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路上,知夏望着何腊梅。

  “嫂子,你的下一批麻布得抓紧了,我手里加你送我的那一匹麻布都才六匹,前几日就用了三匹,要是近几天生意一直好,这三匹布肯定是不够用的。”

  何腊梅笑着说,“妹妹放心,这几天你盯着铺子里的事,我也没敢闲着,现如今我婆母和小姑都学会织布了,素的今天就可以给你抱两匹来,印花目前家里就只我一人会,恐怕得等两天了。”

  知夏点头。

  “行,嫂子明天就在家织布印花吧,我在铺子里看几日,等我表姐和玉梅姐彻底能上手了,我再回来盯着图样子和绣**事。”

  何腊梅笑望着她。

  “那接下来这几日,就辛苦妹妹了。”

  知夏拍了拍尚且平坦的胸脯。

  “这铺子我也有份嘛,应该的。”

  转而一想,织布的话,麻布和蚕丝都是相通的,要是自己也能养蚕织蚕茧就好了。

  回头弄点丝织品,价格也能卖的高一些。

  老街的码头再过不久就要通船了,到时候老街必定能吸引不少县城和新街的人前来,高档丝织品绝对有市场。

  不过事情得一步一步来,想要养蚕,首先得解决蚕的口粮,以及养殖方法。

  盲目来啥也干不好。

  现如今天气已经转凉,不适合种树,等到明年开春,先在后山种上一些桑树,小批量养着试试手。

  要是能养起来,再增加产量。

  反正忙不过来就请工人,村里别的不多,就人多,也不用自己费多少功夫,张张嘴安排好就行了。

  ……

  回到家,赵玉珍已经将晚饭做好。

  桌上放着小炉子,炉子上放着一个小铁锅,小铁锅里炖着已经熬的香喷喷的大骨汤,桌上还准备了不少配菜,有前段时间晒的豆腐干,白菜,茼蒿,白萝卜片,羊肉片,还有白天在家发面炸的小油条。

  “有油条诶。”

  往火锅和粉面的汤汁中泡小油条,是知夏的最爱之一。

  许是太久未吃过,这会一见到小油条,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伸手就要去拿,紧接着手背一痛,赵玉珍的筷子先一步敲到了她的手背上。

  “先去洗手!”

  家里的母老虎发了话,知夏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

  不情不愿去水缸边洗了手,在腰边的帕子上摆了摆就快步来到桌旁,伸手拿了根油条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外酥里软的口感,香的她眯起了双眼。

  “太好吃了!久违的味道!”

  听着她这番话,正在喝水的五福差点被呛到。

  啥叫久违的味道啊?

  这油条是娘第一回做好吗?

  妹妹莫不是又魔怔了?

  赵玉珍倒没五福那么多想法,她往知夏的方向睨了眼,转而望向一旁的丈夫。

  “这丫头,越发的没规矩了。”

  林寄明看着知夏,笑的一脸宠溺。

  “四海文静,五福像个小老头似的成天操心这操心那,也就咱闺女活泼一些,我觉着没什么不好,反正她在外边也不这样。”

  四海向来心宽,此刻眼里只有满桌子的食物,正苦恼要如何下筷子呢,五福听着林寄明这番话,眉头挤的,两条眉毛都快连到一处了。

  他像个小老头?

  小老头?

  三十四岁的爹,说他一个还不到十五岁的孩子像个小老头?

  这是正常爹能说出来的话吗?

  再过几年他成了亲,爹都要当阿爷了,到底谁才是小老头啊喂?

  撅了撅嘴,见爹娘已经拿起筷子开始将菜放到小锅里烫着吃,心下好奇,到底是没将心里的不满说出来。

  林寄明将一块肉片放进了炉子上的小铁锅里。

  “这是哪里的吃法?咱这边好像没看到谁家这样吃过。”

  赵玉珍得了知夏的亲传,胡诌起来也是半点不脸红。

  “我寻思现如今天寒了,菜炒好一上桌就凉,不如边吃边炖,还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知夏一双眼滴溜溜转,见爹和哥哥弟弟都没半点怀疑的样子,开口说,“不如咱给这种吃法取个名儿吧。”

  林寄明不解的望着她。

  “啥名?”

  知夏将嘴里的油条嚼了嚼咽下,“你们看,这底下是火,上边是锅,咱叫它火锅如何?”

  林寄明满怀期待的眼神变得平静。

  “成,简单好记,还是女儿会起名。”

  五福往明显心口不一的老爹望去。

  他突然明白,在爹心里,妹妹干啥都是对的,他为家里操点心就成了小老头。

  许是想化悲愤为食欲,五福这一顿吃的尤其多,吃到最后大家都放下筷子好一会,他连汤底都给喝干净了。

  在一家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五福满脸淡定的放下碗之后,紧接着又起身收碗洗碗去了。

  动作一气呵成。

  好半晌,反应过来的赵玉珍站起身。

  “我去烧水给你们洗漱。”

  知夏也起身。

  “我去画图样子。”

  林寄明往四海的方向望了眼,起身往后院走。

  “我去泡黄豆。”

  四海见一家人各忙各的去了,一脸懵懂的抓了抓大脑袋,从凳子上滑下,跑屋里拿了自己用的木盆。

  泡过水的木盆很重,他年纪小力气也小,只能连搬带挪的往厨房走。

  “娘,今晚我自己给自己洗。”

  赵玉珍往门口望去,唇角忍不住抽了抽。

  “盆都拿不动你能洗明白吗?”

  屋里已经点上油灯绘图的知夏往厨房的方向望了眼,面上带着浅笑,紧接着低头专注绘制出她需要的图样子,拿起去隔壁几户邻居家沟通好之后,顺便将他们今天赶制出来的布袋子一一检查过后带回家,明天好拿到镇上去卖。

  夜里进屋睡觉之前,赵玉珍跟还在院子里盯着几个孩子练功的林寄明说,“这两天米面已经做好了,明天可以用两个灶煮豆浆,现如今天寒,你可以稍稍迟点起,到时候我燃了炉子用小锅煮米面就行了。”

  林寄明侧头看向她。

  “你不是说明天要多做点豆腐做那什么腐乳吗?豆腐做的多还得早点起才行,让骡子多推一些豆浆,余下不多的,你跟大哥二哥也能轻松一些。”

  赵玉珍一想。

  “那也行,你明天起的时候记得叫我,我跟你一起。”她打了个哈欠,“我先回屋睡了,你也别练的太晚,几个孩子都还得多睡觉长身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