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29章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

小说:我在唐朝当神仙 作者:青木有信 更新时间:2025-09-13 11:44:12 源网站:2k小说网
  太医们围了一圈。

  施针的施针,诊脉的诊脉,熬药的熬药。

  俱是紧蹙眉头。

  王七郎袖上沾染了菜汁,此时也顾不上,他忙问:

  “如何?”

  郑郎君在旁边说。

  “方才我们便见河东王面色苍白,一点血气没有,现在更是昏倒过去,这是缘何?”

  几位太医都是皇帝专程派来给岐王看病的,都是名医大家,还有的是昔日孙处士的徒孙,杏坛妙手。

  这样紧皱眉头,让人着实不安。

  两人这样看着,一时也不敢打扰大夫。

  在旁边忐忑的等着,过了一会,王七郎忍不住问:“莫非……是桌上的菜肴有什么相克之处?”

  他与郑十五吃,好似也没什么事。

  又过了一刻。

  距离河东王李瑾昏厥,已经过了半个时辰。

  一个太医抚须,才转过身,望向两人:“二位郎君方才说什么?”

  王七郎又重复了一遍。

  “不是膳食的问题。”太医说着叹气,“也不知郡王为何忽地气血暴脱,元气散败……二位与郡王是好友,可知道这几日有什么异事?”

  听到气血暴脱,元气散败。

  王七郎心里一惊。

  他不懂医术,但能听出字字凶恶。

  太医怎会说出这话?

  他仔仔细细回想了一番。

  “这些日郡王几乎未曾外出,只前几日在外面用了一餐饭,未吃完就离去了。也没什么异样,连饮酒也少了许多。”

  太医更纳闷起来。

  他不负责照料河东王的身体,望向一旁心神紧张的王府属官,请示道。

  “可否调来郡王的脉案?”

  脉案实际上就是之前大夫的诊疗记录,如李唐皇室中人,定期诊脉,都有记录封存,若是生病用药,太医开的药方也都需要存留一份。

  王府属官面色难看。

  “那些脉案如今在长安。刘太医之前多为王府诊脉,对郡王的身体一向了解,我这便唤来。”

  王七郎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医叹气。

  王七郎、郑郎君、王府属官的心俱是一紧。

  太医与这些不懂医术的,耐心解释道:

  “我便以油灯为例。”

  “人周身的精气,便如灯油,而人的性命,便如灯的焰火。气血津液耗尽,就如同灯油烧干,火焰自然熄灭。”

  “也便是气血亏空,生机泄露。”

  王府属官捂着心口。

  他不懂什么精气元气,可听过更具象的说法。

  “油尽灯枯?”

  太夫点点头。

  他想不通:“郡王正是二十多的年岁,按理来说,这般年轻,纵然之前饮酒无度,沉迷女色,可身体的底子是好的。”

  “按说也不至于如此。”

  王府属官腿都有些软了。

  前是岐王,后有小郡王身体抱恙至此,想到此处,他心肝脾肺都在乱抖。

  怎么他就当了岐王府的官。

  “快去请来刘太医!”

  “也快去通禀圣人!”

  ……

  ……

  同在行宫。

  皇帝听人禀报。

  感叹一声:“万安向来良善。”

  李瑾那小子把给他老子请来治病的人砍了,还是万安一个十岁大的堂妹知道照拂,分出金银,下令厚葬。

  想到这个侄子,他就头疼。

  实在是太混帐了些。

  “这几**可消停了?”

  宦者道:“郡王这几日都未曾出行宫,吃斋祷告,诚心想为岐王祈福。”

  皇帝有些不信。

  但也懒得多深究,随意抬抬手。

  “知道了。”

  高力士站在旁边,为了解闷,与皇帝说了件趣事。

  “圣人可知道城外还有个野庙?就是那和尚想要砸的第一间**祀。”

  皇帝问:

  “乡人愚昧,**祀不知有多少,这有什么说道?”

  高力士语气轻快。他说的从容,娓娓道来,听着很是顺耳:

  “本来一个**祀也不让人注意,但听闻,有神仙留了一道法帖,竟是保佑这庙子周全的。”

  “派人去砸,竟然还砸不得。”

  皇帝兴味。

  “仙人法帖?”

  高力士应声:“说是如此,甚至还有官员悄悄去瞧过,指使仆从去揭下片瓦,竟也是重重跌了一跤,还真砸不得。”

  “那庙子如今热闹。”

  “得了仙人亲笔,那庙子有不少人都去瞧过,还有高人,想要誊写揣摩道法,不乏有道之士。”

  “全都守在庙前。”

  皇帝听的有意思,“上面都写了什么?”

  高力士笑说:“这便是神仙道法高妙之处,臣也不知写的什么,至今还未有人看懂。”

  皇帝瞧了瞧,与他相对而坐的司马承祯。

  “上师可能瞧出来?”

  司马承祯抬手行礼。

  “愚臣未曾见过,不敢妄言。”

  皇帝招手,吩咐让人把庙子上的那张纸揭下来,让他瞧瞧。

  若真是仙人手书,正好放在天家妥当保存。若是假的,就当添了一张废纸,扔掉便是。

  司马承祯拱手。

  “若真是高人所写,恐怕留在那庙前,也可庇佑一二。”

  皇帝不以为意。

  “这有什么紧要,不过是一间土庙,若真是神仙留笔,朕吩咐人好生修缮便是。”

  他们正说着,忽然听到店外有人惊呼出声。

  即刻。

  便有禀报进来——

  那人神情惊惧,有些慌乱。

  “陛、陛下。”

  “泰山、泰山……”

  皇帝听他说话费劲,干脆换个人说。

  ……

  片刻后。

  皇帝、内侍、宫女……一众行人都走出殿外,仰头看着远方。

  原本。

  此处行宫,可以望到巍峨的泰山。

  如今。

  却只能看到宫殿上的琉璃瓦闪闪发亮。

  司马承祯望过去。

  天空湛蓝依旧,云雾缭绕处,却不见巍峨的东岳。

  泰山不见踪影。

  皇帝心中正惊,不禁向前多行几步,想看看是不是被殿宇遮住。过了几息,他吩咐说:

  “立刻前往岱庙,问清来龙去脉。”

  “到底这是为何。”

  正说着,岐王府的内侍匆匆赶来,等候在殿外,神情焦急。

  高力士余光瞥见,亲自去问。

  “出了什么事?”

  “河东郡王病重了!”

  ……

  ……

  江涉端着酒盏,与张果老坐在房上,身上还有酒气。

  僧人跟在后面。

  他听见老恩人惊问。

  “这是障目术?”

  江涉饮酒。

  笑答: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张果老忍不住多瞧了几眼,看的稀奇。很快,就见江涉重新抬手,把障目术撤去。他还有些留恋不舍。

  “先生何不多留些时候?”

  江涉不愿多给兖州百姓多添烦恼,瞧过这术法的样子,就足够了。

  “一刻钟足矣。”

  两人说话间,地上飘下一片枯叶。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