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心腹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将演武场上发生的一切,从沈浪的孤身入场,到一指碎阵,再到当众罢免提拔,每一个细节都如同倒豆子般,原原本本地禀报给了龙椅之上那位深不可测的帝王。
他每说一句,殿内的温度便仿佛凭空下降一分。
当他说到沈浪一指废掉王霸,当众夺权时,皇帝脸上那古井无波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
“啪嚓!”
一声脆响,皇帝手中那只他最珍爱的、价值连城的琉璃盏,被寸寸捏碎,化为齑粉,自指缝间簌簌落下。
滔天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在死寂中疯狂酝酿。
皇帝精心布下的局,不仅被沈浪用最暴力、最不讲道理的方式悍然破解,甚至连他最看重的京营,这把悬在所有勋贵头上的利剑,也被对方当众夺走!
这是打脸,更是掘他皇权的根基!
“宣。”
皇帝缓缓开口,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枯骨在摩擦。
“宣锦衣卫……不,提督京营沈浪,即刻入宫,面圣!”
而此刻的京营帅帐之内,沈浪正安然地坐在那张刚刚还属于王霸的主位之上。
他没有理会帐外那些噤若寒蝉、眼神复杂的将领,只是用一方雪白的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从王霸亲兵手中缴获的百炼战刀。
刀身映出他那张平静得过分的脸。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御书房的气氛,冰冷得能将人的骨髓都彻底冻结。
所有宫女太监都早已屏退,只剩下高坐龙椅、面沉如水的皇帝,如同一尊即将择人而噬的神魔。
那股无形的、属于九五之尊的滔天怒意,几乎要将空气都压得扭曲。
沈浪身着崭新的提督麒麟服,步履沉稳地走进御书房。
面对那山崩海啸般的君威,他神色平静,对着龙椅躬身一揖,行礼如仪,仿佛刚刚在京营大开杀戒的,根本不是他。
“微臣沈浪,参见陛下。”
皇帝没有让他平身,就那么居高临下地、死死地盯着他,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彻底看穿。
良久,皇帝冰冷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每一个字都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沈浪,你好大的胆子!”
“王霸乃朕亲封的副都统,朝廷二品大员!你竟敢在演武场上,当着十万将士的面,将其重伤废黜!你这是要造反吗?”
天子之怒,雷霆万钧!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任何人都肝胆俱裂的质问,沈浪的脸上没有半分惊慌。
他不卑不亢,缓缓从怀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双手奉上。
“启禀陛下,微臣不敢。微臣只是为陛下,清除军中一毒瘤而已。”
一名太监战战兢兢地上前接过奏折,呈给皇帝。
皇帝一把抓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奏折之上,洋洋洒洒,罗列了王霸及其党羽近年来拥兵自重、克扣军饷、勾结外戚、甚至意图在演武中谋害主帅的数十条大罪!
每一条,都有详尽的旁证,逻辑清晰,滴水不漏!
奏折的最后,沈浪用朱砂笔写下了结论:“王霸之流,名为京营柱石,实为国之巨蠹!其心可诛,其行当斩!微臣此举,非为私怨,实为陛下巩固皇权,整肃军纪,以防祸起萧墙!”
好一个“以防祸起萧墙”!
皇帝死死地攥着那份奏折,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捏得发白。
沈浪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他将一场血淋淋的夺权,完美地包装成了一次“为君分忧”的清君侧!
这等于将皮球,又原封不动地踢了回来,逼着皇帝必须捏着鼻子承认——王霸,就是个该死的奸臣!
御书房内,陷入了沉默的对峙。
皇帝死死地盯着沈浪,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继承了妖后的记忆,掌握着他修炼邪功、斩出恶尸的终极秘密。
沈浪也平静地回视着皇帝,他知道,皇帝不敢鱼死网破。
这是一种无声的摊牌,空气中充满了高压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感。
最终,皇帝缓缓地、缓缓地松开了那只攥紧的手。
他脸上那足以冻结一切的怒意,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莫测的平静。
“爱卿……忠心可嘉。”
他将那份奏折随手扔在龙案之上,语气缓和了下来,“王霸之事,便依你所奏。朕乏了。”
这,就是妥协。
他不仅认可了沈浪的行为,更等于默认了沈浪对京营的“合法”掌控。
沈浪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陛下圣明。”
“朕再下旨,”皇帝仿佛真的累了,靠在龙椅上,半阖着眼,“正式任命你为提督京营戎政,全权掌管三大营。望你尽心竭力,莫要辜负了朕的厚望。”
这标志着沈浪的胜利,他将上一章的武力成果,成功转化为了无可动摇的**资本。
然而,皇帝话锋一转,那双半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
“只是,京城如今虽安稳,但江南漕运却是一团乱麻。盘踞在运河之上的‘十二连环坞’,勾结地方官员,走私禁品,劫掠商船,为祸已久。朝廷数次征剿,都无功而返,损兵折将。”
他缓缓睁开双眼,看着沈浪,语气里充满了“委以重任”的期许。
“朕思来想去,唯有爱卿这等国之利刃,方能斩断此獠。朕命你,即刻点齐三千京营精锐,前往江南,务必将这十二连环坞,连根拔起!”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变相的“流放”。
皇帝要将他这头无法掌控的猛虎,调离京城这个权力的中心,扔进江南那个龙潭虎穴,最好是和那些地头蛇斗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沈浪心中瞬间明了,面上却露出了受宠若惊的激动之色,对着龙椅重重一拜。
“微臣,遵旨!”
走出皇宫,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驱散了御书房内那刺骨的阴寒。
沈浪表面上恭敬领旨,内心却在疯狂吐槽。
“老狐狸,这就开始卸磨杀驴了?想把我支开?正好,京城这池子太小,里面的大鱼摸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去江南开发新的‘渔场’了。”
所谓的“十二连环坞”,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大批行走的、高品质的“尸体”和“遗产”。
这不仅不是危机,反而是他期待已久的发育机会。
回到京营,他立刻召来了新提拔的副都统李广。
他没有多说,只是将一本自己连夜写就的小册子,扔给了对方。
“我离京期间,按这上面的方法,给老子把这十万大军练成一支真正的铁军。裁撤冗员,严明军纪,有不服者,先斩后奏。”
李广接过那本薄薄的册子,只翻开第一页,便被上面那闻所未闻的“三三制”、“交叉火力”、“特种侦察”等字眼,震得头皮发麻。
沈浪没有再看他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他为自己,留下了一颗足以掌控京营的种子。
御书房内,沈浪的身影早已消失。
皇帝脸上的疲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到极点的算计。
他缓缓走到一张巨大的运河堪舆图前,修长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十二连环坞”总舵的位置。
“朕倒要看看,是你这条过江龙厉害,还是盘踞了三十年的地头蛇更毒。”
他身边,一道戴着狰狞面具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阴影中缓缓浮现,单膝跪地,声音沙哑。
“陛下,‘护龙山庄’的人,已经就位了。”
        御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心腹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将演武场上发生的一切,从沈浪的孤身入场,到一指碎阵,再到当众罢免提拔,每一个细节都如同倒豆子般,原原本本地禀报给了龙椅之上那位深不可测的帝王。
他每说一句,殿内的温度便仿佛凭空下降一分。
当他说到沈浪一指废掉王霸,当众夺权时,皇帝脸上那古井无波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
“啪嚓!”
一声脆响,皇帝手中那只他最珍爱的、价值连城的琉璃盏,被寸寸捏碎,化为齑粉,自指缝间簌簌落下。
滔天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在死寂中疯狂酝酿。
皇帝精心布下的局,不仅被沈浪用最暴力、最不讲道理的方式悍然破解,甚至连他最看重的京营,这把悬在所有勋贵头上的利剑,也被对方当众夺走!
这是打脸,更是掘他皇权的根基!
“宣。”
皇帝缓缓开口,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嘶哑得如同两块枯骨在摩擦。
“宣锦衣卫……不,提督京营沈浪,即刻入宫,面圣!”
而此刻的京营帅帐之内,沈浪正安然地坐在那张刚刚还属于王霸的主位之上。
他没有理会帐外那些噤若寒蝉、眼神复杂的将领,只是用一方雪白的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从王霸亲兵手中缴获的百炼战刀。
刀身映出他那张平静得过分的脸。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御书房的气氛,冰冷得能将人的骨髓都彻底冻结。
所有宫女太监都早已屏退,只剩下高坐龙椅、面沉如水的皇帝,如同一尊即将择人而噬的神魔。
那股无形的、属于九五之尊的滔天怒意,几乎要将空气都压得扭曲。
沈浪身着崭新的提督麒麟服,步履沉稳地走进御书房。
面对那山崩海啸般的君威,他神色平静,对着龙椅躬身一揖,行礼如仪,仿佛刚刚在京营大开杀戒的,根本不是他。
“微臣沈浪,参见陛下。”
皇帝没有让他平身,就那么居高临下地、死死地盯着他,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彻底看穿。
良久,皇帝冰冷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每一个字都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沈浪,你好大的胆子!”
“王霸乃朕亲封的副都统,朝廷二品大员!你竟敢在演武场上,当着十万将士的面,将其重伤废黜!你这是要造反吗?”
天子之怒,雷霆万钧!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任何人都肝胆俱裂的质问,沈浪的脸上没有半分惊慌。
他不卑不亢,缓缓从怀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双手奉上。
“启禀陛下,微臣不敢。微臣只是为陛下,清除军中一毒瘤而已。”
一名太监战战兢兢地上前接过奏折,呈给皇帝。
皇帝一把抓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奏折之上,洋洋洒洒,罗列了王霸及其党羽近年来拥兵自重、克扣军饷、勾结外戚、甚至意图在演武中谋害主帅的数十条大罪!
每一条,都有详尽的旁证,逻辑清晰,滴水不漏!
奏折的最后,沈浪用朱砂笔写下了结论:“王霸之流,名为京营柱石,实为国之巨蠹!其心可诛,其行当斩!微臣此举,非为私怨,实为陛下巩固皇权,整肃军纪,以防祸起萧墙!”
好一个“以防祸起萧墙”!
皇帝死死地攥着那份奏折,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捏得发白。
沈浪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他将一场血淋淋的夺权,完美地包装成了一次“为君分忧”的清君侧!
这等于将皮球,又原封不动地踢了回来,逼着皇帝必须捏着鼻子承认——王霸,就是个该死的奸臣!
御书房内,陷入了沉默的对峙。
皇帝死死地盯着沈浪,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继承了妖后的记忆,掌握着他修炼邪功、斩出恶尸的终极秘密。
沈浪也平静地回视着皇帝,他知道,皇帝不敢鱼死网破。
这是一种无声的摊牌,空气中充满了高压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感。
最终,皇帝缓缓地、缓缓地松开了那只攥紧的手。
他脸上那足以冻结一切的怒意,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莫测的平静。
“爱卿……忠心可嘉。”
他将那份奏折随手扔在龙案之上,语气缓和了下来,“王霸之事,便依你所奏。朕乏了。”
这,就是妥协。
他不仅认可了沈浪的行为,更等于默认了沈浪对京营的“合法”掌控。
沈浪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陛下圣明。”
“朕再下旨,”皇帝仿佛真的累了,靠在龙椅上,半阖着眼,“正式任命你为提督京营戎政,全权掌管三大营。望你尽心竭力,莫要辜负了朕的厚望。”
这标志着沈浪的胜利,他将上一章的武力成果,成功转化为了无可动摇的**资本。
然而,皇帝话锋一转,那双半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
“只是,京城如今虽安稳,但江南漕运却是一团乱麻。盘踞在运河之上的‘十二连环坞’,勾结地方官员,走私禁品,劫掠商船,为祸已久。朝廷数次征剿,都无功而返,损兵折将。”
他缓缓睁开双眼,看着沈浪,语气里充满了“委以重任”的期许。
“朕思来想去,唯有爱卿这等国之利刃,方能斩断此獠。朕命你,即刻点齐三千京营精锐,前往江南,务必将这十二连环坞,连根拔起!”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变相的“流放”。
皇帝要将他这头无法掌控的猛虎,调离京城这个权力的中心,扔进江南那个龙潭虎穴,最好是和那些地头蛇斗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沈浪心中瞬间明了,面上却露出了受宠若惊的激动之色,对着龙椅重重一拜。
“微臣,遵旨!”
走出皇宫,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驱散了御书房内那刺骨的阴寒。
沈浪表面上恭敬领旨,内心却在疯狂吐槽。
“老狐狸,这就开始卸磨杀驴了?想把我支开?正好,京城这池子太小,里面的大鱼摸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去江南开发新的‘渔场’了。”
所谓的“十二连环坞”,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大批行走的、高品质的“尸体”和“遗产”。
这不仅不是危机,反而是他期待已久的发育机会。
回到京营,他立刻召来了新提拔的副都统李广。
他没有多说,只是将一本自己连夜写就的小册子,扔给了对方。
“我离京期间,按这上面的方法,给老子把这十万大军练成一支真正的铁军。裁撤冗员,严明军纪,有不服者,先斩后奏。”
李广接过那本薄薄的册子,只翻开第一页,便被上面那闻所未闻的“三三制”、“交叉火力”、“特种侦察”等字眼,震得头皮发麻。
沈浪没有再看他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他为自己,留下了一颗足以掌控京营的种子。
御书房内,沈浪的身影早已消失。
皇帝脸上的疲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到极点的算计。
他缓缓走到一张巨大的运河堪舆图前,修长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十二连环坞”总舵的位置。
“朕倒要看看,是你这条过江龙厉害,还是盘踞了三十年的地头蛇更毒。”
他身边,一道戴着狰狞面具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阴影中缓缓浮现,单膝跪地,声音沙哑。
“陛下,‘护龙山庄’的人,已经就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