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清河县的首富,苏沐雪自认这次准备的礼物极好。

  光是百年的人参她便是准备了三株,其余的金银玉器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随着苏沐雪的声音落下,周鸿书院的山门却无任何的动作。

  艳阳高照四周暑气升腾,这让本就烦躁的苏沐雪更加的感受到一丝的不安,于是她继续拔高了几分声调道。

  “苏家苏沐雪前来求见周师。”

  “今日特地备下一些薄礼,还请周师看在我的面子上重新将苏明收入门下。”

  苏沐雪话音刚落,书院内便是走出来一个童子。

  见状,苏沐雪连忙快步上前想要进入书院。

  然而那童子却是先一步挡在苏沐雪的面前,表情严肃的回道。

  “还请苏姑娘回去吧,我家夫子说了不见你。”

  “至于苏明的事情更是没得商量,从今往后他不得再称自己是书院弟子。”

  此言一出,原本还一脸笑意的苏沐雪脸色一变。

  “此言何意?莫不是周师连我的面子都不愿给一个吗?”

  童子闻言不屑一笑道。

  “莫说是你便是当朝枢密使前来拜访,我家夫子说不见那也是不见。”

  “更何况苏姑娘乃是一介商贾之身,书院乃是清净之地夫子不愿意染了铜臭味。”

  说罢,不等苏沐雪反应过来,书院的大门已经重新关闭。

  门前,苏沐雪呆愣在原地。

  未曾想自己堂堂清河县首富,坐拥百万家产今日竟然吃了一个闭门羹!?

  此刻苏沐雪感觉自己的骄傲好似一滩烂泥被按在脚下摩擦。

  自己这满车的金银更是宛如笑话一样。

  片刻之后,苏家府邸之内。

  有些恍惚的苏沐雪乘车而返。

  刚一入家门,苏福便是迫不及待地上前问道。

  “怎么样?周师让明儿什么时候去往书院?”

  然而苏福话音落下,苏沐雪却是久久无语。

  见此情况,便是苏福再傻也是看出来不对。

  “莫不是周师没答应?是不是你吝啬钱财了?我早说要不惜一切代价!”

  苏福话音未落,苏沐雪却是十分不耐烦的说道。

  “周师不愿见我。”

  此言一出,苏福一愣,旋即便是怒斥道。

  “什么!你连周师面都没见到?”

  “你怎么这么没用!你不是说在这清河县谁都得卖你三分面子吗?”

  “怎么事到如今却连你弟弟的学业都搞不定了?”

  “你身为堂堂苏家掌门人,而今竟然连周师的面都未曾见到,丢脸!简直是太丢脸了!”

  “女子就是女子!终究是难成大气!”

  苏沐雪闻言也是感觉到十分的委屈。

  以往自己跟周鸿之间虽然算不上熟络,但是若是见面也会给自己几分薄面。

  而今竟然连他的书院大门都进不去,随随便便来一个书童便将自己打发了。

  正当苏沐雪感觉到匪夷所思的时候,管家急匆匆冲入房间内。

  “老爷!小姐!不好了!少爷他......”

  听到管家这急切的声音,苏福当即怒骂道。

  “快说啊!明儿他怎么了?”

  管家喘匀了两口气,连忙说道。

  “少爷差点被当街打死了!”

  苏福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起来,转头直接把所有的怒气都发在了苏沐雪的身上。

  “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这般的无能,你弟弟岂能遭此大难?”

  说罢,也不容苏沐雪反驳,苏福立刻从房间内冲了出去。

  “诶呀!我的宝贝儿子诶!”

  .......

  就在苏家一片哀嚎的时候,沈叙已经抵达县学。

  眼下距离童子试已经不足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想要培养出至少一位童生,沈叙必须要赶一赶进度。

  而大胤王朝的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而能通过第一次的县试便能称呼为童生。

  听着看似很简单但实则不然,要知道明清时期童生试的平均录取率仅仅约为10%。

  而清河县作为江南路的一处望县文风鼎盛,私塾书院更是不胜枚举。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清河县的童试内卷就极其的严重了。

  相比于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县学的这些寒门在教育资源上自然是十分缺乏的。

  不过眼下对于沈叙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

  脑海之中有“文圣”词条的加持,纵然沈叙没有当过老师,但是教起书来也还是游刃有余。

  谢咏今日早早的便来到了县学之内,毕竟眼下整个县学的希望都寄托在沈叙的身上了。

  至于那周世仁昨夜已经被谢咏逐出了书院。

  当那一块偌大的黑白摆在讲堂之上的时候,一众学子都投来十分好奇的目光。

  而沈叙则是不急不慢从布包内取出一只粉笔。

  而后在黑板之上继续写下“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十六个大字。

  粉笔虽然质地不够均匀,但书写流畅,字迹清晰。

  讲堂外的谢咏瞪大了眼睛,周围的学童也发出惊叹声。

  昨日那个偏大的一些少年郎开口问道。

  “先生这是何物?”

  沈叙一笑道。

  “此物名为粉笔可以用在这黑板之上写字。”

  “若是等黑板写满了之后,用布匹擦拭干净便能继续书写反复利用。”

  门外的谢咏闻言也是对着粉笔和黑板产生了几分的兴趣。

  不仅如此谢咏能感觉到沈叙似乎能给他带来几分不一样的惊喜。

  接下来一上午的时间沈叙继续带着这十多个孩童学习《千字文》。

  至于到了下午沈叙则是开始教授这些孩子《九章算术》

  跟杜安的赌约是赌约,但是沈叙更清楚自己在这个时代不是所有人的孩子都有机会继续去科举。

  而《九章算术》则可以让他们在这个社会上多出一些立足之地。

  随着县学之内的钟声响起,一日的教学便是到了结束的时候。

  临下课之时,沈叙给这些孩童们也是留下了一个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若是有谁明日能算出答案,先生奖励他一盒桃花糕。”

  讲堂内的一众学子闻言,当即火热起来。

  立刻三三两两结伴在一起开始讨论起来。

  随着孩童们散去,在门外看了半晌的谢咏面含春风地走了进来,而后向着沈叙拱手道。

  “市井皆言,沈公子不学无术荒废学业。”

  “而今一看尽是空穴来风,沈公子当有沈师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