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十一月中。

  章台宫。

  鸡鸣时分。

  年过六旬的老者缓步而行。

  手握青铜鸩杖,神情严肃。

  两侧寺人侍女自觉躬身作揖。

  没有一人敢阻拦。

  因为他是当今宗正,昌武侯成!

  孝文王之子,先王之兄!

  秦王政之宗伯!

  执掌嬴秦宗室谱牒。

  是秦王的铁杆支持者。

  彼时秦王尚未亲政,令成蟜出兵击赵。结果却突然起了流言,说秦王政非庄襄王所出,而是相邦吕不韦的骨肉。在有心人的发酵下,事情很快传遍咸阳,成蟜见状就想反秦夺权。

  关键时刻是公孙成站出。

  代表嬴秦宗室,支持秦王政。在他帮助下,先诛杀成蟜。而后将谣言悉数压下,维系了他正统继承人的血脉。再后来他亲自为秦王加冠带剑,当知晓嫪毐叛乱,更是亲自领兵为秦王政开道。

  他行至寝宫。

  手中青铜鸩仗轻轻落地。

  “秦王政!”

  “你忘了大秦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吗?”

  而后秦王政只着素衣,肃然起身作揖。

  “政,一刻不敢忘!”

  此刻还未天亮。

  寺人点燃起烛火。

  左右将帛图缓缓展开。

  公孙成抬起鸩杖,指向帛图。

  “大秦已灭韩,赵!”

  “东出之路,再无阻碍!”

  “然天下尚有魏,楚,燕,齐!”

  “秦王政,你岂能怠惰?!”

  “政,谨遵大宗伯之命。”

  秦王政抬手作揖。

  女官们上前为他更衣正冠。

  公孙成轻咳回礼。

  这样的事,每日都会有。

  他已数不清来章台宫多少次。

  而这样特殊的叫醒服务,却是秦王政的主动要求。是他继位后,向他这位大宗伯所提。他这是效仿昔日的吴王夫差。

  “夫差,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公孙成至此真正的认可了他,还常提醒宗室大臣,“王虽少,却有大志,必可实现大秦历代先君的大愿!”

  ……

  秦王政洗漱完毕。

  正坐于食案前,品尝朝食。

  公孙成就站在旁边,汇报政务。

  “太后已与先王合葬于芷阳。”

  “大王也当专心于政事。”

  “燕国使臣已至咸阳,正使为荆轲,副使为秦舞阳。携国贼樊於期首级,和燕督亢地图献于大王。”

  秦王政停下象牙箸。

  拂袖挥手。

  两侧侍女便将饭食撤下。

  “召左丞相入宫!”

  “唯唯!”

  公孙成自觉抬手告退。

  前脚刚出章台,却见公孙劫已至。

  “宗正有礼。”

  “丞相来的还真是巧。”公孙成不由一笑,“大王正好要召你,你就来了。”

  “是为了燕使荆轲吧?”

  “呵,丞相待会就知。”

  公孙成却是滴水不漏。

  笑着拄仗告退。

  对这位年轻的丞相,他是心服口服,也为秦王政的眼光感到敬佩。这段日子秦王在主持丧礼,朝中大小事皆由丞相负责。

  公孙劫主要是管赵国迁虏的安置工作,做的井井有条,无一错漏。还令秦吏在关内讲述宿麦,让他们来年也种上些。撰写农书,显然是要大干一场!

  这老狐狸……

  公孙劫暗自腹诽。

  能混成秦王近臣的,皆是能人。

  一言一行,更要时刻注意。

  至于公孙成的姓?

  这事其实也有的说。

  要怪就只能怪太史公,导致姓氏合流混乱。姓和氏完全不同,有姓有氏才是这年头老贵族的标配。有氏别贵**,姓别婚姻的说法。姓千万年不变,氏则一再传而可变!

  姓最早能追溯至母系社会,将姓拆字就是女 生。就以上古八大姓为例,全都是女字旁。故又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用法。

  当然这是针对的普通人,类似公孙成和公孙劫这样的诸侯王孙,就不能这么用。孝文王尚是公子时,就生下了公孙成,而公子之子就称为公孙。

  这是身份的象征!

  如果公孙又生子呢?

  有的以公孙为氏,有的则更氏为秦。但他们的姓不会变,就是嬴姓。只是男子不称姓,而称氏!

  公孙劫的氏就是这么来的。

  想当初政哥在邯郸时,就被人指着鼻子称赵政。一来是因为赵姬当时没法子,为他冠氏为赵,是间接向赵王服软表态,希望他能饶过这个可怜的孩子。

  同时也是个蔑称,为何?

  这就是不认可政哥的宗室身份。

  将他视作庶民!

  所以他的一声‘公子政’,让政哥愣是念了快二十年!

  就以太子丹举例,怎么不见他们指着太子丹称他为姬丹或是燕丹呢?

  敢这么干就是羞辱人!

  脾气冲的能以命相搏!

  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也不怪太史公能搞出姓赵氏这种操作来,就是公孙劫刚开始都搞不清楚。姓氏衍化这么多年,诸侯宗室还有专门的说法,实在是复杂的很。

  “政哥!”

  “劫?”秦王政看着风尘仆仆的公孙劫,不解道:“你怎么来的这么快?”

  “嘿嘿,荆轲已至咸阳,我估摸着你要找我,所以就赶紧来了。”公孙劫讪笑着席地而坐,“我派出去的探子来报,说是荆轲离开易水时,太子丹亲率门客相送!”

  “高渐离击筑,荆轲等众皆是高歌。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你说要真是割地求和,岂会这般悲壮呢?这不像是来求和,倒是像来求死的!”

  “哦?”

  秦王政眯着双眼。

  很快就想通其中的关键。

  “这倒是像太子丹所为。”

  “你既来找我,想必是有想法吧?”

  “嘿嘿,知我者政哥也!”公孙劫神采奕奕,“恰逢太后丧礼,各国皆派使节至咸阳。倒不如将计就计,设宴款待诸侯使节。同时引荆轲出手,届时秦国灭燕,必将无人可阻!”

  “善!”

  秦王政笑着点头。

  若别人说此大逆不道的话,他会直接处死。公孙劫相当于是以秦王为饵,这种事秦王可以说,大臣主动谏言是想做什么?

  想死吗?!

  “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做了。”秦王政站起身来,“寡人的性命,便系于你身上。”

  “这你放心就是。”

  “不过,还有件事。”

  “什么?”

  公孙劫压低声音,“我今早路过中庶子宅邸时,恰好瞧见有燕国车驾停在后门。政哥,我就先回去准备了。”

  “嗯。”

  秦王政眯起双眼。

  中庶子,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