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在一旁主要负责护法的闻鑫被祖父这突如其来的失态吓了一跳。
他连忙上前扶住他激动得有些摇晃、几乎要瘫软的身体,急切而担忧地问道:
“祖父!您怎么了?是……是法力消耗过度了吗?还是……有了沈家表妹的确切消息了?”
他也看到了那香烟的异象,心中惊疑不定。
闻玄罡猛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险些在弟子们面前失言,泄露天机。
他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和几乎要溢于言表的泪水,迅速恢复了平日那副高深莫测、威严持重的国师形象。
他捋了捋有些凌乱的花白胡须,瞥了孙子一眼,刻意用一种神秘莫测、讳莫如深的语气,低声道:
“天机……不可泄露。尔等只需知道,星沫安然无恙,且福缘深厚,于我玄门,于大胤,皆是大幸之事!”
他心中却是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祖师奶奶不仅安然无恙,竟还能在距离京城如此之远的地方,隔空施展如此玄妙精准、蕴含无上道力的传讯之法!
这说明她的力量正在快速恢复,甚至可能远超他的想象!
这是玄门大兴之兆,是千古未有的契机啊!他必须把握住!
他不能再耽搁了。闻玄罡猛地站起身。
也顾不得整理因激动而有些凌乱的宽大法袍,对大弟子公孙策匆匆交代一句,声音依旧带着一丝颤抖:
“看好这里,带领众人继续祈福,直至香烬,不得有误!”
便脚步匆匆,甚至因为体虚和激动带着点踉跄地、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外走去,连惯常使用的拂尘都忘了拿。
他必须立刻进宫面圣!
他得好好想想,编一个……不,是向皇上汇报一个合情合理、逻辑自洽、又能最大限度提升沈星沫地位、让皇室和天下人都不得不重视她、敬畏她的“故事”。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重生归位的祖师奶奶,性子似乎有些疏淡超然,对玄门俗务并不十分上心,甚至可能随时会抽身离去。
若不趁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她与玄门、与大胤朝堂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借助皇室的力量为她正名立威,万一她哪天觉得无趣或麻烦,撂挑子走了,他哭都来不及!
必须把这位“活祖宗”牢牢“供”起来!
皇宫,御书房。
龙涎香的气息静静弥漫。
皇帝萧泽刚批阅完一堆奏章,略显疲惫地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便见内侍躬身进来禀报,说国师闻玄罡有紧急要事求见。
他看着风风火火闯入、连象征身份的紫色国师朝服都有些穿歪了、头发也略显凌乱的闻玄罡,面露讶异:
“国师何事如此匆忙?可是……有了星沫那孩子的确切消息?”
他心中对沈星沫的生死并未抱太大希望。
那悬崖他虽未亲至,但听回报也知道其陡峭险峻,搜寻多日毫无踪迹,连片衣角都没找到,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若非看在闻府和已故庄皇后的面子上,加上大皇子和南理公主那边也需要交代,他也不会派出那么多人力持续搜寻,早已在心里给沈星沫判了“死亡”。
闻玄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既带着恰到好处的悲痛,又混合着一丝窥见天意后的震撼与玄妙。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依照臣礼深深躬身,声音沉痛却异常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回陛下,老臣连日焚香祷告,沟通天地,耗尽心神,终于……在今日巳时,得了上天启示!”
萧泽闻言,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神色严肃起来,挥手屏退了左右侍立的宫女太监。
他对闻玄罡的玄门本事是将信将疑的,但对方国师的身份和以往的某些精准预言,又让他不得不重视:
“哦?上天启示?国师请讲。”
他倒要听听,这老国师能说出什么花来。
“陛下,沈家二女星沫,此番坠崖遭劫,看似不幸,实乃命中注定的一番磨难,亦是其莫大的造化与机缘!”
闻玄罡开始了他精心编织、半真半假的故事,语气充满了虔诚与敬畏,
“她坠落悬崖,并非如寻常人般粉身碎骨,而是……得蒙我大胤朝守护神,圣女娘娘显圣相救!”
“圣女娘娘?”
萧泽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关于圣女娘娘呼风唤雨、庇佑国运的传说在典籍中有所记载。
但年代久远,早已沦为近乎神话的故事,鲜少被官方正式提及,更不用说相信其真的显灵了。
“正是那位传说中的圣女娘娘!”
闻玄罡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虔诚,仿佛在陈述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陛下明鉴,古籍有载,圣女娘娘虽以肉身为祭,但其英灵一直庇佑着天下苍生!此次,圣女娘娘感知沈星沫此女体质特殊,命格玄奇,与我玄门有宿世缘法,更与她自身亦有莫大夙缘。”
“故而在其命悬一线之际,以无上神通护其周全,并将其引入一处凡人难觅的秘境福地之中疗伤续命,授其玄机!”
他偷偷观察了一下萧泽将信将疑的神色,知道光靠空泛的传说不足以取信,继续加码,细节也丰满起来:
“而且,经此一劫,受圣女娘娘点化,沈星沫那特殊的体质已彻底觉醒,与圣女娘娘之间建立了某种玄妙不可言说的联系!”
“老臣拼着折损寿元,方才测算出,此后,圣女娘娘若需显圣,施展大神通护佑我大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很可能会借沈星沫之身施展!换言之,沈星沫将成为圣女娘娘在凡尘的……代言之人!是连接圣女与我大胤的桥梁!”
他巧妙地将可能惊世骇俗的“借尸还魂”换成了更温和、也更显尊贵的“代言人”和“桥梁”。
闻玄罡说得玄乎其玄,结合沈星沫之前在大登塔上出人意料的表现,以及她坠崖多日、动用大量人力搜寻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诡异事实,再加上他此刻无比笃定、甚至带着点狂热的态度,这番说辞竟也显得不是完全不可信,反而为沈星沫的幸存提供了一个看似最“合理”的解释。
萧泽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着龙案。
他目光锐利如鹰隼,试图看穿闻玄罡的真实想法:
“国师确定,沈星沫确实还活着,并且……明日就能安然无恙地回到京城?”
这才是关键。若人回不来,一切皆是空谈。
“老臣以自身性命、以及这国师之位担保!”
闻玄罡挺直了佝偻的脊背,斩钉截铁,目光毫不回避地与萧泽对视,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
“圣女娘娘启示明确,明日,此女必将安然归来,现身于沈府门前!若有虚言,老臣愿受任何惩处!”
萧泽目光深邃地看着闻玄罡。
他知道这位老国师对玄门、对所谓的天意和祖师传承有着近乎执拗的信仰,不太可能在此等关乎国师威信和玄门声誉的大事上信口开河、自毁长城。
而且,他提到了圣女娘娘……这触及到了皇室的一些古老秘辛和正统性。
也罢,是真是假,明日巳时便可见分晓。
正好,他也想借此机会,亲眼看看这玄门法术,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灵验神奇,这沈星沫又是否真的有了如此惊人的造化。
若真如此,那沈星沫……其价值和意义,就远非一个普通官家女子可比了,必须重新评估和对待。
“既如此,朕便等着明日。”
萧泽最终缓缓道,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郑重,
“若星沫真能平安归来,实乃我大胤之福,亦是她自身的造化。朕,定当遵从天意,予以重赏,并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陛下圣明!此乃社稷之福!”
闻玄罡心中一块千钧巨石终于落地,深深叩拜,恭敬退下。
他知道,皇帝虽然未必全信,但至少已经接受了这个“故事”,并且愿意观望。
这就足够了。
守在一旁主要负责护法的闻鑫被祖父这突如其来的失态吓了一跳。
他连忙上前扶住他激动得有些摇晃、几乎要瘫软的身体,急切而担忧地问道:
“祖父!您怎么了?是……是法力消耗过度了吗?还是……有了沈家表妹的确切消息了?”
他也看到了那香烟的异象,心中惊疑不定。
闻玄罡猛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险些在弟子们面前失言,泄露天机。
他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和几乎要溢于言表的泪水,迅速恢复了平日那副高深莫测、威严持重的国师形象。
他捋了捋有些凌乱的花白胡须,瞥了孙子一眼,刻意用一种神秘莫测、讳莫如深的语气,低声道:
“天机……不可泄露。尔等只需知道,星沫安然无恙,且福缘深厚,于我玄门,于大胤,皆是大幸之事!”
他心中却是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祖师奶奶不仅安然无恙,竟还能在距离京城如此之远的地方,隔空施展如此玄妙精准、蕴含无上道力的传讯之法!
这说明她的力量正在快速恢复,甚至可能远超他的想象!
这是玄门大兴之兆,是千古未有的契机啊!他必须把握住!
他不能再耽搁了。闻玄罡猛地站起身。
也顾不得整理因激动而有些凌乱的宽大法袍,对大弟子公孙策匆匆交代一句,声音依旧带着一丝颤抖:
“看好这里,带领众人继续祈福,直至香烬,不得有误!”
便脚步匆匆,甚至因为体虚和激动带着点踉跄地、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外走去,连惯常使用的拂尘都忘了拿。
他必须立刻进宫面圣!
他得好好想想,编一个……不,是向皇上汇报一个合情合理、逻辑自洽、又能最大限度提升沈星沫地位、让皇室和天下人都不得不重视她、敬畏她的“故事”。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重生归位的祖师奶奶,性子似乎有些疏淡超然,对玄门俗务并不十分上心,甚至可能随时会抽身离去。
若不趁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她与玄门、与大胤朝堂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借助皇室的力量为她正名立威,万一她哪天觉得无趣或麻烦,撂挑子走了,他哭都来不及!
必须把这位“活祖宗”牢牢“供”起来!
皇宫,御书房。
龙涎香的气息静静弥漫。
皇帝萧泽刚批阅完一堆奏章,略显疲惫地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便见内侍躬身进来禀报,说国师闻玄罡有紧急要事求见。
他看着风风火火闯入、连象征身份的紫色国师朝服都有些穿歪了、头发也略显凌乱的闻玄罡,面露讶异:
“国师何事如此匆忙?可是……有了星沫那孩子的确切消息?”
他心中对沈星沫的生死并未抱太大希望。
那悬崖他虽未亲至,但听回报也知道其陡峭险峻,搜寻多日毫无踪迹,连片衣角都没找到,生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若非看在闻府和已故庄皇后的面子上,加上大皇子和南理公主那边也需要交代,他也不会派出那么多人力持续搜寻,早已在心里给沈星沫判了“死亡”。
闻玄罡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既带着恰到好处的悲痛,又混合着一丝窥见天意后的震撼与玄妙。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依照臣礼深深躬身,声音沉痛却异常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回陛下,老臣连日焚香祷告,沟通天地,耗尽心神,终于……在今日巳时,得了上天启示!”
萧泽闻言,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神色严肃起来,挥手屏退了左右侍立的宫女太监。
他对闻玄罡的玄门本事是将信将疑的,但对方国师的身份和以往的某些精准预言,又让他不得不重视:
“哦?上天启示?国师请讲。”
他倒要听听,这老国师能说出什么花来。
“陛下,沈家二女星沫,此番坠崖遭劫,看似不幸,实乃命中注定的一番磨难,亦是其莫大的造化与机缘!”
闻玄罡开始了他精心编织、半真半假的故事,语气充满了虔诚与敬畏,
“她坠落悬崖,并非如寻常人般粉身碎骨,而是……得蒙我大胤朝守护神,圣女娘娘显圣相救!”
“圣女娘娘?”
萧泽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关于圣女娘娘呼风唤雨、庇佑国运的传说在典籍中有所记载。
但年代久远,早已沦为近乎神话的故事,鲜少被官方正式提及,更不用说相信其真的显灵了。
“正是那位传说中的圣女娘娘!”
闻玄罡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虔诚,仿佛在陈述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陛下明鉴,古籍有载,圣女娘娘虽以肉身为祭,但其英灵一直庇佑着天下苍生!此次,圣女娘娘感知沈星沫此女体质特殊,命格玄奇,与我玄门有宿世缘法,更与她自身亦有莫大夙缘。”
“故而在其命悬一线之际,以无上神通护其周全,并将其引入一处凡人难觅的秘境福地之中疗伤续命,授其玄机!”
他偷偷观察了一下萧泽将信将疑的神色,知道光靠空泛的传说不足以取信,继续加码,细节也丰满起来:
“而且,经此一劫,受圣女娘娘点化,沈星沫那特殊的体质已彻底觉醒,与圣女娘娘之间建立了某种玄妙不可言说的联系!”
“老臣拼着折损寿元,方才测算出,此后,圣女娘娘若需显圣,施展大神通护佑我大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很可能会借沈星沫之身施展!换言之,沈星沫将成为圣女娘娘在凡尘的……代言之人!是连接圣女与我大胤的桥梁!”
他巧妙地将可能惊世骇俗的“借尸还魂”换成了更温和、也更显尊贵的“代言人”和“桥梁”。
闻玄罡说得玄乎其玄,结合沈星沫之前在大登塔上出人意料的表现,以及她坠崖多日、动用大量人力搜寻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诡异事实,再加上他此刻无比笃定、甚至带着点狂热的态度,这番说辞竟也显得不是完全不可信,反而为沈星沫的幸存提供了一个看似最“合理”的解释。
萧泽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着龙案。
他目光锐利如鹰隼,试图看穿闻玄罡的真实想法:
“国师确定,沈星沫确实还活着,并且……明日就能安然无恙地回到京城?”
这才是关键。若人回不来,一切皆是空谈。
“老臣以自身性命、以及这国师之位担保!”
闻玄罡挺直了佝偻的脊背,斩钉截铁,目光毫不回避地与萧泽对视,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
“圣女娘娘启示明确,明日,此女必将安然归来,现身于沈府门前!若有虚言,老臣愿受任何惩处!”
萧泽目光深邃地看着闻玄罡。
他知道这位老国师对玄门、对所谓的天意和祖师传承有着近乎执拗的信仰,不太可能在此等关乎国师威信和玄门声誉的大事上信口开河、自毁长城。
而且,他提到了圣女娘娘……这触及到了皇室的一些古老秘辛和正统性。
也罢,是真是假,明日巳时便可见分晓。
正好,他也想借此机会,亲眼看看这玄门法术,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灵验神奇,这沈星沫又是否真的有了如此惊人的造化。
若真如此,那沈星沫……其价值和意义,就远非一个普通官家女子可比了,必须重新评估和对待。
“既如此,朕便等着明日。”
萧泽最终缓缓道,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郑重,
“若星沫真能平安归来,实乃我大胤之福,亦是她自身的造化。朕,定当遵从天意,予以重赏,并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陛下圣明!此乃社稷之福!”
闻玄罡心中一块千钧巨石终于落地,深深叩拜,恭敬退下。
他知道,皇帝虽然未必全信,但至少已经接受了这个“故事”,并且愿意观望。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