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光阴,如白驹过隙。

  昔日福利院里那个眼神沉静、带着狠厉与渴望的小女孩,已在孟家精英教育的淬炼下,蜕变成一位亭亭玉立、气质卓然的少女。孟雅若,这个名字已然深深烙印在她的骨血里,伴随着她在这座北方重城的上流圈子中,逐渐崭露头角。

  她以优异的成绩从顶尖的私立高中毕业,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攻读商学院,同时辅修艺术设计。这是她与付闻樱深入沟通后的结果——既满足孟家对继承人在商业能力上的要求,也为她内心深处对珠宝设计的热爱留出了一片天地。

  付闻樱对她的培养,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教养”,更接近于一种“打磨”和“投资”。她开始带着孟雅若出席一些非核心的商业酒会,让她旁听部分不那么机密的商业会谈,甚至将孟氏集团旗下一个小型的、主打年轻线的饰品品牌“曦光”交给她作为“实践课题”。

  “曦光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平平,定位模糊。给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做一份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品牌重塑方案给我。”付闻樱将一叠资料放在孟雅若面前,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布置一项普通作业,但眼神里的期待与考量,却重若千钧。

  这是一个考验,一个真正的、涉及真金白银和市场份额的考验。

  孟雅若接过资料,心中并无畏惧,反而涌起一股久违的兴奋。前世,她为了在珠宝界出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却总因出身、资源所限,步履维艰。而这一世,付闻樱直接将一个现成的平台递到了她手中。

  “是,妈妈。我会尽力。”她平静地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孟雅若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曦光”项目中。她跑市场、做调研、分析竞品、研究消费者心理。她发现,“曦光”的问题在于缺乏独特的品牌故事和设计灵魂,一味模仿大牌,却丢失了自己的特色。

  她想起了前世自己设计“单身戒指”时的灵光,想起了那些渴望被看见、被铭记的独立女性。一个想法在她脑中逐渐成型。

  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铺开设计图纸,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她摒弃了繁复华丽却缺乏新意的旧稿,设计了一系列线条简洁、充满力量感,又融入细微东方哲学思辨的饰品。耳钉设计成不对称的羽翼,寓意打破束缚;项链吊坠是抽象化的破茧形态,象征内在成长;手链则用不同质感的金属编织,代表生命的韧性与融合。

  她不仅画设计图,还亲自撰写品牌故事,重新定位目标客群——那些在城市中努力奋斗,内心独立,渴望用配饰表达态度的年轻女性。她甚至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基础的3D建模软件,将部分设计做出了电子模型。

  当她将厚厚一叠包含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全新设计图、营销策略乃至初步成本预算的方案书放到付闻樱的办公桌上时,饶是见惯风浪的付闻樱,眼中也掠过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

  这份方案的成熟度、完整度和前瞻性,远超她的预期。尤其是那些设计图,既有商业价值,又蕴**超越年龄的艺术感悟力。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课题,这几乎是呈现了一个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商业计划。

  付闻樱翻看着方案,久久没有说话。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孟雅若站在桌前,背脊挺直,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她不怕方案被否定,她怕的是……达不到付闻樱那高不可攀的标准。

  “设计不错,有灵气。”终于,付闻樱开口,语气依旧听不出喜怒,“品牌故事的切入点也精准。但是,预算这里,你对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过于理想化。还有,营销渠道部分,对新媒体的运用构想不错,但具体执行细节欠缺。”

  她抬起眼,目光如炬:“知道问题在哪里吗?”

  “缺乏实践经验,对具体运营环节的认知停留在理论层面。”孟雅若立刻回答,没有丝毫辩解。

  “很好。”付闻樱合上方案,“这个项目,可以按你的思路启动试点。我会让集团市场部和设计部抽调人手配合你,由你担任项目组长。但你要记住,这是商业行为,不是过家家的课程设计。我要看到市场反馈和财务数据。”

  孟雅若的心猛地一跳,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项目组长!这意味着付闻樱不仅认可了她的方案,更给予了她实际的权力和舞台!

  “我明白!谢谢妈妈信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她深吸一口气,郑重承诺。

  退出书房,孟雅若在走廊上遇见了刚从外面回来的孟宴臣。

  十八岁的孟宴臣,身姿愈发挺拔,清冷的气质中逐渐沉淀出属于孟家继承人的沉稳与内敛。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却难掩其出众的容貌与气度。他看到孟雅若从母亲书房出来,脸上带着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振奋,脚步微顿。

  “哥。”孟雅若收敛心神,打招呼。

  “嗯。”孟宴臣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妈妈交代了任务?”

  关于“曦光”项目,他略有耳闻。

  “是,妈妈让我负责‘曦光’的品牌重塑试点。”孟雅若没有隐瞒,语气平静,但眼底的光彩却泄露了她的志在必得。

  孟宴臣看着她。这几年来,他看着这个“妹妹”如何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如何沉默而坚韧地消化着母亲施加的压力,如何在她感兴趣的领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她不像其他试图靠近他的女生那样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或讨好,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互不干涉又彼此知晓的微妙平衡。偶尔,在学业或商业案例上,他们会有简短的交流,观点时常碰撞,却也偶有默契。

  此刻,看着她眼中那熟悉的光芒——那种面对挑战时的兴奋与专注,他冰封般的眸子里,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波动。

  “供应链方面,如果需要,我可以介绍几家合作过的配件商。”他语气平淡地开口,如同当年递给她那本英文专著一样,自然而直接。

  孟雅若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孟宴臣这是在主动提供帮助,而且是非常实际、切中她方案弱点的帮助。

  “谢谢哥。”她这次的道谢,带着更深的诚意。她知道,孟宴臣的介绍,绝非普通关系,能让她在供应链谈判上少走很多弯路。

  孟宴臣没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便与她擦肩而过,走向自己的房间。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孟雅若握紧了拳头。孟宴臣的这份“顺手相助”,价值千金。她必须做得更好,才能不辜负这份难得的资源,才能真正在这个家庭里,赢得属于自己的、不可动摇的位置。

  “曦光”项目的试点,在孟雅若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付闻樱提供的资源支持下,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她不仅要协调设计打样、控制成本、对接生产,还要亲自参与营销方案的制定,甚至客串模特拍摄宣传照。

  忙碌让她充实,也让她暂时将心底那个关于“仲天骐”的念头压得更深。她知道,现在的自己,还不够强大,还不够资格去面对那段纠葛的过往。她必须飞得更高,更稳。

  偶尔,在深夜结束工作,独自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她会望向南方的夜空。天骐,你再等等。这一世,我一定会以最完美的姿态,来到你面前。不再是那个满身污点、需要你拯救的欧雅若,而是足以与你并肩、甚至能为你撑起一片天的孟雅若。

  雏凤清于老凤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