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来到了1976年。

  作为穿越者,这一年会发生一件大事,那自然是知道的。

  那就是糖山大地震。

  在后世,几乎每年的7月28日都会重提当年的糖山大地震,警示人们地震的可怕及预防的重要性。

  所以,穿越过来之后,这个日子何雨柱一直清晰记得,并且一直铭记于心。

  何雨柱心里清楚,这场灾难避无可避,唯有提前准备,才能尽量减少损失。

  最重要的是生命损失。

  早在十几年前,何雨柱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为了结婚修缮房子时就已经做了不少防护措施。

  他知道未来会有这么一场大地震,所以当初特意加强了地基,选用了更结实的材料。

  虽然是穿越,不知道会不会改变,也有可能没有地震。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如今多年过去,房子虽然依旧稳固,但何雨柱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那可是糖山大地震啊,7.8级的强震,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这么一想,何雨柱又不放心了,决定还是要再次加强自身的安全。

  他不能冒险,如今的他可是儿女双全,幸福美满,必须再加固一遍。

  否则不放心。

  于是,何雨柱找了个合适的理由——儿子何子明大了,该准备婚房找对象了。

  不知不觉,何雨柱也到了当爷爷的年龄了,1935年出生,如今也已经41岁了。

  他找到街道办,以装修房屋为由报备,街道办的人见他如今是红星轧钢厂后勤部的副科长,自然给面子,一切手续很快就批了下来。

  没有任何为难,这是给足了何雨柱的面子。

  何雨柱又找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不仅要把何子明的房子重新装修,更重要的是加固自己的主房。

  何子明如今住在何雨水的那间耳房里,这次装修正好一并修缮、加固。

  一切都为了应对那场大地震。

  三天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何雨柱就带着从厂里借来的五个青工进了院。

  板车上的钢筋水泥堆得像小山,车轴压得吱呀作响,惊得前院张家养的芦花鸡扑腾着满院子乱飞。

  "何科长,您这架势是要盖人民大会堂啊?"领头的王师傅看着图纸直咂舌。

  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也可以看出何雨柱对待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何雨柱蹲在耳房门口,手指重重戳在承重墙的位置:"这儿,还有主屋的四个墙角,全得用八号螺纹钢打框架。"

  施工的动静引来了半个胡同的围观。

  二大妈挎着菜篮子站在月亮门边上看热闹:"柱子,听说你要给子明装修婚房?你这动静也忒大了吧。"

  何雨柱正盯着工人往墙里灌水泥,闻言扭头露出个憨厚的笑:"可不是嘛,您瞧现在这些小年轻,处对象都讲究个'三转一响',咱这房子再不收拾,不然哪家姑娘愿意嫁过来?"

  “你这说笑了,谁不知道子明可是有手艺的大厨师啊。”

  何雨柱没管二大**话,继续观看房子的施工。

  他眯眼望着刚加固的房梁——碗口粗的榆木裹着钢筋,榫卯处全用铁箍扎紧,连窗框都换成了结实的松木。

  这模样在胡同里显得格外扎眼,三大爷阎埠贵探头打趣:"何科长这是要盖碉堡啊?"

  何雨柱掸了掸工装裤上的木屑没接话。

  他当然记得后世纪录片里地震扭曲的铁轨、坍塌的楼房,更记得新闻里那个触目惊心的数字:24万人。

  虽然四九城不是地震中心,但不能掉以轻心啊。

  何雨柱特意叮嘱师傅们,墙体要加厚,房梁要加固,门窗也要换成更结实的,不用省材料钱。

  他自己住的房子更是重中之重,怎么结实怎么来,甚至不惜多花些钱,确保万无一失。

  工人们起初还觉得奇怪,这房子看着好好的,怎么突然要大动干戈?

  但何雨柱只是笑笑,说:“房子嘛,住久了总得修一修,何况孩子要成家,总得弄得像样点。”工人们也没多想,毕竟这年头,能多接活计是好事。

  "何科长,您这房子弄的比厂里新车间还厚实。"施工队的王师傅摸着后脑勺嘀咕。

  何雨柱笑着递过一包大前门:"孩子要住一辈子呢。"转身却往混凝土里又多倒了半袋水泥。

  拿钱办事,少说废话。

  何雨柱一边监督着工程,一边暗自盘算着。

  他知道地震的具体日期,但没法直接告诉别人,否则解释不清。

  神魔怪力不可有。

  他只能尽可能地多做准备,甚至私下里囤了一些应急物资——粮食、药品、手电筒、绳索,全都备齐了。

  尤其是借着装修的机会,留下了一些大根的木头,毕竟地震之后建地震棚可是需要用。

  还有防水布也必不可少。

  他还特意叮嘱何子明,这段时间尽量别出远门,尤其是七月底。

  毕竟穿越过来,谁知道会改变什么。

  何子明虽然觉得父亲有些奇怪,但也没多问。

  从小到大,父亲做事总是有他的道理,这次装修房子,想必也是为他将来结婚考虑。

  他乐得配合,偶尔还帮着搬砖递工具。

  总之,为了迎接这场大地震,低调的何雨柱难得的高调一回。

  把属于老何家的三间大瓦房给好好的整备了一番,已经足够结实了。

  夜深人静时,何雨柱常对着日历发呆。

  7月28日那个数字被红笔圈得刺眼,像道未愈的伤疤。

  作为穿越者,他清楚记得史料记载的惨状:24万生灵湮灭在23秒里,整座城市被撕成两半。

  虽然现在住的南锣鼓巷距离震中三百多里,但76年的老房子哪经得起8.2级地震的余威?也不知道这次准备的效果如何?

  不过考虑到影视剧中也没发生什么大事,想来这次的房子加固能够让自己更安全。

  至少心安不少。

  进入1976年之后,何雨柱总梦见1976年的糖山,坍塌的预制板下伸出无数苍白的手,惊醒时枕头都是湿的。

  所以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有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开始做了。

  不仅仅是修葺房子,小家要修葺,大家也要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