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这几日可做了不少事。”

  “蓝田纸的质量甚好。”

  “比昔日的邯郸纸更好!”

  “用以书写,再合适不过。”

  秦王政正坐于厅堂。

  侍女经护卫检查后,方送上青枣。

  “的确。”

  “纸质粗细刚好,便于书写。”

  “提笔而书,墨汁很快渗透。”

  李斯是附和点头。

  他其实早早就想来拜访公孙劫。

  人家年纪轻轻,就已拜相封侯。

  他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说起来,还算是他的同门师弟。

  可却已凌驾于他之上!

  “当然,关键还是诸侯文商。”

  “寡人可都听姚贾说了。”

  “你还狠狠羞辱了颜聚。”

  “将赵国的造纸买卖全给抢了!”

  “赵国可过不好这个年咯!”

  “他们是自作自受。”

  李斯在旁浅笑。

  “赵王迁昏庸无能,听信郭开。”

  “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为六座城邑,舍弃丞相。”

  “现在看来,丞相何止六座城邑?”

  “廷尉谬赞。”

  “欸,老朽依实直言!”

  李斯说起话来也是滴水不漏。

  他又转过身看向秦王。

  “当然,还是大王慧眼识珠。”

  “君为千里马,大王便是伯乐!”

  “力排众议,换取丞相入秦!”

  “吾等昔日还曾有所怀疑。”

  “现在看来,还是大王眼力过人!”

  “哈哈哈!”

  秦王政爽朗的笑着。

  对李斯这话是相当受用。

  他看着房宅,左右观察。

  李斯就是聪明人。

  比年少轻狂的甘罗强太多。

  想当初,李斯也曾是吕不韦舍人。

  可他很聪明。

  知道谁才是秦国的王!

  秦王政看向两人。

  “说起来,你们可还是师兄弟。”

  “皆是师从荀子。”

  “正是,劫见过师兄。”

  “师弟客气。”

  李斯同样起身回礼。

  公孙劫笑了笑。

  “可惜,劫没能与师兄同时拜师。”

  “我去稷下时,已不复往昔。”

  “后至兰陵,方拜师学艺。”

  “荀师常与我畅谈天下大势。”

  “对昔日入秦,也是念念不忘。”

  “言秦民质朴,其声乐不流污。”

  “畏有司而顺,乃古之民也。”

  秦王政顿时一笑。

  荀子入秦观政,他也知道。

  只是他也指出秦国缺点。

  认为秦国太重视刑法吏治。

  并且轻视仁德士君子。

  当然,这也不重要了。

  “看来,吾秦与荀卿当真有缘。”

  “兰陵高徒皆聚于秦。”

  “还有子瓠(hU)吧?”

  “你也认识子瓠?”

  李斯诧异的看向公孙劫。

  他们口中的子瓠便是张苍。

  这在历史上可是个大名人。

  乃是汉朝的开国功臣。

  九章算术便是由他编写的。

  他同样也是荀子高徒。

  此人嗜书如命,记性极好。

  过目不忘可能有些夸张。

  可却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稷下百家,他几乎都有涉猎。

  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才!

  “哦?”

  “丞相也知道子瓠?”

  “嗯,我与他同龄。”

  “只不过他比我早入门。”

  “所以平时尊其为师兄。”

  “此人极其聪明,精通律历。”

  “极其好书,又善百家。”

  “和臣爱好相仿,喜好数术。”

  公孙劫也是浅笑。

  他和张苍的关系还算不错。

  这人长得是白白胖胖的。

  所以是被誉为美士。

  不过就是好色了些。

  年仅二十,就有十余妾室。

  可不是他用权势抢来的。

  很多都是主动送上门的。

  这年头的女子可相当开放。

  张苍这类美士,本就受欢迎。

  加上他还师从荀子,潜力十足。

  公孙劫归邯郸时,还曾邀请过他。

  只是被张苍拒绝了……

  张苍还说赵王迁昏庸无能。

  此人绝非明主!

  公孙劫去了也没任何用。

  而且他还夜观天象。

  断言赵国必亡!

  还劝公孙劫别回赵国。

  两人都没能说服对方。

  所以,最后只能辞别。

  “如此看来,寡人又能得一能臣。”

  秦王政捋着胡须,甚为满意。

  看向李斯,朝着他点了点头。

  公孙劫则是笑而不语。

  这些倒是和历史走向一样。

  张苍的确是受李斯邀请入秦。

  担任御史,主柱下方书。

  只是后来犯事,便跑路回家。

  张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才。

  可以说将百家融会贯通。

  饶是公孙劫都很钦佩。

  有他在,其实也很不错。

  “师弟,大王着急来蓝田。”

  “现在可还未用膳呢。”

  李斯轻轻咳嗽,提醒公孙劫。

  他知道公孙劫的为人。

  这是个宁折不弯的直臣!

  因而在赵国不受待见。

  所以,他自然得提醒下。

  他最开始就只是个小人物。

  是一步步爬上来的。

  他本为楚国上蔡小吏。

  偶然看到厕鼠和仓鼠。

  厕所的老鼠又瘦又怕人。

  而粮仓的老鼠则很肥硕。

  他就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

  于是乎亦然辞官,拜师荀子。

  在稷下学宫认识了韩非等人。

  他也学了身治天下的帝王之术。

  彼时荀子问他要去往何处。

  他说六国势微,皆无希望。

  若想建功立业,必须入秦!

  他最初只是吕不韦的舍人。

  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所以也是个人精。

  最擅长的就是揣测上意!

  公孙劫则是面露尴尬。

  “怎么?”

  “丞相有何问题?”

  “臣的府中并无多少珍馐。”

  “实在是怕怠慢了大王。”

  “不碍事,随便吃些就好。”

  秦王政满不在乎的摆手。

  侯府毕竟还没有真的建成。

  很多东西也都没搬进来。

  况且,他并非是挑食的人。

  他对吃喝方面要求并不高。

  “那行。”

  公孙劫正要吩咐。

  却瞧见哑奴走了进来。

  朝着他连连比划。

  “什么?”

  “你是说百姓们在门口?”

  “大王,要不让他们先进宅?”

  “可!”

  秦王政拂袖示意。

  他也想看看是什么事。

  哑奴闻言旋即便去准备。

  他们也都走出厅堂。

  没等多久,足足数十百姓就来了。

  他们有老有少。

  为首的便是三名工匠。

  有的提着老母鸡。

  还有的则是拎着筐野鸭蛋。

  就没有一人是空手来的。

  “吾等拜见大王!”

  “拜见君侯!”

  “免礼。”

  公孙劫向前走出半步。

  古怪的望着这些人。

  “你们这是做什么?”

  “自丞相来至蓝田,处处照顾吾等。”

  “所以,我们也想聊表心意。”

  “侯府是刚刚修成。”

  “就当是我们送的礼了。”

  “你们……”

  公孙劫望着他们,却是语塞。

  这些秦人还真是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