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4章 推演:若无世间妖魔,何来净土诸佛?(下)

  【第九百八十年,你再次站在了狮驼岭下。

  这些年,你走走停停,听到过不少关于取经人的传说、故事。

  有好事者,将他们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增删编撰,整理成册,广为流传,还取了个有趣的名字……

  西游释厄传。

  书中的狮驼岭,有大大王青毛狮王,二大王六牙白象王,三大王金翅大鹏王,有巡山的小钻风,剐人、站岗的小妖精怪……

  却偏偏没有你!

  也是,当年的你修为浅薄,不过是岭上四万八千妖之一,既无出众本事,又无出彩事迹,无名无姓,实属正常。

  据说,取经人师徒最终在灵山取得了真经,而且成佛的成佛,当菩萨的当菩萨,做罗汉的做罗汉,个个功成名就。

  倒是他们取经所经之处,妖魔死伤惨重,伤的伤,死的死,散的散,下场凄凉。

  或许是因为和你当年一样,都在「荼毒百姓」「为祸苍生」吧。

  就连狮驼岭的三位大王,法力无边,最后也都被灵山来的菩萨收走。

  原来,他们都曾是菩萨的坐骑……

  从灵山佛土来的!

  那么,当年狮驼岭上,骷髅成岭,骨骸如林,鲜煮人肉,活刮婴童的情形,会不会就是——

  灵山佛国的真相?

  他们三个会不会只是把灵山内的情形……

  搬到了狮驼岭?

  你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可惜三位大王已经回了灵山,无妖能给你答案。

  当然,也仅仅只是疑惑,只曾在茶余饭后记起,然后又被抛到脑后。

  毕竟,

  那已是五百多年前的事了。

  是啊,五百年了……

  可为何今日狮驼岭上,还是如此热闹

  这……不就是当年狮驼岭上的情形吗?

  为何会在五百年后重现此地,莫不是做梦?

  你恍恍惚惚直奔岭上而去,半途有妖阻拦,被你一鼻子打死。

  于是,惊动了满山妖魔。

  你这时才惊醒过来,有心解释,可为时已晚。

  你被群妖淹没……】

  【你死了。】

  ……

  「不是,这就死了?」

  刘晟缓过神来,满脸震惊之色。

  再怎么说,金牙宝象化身,也是大妖级,竟被巡山的小妖、喽啰围殴死了,连一息都没撑过!

  会不会太夸张了?

  不过想想,这是西游,而且是西游里,极为凶险的狮驼岭,也能理解。

  这岭上随便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妖、喽啰,放到其他世界,或许就是绝代妖王,盖世巨妖,甚至称雄一界的存在。

  死在它们手中,倒也不算丢人。

  刘晟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梳理此次推演所得。

  上一次白象化身的推演,是直接跳过,所以不知具体内容。

  但结合这次推演情况来看,大抵是在西游世界里,厮混了几百年,最后上了狮驼岭,见过唐僧师徒。

  后来岭上的三大妖王被菩萨带走,岭上群妖,也就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

  最终,白象不知得了什么机缘,熬过五百年,终于成就了大妖。

  因为惦念当年故地,于是回返狮驼岭。

  却发现原本应该荒废凋敝的大岭,竟然重现了五百年前,尸山血海,妖魔遍地的情形!

  「西游之后五百年,狮驼岭又恢复成了当年的人间炼狱。

  那当年取经人一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求取的真经,又有什么意义?」

  刘晟皱了皱眉,沉吟片刻,决定换个思路,先混入妖魔队伍再说——

  【第九百七十二年,你从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处……】

  …

  【第九百八十年,你再次站在了狮驼岭下。

  旧日重现,宛若梦境降临现实。

  面对热闹非凡的岭上景象,你没有贸然冲入,而是谨慎地以「外来妖」身份,入伙其中。

  整个套路你并不陌生,毕竟当年你就是这样加入狮驼岭的。

  如今不过是把当年旧事重复一遍。

  你成了一名小钻风,按班巡山,三日一歇。

  狮驼岭的小钻风,是职务名称,足有四百名。

  年貌、名字、种属各不一样,分作十班,每班四十名。

  负责南岭,北岭,东路口,西路口等合计八百里方圆的巡哨事务。

  你装成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妖」,少说多看多听,渐与小妖们厮混熟悉,打听到一些消息。

  比如,如今坐镇三重门庭内,统帅四万八千妖的,是三头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妖王。

  大大王,名青毛狮子王,长相狞恶,凿牙锯齿,圆头方面,赤眉飘焰,声吼若雷,目光如电。

  曾打上南天门,一口吞下十万天兵,凶戾滔天。

  二大王,六牙白象王,生得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扁担牙,鼻似蛟龙,重情重义,勇力无双。

  三大王,金翅大鹏王,金翅鲲头,星睛豹眼,刚吞了四百里外狮驼国满朝文武,将城内百姓吃得一干二净。

  不久前上山,献血食百万,与狮子王,白象王义结金兰。

  如今岭上如此热闹,正是三位大王宴请四方妖王,共商大事,据传……

  与长生不老有关。

  青毛狮王,六牙白象王,金翅大鹏王……

  多么熟悉的名字!

  他们不是被捉回灵山,给菩萨当坐骑去了吗?怎么又下山,重操旧业?

  你惶恐、慌张、心悸,意识到或许触及了某些「真相」。

  你决定验证下自己的猜测。

  于是,你装病下山,潜入人间,却发现……

  曾广为流传的《西游释厄传》,早已无人知晓。

  取经人的故事,从东土到灵山,九九八十一难的传说,好似被人从天地间抹去。

  再无生灵知晓。

  「怎会如此?」

  你心寒血冷,纵是大妖,体魄雄健,依旧毛骨悚然,惊恐交加。

  你仓皇逃回狮驼岭,佯装无事,却被大王召去内殿。

  (狮驼岭氛围图)

  内殿上,青毛狮子王,六牙白象王,金翅大鹏王把酒言欢,满口腥红。

  见得你来,他们纷纷停下,对你打量,沉默不语,气氛凝重。

  你张口欲说,却觉一条长鼻甩来,撕天裂地,耳边响起白象王的低叹:

  「蠢货!」

  可你分明从他那双丹凤眼中,窥得一丝悲凉。

  「啪!」】

  【你死了。】

  ……

  「呼……又死了。」

  刘晟口吐浊气,眼中精芒闪烁。

  这次的推演虽然失败,但收获巨大。

  狮驼岭的三大妖王,被灵山的菩萨们带走之后,竟然又跑了回来,重操旧业。

  所行之事,皆与之前无异。

  诡异的是,之前由取经人真实经历编撰的《西游释厄传》,本是广为流传,却在短短几年间,销声匿迹,无人知晓。

  好似被一只大手,从天地间抹除掉。

  而察觉到这一点的白象化身,一回到狮驼岭,就被妖王打杀。

  很难不把两者联系起来。

  还有出手的六牙白象王,为什么眼中竟会有一抹悲凉?

  西游的水太深,不知全貌,有太多的疑惑和不解。

  「要不,不回狮驼岭,去其他地方寻找机缘,毕竟世界那么大……」

  刘晟心中起了去意,不想掺和进那滩浑水,决定转换思路。

  只是,接下来的十数次推演,让他的小算盘碎得一干二净——

  全都失败。

  好似背上了诅咒,无论是潜伏进入人间国度,还是入伙其他妖王麾下,无论躲到天南地北哪个角落,都逃不过一死。

  唯一的收获是,《西游释厄传》的诡异,不局限在狮驼岭附近,而是遍布四大部洲。

  好似一道程序,到了设定的时间点,就连同所有的痕迹,彻底消失,好似从未出现过。

  这部书,不知何人所著,出现的诡异,消失的也诡异,但往深处想……

  能做到这点的,三界之内,又有几个?

  「所以,还是得去狮驼岭。」

  刘晟沉默片刻,脸上浮现坚定之色。

  那就再来——

  【第九百七十二年,你从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处……】

  …

  【第九百八十年,你再次站在了狮驼岭下。

  你佯装成一头「乡下妖」,顺利入伙,成为一名巡山小钻风。

  你少说多做,任劳任怨,安安稳稳,从不惹是生非。

  日子一天天过。】

  …

  【第一千年,你重回狮驼岭整整二十年了。

  这些年,你低头做事,和光同尘,表现得与一头普通小妖无甚区别。

  因为血脉缘故,你的修为提升不小,做了一班小钻风的班头,俗称总钻风。

  偶尔也能进入门庭,见到三位大王,听他们吹水聊天。

  这一日,三位大王摆酒设宴,召集岭上大小头目,喜气洋洋。

  你混迹其中,胡吃海喝,竖起耳朵,听得只言片语。

  却原来是三妖参加天庭蟠桃宴归来,说起席间见闻,识得一厉害猴妖。

  此妖生于东胜神洲,自号「齐天大圣」,却被天庭忽悠了去做了马倌,官名「弼马温」。

  那猴头本事了得,却不知谐音「避马瘟」,洋相百出,有趣有趣。

  你听过「蟠桃宴」之名,知其乃是王母娘娘宴请五方五老,五斗星君,各路尊神大仙。

  三位大王,既为妖物,又无功德,何以能入此宴?

  你心存疑惑,仔细看去,却见青狮、白象、金鹏三位大王,明明推杯换盏,畅快大笑,却眼神木然,隐含悲呛。

  这一幕,像极了你在人间见到的「悬丝傀儡戏」。】

  …

  【第一千一百年,狮驼岭越发兴旺。

  这一百年时光,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谁也不得罪,万事不出头,得了个「胆小」的名号。

  与你同期的小钻风们,有的已升为头目,统领数十,甚至数百妖魔。

  但更多的,大多归了尘土。

  而你,还是巡山小妖总钻风之一。

  这一日,天上雷霆大作,云层中银甲森森,十万天兵齐出,下界降妖,声威浩荡,一时无两。

  却被一猴妖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惨重,惨败而归。

  那猴妖——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好生厉害!】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年,妖猴和天庭的征战还在继续。

  听大王说,天庭派出了天师,星君,天王,三坛海会大神,清源妙道真君等天庭众仙下场。

  而妖猴一方,也云集四洲巨妖抵抗,其结拜的六大妖王,各镇一方,将兵百万,布阵伐天。

  就连岭上的三位大王,也曾有段时日,变化模样,不知所踪。】

  …

  【第一千二百年,大战终于落幕了。

  据说,妖猴率兵打入南天门,败在清源妙道真君手中,又于老君炉中熬了七七四十九年,最终破炉而出,大闹凌霄殿,令群仙束手。

  天庭的玉帝老儿被吓破了胆,钻到桌子底下,不得已,求助如来佛祖。

  而佛祖……

  单掌降妖,将那泼猴镇压于五指山下。

  随妖猴攻入天庭的妖王妖将妖兵,除牛魔王等寥寥几个逃脱外,其余大多身死当场,血洒长空。

  那一夜,天降神山,五色摇天,震荡乾坤。

  三位大王立于狮驼岭上,望空长叹。

  你依稀听得几个字眼,似乎是……

  「又失败了。」】

  …

  【第一千七百二十三年,你仍在狮驼岭巡山,做一名小小的总钻风。

  距离那场席卷三界的大战,过去了五百多年。

  这些年,你勤勤恳恳,不突出,不犯错,没事就窝在山上修行,从不下山。

  不少后来入伙的妖魔,都爬到了你的头上,成了小头目,大头目。

  你成了一名资格很老的「小妖」,好在三位大王念旧,对你恩宠有加。

  所以,没有不长眼的妖魔敢欺负你。

  这五百年间,大王们又参加过一次蟠桃宴,并带回一颗桃核给你,交代你遇险时服下,可保一命。

  这桃核拳头大小,香气怡人,表面的纹理,却像极了一头妖魔,正作仰天怒吼状。

  这玩意,能救你一命?

  你深感怀疑,但还是小心收好。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年镇压妖猴的五指山……崩了。

  你本以为,那泼猴会重聚部下,再打天庭,为死去的妖魔报仇雪恨——

  但,没有。

  听大王们说,他皈依佛门,拜了一个和尚为师,要西来灵山,求取真经。

  大王们说,那和尚有大功德在身,吃了他的肉,能长生不老。

  并令灵山群妖,打起精神,一有发现,就将之绑上岭来。

  这明明是件大好事,可为何大王他们,却目露悲愤,眸中含泪?

  这一幕好生熟悉,似曾在哪见过。

  但你,记不起来了。】

  …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年,取经人终于来了。

  你见到了那只传说中的泼猴,那只大闹天宫,踏碎凌霄的妖王。

  矮矮的,瘦瘦的,连脊背都塌了一截,像一条老狗。

  他与三位大王似是旧识,把酒言欢,席间不知说了什么,只听得似乎是「天命」「轮回」等字眼,然后……

  拔刀相向。

  大战起,妖猴不是对手,于是搬来了天庭的神仙,灵山的诸佛。

  三位大王败了,现出原型,被菩萨们骑著,回了灵山。

  而岭上的四万八千妖魔,却被一座玲珑宝塔吸入其内,无力反抗。

  你吞下了桃核。

  桃核中,似有一股异力,让你无惧宝塔的吸力,带你穿山过海,远离狮驼岭,最终陷入沉眠。】

  …

  【第二千二百六十二年,你从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处,只觉道行暴增,已成老妖。

  前尘如水,一去不复返,但那年那岭那妖,终究让你魂牵梦绕。

  你想回去,回到那片妖怪的乐土——

  狮!

  驼!

  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