨”,也成了僧众们谋财取利的工具,替人解瘟除疫,治病佑生,昼夜不息。
它生性良善,觉得有愧苍生,便不惜损耗本源,汲取瘟病疫气入体,舍己救人,终是超出了承载极限。
粗壮的虬枝里,早已灌满了疫气,翠绿的树叶里,已无庇佑之力。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可你,
不信佛。】
…
【第五十年,老槐树快死了。
或许便如它自己所言,日夜解瘟除疫,吸取病气,早已超出了极限。
它的虬枝变得臃肿,树皮破烂,流淌脓液,枝叶落尽,光秃秃的,很是难看。
但兰若寺的和尚,还不放过它,用金箔贴遍树身,用碧玉雕叶,挂于枝上,又遍点檀香,遮掩臭气。
佛经上说,瘟疫源于人心,一旦五阴炽盛,六欲横流,则劫气生发,自有灾祸降临。
老槐树千年行善,从未沾染荤腥,救死扶伤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
会不会,它的“救死扶伤,舍己救人”,其实也是一种痴念,六贼不净?
你生性凉薄,于是冷眼旁观。
这一日,恰逢佛诞,兰若寺举办水陆法会,八方来贺,大吹法螺……
是夜,山崩地裂,疫气蔽空三千里,恢弘如兰若寺,尽数成了废墟。
周遭百里,一应妖魔,皆受波及。】
【你死了。】
……
“……”
刘晟呼吸停滞数息,方才重重吐出一口浊气。
这次失败来得太突然,措不及防。
翻看面板上的推演文字,这段变故,毫无征兆。
不过,既然知道老槐树会在那个时间点爆发,避开就是。
于是,他稍作休息,就继续推演……
结果又死了几十次。
无论火鸦是事先离开兰若寺,还是选择向兰若寺和尚告密,亦或是与其他妖魔联手,攻杀老槐树……
最后都一一失败!
在这几十次失败的推演经历里,槐树妖都是无敌的,尤其是体内存有大量瘟疫病气,无人能挡。
怎么办?
刘晟沉思许久,将几十次推演经过的文字反复揣摩,心头忽然一动:
“或许可以这样——”
……
【第一年,你钻开蛋壳……】
…
【第五十年,老槐树快死了。
它虬枝臃肿,树皮破烂,叶子掉了个精光,但兰若寺的和尚还不肯放过它……
它千年行善,解瘟除疫无数,却落得如此下场,或许它的“救死扶伤,舍己救人”,也是一种执念,从而引来六贼,招致劫数?
你飞入兰若寺中,向它道明。
众生有生死,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强求不得。
该死的人若不**,死的,就是不该死的人。
若这佛法,是要好人遭罪,坏人享福……
那灵山诸佛、菩萨、罗汉、伽蓝、比丘众,岂不都是坏人?
不都说,菩萨低眉,金刚怒目,为何一定要做菩萨,就不能去做金刚?
老槐树默然,旋即伸出虬枝,将你裹住,拉入树心中——
然后,扯动地气、山根,破散树干枝叶……
山崩,地裂。
疫气蔽空三千里。】
…
【第五十一年,你在树心中沉睡。】
…
【第一百年,你在树心中沉睡。】
…
【第二百年,你在树心中苏醒来。
当年旧事浮上心头,让你恍然大悟。
槐树妖受你点化,顿悟“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之理。
兰若寺众僧,与诸权贵、大户、妖魔,皆被六欲迷眼,根器不净,三毒入体,罪孽深重,无可救药。
唯有打入轮回,受十八地狱之苦,方得解脱。
为偿你之因果,将你拉入树心庇护,以身化灾,将方圆百里,化作鬼域。
这千年树心,乃是其一身精华所化,生机浓郁,故能抵挡灾劫,护你周全。
可成也树心,败也树心。
这树心护你周全,却也成了囚笼,难以挣脱,须得内外合力,才能破开。
可从哪去找外力?
你陷入沉默,随后努力尝试,感应外界。
终于感应到了……
一截枯根。】
…
【第三百年,你借助树心,掌控了槐树妖的残骸。
百年生机浸润,终使其枯根生发,长出新芽。
兰若寺废墟深处,一株小小的槐树于可怕的残骸中,抽枝发芽。
四周浓烈的瘟病疫气,被你汲取,莫名地化作道行。
你不急不慢,一点点吞吸……】
…
【第四百年,百里瘟病疫气消散殆尽,尽数化作你的道行。
槐树妖的树心,与你越发紧密。
你隐隐察觉到血脉觉醒的迹象,能往前再进一步,可不与树心分离,这“进步”便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几百年过去,外界早已换了几次人间,如今又似王朝末年,民不聊生。
有匪贼发现了兰若寺遗址,加以利用,又立了一座新的“兰若寺”。
一群罪孽深重的杀坯,转头就剃了光头,披了袈裟,成了妙相庄严的“大师”,倒也应了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言。
可狗改不了**,打家劫舍惯了的贼子,又怎受得了清规戒律?
暗害香客,奸**女眷,偷财窃物,无恶不作。
你以为其恶昭彰,会致官府围剿,引来剑仙侠客降妖伏魔,或能助你脱困……
于是冷眼旁观,耐心等待。】
…
【第四百二十年,这一等,就是二十年,新的兰若寺越发兴盛。
哪怕这些假和尚坏事做尽,却善名远扬,香火鼎盛。
只因其为恶只针对布衣百姓,从不对官宦下手,更与官府勾结,输送利益。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官字两张口,说你是就是,说你不是就不是。
如之奈何?
于是,你出手将之一一打杀,将这寺庙荒废。
又杀十数过夜女客,囚其尸骨,驯作女鬼,授汲阳之法。
非为害人,只为彰显恶名,引来剑侠豪客。
女鬼中有一姿色绝丽者,名唤聂小倩,出生官宦,聪慧过人。
得知你之目的,建言你多害官宦子弟,或读书人,可事半功倍。
盖因百姓命**,死伤再多,难及青史一笔,无人知晓。
而官宦、书生命贵,伤及毫毛,必奏册千言,洋洋洒洒,天下皆知。
又与你约定,若你脱困,须交还尸骨,助其轮回。
允之。】
…
【第四百二十五年,五年过去,诸女鬼助你坑害官宦寥寥,书生十数人。
兰若寺之恶名,渐渐流传。
一日,有书生宁采臣高中进士,衣锦还乡,途经此地,夜宿兰若寺。
你令女鬼聂小倩做戏,言受你迫,要害其性命。
此人大惊,复得聂小倩之助,在你放水之下,躲过一劫,遂上报朝廷。
天子怒,令有司诛妖。
数日后,有虬髯剑仙燕赤霞负剑而来。
以乾坤无极剑,与你内外交击,破开树心囚笼。
恰此时,有五台山白云禅师持出手,祭出金佛,欲将你镇杀当场。
时机卡得刚刚好。
直到这时,你方恍然,那女鬼聂小倩定暗中投了宁采臣,道出你之根脚,欲借刀杀妖,报其杀身之仇。
可你吸消瘟病疫气,道行早已足够,一朝脱离樊笼,血脉升格,身形暴增百丈,张口一吐,流火横空,燎原百里……
什么剑仙、圣僧,什么银剑金佛,统统烧作灰烬。
后启出聂小倩之骸骨,烧作灰灰,对日扬洒,令其永世不得超生。
复入京城,灭宁采臣满门,火烧皇城。
乃去。
此事震惊天下,有说书人听得只言片语,遂编撰《聂小倩》一文,书生女鬼,树妖剑仙,佐浪言艳词,一时广为流传。
又以“善恶到头终有报”言树妖下场,劝导世人行善积德。
可——
善恶到头真有报乎?
放屁!】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