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房间内,诸葛亮与法正隔着案几,相对而坐。
桌面上摆着两样东西,一者是十枚锃光瓦亮的纯钢直百钱。
一者是用麻线穿起来的一贯普通五铢,不多不少正好一千枚。
十个钢镚等于一千五铢,两者摆放在一起,视觉冲击还是很强烈。
前者一手就能抓起,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后者需要搭在手臂或肩头,重量更是有足足八斤。
“周瑜真是好算计。”法正语带讥讽,“想用大额货币来掠夺西北的财富,莫不是以为咱们都看不破?”
别说顶级谋士,稍有见地的谋士,都知道大额货币的用意。
“能仿制吗?”诸葛亮捻起一枚钢镚问道。
见到此物的第一眼,诸葛亮想的不是抵制、而是仿制。
己方只要能大量仿制,不仅没有坏处,还能拿着“**”反向收割。
“问过工匠了。”法正摇头道:“都说此物无法仿制。”
“有匠人说,此物材质乃是精钢,锻造出来一块儿都很不容易。”法正继续道:“更别说在精钢上,再雕刻出如此繁复的花纹,技术上根本无法实现。”
“别说批量仿造,复制出一枚都是千难万难。”法正纳闷道:“也不知周瑜方面是如何制造?”
“看来周瑜方面,一定掌握了某种技艺。”诸葛亮分析道:“其他人不曾掌握,有技艺作为壁垒,完全不用担心被仿造,这才敢于推行大额货币。”
浇铸钢镚的技术,可以确保每一枚钢镚,都是从火井郡出产。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意味着只有周瑜吸血的份,其他人只能被动接受压榨,根本不存在反向薅羊毛。
“听闻...”诸葛亮沉声道:“此物已经在江东流传开。”
诸葛瑾身在江东,于公于私都经常与诸葛亮通信,故而知晓江东的情况。
“孙权没有下令禁绝?”法正震惊道:“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难道就看不到弊端吗?”
“看到不意味着能做到。”诸葛亮微微摇头,“如今的孙权,早已不复当初的一言九鼎。”
直百钱批量生产后,江东“有幸”成了第一个试点地,甚至比荆州、益州都要早。
出于稳妥起见,完全是拿江东当“小白鼠”用,甚至都没征询孙权的意见...
此事,也压根用不上征询孙权的意见,只要各大世家同意就行。
在某次集中交易时,周瑜方面提出用直百钱交割货款。
毕竟双方交易,也不是江东单方面购买雪盐,也会出售一部分江东特产。
面对直百钱的付款方式,江东各大世家,第一时间自然也是抵触。
不想吃这种闷亏,对此表示抗议,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一方面,江东世家有求于人,需要求购雪盐,只能看周瑜的脸色行事,自然就硬气不起来。
另一方面,直百钱本就与雪盐挂钩。
当江东世家发现,到手的直百钱,其实可以轻松花出去。
甚至拿来购买雪盐时,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就不再抵触直百钱。
当然,世家之中也有聪明人,能够看破直百钱的用意,乃是收割财富之举。
但是话又说回来,周瑜收割江东财富,是孙权要考虑的问题,跟世家有毛关系?
亏的是孙权本人,以及江东百姓。
反观江东世家,依旧可以通过雪盐等商业手段,继续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世家而言,只要自己有得赚,管他洪水滔天?
自然而然,随着江东世家接纳直百钱,并通过商业流入江东,此物逐渐就在民间开始流通,也就无所谓孙权是否同意。
不仅如此,当孙权发现此事后,再三权衡后选择装聋作哑,没敢直接下达行政命令,在江东境内废掉直百钱。
无他,上至江东世家,下至民间百姓,多多少少都持有直百钱。
一旦孙权通过行政命令,禁绝直百钱的流通,这些人手上的钱就会变废铁。
可想而知,此举会激发多少民怨。
孙权敢么?
不敢!
普通老百姓的民怨,或许孙权还能无视。
但世家大族的不满,孙权万万不敢忽略。
随着江东兵力暴涨到十万,孙权在军队中的占比,连一半都达不到。
一旦这些世家联合起来,掌握的总兵力,足以颠覆江东政权。
如此,孙权既无法断绝直百钱流入,又无法下令禁止使用,就只能默认此物成为货币的一种。
眼睁睁看着直百钱大量流入,同时伴随着大量五铢钱流出,偏偏又无计可施。
“孙权糊涂啊。”法正唏嘘道:“兵权怎么能下放呢?大汉的教训就在眼前呐。”
汉末是如何走向崩溃?
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兵权下放给民间。
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动乱,朝廷根本无力镇压。
不得已之下,朝廷下达一道政令,允许民间自行组织武装抵御黄巾。
兵权丢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待到黄巾结束后,地方上多出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
刘备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依靠招募武装打黄巾起家。
“孙权?”诸葛亮嗤笑道:“此人最糊涂的事情,就是把周瑜从江东逼走。”
法正闻言一愣,失笑道:“还真是...”
如今回头看看,影响天下的最大变数,不就是周瑜出走江东、自立门户嘛。
“此物...”法正言归正传,随手拿起一枚直百钱,然后看向诸葛亮。
“你我共同谏言。”诸葛亮不假思索道:“必须要让主公禁绝,杜绝此物在西北流通。”
“好。”法正满口答应,又道:“但咱们不接纳此物,周瑜定然不会卖给咱们雪盐,孔明可想好了?”
“雪盐固然是好东西,但此物的危害更甚!”诸葛亮斩钉截铁道:“哪怕放弃雪盐也在所不惜,万万不可因小而失大。”
“你心中有数就好。”法正微微颔首,“就怕其他人...例如马超、韩遂等人没这份远见呐。”
“此事需要我方站出来牵头,阐述此物对西北的危害,让各路军阀联合抵制才行。”诸葛亮沉声道:“都是一方枭雄,想必也能看到背后的利弊。”
正当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孔明!孝直!”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刘备快步而来,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
“主公这是遇到喜事了?”法正乐呵呵道。
“哈哈~”刘备开心道:“大喜!大喜啊!”
“子仲带回来的那批雪盐,从北边换来五百匹上好的战马。”刘备振奋道:“而且对方还说了,如果还有雪盐,愿意继续跟咱们交换!”
战马是好东西,但在西北并不缺少。
物以稀为贵,反倒是雪盐还没在此地流通,眼下还是稀罕货。
让刘备在马超的暗中制裁下,依旧用雪盐成功换取到战马,绝对是一件可喜之事。
“我已经吩咐子仲。”刘备自顾自分享喜悦,继续道:“让他再速速走一趟成都,带上更多的钱财与人手,争取运送更多的雪盐回来,好继续换取战马。”
法正脸色一变,提醒道:
“主公三思,再想购买雪盐,可以答应周瑜的条件,允许直百钱流通啊!”
“此事我想过了。”刘备笑容收敛,“大不了,等咱们换到足够的战马后,再中断与周瑜的交易。”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战马是立足西北的根本。
别人家都有骑兵,就刘备一家没有,就会显得非常尴尬。
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没有骑兵作为底牌,刘备空有一万大军,却没有吞并周边的能力。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先突破封锁,搞到足够的战马才行。
而雪盐,正是打开局面的关键点。
尽管要同意直百钱流通,但刘备为此也在所不惜。
还想着等到战马足够后,就中断与周瑜的交易,再下令禁绝直百钱,单方面撕毁协议,对此刘备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主公,您想的太过简单...”
“主公说的没错!”
正当法正打算再劝时,诸葛亮却突然开口插话,力挺刘备的观点。
“孔明?”法正不可置信道:“你怎么...”
诸葛亮给法正一个眼神,然后看向刘备,开口道:
“我同意主公的想法,您放手去做便是。”
“好好好!”刘备大喜过望,“有孔明这句话,我就可以放心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眼见诸葛亮都赞同此举,刘备立马去找麋竺,吩咐后者再走一趟成都。
“孔明,我需要一个解释。”法正十分不满。
刚才还说的好好的,怎么一转脸诸葛亮又跳反了?
“孝直。”诸葛亮幽幽道:“你说,周瑜为何要白送咱们一批雪盐呢?”
法正先是一愣,旋即若有所思。
“孔明,你的意思是...”
“甜头!”诸葛亮咬牙切齿道:“先给咱们点甜头尝尝,尝过之后就会舍不得这门生意!”
当下的雪盐就跟**似的...
只要尝过一次,就会再也忘不了。
哪怕明知道有弊端,但还是忍不住诱惑!
庞统白送一批雪盐给刘备,就是赤裸裸的阳谋。
白花花的雪盐,可是看得见的好处。
反观直百钱的弊端,则属于宏观上的收割。
刘备不知道直百钱的弊端吗?
但他更舍不得放弃雪盐,以及用雪盐去置换战马。
故而当诸葛亮发现,刘备的意图后,索性直接顺着后者的意思来。
“可恶啊!”法正忿忿道:“周贼还真是奸诈!”
诸葛亮沉默不语,心中隐隐有感觉,这肯定又是“至交好友”的手笔,用这种手段迫使他不得不屈服...
一旦得逞,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鬼,就会被放入西北!
“唉~”
诸葛亮心有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房间内,诸葛亮与法正隔着案几,相对而坐。
桌面上摆着两样东西,一者是十枚锃光瓦亮的纯钢直百钱。
一者是用麻线穿起来的一贯普通五铢,不多不少正好一千枚。
十个钢镚等于一千五铢,两者摆放在一起,视觉冲击还是很强烈。
前者一手就能抓起,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后者需要搭在手臂或肩头,重量更是有足足八斤。
“周瑜真是好算计。”法正语带讥讽,“想用大额货币来掠夺西北的财富,莫不是以为咱们都看不破?”
别说顶级谋士,稍有见地的谋士,都知道大额货币的用意。
“能仿制吗?”诸葛亮捻起一枚钢镚问道。
见到此物的第一眼,诸葛亮想的不是抵制、而是仿制。
己方只要能大量仿制,不仅没有坏处,还能拿着“**”反向收割。
“问过工匠了。”法正摇头道:“都说此物无法仿制。”
“有匠人说,此物材质乃是精钢,锻造出来一块儿都很不容易。”法正继续道:“更别说在精钢上,再雕刻出如此繁复的花纹,技术上根本无法实现。”
“别说批量仿造,复制出一枚都是千难万难。”法正纳闷道:“也不知周瑜方面是如何制造?”
“看来周瑜方面,一定掌握了某种技艺。”诸葛亮分析道:“其他人不曾掌握,有技艺作为壁垒,完全不用担心被仿造,这才敢于推行大额货币。”
浇铸钢镚的技术,可以确保每一枚钢镚,都是从火井郡出产。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意味着只有周瑜吸血的份,其他人只能被动接受压榨,根本不存在反向薅羊毛。
“听闻...”诸葛亮沉声道:“此物已经在江东流传开。”
诸葛瑾身在江东,于公于私都经常与诸葛亮通信,故而知晓江东的情况。
“孙权没有下令禁绝?”法正震惊道:“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难道就看不到弊端吗?”
“看到不意味着能做到。”诸葛亮微微摇头,“如今的孙权,早已不复当初的一言九鼎。”
直百钱批量生产后,江东“有幸”成了第一个试点地,甚至比荆州、益州都要早。
出于稳妥起见,完全是拿江东当“小白鼠”用,甚至都没征询孙权的意见...
此事,也压根用不上征询孙权的意见,只要各大世家同意就行。
在某次集中交易时,周瑜方面提出用直百钱交割货款。
毕竟双方交易,也不是江东单方面购买雪盐,也会出售一部分江东特产。
面对直百钱的付款方式,江东各大世家,第一时间自然也是抵触。
不想吃这种闷亏,对此表示抗议,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一方面,江东世家有求于人,需要求购雪盐,只能看周瑜的脸色行事,自然就硬气不起来。
另一方面,直百钱本就与雪盐挂钩。
当江东世家发现,到手的直百钱,其实可以轻松花出去。
甚至拿来购买雪盐时,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就不再抵触直百钱。
当然,世家之中也有聪明人,能够看破直百钱的用意,乃是收割财富之举。
但是话又说回来,周瑜收割江东财富,是孙权要考虑的问题,跟世家有毛关系?
亏的是孙权本人,以及江东百姓。
反观江东世家,依旧可以通过雪盐等商业手段,继续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世家而言,只要自己有得赚,管他洪水滔天?
自然而然,随着江东世家接纳直百钱,并通过商业流入江东,此物逐渐就在民间开始流通,也就无所谓孙权是否同意。
不仅如此,当孙权发现此事后,再三权衡后选择装聋作哑,没敢直接下达行政命令,在江东境内废掉直百钱。
无他,上至江东世家,下至民间百姓,多多少少都持有直百钱。
一旦孙权通过行政命令,禁绝直百钱的流通,这些人手上的钱就会变废铁。
可想而知,此举会激发多少民怨。
孙权敢么?
不敢!
普通老百姓的民怨,或许孙权还能无视。
但世家大族的不满,孙权万万不敢忽略。
随着江东兵力暴涨到十万,孙权在军队中的占比,连一半都达不到。
一旦这些世家联合起来,掌握的总兵力,足以颠覆江东政权。
如此,孙权既无法断绝直百钱流入,又无法下令禁止使用,就只能默认此物成为货币的一种。
眼睁睁看着直百钱大量流入,同时伴随着大量五铢钱流出,偏偏又无计可施。
“孙权糊涂啊。”法正唏嘘道:“兵权怎么能下放呢?大汉的教训就在眼前呐。”
汉末是如何走向崩溃?
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兵权下放给民间。
黄巾起义,天下八州动乱,朝廷根本无力镇压。
不得已之下,朝廷下达一道政令,允许民间自行组织武装抵御黄巾。
兵权丢出去容易、收回来难,待到黄巾结束后,地方上多出大大小小的武装势力。
刘备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依靠招募武装打黄巾起家。
“孙权?”诸葛亮嗤笑道:“此人最糊涂的事情,就是把周瑜从江东逼走。”
法正闻言一愣,失笑道:“还真是...”
如今回头看看,影响天下的最大变数,不就是周瑜出走江东、自立门户嘛。
“此物...”法正言归正传,随手拿起一枚直百钱,然后看向诸葛亮。
“你我共同谏言。”诸葛亮不假思索道:“必须要让主公禁绝,杜绝此物在西北流通。”
“好。”法正满口答应,又道:“但咱们不接纳此物,周瑜定然不会卖给咱们雪盐,孔明可想好了?”
“雪盐固然是好东西,但此物的危害更甚!”诸葛亮斩钉截铁道:“哪怕放弃雪盐也在所不惜,万万不可因小而失大。”
“你心中有数就好。”法正微微颔首,“就怕其他人...例如马超、韩遂等人没这份远见呐。”
“此事需要我方站出来牵头,阐述此物对西北的危害,让各路军阀联合抵制才行。”诸葛亮沉声道:“都是一方枭雄,想必也能看到背后的利弊。”
正当这时,一阵脚步声响起。
“孔明!孝直!”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刘备快步而来,脸上的笑意都藏不住。
“主公这是遇到喜事了?”法正乐呵呵道。
“哈哈~”刘备开心道:“大喜!大喜啊!”
“子仲带回来的那批雪盐,从北边换来五百匹上好的战马。”刘备振奋道:“而且对方还说了,如果还有雪盐,愿意继续跟咱们交换!”
战马是好东西,但在西北并不缺少。
物以稀为贵,反倒是雪盐还没在此地流通,眼下还是稀罕货。
让刘备在马超的暗中制裁下,依旧用雪盐成功换取到战马,绝对是一件可喜之事。
“我已经吩咐子仲。”刘备自顾自分享喜悦,继续道:“让他再速速走一趟成都,带上更多的钱财与人手,争取运送更多的雪盐回来,好继续换取战马。”
法正脸色一变,提醒道:
“主公三思,再想购买雪盐,可以答应周瑜的条件,允许直百钱流通啊!”
“此事我想过了。”刘备笑容收敛,“大不了,等咱们换到足够的战马后,再中断与周瑜的交易。”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战马是立足西北的根本。
别人家都有骑兵,就刘备一家没有,就会显得非常尴尬。
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没有骑兵作为底牌,刘备空有一万大军,却没有吞并周边的能力。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先突破封锁,搞到足够的战马才行。
而雪盐,正是打开局面的关键点。
尽管要同意直百钱流通,但刘备为此也在所不惜。
还想着等到战马足够后,就中断与周瑜的交易,再下令禁绝直百钱,单方面撕毁协议,对此刘备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主公,您想的太过简单...”
“主公说的没错!”
正当法正打算再劝时,诸葛亮却突然开口插话,力挺刘备的观点。
“孔明?”法正不可置信道:“你怎么...”
诸葛亮给法正一个眼神,然后看向刘备,开口道:
“我同意主公的想法,您放手去做便是。”
“好好好!”刘备大喜过望,“有孔明这句话,我就可以放心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眼见诸葛亮都赞同此举,刘备立马去找麋竺,吩咐后者再走一趟成都。
“孔明,我需要一个解释。”法正十分不满。
刚才还说的好好的,怎么一转脸诸葛亮又跳反了?
“孝直。”诸葛亮幽幽道:“你说,周瑜为何要白送咱们一批雪盐呢?”
法正先是一愣,旋即若有所思。
“孔明,你的意思是...”
“甜头!”诸葛亮咬牙切齿道:“先给咱们点甜头尝尝,尝过之后就会舍不得这门生意!”
当下的雪盐就跟**似的...
只要尝过一次,就会再也忘不了。
哪怕明知道有弊端,但还是忍不住诱惑!
庞统白送一批雪盐给刘备,就是赤裸裸的阳谋。
白花花的雪盐,可是看得见的好处。
反观直百钱的弊端,则属于宏观上的收割。
刘备不知道直百钱的弊端吗?
但他更舍不得放弃雪盐,以及用雪盐去置换战马。
故而当诸葛亮发现,刘备的意图后,索性直接顺着后者的意思来。
“可恶啊!”法正忿忿道:“周贼还真是奸诈!”
诸葛亮沉默不语,心中隐隐有感觉,这肯定又是“至交好友”的手笔,用这种手段迫使他不得不屈服...
一旦得逞,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魔鬼,就会被放入西北!
“唉~”
诸葛亮心有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