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331章 前往杜氏,流言,天发杀机

小说: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作者:追虎道人 更新时间:2025-09-07 17:45:18 源网站:2k小说网
  ();

  卷轴不大,普通样式。

  但所用材质却分外奇特,似丝非似,薄如蝉翼,触之有金铁的沉重质感。

  上绘四个头像,依次是武嵩、净月师太、杜冰雁和刘晟四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若是以真气催动,这四个头像甚至还能动弹起来,活灵活现。

  据伥鬼钱忠交代,这是太尉府以风鹰传发而来,十万火急。

  风鹰飞速极快,旦夕之间,可飞跃万里之遥,但一生只孕一次,只生一子,数量稀少。

  太尉府上养了一群,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数量长年维持在三十上下。

  卷轴背面,则详细列明刘晟四人的主要生平事迹,亲朋故友,擅长武学等,十分详尽。

  “宋应天在暗中找我们的下落……为什么不广发海捕文书,而是要私令手下查找,这不是欲盖弥彰么?”

  刘晟放下卷轴,摇了摇头,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想不通,就别去想了,左右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倒是之前伥鬼乔蛇交代,晋王府那边传令,让散布各地的王府供奉,在下月初三前,齐聚水月庵所在的云台山,讨要仙缘。

  也就是,十来天后。

  这节奏怕是要强攻水月庵?

  可净月师太之前反掌灭杀十万精兵,打碎两座军镇,黄庭修士在她面前,也扛不了几下。

  难道,晋王府还有什么底牌?

  倘若晋王府有底牌,那朝廷必然也有,不然早就被推翻了。

  只是……

  他们怎么笃定,净月师太会回宗门?

  别人不清楚,刘晟可是知道,如今这位“净月师太”很可能被遗迹内镇压的某个妖物夺舍附体。

  又如何会在乎水月庵上下的死活?

  到头来,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瞎忙活了。

  刘晟乐得看他们的笑话,自不会提醒他们。

  唯一要顾虑的是杜冰雁。

  她出身水月庵,如今师门有难,就怕她脑袋一热,挺身而出,回返师门。

  若水月庵有此一劫,她区区一个入道境,能顶什么用?即便算上他刘某人,也力有未逮。

  所以,他压下了这个消息,并没告知她。

  而且为了将她引开,他还答应了她一件事——

  随她一起回渤海杜氏一趟。

  毕竟,她呆在清源洞遗迹内的那段时间,外界已经过去了三年。

  而她一直杳无音信。

  如今既然安全出来,肯定是要归家一趟,安抚亲友。

  更何况,她和刘晟有了肌肤之亲,又共经患难,情根深种,自然想将意中人带回家……

  逼婚!

  “可我……才十七岁,还没浪够呐,不想这么早结婚生娃!”

  刘晟心里哀嚎一声,忍不住抓了抓头发。

  但为了让她远离师门是非,也只能无奈应下。

  等消息传开,他们估计早就到了渤海杜氏,她再赶去水月庵,已来不及。

  为了她,真是操碎了心。

  阿婆知道他要去渤海杜氏后,拍掌叫好,还带着玉娘给他收拾东西。

  满满当当,塞了一车,大多是给杜冰雁家人的礼物。

  其中不乏一些山上收拢的珍稀宝药。

  比如五百年火候的一根紫金血参,据说能活死人,肉白骨,延年益寿,升阳定魄,旺血安神。

  大抵是怕刘晟被人看轻,所以下了血本。

  甚至有一种,去杜家下聘礼的感觉。

  刘晟说了几次,初次见面,没必要这样,结果每次都被怼了回来,让他别管。

  加上杜冰雁含羞带怯在旁边帮劝,说些“阿婆,太多了”“您自个留着”“够了够了”的话,反倒让阿婆越发来劲,东西越整越多。

  茶里茶气的,一看就欠收拾。

  玉娘也帮着说话,弄得刘晟极度无语,到最后,干脆懒得理会。

  反正他手上储物袋足够,了不起装多几个就是。

  两日后,把事情安排好的他,便与杜冰雁一起,上了裂空雀,直奔渤海郡而去。

  就在他们夜以继日,风尘仆仆赶路的时候。

  一则坊间传闻引爆晋州,令得天下瞩目——

  水月庵净月师太得了仙缘,脱胎换骨,修为大进,一掌灭杀了十万精兵。

  那仙缘,名为杨枝甘露,乃是天地奇珍,有逆天改命之能。

  活死人,肉白骨,不过是其微不足道的一点功效。

  据传,此物不仅能洗伐根骨,获得绝世禀赋,还能延寿数百载,永葆青春。

  这流言越传越夸张,到最后甚至有人信誓旦旦表示,只要吞服一滴,就能长生久视,立地成仙。

  之后,又有人爆出,虎魔武嵩,也曾入清源洞遗迹,出来之后,断臂重生,修为暴涨,疑似也吞服了杨枝甘露。

  相比成名已久的虎魔武嵩,和净月师太,刘晟和杜冰雁两个无名小卒的消息,混杂在一堆真真假假的消息里,就无人在意。

  毕竟,众说纷纭,各种传言传到最后,都变得面目全非,难辨真假。

  不少当年进入清源洞的人,比如七霞宗的紫霞道人,覆海剑李沐,伏妖将军谢宝等等,都被人提及,而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睛。

  相比甚嚣尘上的各种流言,常人难以接触的层面,却是暗流汹涌。

  ——

  青州,伏虎寺。

  “杨枝甘露……”

  方丈广慧大师默念一句,手提一盏青灯,起身出了禅房,缓步行向后山禁地。

  这里峭壁森然如铁,浓雾终日不散,虬枝古藤缠绕攀附,苔藓厚重湿滑,如鳞甲覆满石壁。

  崖下绝谷前,半截残碑没入土中,碑上“禁”字殷红,似有血水“汩汩”冒腾,肃杀阴冷,触目惊心。

  广慧在残碑前默立片刻,手中青灯摇曳,焰光晦暗,光影变幻,照得他五官略显狰狞。

  “……灵潮复苏,大争之世,不争则亡,退不得,唯有唤醒祖师……阿弥陀佛!”

  他宣了声佛号,催动真气,手中青灯焰光暴涨,瞬间大亮,驱散了四周的阴寒,照亮前路——

  残碑后,一条羊肠小道弯入谷中,深邃幽暗。

  冷冽山风穿峡而过,似厉鬼呜咽,令人心悸。

  道旁的泥土中,依稀能见,坍塌的佛头、石塔、莲台等物。

  “阿弥陀佛!”

  广慧方丈又念了声佛号,终是提着青灯,走了进去。

  片刻后。

  绝谷中传来一声巨响,似建筑迸裂坍塌。

  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恐怖气机,裹着岁月腐朽的气息,冲天而起,震动群山。

  好似一头绝世凶兽,从沉眠中苏醒过来。

  与此同时。

  越州老母观,冀州大禅寺,晋州罗剎宗,河东蔡氏等各大宗门、古老世家内,皆生异象。

  天地有感,暴雨连下三日不绝,引发山洪,地震,泥石流等诸般灾害。

  又有血月当空,商参易位。

  正所谓: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