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水岛的血腥味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权力真空特有的、令人不安的死寂。
总舵主书房内,沈浪随意地坐在那张由整块金丝楠木雕琢而成的虎皮大椅上,指尖在冰冷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哒、哒”的轻响。
他面前,新任副都统李广正襟危坐,手中的笔杆因紧张而微微颤抖,面前的白纸上,已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一份足以搅动整个江南局势的“捷报”。
“……经血战,我部成功斩杀匪首项坤及其核心党羽三十七人。”沈浪的声音平淡,不带任何感情,仿佛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贼寇盘踞日久,余孽尚有数千,若尽数剿灭,恐激起兵变,致使江南水路彻底瘫痪,有违陛下安抚江南之圣意。”
李广听得眼皮直跳,心中暗自咋舌。
自家大人这春秋笔法,简直是把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写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惨烈血战。
沈浪呷了一口刚刚泡好的新茶,继续口述,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危急关头,卑职急中生智,于贼寇之中,策反其二当家‘李鬼’。此人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愿戴罪立功,暂代总舵主之职,收拢余孽,静待朝廷后续招安或清剿之策。如此,则兵不血刃,可安江南。”
“李鬼?”李广愣了一下,他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十二连环坞里有哪个头目叫这个名字。
“我说有,便有。”沈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怎么,你要质疑本官的战报?”
“末将不敢!”李广瞬间冷汗涔涔,连忙低头奋笔疾书。
“好家伙,这下连演员都准备好了。”沈浪内心疯狂吐槽,“一份捷报,既给自己请了天功,又把这几千水匪从‘负资产’变成了‘待上市的潜力股’,顺便还给我的傀儡安了个合法身份。我这脑子,不去写宫斗剧真是屈才了。”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代表着锦衣卫指挥佥事身份的大印,重重地盖在了墨迹未干的捷报之上。
“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沈浪将捷报递给李广,“告诉信使,就说江南水路已暂时恢复通航,请陛下和朝中诸公,静候佳音。”
他知道,这份功劳太大,大到皇帝在派人核实清楚之前,绝不会轻易干涉他在江南的任何举动。
而这个时间差,足够他将整个十二连环坞,彻底改造成自己的形状。
聚义厅内,血迹已被冲刷干净,但空气中的恐惧,却仿佛已渗入了每一根梁柱。
数十名刚刚踩着同伴尸骨上位的海寇头目,一个个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当沈浪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所有人如同惊弓之鸟,齐刷刷地起身,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得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都坐吧。”沈浪随意地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他没有释放任何杀气,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让在场所有人的后背都瞬间被冷汗浸湿。
他将那份捷报的副本,如同扔**般,随手扔在了桌案之上。
“都传阅一下。”
离得最近的那个独眼龙汉子,也就是靠着最积极的告密才上位的赵三,连忙诚惶诚恐地上前,双手捧起那份捷报,如同捧着圣旨。
当“招安”、“戴罪立功”这几个字眼映入众人眼帘时,整个聚义厅的呼吸声,骤然变得粗重起来!
一双双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无法遏制的、对生存和富贵的贪婪光芒!
“朝廷的意思,你们应该懂了。”沈浪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声音平淡,“现在,我需要一个人,来当这个新的总舵主。一个能代表十二连环坞,代表你们所有人,跟我,跟朝廷对话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两柄无形的冰锥,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写满了渴望的脸。
“谁,愿意来当这个‘李鬼’?”
话音落下的瞬间,赵三第一个反应过来,“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死死贴着冰冷的地面,声音嘶哑地嘶吼道:“小的赵三,愿为大人效死!愿当大人的‘李鬼’!求大人给小的一条活路!”
沈浪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需要的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怕死、最没有底线、也最容易控制的。
“很好。”他缓缓起身,走到赵三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甚至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仿佛在对待一个最心腹的下属。
“从今天起,你,就是十二连环坞的新总舵主了。”
赵三激动得浑身发抖,几乎要当场哭出来。
然而,沈浪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盆九幽之下的寒冰,将他所有的狂喜瞬间浇灭。
沈浪凑到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如同魔鬼般的低语,轻声说道:“记住,你的命,你的权,你的荣华富贵,都是我给的。”
“做好你的木偶,线在我手里,你就能活得很好。”
“可你若是想做人……”沈浪的语气骤然转冷,冰冷刺骨,“项坤的脑袋,还没凉透。”
赵三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窜天灵盖,双腿一软,差点再次跪倒在地。
他脸色煞白,浑身抖如筛糠,再不敢有半分不敬,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
三天后,姑苏城外,一处芦苇荡深处的隐蔽漕运码头。
新任“总舵主”赵三身穿一袭不合身的锦袍,强压着内心的惶恐,按照沈浪的剧本,带着几名心腹,静静地等候着。
午时三刻,一艘挂着“江南织造局”旗号的漕船缓缓靠岸。
一个身材臃肿、满面油光的胖子在几名护卫的簇拥下走下船来,他正是织造局的大管事,刘承。
“项老大呢?”刘承看到来的是生面孔,立刻警惕起来,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与倨傲,“怎么派了你这么个没见过的玩意儿来?”
赵三只觉得双腿发软,但他想起沈浪那冰冷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按照剧本不卑不亢地抱拳道:“刘大人,天王盖地虎。”
刘承一愣,下意识地对上了暗号:“宝塔镇河妖。”他狐疑地上下打量着赵三:“你到底是谁?项坤人呢?”
“唉,刘大人有所不知。”赵三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压低了声音,“我们总舵主……前几日不小心惹上了京城来的那位煞星,已经……已经驾鹤西去了。如今,由小的暂代总舵主之位。”
他将姿态放得极低,甚至带着一丝谄媚:“不过您放心,规矩不变,财货照分。以后,还望刘大人您多多关照小的。”
刘承的胖脸之上,瞬间阴晴不定。
就在这暗流涌动之际,数百米外的一座茶楼二楼,沈浪正端着一杯香茗,通过一架小巧的千里镜,将码头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他能清晰地看到刘承脸上那转瞬即逝的震惊、贪婪与算计。
最终,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刘承还是默认了这笔交易。
他一挥手,几名手下将十几个贴着“江南织造局”封条的沉重木箱,搬上了赵三的船。
“告诉你们的新当家,下个月的‘贡品’,要加三成。”刘承丢下这句话,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茶楼之上,沈浪缓缓放下千里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暗线,接上了。
皇后的钱袋子,从今天起,开始为他输血。
返回织造局的马车上,刘承擦着额头的冷汗,肥胖的脸上写满了不安。
项坤死了?
那个合作了多年的枭雄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没了?
新来的这个赵三,虽然恭敬,但眼神里的恐惧根本藏不住。
这背后一定有大事发生。
刘承越想越怕,他知道这件事必须立刻上报。
他从一个暗格里拿出了一只信鸽,写下一封加密的密信,悄然放飞。
信鸽振翅,向着京城的方向疾飞而去。
信筒之内,只有寥寥数字。
“江南有变,货在,人非。”
覆水岛的血腥味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权力真空特有的、令人不安的死寂。
总舵主书房内,沈浪随意地坐在那张由整块金丝楠木雕琢而成的虎皮大椅上,指尖在冰冷的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哒、哒”的轻响。
他面前,新任副都统李广正襟危坐,手中的笔杆因紧张而微微颤抖,面前的白纸上,已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一份足以搅动整个江南局势的“捷报”。
“……经血战,我部成功斩杀匪首项坤及其核心党羽三十七人。”沈浪的声音平淡,不带任何感情,仿佛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贼寇盘踞日久,余孽尚有数千,若尽数剿灭,恐激起兵变,致使江南水路彻底瘫痪,有违陛下安抚江南之圣意。”
李广听得眼皮直跳,心中暗自咋舌。
自家大人这春秋笔法,简直是把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写成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惨烈血战。
沈浪呷了一口刚刚泡好的新茶,继续口述,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危急关头,卑职急中生智,于贼寇之中,策反其二当家‘李鬼’。此人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愿戴罪立功,暂代总舵主之职,收拢余孽,静待朝廷后续招安或清剿之策。如此,则兵不血刃,可安江南。”
“李鬼?”李广愣了一下,他搜肠刮肚也想不起来,十二连环坞里有哪个头目叫这个名字。
“我说有,便有。”沈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怎么,你要质疑本官的战报?”
“末将不敢!”李广瞬间冷汗涔涔,连忙低头奋笔疾书。
“好家伙,这下连演员都准备好了。”沈浪内心疯狂吐槽,“一份捷报,既给自己请了天功,又把这几千水匪从‘负资产’变成了‘待上市的潜力股’,顺便还给我的傀儡安了个合法身份。我这脑子,不去写宫斗剧真是屈才了。”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代表着锦衣卫指挥佥事身份的大印,重重地盖在了墨迹未干的捷报之上。
“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沈浪将捷报递给李广,“告诉信使,就说江南水路已暂时恢复通航,请陛下和朝中诸公,静候佳音。”
他知道,这份功劳太大,大到皇帝在派人核实清楚之前,绝不会轻易干涉他在江南的任何举动。
而这个时间差,足够他将整个十二连环坞,彻底改造成自己的形状。
聚义厅内,血迹已被冲刷干净,但空气中的恐惧,却仿佛已渗入了每一根梁柱。
数十名刚刚踩着同伴尸骨上位的海寇头目,一个个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当沈浪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所有人如同惊弓之鸟,齐刷刷地起身,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得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都坐吧。”沈浪随意地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他没有释放任何杀气,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让在场所有人的后背都瞬间被冷汗浸湿。
他将那份捷报的副本,如同扔**般,随手扔在了桌案之上。
“都传阅一下。”
离得最近的那个独眼龙汉子,也就是靠着最积极的告密才上位的赵三,连忙诚惶诚恐地上前,双手捧起那份捷报,如同捧着圣旨。
当“招安”、“戴罪立功”这几个字眼映入众人眼帘时,整个聚义厅的呼吸声,骤然变得粗重起来!
一双双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无法遏制的、对生存和富贵的贪婪光芒!
“朝廷的意思,你们应该懂了。”沈浪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声音平淡,“现在,我需要一个人,来当这个新的总舵主。一个能代表十二连环坞,代表你们所有人,跟我,跟朝廷对话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两柄无形的冰锥,缓缓扫过下方每一张写满了渴望的脸。
“谁,愿意来当这个‘李鬼’?”
话音落下的瞬间,赵三第一个反应过来,“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死死贴着冰冷的地面,声音嘶哑地嘶吼道:“小的赵三,愿为大人效死!愿当大人的‘李鬼’!求大人给小的一条活路!”
沈浪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需要的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怕死、最没有底线、也最容易控制的。
“很好。”他缓缓起身,走到赵三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甚至亲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仿佛在对待一个最心腹的下属。
“从今天起,你,就是十二连环坞的新总舵主了。”
赵三激动得浑身发抖,几乎要当场哭出来。
然而,沈浪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盆九幽之下的寒冰,将他所有的狂喜瞬间浇灭。
沈浪凑到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如同魔鬼般的低语,轻声说道:“记住,你的命,你的权,你的荣华富贵,都是我给的。”
“做好你的木偶,线在我手里,你就能活得很好。”
“可你若是想做人……”沈浪的语气骤然转冷,冰冷刺骨,“项坤的脑袋,还没凉透。”
赵三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窜天灵盖,双腿一软,差点再次跪倒在地。
他脸色煞白,浑身抖如筛糠,再不敢有半分不敬,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
三天后,姑苏城外,一处芦苇荡深处的隐蔽漕运码头。
新任“总舵主”赵三身穿一袭不合身的锦袍,强压着内心的惶恐,按照沈浪的剧本,带着几名心腹,静静地等候着。
午时三刻,一艘挂着“江南织造局”旗号的漕船缓缓靠岸。
一个身材臃肿、满面油光的胖子在几名护卫的簇拥下走下船来,他正是织造局的大管事,刘承。
“项老大呢?”刘承看到来的是生面孔,立刻警惕起来,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与倨傲,“怎么派了你这么个没见过的玩意儿来?”
赵三只觉得双腿发软,但他想起沈浪那冰冷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按照剧本不卑不亢地抱拳道:“刘大人,天王盖地虎。”
刘承一愣,下意识地对上了暗号:“宝塔镇河妖。”他狐疑地上下打量着赵三:“你到底是谁?项坤人呢?”
“唉,刘大人有所不知。”赵三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压低了声音,“我们总舵主……前几日不小心惹上了京城来的那位煞星,已经……已经驾鹤西去了。如今,由小的暂代总舵主之位。”
他将姿态放得极低,甚至带着一丝谄媚:“不过您放心,规矩不变,财货照分。以后,还望刘大人您多多关照小的。”
刘承的胖脸之上,瞬间阴晴不定。
就在这暗流涌动之际,数百米外的一座茶楼二楼,沈浪正端着一杯香茗,通过一架小巧的千里镜,将码头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他能清晰地看到刘承脸上那转瞬即逝的震惊、贪婪与算计。
最终,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刘承还是默认了这笔交易。
他一挥手,几名手下将十几个贴着“江南织造局”封条的沉重木箱,搬上了赵三的船。
“告诉你们的新当家,下个月的‘贡品’,要加三成。”刘承丢下这句话,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茶楼之上,沈浪缓缓放下千里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暗线,接上了。
皇后的钱袋子,从今天起,开始为他输血。
返回织造局的马车上,刘承擦着额头的冷汗,肥胖的脸上写满了不安。
项坤死了?
那个合作了多年的枭雄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没了?
新来的这个赵三,虽然恭敬,但眼神里的恐惧根本藏不住。
这背后一定有大事发生。
刘承越想越怕,他知道这件事必须立刻上报。
他从一个暗格里拿出了一只信鸽,写下一封加密的密信,悄然放飞。
信鸽振翅,向着京城的方向疾飞而去。
信筒之内,只有寥寥数字。
“江南有变,货在,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