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换做普通人肯定回答,是!

  没错,就是看你是东瀛人不顺眼怎么了,但是慧真大师自然不能这么回答。

  天藏此问,如刀锋抵喉。

  空气凝固,连风都仿佛屏息。

  全场目光如炬,齐刷刷聚焦在慧真大师身上。

  慧真大师却依旧端坐,佛珠轻捻,神色如古井无波。

  他缓缓抬头,目光扫过台下香客,又落回天藏脸上,声音平和却字字如钟:

  “禅师此问,看似在问‘态度’,实则在设‘陷阱’。”

  “你问我,若来的是波斯僧、天竺客、北狄萨满,是否也如此?——贫僧说‘是’,你便说我们虚伪;说‘不是’,你便说我们排外。”

  他微微一笑:

  “可你忘了问他们可敢如你一般,字字珠玑,意藏叵测,以‘论道’为名,行‘乱神’之实?”

  “贵国东瀛,自古承我大夏佛法,得禅宗真传,为何却是没学得我大夏那谦虚敬慎、以德服人的真理呢?”

  此言一出,全场骤震!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高呼一声说得好啊!

  慧真大师这一回答简直妙不可言,一瞬间化被动为主动。

  就是,你一个当儿子的,怎么就没有学得一点老子的优点呢?

  就连叶天龙三人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慧真大师看起来温润如玉的,没想到辩起经来,如此犀利。”

  天藏眼神微缩,竟被反将一军,甚至地位还被压上了一头。

  他握着佛珠的手猛地一顿,狭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羞恼,却又很快被冷硬掩盖。

  他强压下心头的躁动,声音沉得像淬了冰:

  “大师这话,是把东瀛禅宗与大夏禅宗分了‘父子’?佛法无国界,何来‘父子’之说?大师如此抬高自己,贬低他人,难道就是大夏禅宗的‘谦虚敬慎’?”

  他试图扭转话题,将“德行”的矛头重新指向慧真,可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一阵反驳——先前那位白发老者站起身,声音洪亮:

  “老夫年轻时去过东瀛,见过他们寺庙里供奉的‘鉴真坐像’,鉴真大师是大夏僧人,东渡传法才让东瀛有了禅宗根基,说句‘承传’有何错?若连这点渊源都不认,才是真的不谦虚!”

  慧真大师轻轻颔首,接过话头:

  “贫僧说‘承传’,是认‘渊源’,不是分‘高低’。就像禅师手中的佛珠,形制源自大夏,你用它诵经,却不否认它的由来这便是‘认渊源’。”

  “可你若说这佛珠本就该是东瀛的,大夏的都是仿品,那便是‘忘本’。贫僧从未贬低东瀛禅宗,只说‘当学谦虚敬慎’,毕竟当年鉴真大师东渡,带去的不仅是经文,还有‘以善渡人’的初心,禅师今日若真承传了这份初心,便不会一上来就咄咄逼人,更不会把论道变成‘挑错’。”

  这一下,天藏禅师彻底哑口无言了。

  虽然他承认自己刚刚是有些胡搅蛮缠,但是之前他就是利用这胡搅蛮缠的技巧一连辩败数位大夏德高望重的高僧。

  现如今看自己这招不管用了,只能低笑一声:

  “呵呵,慧真大师果然能言善辩,这一轮,贫僧败了。”

  见天藏主动认输,周围围观众人发出一声唏嘘。

  而慧觉主持却是满脸含笑,目光柔和。

  就在他以为天藏会就此收手,不再继续谈论下去的时候,谁曾想他忽然话锋一转:

  “慧真大师刚刚一席话,贫僧着实受教,来之前我就听说大夏佛法无边,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那如此这般,贫僧又有不解之处了,所谓的佛法无边,到底多大?”

  这个问题一出,原本还含笑的慧觉主持脸色一变。

  这个问题其实在佛门论经之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一般情况下,发问者都会说佛法尽头是什么,最后以一句佛法无边收尾。

  而天藏禅师倒好直接反其道而行之,他不问“尽头”,却问“边界”!

  全场骤然一静。

  连慧觉主持脸上的笑意也凝固了。

  佛法无边,本是佛门至理,意为法力无垠、慈悲无限、智慧无穷。可天藏这一问——“到底多大?”

  看似天真,实则如毒针,直刺逻辑死穴。

  若说“无边”,那便成了虚妄空谈。若说“有界”,又如何称“无边”?

  这是一道“悖论杀局”。

  就连慧真大师也没想到对方忽然来上这么一手,这个问题不管怎么如何回答,怕都难以给出完美答案。

  “这个……”

  一时间,就算熟读各种经书的他都有些为难起来。

  天藏禅师见慧真微微迟疑,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冷光,嘴角勾起讥诮的弧度。

  “大师可是大夏高僧,贫僧远渡重洋不远万里来求教,大师该不会叫贫僧失望吧?”

  全场目光再次聚焦,空气凝滞。

  台下香客也跟着慌了,有人小声嘀咕:

  “这问题咋答啊?说无边吧,跟没说一样,说有边吧,又不对……”

  就连萧若宁和林晚晴都替慧真大师捏一把汗: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犀利了,这摆明的就是有备而来啊,这种问题,稍有不慎,便是佛门大忌。”

  在场,唯独叶天龙一人神色表现得比较轻松,似乎事不关己的样子。

  随着场间气氛越来越沉闷,原本一脸淡定的慧真大师也是开始有点局促不安起来,手中捻动的佛珠越来越快。

  眼看着五分钟都过去了,他还没开口的意思。

  天藏禅师呵呵一笑,正欲要开口。

  就在这时,一道懒洋洋的声音从宾客席传来:

  “这有什么难的?”

  全场一静,齐刷刷扭头——

  竟是叶天龙。

  他正翘着二郎腿,手里不知从哪摸出一包瓜子,咔哧咔哧嗑得正欢,一边吐壳一边笑道:

  “你们说佛法无边到底多大?这不就跟问‘空气有多重’一样吗?”

  众人:“……”

  天藏禅师眉头一皱:

  “难道这位施主有什么看法吗?”

  叶天龙摆摆手,一脸“你们太较真”的表情:

  “哎哟,别这么严肃嘛,论道又不是考试,还不能让人说句大实话了?”

  他嗑了颗瓜子,慢悠悠道:

  “你说空气有多重?称不出来,对吧?但你敢说它不存在?你敢不呼吸?”

  “佛法也一样啊——它不占地方,不挂号码,没法打包带走,但你只要活着,它就在你头顶飘着,心里藏着,梦里绕着。”

  他指了指天藏的心口:

  “你要是心里装着佛法,那它就大得能装下整个宇宙。你要是心里只想着‘赢’,那它再大,你也只能看见自己那颗小心眼。”

  全场愣住。

  这话说的……咋就这么有道理呢?

  叶天龙继续道,语气愈发调侃:

  “所以啊,和尚你问‘多大’,就像问‘爱情有多重’‘梦想值多少钱’——你拿秤称不出来,就非说它不存在?”

  “佛法无边,不是因为它大到没边,而是因为它根本就不是用来‘量’的。”

  他耸耸肩:

  “你非要用逻辑框它,那它就是‘悖论’。”

  “可你要是用‘心’去碰它,它就是——嗯……就像这瓜子仁,嗑开了,才知道香不香。”

  “噗——”

  林晚晴没忍住,笑出声来。

  连萧若宁都掩嘴轻笑。

  台下香客也纷纷松了口气,紧绷的气氛竟被这一包瓜子给撬开了。

  就连慧真大师和慧觉主持也都纷纷眼前一亮,看向叶天龙。

  而天藏禅师在听完叶天龙这番“理论”之后,也是一时间哑口无言,不过好在,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小和尚开口了:

  “施主,你这完全就是谬论,我们这是在讨论佛法,你应当用佛法来解答!”

  叶天龙瞥了一眼那小和尚,嗤笑一声:

  “我又不是和尚,我哪懂什么佛法?你就说我说的对不对吧!”

  小和尚脸色铁青:“荒谬!你这是戏谑佛法!”

  好在这时,天藏禅师拦住了他,目光定定地看着叶天龙道:

  “这位施主虽说说得浅白,但是不无道理,不知道施主尊姓大名?”

  叶天龙依旧那副懒散的样子,道:

  “叶天龙。”

  “原来是叶施主,想必你也是一个通晓佛理之人,大夏不愧人杰地灵,随随便便就遇见这么一位颇有佛性少年。”

  说完,他又继续道:

  “既然施主对佛理如此透彻,那不如阁下也来上台一起论道?”

  此言一出,全场再度哗然!

  这老和尚还要不要脸了,见自己论不过慧真大师,居然想从一位年轻人身上找回面子?

  草,这小日子也太不要脸了吧?

  就连萧若宁和林晚晴都没想到对方的矛头会忽然指向叶天龙,纷纷看向他道:

  “天龙,别冲动,这和尚肯定没打好主意!”

  “他就是想叫你丢脸!”

  慧觉主持和慧真大师脸色都微微难看起来,这个天藏禅师真当厚颜无耻,于是慧觉主持抢先一步开口:

  “阿弥陀佛,禅师,这位施主虽说懂得一些佛理,但终究是俗世之人,论道之事本是佛门内部切磋,怎好让施主贸然参与?”

  慧真大师也是点头:

  “没错,若是禅师论得不尽兴,贫僧尚且还能奉陪。”

  可天藏禅师却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微微摇头:

  “主持此言差矣,佛法本就不分僧俗,叶施主能将‘佛法无边’说得这般通透,可见佛性深厚,与贫僧论道一番,说不定还能碰撞出更多妙悟,何乐而不为?”

  说完,他目光看向叶天龙:

  “不知,施主可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