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能那句“等你伤好了再说”,像一根鱼刺,牢牢卡在了赵四和赵玉田的喉咙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赵家父子原本打的如意算盘是,借着“重伤可能残疾”的由头,一方面让王老七家愧疚承担医药费甚至更多补偿,另一方面牢牢绑住刘英,让刘家出于道义和已经订婚的名声,不得不尽快完婚,说不定还能借此多要些嫁妆,填补赵家因为这场“意外”可能造成的“损失”。
可刘能这突如其来的冷静和拖延,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接下来的两天,象牙山屯关于赵玉田伤势的传言愈演愈烈。有说确实伤得很重,以后怕是瘸了的;也有精明人私下嘀咕,说看赵玉田气色不错,咋就一下都动不了了呢?这传言的风向,隐隐有了一丝不确定。
这一切,自然是刘英和那些“弹幕”在背后悄悄推动的结果。刘英时不时“无意”在村里妇女聚集的地方透露点“疑惑”,比如“玉田哥翻车那沟也不深啊”,“躲只羊能伤这么重?”。弹幕更是提供了“舆论战”思路:
【引导大家关注翻车细节!】
【强调王老七家的愧疚,把赵家架在火上烤!】
刘能则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屯里“人精”的特长,表面上对赵家表示关心,话里话外却总是围绕着“确诊”、“后续治疗费用”、“万一真残了怎么办”这些现实问题,逼得赵四疲于应付,既要维持儿子的“重伤”人设,又不敢真的开口索要巨额补偿,生怕坐实了“讹人”的嫌疑。
赵玉田躺在卫生所的病床上,开始有点慌了。装病躺着不能动,滋味并不好受。更重要的是,刘英一次都没来看过他!前世这个时候,刘英早就哭哭啼啼地守在床边,端茶送水,满心满眼都是心疼和自责了。可现在,只有他爹娘和王老七家偶尔来人,刘英连个影子都没有。
“爹,刘英咋不来?”赵玉田忍不住问赵四。
赵四没好气:“来啥来?刘能那老小子防着咱们呢!我看他是起了疑心了!”
“那咋办?总不能一直这么躺着吧?”赵玉田急了,他本来计划装几天,等刘家迫于压力答应了条件,他就“慢慢好转”,可现在……
“再等等看,”赵四咬着牙,“我就不信他刘能真敢悔婚!他不要脸面了?”
就在赵家父子焦躁不安之时,刘能已经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动。他悄悄去了趟邻村,找到了刘英提过的那个赤脚医生。这医生确实有些本事,尤其擅长看骨伤,在附近几个村子颇有口碑。刘能也没明说,只含糊地请教,像翻车这种,如果只是轻微碰撞,有没有可能装得很严重,让人看不出破绽?
那赤脚医生行医多年,什么没见过?一听就明白了七八分,呵呵一笑,说了几句关键:“伤筋动骨一百天,真要是骨头伤了,初期肿胀疼痛是免不了的,脸色、脉象也能看出端倪。若是装的呢……总有力气不济、眼神闪烁的时候,而且,你冷不丁试探一下,看他本能反应……”
刘能得了“真传”,心里更有底了。
与此同时,刘英找到了心事重重的王小蒙。
王小蒙这几天因为赵玉田受伤的事,心里压着块大石头。虽然刘英的话让她起了疑,但善良的本性还是让她觉得愧疚。
“小蒙,别想了。玉田哥这事儿,自有我爹和赵四叔他们处理。”刘英拉着王小蒙的手,坐在豆腐房外的石磨上,“咱们之前说的事儿,你考虑得咋样了?”
“啥事儿?”王小蒙一时没反应过来。
“自考大学啊!”刘英眼睛亮晶晶的,“我都打听过了,报名条件不严,咱们高中毕业的都能考。就是得自己找资料,下功夫学。”
王小蒙眼神里闪过一丝向往,但更多的是犹豫:“英子,咱俩……能行吗?再说,家里这豆腐坊……”
“豆腐坊咋了?咱考上大学,学了更多知识,说不定能把豆腐坊做得更大更好呢!”刘英按照弹幕的提示,开始“画饼”,“你看现在城里人都讲究健康、营养,咱们要是能研究出新品种,或者把豆腐卖到城里的大超市去,那得多挣钱?”
【没错!绿色食品,精深加工!】
【品牌化!打造“王小蒙”牌象牙山豆腐!】
【王兵就是搞农产品销售的,以后可以合作!】
弹幕适时提供商业思路。
王小蒙被说动了些许,但仍有顾虑:“可是……永强他……” 她心里还惦记着谢永强,虽然谢永强去了县里实习,联系渐少,但她总觉得两人之间还有可能。
刘英心里叹了口气,知道不打破王小蒙对谢永强的幻想,她就很难真正迈出这一步。她斟酌着词语,低声道:“小蒙,不是我说永强哥不好。可他现在是大学生,将来是要分配工作的,就算回镇上,也是吃公家饭的人。广坤叔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能同意永强哥找个在农村做豆腐的媳妇?就算永强哥自己愿意,能拧得过他爹?”
这话戳中了王小蒙内心最深的隐忧。谢广坤的势利和算计,在屯里是出了名的。
“咱们自己立住了,比啥都强。”刘英语气坚定,“到时候,咱们有文化,有本事,能挣钱,谁还敢小瞧咱们?谢广坤叔要是再看不上你,那是他没眼光!”
正说着,屯口传来一阵摩托车的引擎声。只见一个穿着夹克衫、打扮精神利落的年轻男人骑着摩托车过来了,车后座上还绑着些纸箱。
是王兵!
王兵是隔壁镇的青年,自己弄了个小公司,专门跑农产品的销售,脑子活络,人也实在。前世他就对王小蒙有好感,只是当时王小蒙一心扑在谢永强身上,后来阴差阳错,两人也没成。
王兵停好车,笑着跟王小蒙和刘英打招呼:“小蒙,刘英,都在呢?我过来看看,你们家新出的干豆腐,市场反应挺好,我想再多订点货。”
他看着王小蒙,眼神里带着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
王小蒙连忙起身招呼。
刘英看着王兵,又看看王小蒙,心里有了主意。她笑着对王兵说:“王兵哥,你来得正好。小蒙正琢磨着怎么把豆腐坊做大呢,还想多学点知识,我们打算一起自考大学,学学企业管理啥的。你见识多,给提提意见?”
王兵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看向王小蒙的目光更加赞赏:“自考大学?好事啊!小蒙,你有这想法太好了!现在做生意,光靠老实肯干不行,还得懂市场,懂管理。有啥需要帮忙的,比如找复习资料啥的,尽管跟我说!”
王小蒙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也因为得到肯定而暖洋洋的。
刘英趁热打铁:“那就先谢谢王兵哥了!等我们确定了考啥专业,再找你请教!”
送走王兵,王小蒙脸上的阴霾散去了不少,眼神里重新有了光。刘英知道,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接下来就是浇水施肥,让它慢慢生长。
而卫生所那边,刘能也开始行动了。他挑了个赵四不在的时候,拎着点水果去看赵玉田。闲聊了几句,刘能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暖水瓶“不小心”脱手,朝着赵玉田打着绷带的左腿就砸了过去!
这一下变故突然,赵玉田正心神不宁地想着刘英和王小蒙,眼看暖水瓶砸来,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记得自己在装瘸?本能地就是一个激灵,那条“动弹不得”的左腿猛地就往回一缩!
暖水瓶砸在床沿上,“嘭”地一声闷响,热水洒了一地。
病房里瞬间安静。
赵玉田缩回腿后,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刘能站在那里,看着赵玉田那利索的缩腿动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慢悠悠地说:“哟,玉田,你这腿……反应挺快啊。”
赵玉田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冷汗顺着额头就流了下来。
刘能没再说什么,弯腰捡起暖水瓶壳,意味深长地看了赵玉田一眼,转身走了。
他知道,这场戏,该收场了。
证据,已经摆在眼前。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这个证据,彻底了断这门糟心的亲事,并且,还要让赵家偷鸡不成蚀把米!
赵家父子原本打的如意算盘是,借着“重伤可能残疾”的由头,一方面让王老七家愧疚承担医药费甚至更多补偿,另一方面牢牢绑住刘英,让刘家出于道义和已经订婚的名声,不得不尽快完婚,说不定还能借此多要些嫁妆,填补赵家因为这场“意外”可能造成的“损失”。
可刘能这突如其来的冷静和拖延,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接下来的两天,象牙山屯关于赵玉田伤势的传言愈演愈烈。有说确实伤得很重,以后怕是瘸了的;也有精明人私下嘀咕,说看赵玉田气色不错,咋就一下都动不了了呢?这传言的风向,隐隐有了一丝不确定。
这一切,自然是刘英和那些“弹幕”在背后悄悄推动的结果。刘英时不时“无意”在村里妇女聚集的地方透露点“疑惑”,比如“玉田哥翻车那沟也不深啊”,“躲只羊能伤这么重?”。弹幕更是提供了“舆论战”思路:
【引导大家关注翻车细节!】
【强调王老七家的愧疚,把赵家架在火上烤!】
刘能则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屯里“人精”的特长,表面上对赵家表示关心,话里话外却总是围绕着“确诊”、“后续治疗费用”、“万一真残了怎么办”这些现实问题,逼得赵四疲于应付,既要维持儿子的“重伤”人设,又不敢真的开口索要巨额补偿,生怕坐实了“讹人”的嫌疑。
赵玉田躺在卫生所的病床上,开始有点慌了。装病躺着不能动,滋味并不好受。更重要的是,刘英一次都没来看过他!前世这个时候,刘英早就哭哭啼啼地守在床边,端茶送水,满心满眼都是心疼和自责了。可现在,只有他爹娘和王老七家偶尔来人,刘英连个影子都没有。
“爹,刘英咋不来?”赵玉田忍不住问赵四。
赵四没好气:“来啥来?刘能那老小子防着咱们呢!我看他是起了疑心了!”
“那咋办?总不能一直这么躺着吧?”赵玉田急了,他本来计划装几天,等刘家迫于压力答应了条件,他就“慢慢好转”,可现在……
“再等等看,”赵四咬着牙,“我就不信他刘能真敢悔婚!他不要脸面了?”
就在赵家父子焦躁不安之时,刘能已经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动。他悄悄去了趟邻村,找到了刘英提过的那个赤脚医生。这医生确实有些本事,尤其擅长看骨伤,在附近几个村子颇有口碑。刘能也没明说,只含糊地请教,像翻车这种,如果只是轻微碰撞,有没有可能装得很严重,让人看不出破绽?
那赤脚医生行医多年,什么没见过?一听就明白了七八分,呵呵一笑,说了几句关键:“伤筋动骨一百天,真要是骨头伤了,初期肿胀疼痛是免不了的,脸色、脉象也能看出端倪。若是装的呢……总有力气不济、眼神闪烁的时候,而且,你冷不丁试探一下,看他本能反应……”
刘能得了“真传”,心里更有底了。
与此同时,刘英找到了心事重重的王小蒙。
王小蒙这几天因为赵玉田受伤的事,心里压着块大石头。虽然刘英的话让她起了疑,但善良的本性还是让她觉得愧疚。
“小蒙,别想了。玉田哥这事儿,自有我爹和赵四叔他们处理。”刘英拉着王小蒙的手,坐在豆腐房外的石磨上,“咱们之前说的事儿,你考虑得咋样了?”
“啥事儿?”王小蒙一时没反应过来。
“自考大学啊!”刘英眼睛亮晶晶的,“我都打听过了,报名条件不严,咱们高中毕业的都能考。就是得自己找资料,下功夫学。”
王小蒙眼神里闪过一丝向往,但更多的是犹豫:“英子,咱俩……能行吗?再说,家里这豆腐坊……”
“豆腐坊咋了?咱考上大学,学了更多知识,说不定能把豆腐坊做得更大更好呢!”刘英按照弹幕的提示,开始“画饼”,“你看现在城里人都讲究健康、营养,咱们要是能研究出新品种,或者把豆腐卖到城里的大超市去,那得多挣钱?”
【没错!绿色食品,精深加工!】
【品牌化!打造“王小蒙”牌象牙山豆腐!】
【王兵就是搞农产品销售的,以后可以合作!】
弹幕适时提供商业思路。
王小蒙被说动了些许,但仍有顾虑:“可是……永强他……” 她心里还惦记着谢永强,虽然谢永强去了县里实习,联系渐少,但她总觉得两人之间还有可能。
刘英心里叹了口气,知道不打破王小蒙对谢永强的幻想,她就很难真正迈出这一步。她斟酌着词语,低声道:“小蒙,不是我说永强哥不好。可他现在是大学生,将来是要分配工作的,就算回镇上,也是吃公家饭的人。广坤叔那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能同意永强哥找个在农村做豆腐的媳妇?就算永强哥自己愿意,能拧得过他爹?”
这话戳中了王小蒙内心最深的隐忧。谢广坤的势利和算计,在屯里是出了名的。
“咱们自己立住了,比啥都强。”刘英语气坚定,“到时候,咱们有文化,有本事,能挣钱,谁还敢小瞧咱们?谢广坤叔要是再看不上你,那是他没眼光!”
正说着,屯口传来一阵摩托车的引擎声。只见一个穿着夹克衫、打扮精神利落的年轻男人骑着摩托车过来了,车后座上还绑着些纸箱。
是王兵!
王兵是隔壁镇的青年,自己弄了个小公司,专门跑农产品的销售,脑子活络,人也实在。前世他就对王小蒙有好感,只是当时王小蒙一心扑在谢永强身上,后来阴差阳错,两人也没成。
王兵停好车,笑着跟王小蒙和刘英打招呼:“小蒙,刘英,都在呢?我过来看看,你们家新出的干豆腐,市场反应挺好,我想再多订点货。”
他看着王小蒙,眼神里带着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
王小蒙连忙起身招呼。
刘英看着王兵,又看看王小蒙,心里有了主意。她笑着对王兵说:“王兵哥,你来得正好。小蒙正琢磨着怎么把豆腐坊做大呢,还想多学点知识,我们打算一起自考大学,学学企业管理啥的。你见识多,给提提意见?”
王兵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看向王小蒙的目光更加赞赏:“自考大学?好事啊!小蒙,你有这想法太好了!现在做生意,光靠老实肯干不行,还得懂市场,懂管理。有啥需要帮忙的,比如找复习资料啥的,尽管跟我说!”
王小蒙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也因为得到肯定而暖洋洋的。
刘英趁热打铁:“那就先谢谢王兵哥了!等我们确定了考啥专业,再找你请教!”
送走王兵,王小蒙脸上的阴霾散去了不少,眼神里重新有了光。刘英知道,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接下来就是浇水施肥,让它慢慢生长。
而卫生所那边,刘能也开始行动了。他挑了个赵四不在的时候,拎着点水果去看赵玉田。闲聊了几句,刘能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暖水瓶“不小心”脱手,朝着赵玉田打着绷带的左腿就砸了过去!
这一下变故突然,赵玉田正心神不宁地想着刘英和王小蒙,眼看暖水瓶砸来,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记得自己在装瘸?本能地就是一个激灵,那条“动弹不得”的左腿猛地就往回一缩!
暖水瓶砸在床沿上,“嘭”地一声闷响,热水洒了一地。
病房里瞬间安静。
赵玉田缩回腿后,才意识到自己干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刘能站在那里,看着赵玉田那利索的缩腿动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慢悠悠地说:“哟,玉田,你这腿……反应挺快啊。”
赵玉田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冷汗顺着额头就流了下来。
刘能没再说什么,弯腰捡起暖水瓶壳,意味深长地看了赵玉田一眼,转身走了。
他知道,这场戏,该收场了。
证据,已经摆在眼前。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这个证据,彻底了断这门糟心的亲事,并且,还要让赵家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