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13章 谁不是乱世求存

小说: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作者:姬浩真 更新时间:2025-10-05 10:47:43 源网站:2k小说网
  关兴差一点就要摔门而出。

  得亏麋威及时扯住他的袖子。

  不过麋威也因此感受到关兴不停颤抖的身体。

  竟一直抖到出门都未能停。

  他前世在某个号称运动医学的某某号上看过,一些人天生就比别人分泌更多肾上腺素,特别适合从事搏击对抗类的运动。

  这是遗传关羽的?

  如此胡思乱想了一下,他见关兴仍忿忿不平,想到自己今日是来刷印象分的,便道:

  “关君,实在抱歉!”

  “我非但没帮上什么忙,反而把你给季姬准备的拜师礼占了!”

  关兴摆手道:

  “麋君不必如此!”

  “若非你帮忙解围,我还试探不出此人真正的心思呢!”

  “本以为也是个如费司马一般的贞良之士,没想到……哎!”

  麋威虽然也有些无语,但并不觉意外。

  毕竟他早就知道潘濬的“黑历史”。

  “要不我回头把‘束脩’取回来吧,今日一闹,今后不好来学经了。”

  毕竟大腿只能抱一边。

  既然选择了关羽这边,那就得表现得立场坚定。

  关兴这时稍稍冷静下来,想了想,摇头道:

  “这倒是无妨的。”

  “治学本来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若真想学经,日后再觅良师就是了。”

  “这姓潘的在荆州颇有名望,你强行取回拜师礼,恐有损自身名声。反正他看在安汉将军的面子上,不至于暗地里诽谤你。”

  懂了,这相当于花钱买了个文凭。

  花的还不是我自己的钱。

  麋威恍然大悟。

  顿生白嫖的**。

  不,不对!

  我堂堂一个富二代,怎能因为白嫖而感到快乐!

  这不符合富二代的人设,我要知耻,我要反思!

  于是他思了一下,满脸诚恳道:

  “关君此言谬矣!”

  “方今乱世,汉室倾颓,学经救不了天下人。要学就学关将军万人敌的本事!”

  关兴脚步一顿,旋即哈哈大笑道:

  “麋君所言甚是!”

  “如你我这般有志于天下的人,怎能当那皓首穷经的腐儒?当学万人敌!”

  关兴明显对这顿吹捧很受用,脸色好转不少。

  ……

  翌日。

  两人再度去州牧府,用符信将守卫通通调走。

  不要白不要!

  大爷也是爷!

  而潘濬对此未加阻拦,显然不将这半曲老弱放在眼里。

  调完兵,关兴准备先将人领回将军府,不料路上再次遇见昨日被当街围殴的逃奴。

  此时他跟大约三四十个逃奴一起被绑住手手脚脚,排成纵队,任由庄园管事如牲口般鞭打前行。

  这些逃奴虽然面有菜色,但年纪基本在二三十岁之间。

  正是当下最为宝贵的“青壮”。

  麋威心中一动,回头问关兴:

  “这些人为何逃跑?莫非都如昨日那人一样,自认还能取回原籍土地?”

  关兴稍稍思索道:

  “恐怕未必。”

  “乱世之中,能找到一份生计已经不易。”

  “其实大多数奴客都是自卖为奴以求活路,未必都有逼迫。”

  “而这些人之所以逃,大概是因为各家待遇有差别,想换一家主人吧。”

  说到这里,关兴微叹道:

  “话虽如此,如今兵灾连年,朝不保夕,这些人十有六七都活不到明年,换哪家都差不多。”

  麋威想到士大夫们锦衣玉食,而眼前这些人却“十有六七”,对前者的观感不由变差。

  便道:

  “那如果去从军呢?”

  “这取决于跟随哪位将军了。”

  关兴道。

  “若是我家大人,除非援尽粮绝,否则绝不会让麾下士卒饿肚子,更不会驱使如奴仆。若士卒有伤病,也会请医者来救治……”

  这就是那个傲上闵下的关羽?

  麋威一时间说不清这性格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不妨碍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关君,反正你现在缺少青壮,干脆将这些奴客通通扣下充作部曲吧!”

  关兴闻言挑眉道:

  “麋君是想救这些人?倒是仁心可嘉。”

  “但不怕得罪潘治中?”

  麋威笑道:

  “得罪就得罪吧。”

  “昨晚我就看出来了。”

  “潘治中自持身份名望,偏偏你我二人辈分低,名望浅。”

  “兵法不是说了么,要避实就虚。”

  “既然以礼相待行不通,何妨仿照关将军,以绝对的武力、大势威逼他就范!”

  关兴闻言眯了眯眼,二话不说,转头就喊护卫上前抢人。

  大概昨夜憋了一肚子窝火,正无处发泄呢。

  不得不说,正规军就是猛。

  明明人数不比潘氏的人多,还是老弱为主。

  但一结阵,一吆喝,一群管事当场就腿软了。

  然后只是一轮冲锋,那些刚刚还对着逃奴耀武扬威的庄园管事,顿时化作鸟兽散。

  于是三四十名青壮,尽数被关兴所得。

  “哈哈,真痛快!”

  关兴红光门面归来,一扫昨夜郁郁之色。

  麋威不禁感叹对方果然还是关羽的种。

  哪怕学了经,内里还是一个猛将的灵魂。

  “麋君,接下来又当如何,去潘氏田庄抢人?”

  “不急。”

  “抢潘氏一家容易,但这样一来,只怕其他各家人人自危,反而更容易倒向孙权那边。”

  关兴想了想也是:

  “那你方才为何要我抢这批逃奴?”

  “为了试探。”麋威指着身后大门紧闭的州牧府。

  “咱们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抢人,他却不加阻拦。”

  “由此可见,其人真正的要害不在田庄和青壮。”,

  “我还需确认几件事……蕉仲!”

  蕉仲正是昨日那位州府门亭长。

  刚刚被关兴用符信征调为部曲。

  “郎君有何吩咐?”

  “我且问你,你这些年一直在州牧府门前当差,可清楚潘治中家中底细?”

  蕉仲道:

  “仆不敢说清楚,但常日迎来送往,多少有些了解。”

  麋威:“说来。”

  “唯!”

  “其实潘治中成名前,家势并不显赫,不过是武陵郡的中人之家罢了。”

  “但他一朝为郡吏,便以雷霆手段惩治贪腐,名震州郡,自此越走越高……他家自然也就随他而起了。”

  麋威闻言若有所悟:

  “你意思是,潘治中最看重自身在士族的名望,万事以此为先,甚至不惜得罪关将军?”

  蕉仲想了想,道:

  “肯定看重名望的,但也未必会为此得罪关将军。”

  麋威:“怎么说?”

  “大道理仆不懂,但本地士族,其实跟乡野庶民所求并无多少区别。”

  “不外乎是在乱世之中求个保存己身、保存宗族。”

  “稍有野心的人,或会向强人效命,谋一官半职。”

  “早年荆州的强人是刘镇南,后来是曹丞相,其后是周将军,其后是刘豫州……哦,汉中王。”

  “现今则成了关将军。”

  “但说到底,到强人麾下任职,何尝不是一种保存宗族的方式?”

  “有大志向的人,终究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