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当神仙 第137章 人,亡魂,泰山( 4)

小说:我在唐朝当神仙 作者:青木有信 更新时间:2025-09-19 21:30:08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白问。

  “则之,可对?”

  裴则坐直,好奇起来,“太白怎的忽然猜的这般准?”

  之前他与李白也玩过射覆,除非提示特别明了,不然李白答的还不如元丹丘。

  李白看向江涉。

  “这是江先生同我说的。”

  裴则问:“江郎君竟然擅长射覆?”

  “运气好。”

  裴则不信,他当时特意还把剩下的红枣藏在袖子里,为的就是不让人想起来。他看向江涉的目光有些奇异。

  把碗翻起来。

  只见一颗圆滚滚的红枣落在盘中,裴则把红枣剥成两半,便见到里面黄色的枣肉。

  “中了。”

  客人们重新打量起江涉。

  “郎君运气这般旺。”

  “厉害,厉害。”

  “裴十一再来一局,我就不信中不了……”

  江涉笑笑。

  ……

  跳跃的烛火中照出众人惊奇的脸。

  裴则倒扣着碗,目光灼灼。

  “这是何物?”

  连那道士目光也盯过来,瞧的饶有兴趣。连猫也醒了过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这么多人看它。

  江涉道:

  “一缕清风。”

  裴则把那碗翻过来,里面空无一物。

  宾客们轰然议论起来。

  在裴则面前的盘子里,已经有了红枣、花糕、豆子、手帕、墨条……林林总总,八九样东西。

  都是方才尝试过的。

  人的运气再好,能每次都猜中?

  恐怕是极为高明的卦法,不知是怎么算出来的,裴则在心中惊叹。

  九局下来,他已经心服口服,改换称呼。

  “江先生真是厉害。是在下眼力不佳,有眼不识泰山……”

  话到此处,忽地听到一声腹中肠鸣。

  来自元丹丘。

  裴则恍如初醒,他们刚才连猜九局,越看越稀奇,时间拖的太长。许多人肚子早就饿了。

  他连忙吩咐仆从:

  “快上酒菜。”

  “给江先生倒上好酒——”

  厅堂里忙了起来,不一会,僮仆们就端着杯盘碗盏,一道道添上来,香气四溢。

  裴家很是大方。

  桌上有用牛羊兔熊鹿五种肉,切成细丝的五生盘。有用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制的饮子。还有河鱼切片,佐芥末、蒜、豆豉,便是此时唐人爱吃的鱼鲙。

  还有烤的焦香四溢的羊臂炙,用乳酪炖成的乳酿鱼,清爽的葱醋鸡,口感香滑的雕胡饭。

  江涉正瞧着,侍从端上来一道新菜。

  见客人有兴趣,还低声解释说,这是将羊肉切成薄片,腌制炸成的过门香。

  一众佳肴,全都摆在案上。

  裴则与江涉斟酒。

  有过方才十局射覆,他不敢再看轻这散漫的青年人,问:

  “先生莫非还擅长除鬼?”

  江涉筷子夹着羊臂炙,冷下来后小心给猫儿剥了一点,放在掌心里。

  “我会一点。”

  他们一直慢悠悠饮酒吃菜,整场夜宴,一直说说笑笑,到亥时方散,客人们都有些困意,裴则让仆从带着他们回到房中休息。

  李白和元丹丘有些睁不开眼睛,饮酒之后最是困倦。

  能撑到现在,算是他们有毅力了。

  但想到裴家闹鬼……

  元丹丘拍了拍,“太白,醒醒,有鬼。”

  李白睁开眼睛。

  “我醒着呢。”

  他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闭上了眼睛,真是困得神志不清。李白摇摇头,拍了几下脖颈醒神。

  随着裴家往外走,来到院子里。

  冷风一吹,人即刻就清醒了。

  天上飘着雪。

  僮仆执灯,引路。

  雪天的夜晚,外面并不黑,反而很亮堂。泛着一种微蓝微紫的淡光,闪闪发亮。几人踩着雪地,吱嘎吱嘎作响。

  裴则走在前面,对江涉和道士说:

  “时常闹鬼魇的便是主院,旁处不曾闹鬼。”

  他深怕江涉把他额外寻了道士除鬼记在心中,酒菜上来后,便说得很是客气,甚至称得上是小心。

  江涉瞧了瞧他面色。

  语气依旧平常,也没有射覆连中十局的自得,他问:

  “裴郎君可曾去别处住过?”

  “先生如何知道?”

  裴则说起来,他也曾尝试过换院子住,甚至住到友人家,住到在乡下的庄子里,但都没有效果。无法安神入睡。

  唯有自己的主院。

  虽是会有鬼魇,但勉强可以睡上半觉。

  元丹丘琢磨着:“这鬼还会寻地方?扰人作怪?”

  裴则哪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

  怕把江涉和道士吓跑,裴则在旁边补充了之前寻到的那些大师高僧们的见解。有的说是床的位置不对,风水不佳,需要择日移床。有的说是家中有邪气,需要驱邪捉鬼,在宅子里做足了科仪,甚至撒了一地鸡血——没用。

  说了许久。

  裴则小心翼翼问:

  “我这宅子里真是有鬼?”

  江涉瞧了两眼,语气清淡。

  “有。”

  裴则按住胸口。

  道士也颔首:“确实有。”

  李白正看着裴则穿过一个身影虚虚的阴神,撞散人家鬼身,自己全然不觉,继续向主院走去。

  江涉瞧到裴郎君紧张。

  安慰了一句。

  “阴神平时并不害人,郎君勿忧。”

  谁能知道家中有鬼,还能无忧无虑下去?

  江涉脚步如常,望向四周。

  有些鬼魂隐隐可以见到面目,有几位和裴则自己有些相似,可能是有着亲属关系。甚至还有年岁很小的孩童,想来是没活几岁,便就夭折了。

  他语气温柔了一些。

  多说了几句,道:

  “天下间每个宅子都死过人,有的鬼魂,许是还曾是家眷至亲,徘徊不散。只要不害人,城隍土地多半也不会驱逐。”

  “人死为鬼,鬼多半弱于人。”

  “郎君实在不必害怕。”

  裴则自己在裴家排行第十一,除了旁支,上面其实还有三个兄长。

  一个十二岁时,跌进池塘溺死了。

  一个生下来就没了气息。

  还有一个兄长,幼时发了一场高热,郎中没能救下来,死的时候不过五六岁的年纪,已经开始会背《孝经》。

  更有早逝的姐妹。

  裴则心里忽然好受许多。没有刚听到院子里有鬼时,那么害怕。

  “我上头还有三个兄长……”

  裴则年岁小许多,对他们没有什么记忆,只曾经听母亲叹息过聪慧的长子,后面自己悄悄去打听,才知还有几位逝去的兄长。

  而随着他长大,父母也逐渐离去。

  他的孩子,也有一个早早夭折。

  裴则张了张嘴,“难道泰山不能引渡亡魂吗?”

  旁边的道士不禁看过来。

  江涉道:

  “暂时未有听闻。”

  几人说话间,已经走过主院的院墙。就在石阶前,还有一个矮矮的孩童,身影虚虚坐在雪中,神情懵懂,反反复复背着一段书。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天上的雪纷纷下着,触碰不到江涉的衣上。

  他手掌虚虚抚了抚那孩童的脑袋,月光照在他的身上,疏疏冷冷,也像是下了一场雪。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