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咸阳城。

  “大兄,就到这了。”

  “我还要去丞相府。”

  “嗯。”

  李汨走下马车。

  二人对拜。

  马车继续沿着街道而行。

  公孙劫则闭目养神。

  他今日是要去丞相府看看。

  咸阳城内有很多官方机构。

  丞相府。

  御史府。

  内史府。

  这些都分散在城中各地。

  秦国人往往比较务实。

  这些官方府邸并不奢侈。

  反而是相当的低调内敛。

  若非挂着匾额。

  恐怕会当做百姓住宅。

  马车行于章台街。

  远处则能看到章台宫。

  黑瓦黄墙,甚是雄伟。

  时不时就能看到锐骑穿过。

  还有锦衣官吏快速穿梭于门户。

  他们动作都非常迅捷。

  公孙劫走下马车。

  还有些驽马拉着板车。

  上面则是成堆的竹简文书。

  目前造纸坊和水碓已开始推行。

  只是关外郡县还在积极筹备。

  恐怕得开春后才能出纸。

  文书得先在丞相府分拣。

  再分发至各官署。

  重要的文书则交给秦王。

  秦王素来勤政。

  每日皆批百二十斤重的竹简。

  不批完,他就绝不休息。

  公孙劫穿过里巷。

  还能瞧见戒备森严的卫卒。

  他们皆着披甲,手握秦铍。

  公孙劫主动出示金色相印。

  卫卒核验完毕。

  恭敬无比的双手奉上。

  “吾等拜见丞相。”

  “免。”

  公孙劫点头示意。

  淡定朝丞相府内走去。

  秦国终究以法家为治国基础。

  所以往往都比较刻板。

  一切都以律法为主。

  像他们其实认识公孙劫。

  可程序正义相当重要。

  必须要有这道流程。

  秦国官吏都会有官印。

  三公级别的金印。

  九卿级的银印。

  县令级的铜印。

  如果不慎遗失,那就完咯!

  大概相当于当兵的丢了枪。

  如果找到了倒是还行。

  大概就是削爵。

  可若未找到,就等着罢官夺爵!

  丞相府内并不气派。

  穿过厚重的木门。

  能看到诸多官吏进进出出。

  他们也都捧着簿册。

  看起来是无比忙碌。

  丞相府是秦国的中枢机构。

  需要处理很多政务。

  政令需要层层下发出去。

  文书则需做好筛选。

  然后再上呈给秦王。

  根据王令,还要筹备政务。

  “见过丞相。”

  “嗯。”

  丞相府的办公地点很宽敞。

  刚进门就看到堆成山的竹简。

  昌平君正坐于右侧木案。

  看着竹简,提笔批注。

  显然是早早就已经来了。

  “丞相!”

  公孙劫只是抬手示意。

  就这么看着昌平君。

  虽然他们俩不太对付。

  但昌平君还真有些能力。

  起码态度没得挑。

  比赵国那些虫豸强的多。

  公孙劫当上相邦后比较苛刻。

  很多官吏都不服气。

  对他都是阳奉阴违。

  特别是郭开,经常找理由拖延。

  说白了就是故意整他。

  公孙劫曾以此为由罚过郭开。

  后来更是要斩了郭开。

  可结果呢?

  赵王迁当朝宣布无罪释放。

  还说郭开是三朝老臣。

  而且劳苦功高。

  犯的也不是什么大罪。

  念他忠心的份上,便放过他。

  甚至还官复原职!

  当时更有很多诸多官吏支持。

  公孙劫想过很多办法救赵国。

  可最终都敌不过赵王迁。

  他还想过联合李牧造反。

  再推公子嘉坐上王位。

  可偏偏李牧死活不同意……

  就算公孙劫说破天都没用。

  郭开后续还挑衅于他。

  “相邦杀不了我,是否气愤?”

  “可这就是现实!”

  “大王不杀我,是因宠爱。”

  “可你知朝臣们为何支持我?”

  “因为他们与我是同样的人!”

  “我被判死罪,他们会如何?”

  这事就发生在废相之前。

  公孙劫也是彻底失望。

  知道自己在邯郸已无用武之地。

  倒不如洒脱些早点离去。

  ……

  “建文侯倒是难得来。”

  昌平君放下毛笔。

  甩了甩有些发麻的右手。

  旁边老奴递上温水。

  “丞相府有昌平君就好。”

  “我还是喜欢做点别的事。”

  “呵……”

  昌平君只是冷笑。

  公孙劫真有这么简单?

  现在侯府其实都已修好。

  按规矩肯定是要设宴款待朝公。

  可公孙劫却并未这么做。

  反而是和郎官们搞好关系。

  毕竟他们年龄相仿。

  喝酒闲谈也能更有话题。

  可别忘了,这些郎官都不简单。

  他们基本都是官二代,将二代。

  蒙氏的蒙恬,蒙毅!

  李斯的长子李由。

  冯去疾的长子冯劫。

  杨端和的孙子杨樛。

  ……

  这些郎官现在是不起眼。

  可未来必能成就大事。

  更将是秦国的中流砥柱!

  公孙劫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他可以静待时间,慢慢熬。

  此外公孙劫还很会做人。

  来秦国其实没多少时间。

  却已尽收民心。

  跑咸阳大街问问。

  秦国丞相是谁?

  大部分人都会说公孙劫!

  这就是影响力!

  昌平君还偏偏挑不出错来。

  在外人看来,公孙劫是在让权。

  给昌平君面子。

  所以不和他争夺。

  可实则是有别的手段。

  这反而让昌平君感到忌惮!

  “今日建文侯是因何而来?”

  “我有位故人要来。”

  “张苍?”

  “正是。”

  “……”

  昌平君顿时哑然。

  昨晚张苍才入咸阳。

  据说是兰陵高徒。

  为人很有才识。

  无书不看,无书不通。

  精通律历,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合着公孙劫和张苍也认识?

  没错,他们俩都出自荀子。

  可并不是说都能见过。

  毕竟荀子教了几十年的书。

  他的徒弟更如过江之鲫。

  像公孙劫都没见过李斯。

  “劫!”

  “子瓠师兄!”

  公孙劫笑着站起身来。

  就看到个白白胖胖的青年走来。

  头戴儒冠,只着长衫。

  腰间挂着美玉。

  操着口地道的兰陵方言。

  “想不到,你我能在秦国见面。”

  “当初我还劝你别回赵国。”

  “与你说赵王并非明主。”

  “赵国也难以阻挡天下大势。”

  “你还不服气。”

  “就别说这些了……”

  公孙劫面露无奈。

  这胖子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哈哈!”

  “你赢了我这么多次。”

  “总该让我赢你一回吧?”

  张苍爽朗的笑着。

  丝毫没在意其他官吏。

  公孙劫是哭笑不得。

  好歹都年过二十五。

  说起话来还是如此不靠谱。

  但这就是张苍的性格。

  洒脱不羁,擅为笑言。

  也是因此,他才能活百来岁!

  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