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东宫。
上官振铎此时还没有睡觉,是在等待着一个人。
下属过来,小声禀报:“太子,左丞相前来求见。”
“让他进来。”
“是。”
几分钟后,周文平慢悠悠地走过来。
“臣拜见太子,深夜叨扰,还请恕罪。”
“坐下吧。”
周文平坐下后,上官振铎就问:“丞相约定此时见面,所谓何事啊?”
“回太子,臣听闻右丞相凯旋归来,还带回来一个称为天玄使名号的人,圣主特地赐予圣椅侧以招待。这件事太子可知道?”
上官振铎放下手中的笔:“知道,所以丞相想怎么做?”
周文平嘴角上扬,意味丰富:“臣想我们应该尽量拉拢此人,毕竟这等人,前途注定无量。”
“可有方法?”上官振铎问。
周文平:“臣以为,此人刚到东皇城,对很多事情还不能站住脚。太子可以邀请此人来参与几次宴会,再带他去东皇外城转转,逐渐熟络感情,自然就是拉拢。”
上官振铎:“按照丞相的意思,是要本太子来做这件事,可丞相又怎会知道这个天玄使会跟我交好,他可是徐丞相带来的,你想从那里抢人,未免太过理想。”
“臣以为,太子与之年龄相近,交往也更会容易些,但这不是一时之功,日子还长,我们从长计划,臣也定是会倾力协助。”
“罢了,我得好好想想,你先走吧,本宫乏了。”
见逐客令都下了,周文平也不敢多说,匆匆就拜别走了。
……
话说徐灵均等人回朝后,先是有一天的休整,在第二天晚上才是圣主亲办的庆功宴。
回来的第二天早上,白风凌醒来时,有一个婢女轻轻地走近来。
白风凌知道她就是徐灵均派给他的,会照顾他生活起居。但白风凌真的还不习惯,十六年来哪有这样的待遇过。
昨天回来,徐灵均就把他带到了丞相府里,给一间侧房给他住下。
在白风凌第一次进入这个地方的时候,直接就被这里的华丽震慑住了。他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宽敞的房间,里面的每一个物品都是精心雕琢,如同工艺品一般。晚上更是灯火通明,没有暗角。
走过屏风,白风凌看着面前的床铺。真不敢相信这将会是自己所住的地方。这段时间舟车劳顿,尽管疲惫他也是怀着兴奋,一觉睡到大天亮。
一番清理后,婢女带着白风凌到了丞相府的私厨。
饭菜已经上桌,泠青正在这里等着她。
“坐吧。”泠青还亲自为白风凌移椅子,“徐卿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去上早朝,估计还有很久才回来。”
“哦,哦。”不怎么习惯,白风凌坐下来,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不禁咽了咽口水。
饭后,他照常跟着泠青学着宫廷礼仪教。
……
另一边,还在早些时候。朝堂上。
徐灵均向所有人宣读玉门关战役的详细战果:“……玉门关战役,我所带领的援军共战死一千零八十人,伤残一百一十人,消耗兵粮一万担……玉门关守军共战死一万三千人,伤残六百五十一人……”
“另外,原玉门关守将仅剩周义言一人,其余全部战死。特别地,臣在此恳请圣主追隘原玉门关城主赵安‘漠灵侯’。此致!”
话语结束,朝堂内沉默了一会时间。接着,左丞相周文平称道:“臣无异议。”
台下的人也纷纷声明附议。
上官廷点点头,以示通过。
但在另一个问题上,朝中两派却是意见相对。
徐灵均率先提出:“臣以为,对于玉门关新任城主,应该由范钟担任。此子虽为庶出,但也是当年的武状元,成绩几近断层,如今也是羽翼丰满,是担任玉门关新任城主的不二之选。”
而周文平认为:“应当由外戚族子辈赵鑫担任,此人也是公认的天才之辈,曾在征服南夷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且毕竟与皇族牵勾,去镇守玉门关更能获得信任。”
“不可。”台下有一个官员就站出来说,“赵鑫乃顾宏苍编下一猛将,虽武力超群,但尚未体现文才,恐难从政事。范钟虽为武状元,但也曾在文举之中取得榜眼之名,可谓文武双全。”
“不可。”另一个官员也站出来,“范钟乃庶出之辈,又经历过什么显贵之局,这样的人如何有魄力镇服玉门关的官员贵族。玉门关非小城也,当地势力非弱小也。”
接着也是这两派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反驳,朝廷内一时不可开交,但上官廷只能默默观望。朝中两派的斗争,这个当皇帝的是不能参与太多的,只有维持好平衡,就足以。
待到时机差不多,便站出来:“肃静!”他此话一出,双方也必须停下来。等待圣主定夺。
“朕听了众卿的辩论,都很合理。但这关乎玉门关的安危,不是我们这些人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此事尚待朕思索,后日上朝,朕自会下御诏。”
“现在,朕亲自下诏。追隘原玉门关城主赵安为‘漠灵侯’。以纪念在玉门关战役的重大贡献。”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已是下午,白风凌闲来无事,在丞相府里随便走走。看看这些建筑,假山池塘,拱桥凉亭,还挺有一番意蕴美。但凭心感觉还是差白山很多。
他的那位婢女一直跟在身后,走到哪跟到哪,还真不适应。
白风凌想问她的名字,她就回答:“奴婢叫何涟。”
只有这样,其他一句话也不敢说了,问一句答一句。
“你是哪里人?”
“回公子,奴婢是外城南城人。”
“你父母还好吗?”
“回公子,都挺好。”
“……”
“……”
好吧,这主仆关系就挺不适应的。
这时匆匆地又走来一个男仆从,走到白风凌面前。
“公子,丞相召见。”那人毕恭毕敬地弯着身子说。
白风凌看着他:“带我过去吧。”
说这种话很不适应,但之前也听泠青说过,作为主人,应该要有一定的威严,哪怕再怜悯也好,给点脸色,也是对仆人的尊重,也不是给自己丢份。
或许是这么理解的,但他来这里的重心不在这个,他要想着如何去了解更多“天玄之心”的事情。还有之前在玉门关时,徐灵均提到的东皇天国国师,又会是什么样的人。
但是迄今为止,他觉得自己还处在一个很模糊的阶段。不知道怎么去做,没有什么目标,好像有些随波逐流。更不敢想象,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是别人眼中的巨石,还是自己世界的沙子。
他曾经有理想吗?有,是与师兄师姐下山闯荡,是寻找自己的父母。
或许这就是他的理想。
但这个问题在他脑子里纠结了很久,却好像是他在玉门关城主府醒来时才开始有这个想法。
上官振铎此时还没有睡觉,是在等待着一个人。
下属过来,小声禀报:“太子,左丞相前来求见。”
“让他进来。”
“是。”
几分钟后,周文平慢悠悠地走过来。
“臣拜见太子,深夜叨扰,还请恕罪。”
“坐下吧。”
周文平坐下后,上官振铎就问:“丞相约定此时见面,所谓何事啊?”
“回太子,臣听闻右丞相凯旋归来,还带回来一个称为天玄使名号的人,圣主特地赐予圣椅侧以招待。这件事太子可知道?”
上官振铎放下手中的笔:“知道,所以丞相想怎么做?”
周文平嘴角上扬,意味丰富:“臣想我们应该尽量拉拢此人,毕竟这等人,前途注定无量。”
“可有方法?”上官振铎问。
周文平:“臣以为,此人刚到东皇城,对很多事情还不能站住脚。太子可以邀请此人来参与几次宴会,再带他去东皇外城转转,逐渐熟络感情,自然就是拉拢。”
上官振铎:“按照丞相的意思,是要本太子来做这件事,可丞相又怎会知道这个天玄使会跟我交好,他可是徐丞相带来的,你想从那里抢人,未免太过理想。”
“臣以为,太子与之年龄相近,交往也更会容易些,但这不是一时之功,日子还长,我们从长计划,臣也定是会倾力协助。”
“罢了,我得好好想想,你先走吧,本宫乏了。”
见逐客令都下了,周文平也不敢多说,匆匆就拜别走了。
……
话说徐灵均等人回朝后,先是有一天的休整,在第二天晚上才是圣主亲办的庆功宴。
回来的第二天早上,白风凌醒来时,有一个婢女轻轻地走近来。
白风凌知道她就是徐灵均派给他的,会照顾他生活起居。但白风凌真的还不习惯,十六年来哪有这样的待遇过。
昨天回来,徐灵均就把他带到了丞相府里,给一间侧房给他住下。
在白风凌第一次进入这个地方的时候,直接就被这里的华丽震慑住了。他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宽敞的房间,里面的每一个物品都是精心雕琢,如同工艺品一般。晚上更是灯火通明,没有暗角。
走过屏风,白风凌看着面前的床铺。真不敢相信这将会是自己所住的地方。这段时间舟车劳顿,尽管疲惫他也是怀着兴奋,一觉睡到大天亮。
一番清理后,婢女带着白风凌到了丞相府的私厨。
饭菜已经上桌,泠青正在这里等着她。
“坐吧。”泠青还亲自为白风凌移椅子,“徐卿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去上早朝,估计还有很久才回来。”
“哦,哦。”不怎么习惯,白风凌坐下来,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不禁咽了咽口水。
饭后,他照常跟着泠青学着宫廷礼仪教。
……
另一边,还在早些时候。朝堂上。
徐灵均向所有人宣读玉门关战役的详细战果:“……玉门关战役,我所带领的援军共战死一千零八十人,伤残一百一十人,消耗兵粮一万担……玉门关守军共战死一万三千人,伤残六百五十一人……”
“另外,原玉门关守将仅剩周义言一人,其余全部战死。特别地,臣在此恳请圣主追隘原玉门关城主赵安‘漠灵侯’。此致!”
话语结束,朝堂内沉默了一会时间。接着,左丞相周文平称道:“臣无异议。”
台下的人也纷纷声明附议。
上官廷点点头,以示通过。
但在另一个问题上,朝中两派却是意见相对。
徐灵均率先提出:“臣以为,对于玉门关新任城主,应该由范钟担任。此子虽为庶出,但也是当年的武状元,成绩几近断层,如今也是羽翼丰满,是担任玉门关新任城主的不二之选。”
而周文平认为:“应当由外戚族子辈赵鑫担任,此人也是公认的天才之辈,曾在征服南夷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且毕竟与皇族牵勾,去镇守玉门关更能获得信任。”
“不可。”台下有一个官员就站出来说,“赵鑫乃顾宏苍编下一猛将,虽武力超群,但尚未体现文才,恐难从政事。范钟虽为武状元,但也曾在文举之中取得榜眼之名,可谓文武双全。”
“不可。”另一个官员也站出来,“范钟乃庶出之辈,又经历过什么显贵之局,这样的人如何有魄力镇服玉门关的官员贵族。玉门关非小城也,当地势力非弱小也。”
接着也是这两派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反驳,朝廷内一时不可开交,但上官廷只能默默观望。朝中两派的斗争,这个当皇帝的是不能参与太多的,只有维持好平衡,就足以。
待到时机差不多,便站出来:“肃静!”他此话一出,双方也必须停下来。等待圣主定夺。
“朕听了众卿的辩论,都很合理。但这关乎玉门关的安危,不是我们这些人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此事尚待朕思索,后日上朝,朕自会下御诏。”
“现在,朕亲自下诏。追隘原玉门关城主赵安为‘漠灵侯’。以纪念在玉门关战役的重大贡献。”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已是下午,白风凌闲来无事,在丞相府里随便走走。看看这些建筑,假山池塘,拱桥凉亭,还挺有一番意蕴美。但凭心感觉还是差白山很多。
他的那位婢女一直跟在身后,走到哪跟到哪,还真不适应。
白风凌想问她的名字,她就回答:“奴婢叫何涟。”
只有这样,其他一句话也不敢说了,问一句答一句。
“你是哪里人?”
“回公子,奴婢是外城南城人。”
“你父母还好吗?”
“回公子,都挺好。”
“……”
“……”
好吧,这主仆关系就挺不适应的。
这时匆匆地又走来一个男仆从,走到白风凌面前。
“公子,丞相召见。”那人毕恭毕敬地弯着身子说。
白风凌看着他:“带我过去吧。”
说这种话很不适应,但之前也听泠青说过,作为主人,应该要有一定的威严,哪怕再怜悯也好,给点脸色,也是对仆人的尊重,也不是给自己丢份。
或许是这么理解的,但他来这里的重心不在这个,他要想着如何去了解更多“天玄之心”的事情。还有之前在玉门关时,徐灵均提到的东皇天国国师,又会是什么样的人。
但是迄今为止,他觉得自己还处在一个很模糊的阶段。不知道怎么去做,没有什么目标,好像有些随波逐流。更不敢想象,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是别人眼中的巨石,还是自己世界的沙子。
他曾经有理想吗?有,是与师兄师姐下山闯荡,是寻找自己的父母。
或许这就是他的理想。
但这个问题在他脑子里纠结了很久,却好像是他在玉门关城主府醒来时才开始有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