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王爷,请看好了。”虞清欢一脸严肃,左手掐了一个诀,右手并指如剑,隔空对着符咒虚点一下。

  只听“噗”的一声轻响,符咒开始自燃,瞬间化作一团幽绿色的火焰,燃烧殆尽。

  最后一丝火光熄灭时,竟有一缕黑烟升腾而起,散发出一股腥臭之气,半晌才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整个寝殿鸦雀无声。

  赢公公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发抖:“陛下!老奴失察,老奴罪该万死啊!”

  他负责皇帝起居,竟让这种邪物潜入寝宫,简直是天大的疏忽。

  皇帝靠在龙榻上,脸色煞白。

  他剧烈地喘息着,颤抖地指着那盆花:“竟有人…用如此阴毒的手段谋害朕!”

  戚牧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事实胜于雄辩,虞清欢不仅指出了时间,更精准地找到了邪物并将其成功破除。

  此刻,他对虞清欢的怀疑虽没有消除,但至少在此事上,他信了。

  要不是她及时发现,父皇这回只怕凶多吉少!

  “查!给朕彻查!”皇帝猛地一拍床榻,气得浑身发颤,“这宫里是烂了根子了!牧野,此事交由你,无论如何,给朕把那个黑心肝的东西揪出来!”

  “儿臣遵旨!”戚牧野领命,眼中寒光凛冽。

  这时,一直安静看着的苗苗,跑到龙榻边,仰着小脸,对惊魂未定的皇帝说:“皇祖父不怕,娘亲很厉害的!她的符咒会发光,还会打跑坏东西!比这个黑烟烟厉害多了!”

  皇帝听了这话,再看向虞清欢,眼神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他长叹一声,招手让虞清欢过来:“好孩子,快告诉朕,你与牧野究竟是怎么怀上孩子的,还有,既是佑国公家的女儿,为何如今才带着孩子们回来?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虞清欢抿了抿唇,从容应答:“回陛下,七年前的事实属意外。当时民女流落在吉安村,与王爷偶然相遇,事后并不知身份,也不知有孕。后来得知怀孕,已阴差阳错。

  直至数月前,家中祖母偶然见到了暄暄,觉得暄暄的容貌与端王殿下幼时的画像极为相似,几经查证,民女才知王爷身份。思虑再三,为了两个孩子考虑,民女这才决定回京。”

  “好!好一个意外!却是天赐的意外!给朕送来这么好的孙儿!”

  皇帝大喜过望,紧紧搂着两个孩子,越看越是欢喜,之前的念头又冒了出来。

  “既是天意,你更是救了朕的性命,于情于理,都该与牧野完婚,堂堂正正做端王妃!叶家那边,朕去说,让蓁蓁那孩子做个侧妃也可。”

  “父皇!”

  “陛下!”

  虞清欢再次打断,她看向皇帝,眼神清澈:“陛下,民女并非推辞,而是曾为端王殿下卜过一卦。王爷红鸾星暗,三年内不宜成婚,否则于自身运势有碍。此乃天命,强求反而不美。”

  皇帝一时语塞。

  经过刚才符咒之事,他现在对虞清欢这方面的本事深信不疑。

  虞清欢继续道:“民女此番前来,只为孩子。让他们认祖归宗,日后能光明正大地姓戚,有父亲有祖父疼爱。至于民女与王爷之间,并无情分,民女也无意攀附。

  两个孩儿可由王府抚养,民女从旁照料或是偶尔探望。除此之外,民女与端王殿下,互不相干,各自安好就是。”

  戚牧野深深地看着她,此刻终于确信,她至少对“端王妃”的位子是真的毫无兴趣,一切只为给孩子谋个前程。

  如果她说的都是真的,那这么安排,或许是目前最妥当的。

  “父皇,虞姑娘既如此坚持,儿臣以为,便依了她的意思吧。当务之急,是让孩子们安稳下来,并彻查宫中邪祟之事。”

  皇帝看看一脸冷淡的虞清欢,又看看儿子,再瞅瞅怀里两个宝贝疙瘩,最终长长叹了口气:“罢了罢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朕老了,管不了了,就依你们!但孩子必须留在宫里,清欢你也住下,朕这病,还得指望你!至于名分什么的,日后再议!”

  这已是极大的让步。

  虞清欢见目的达到,微微屈膝:“谢陛下。”

  戚牧野也拱手道:“儿臣遵命。”

  “陛下,”虞清欢忽然想起什么,看向老皇帝:“民女打算今日便回佑国公府认亲。只是孩子们自幼随我在外漂泊,突然去到陌生的地方怕不适应。恳请陛下批准,让他们暂时住在端王府,我会时常过来探望。”

  这话一出,两个孩子立刻不依了。

  “不要!我要和娘亲在一起!”苗苗抱住虞清欢的腿,眼圈瞬间红了。

  暄暄虽然没哭,却也死死攥着娘亲的衣角,小嘴抿得紧紧的。

  皇帝看着这一幕,捋着胡须笑道:“清欢啊,孩子们还小,离不开娘亲。不如等你认祖归宗后,也住在端王府,好让孩子们有个适应的过程。”

  一旁的端王戚牧野眉头微蹙,他瞥了眼虞清欢,心中冷笑:这女人真是好手段,借养孩子的名义就想住进端王府?

  他倒要看看,她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父皇说的是。”戚牧野开口,声音冷淡,“既然孩子需要适应,虞姑娘便一同住下吧。”

  虞清欢自然看得出来这父子俩的心思。

  一个想撮合,一个想监视。

  但看着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眼神,她只好先应下来。

  出宫时,虞清欢忽然停下脚步,对戚牧野道:“王爷今晚有血光之灾,最好佩戴护身符避一避祸。”

  戚牧野嗤笑:“装神弄鬼。”

  随后拂袖而去。

  虞清欢也不恼,带着孩子们往佑国公府去。

  到了佑国公府门前,大门紧闭,只开了一扇侧门。

  门房懒洋洋地打量她们母子三人,语气轻蔑:“哪里来的?有事递帖子。”

  虞清欢也不生气,只淡淡道:“通报老夫人,就说虞清欢回来了。”

  门房一愣,这才正眼打量她。

  只见这女子虽穿着朴素的道袍,气度却是不凡,身边两个孩子更是粉雕玉琢,不像是寻常人家。

  “等着。”门房不情不愿地进去通报。

  不多时,府内一阵骚动,老夫人亲自迎了出来。

  “我的清欢!真是我的清欢回来了!”老夫人一把抱住虞清欢,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