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培训归来,刘英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她不仅带回了更系统的知识,眼里更多了一份见过世面的从容和笃定。

  她的小花圃成了她实践的第一个战场。今生更专业,前世都是赵玉田一家三口管理花圃,她带孩子压根参与不进来这个培育过程,今生根据学来的知识,她重新规划了地块,将喜阳和耐阴的花卉分区种植;她学会了配置简单的波尔多液预防病害,不再只是看到虫子才手忙脚乱;她甚至尝试着用培训班老师教的扦插技术,繁殖那几棵长势良好的月季。原本只是星星点点的色彩,在她的精心打理下,逐渐变得规整、繁茂起来,引得路过她家院墙的屯邻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夸一句:“英子这丫头,是真能干!”

  刘能背着手巡视女儿的“领地”次数也多了,虽然嘴上还是嘟囔“这玩意儿不当饭吃”,但眼神里已然带上了些许不易察觉的骄傲。李秀莲更是逢人便夸女儿聪明肯学。

  与此同时,刘英没有忘记那张珍藏在笔记本夹层里的名片。她知道,仅有一面之缘的好感是脆弱的,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持续的联络来加固。

  她并没有立刻打电话——那样显得太急切,也怕电话里说不清楚。她选择了写信。在这个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书信往来反而显得郑重其事,也给了她充分组织语言的空间。

  第一封信,她写得格外认真。字迹工整,语气恭敬而不失活泼。她先是感谢了白清明在书店的指点,然后详细汇报了自己培训归来的实践情况:如何应用所学知识管理花圃,月季扦插的成功率,以及她下一步打算尝试引进一些培训班老师推荐的、适合本地气候的菊花品种。她没有过多渲染困难,而是着重描述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微小进展,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和求知欲。

  在信的末尾,她才仿佛不经意地提及:“白老师,您上次说有机会来象牙山看看,不知这话还作不作数?我们这儿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但山野风光别有一番趣味,而且小蒙家的豆腐坊最近在王兵哥的帮助下,改进了工艺,豆浆更香浓了,您要是来了,一定请您尝尝鲜。”

  她将信仔细封好,贴上邮票,郑重地投进了乡里的邮筒。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忐忑。

  等待回信的日子里,她丝毫没有松懈。花圃的规模在缓慢但坚定地扩大,她甚至用第一批售出的普通花草换来了一点微薄的收入,虽然不多,却是她事业上“第一桶金”的意义所在。她将这些钱大部分投入了再生产,购买更好的花种和简易工具。

  她还拉着王小蒙,开始系统地复习自考科目。两人互相抽背,挑灯夜战,目标明确——必须一次性通过尽可能多的科目,尽快拿到学历这块敲门砖。

  王小蒙在王兵的帮助下,豆腐坊也确实有了新气象。王兵帮忙联系了县里一家小包装厂,定制了印有“王小蒙豆腐坊”字样的简易包装纸,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看起来干净卫生,提升了档次。他还建议小蒙尝试做点豆干、素鸡等衍生产品,拓宽销路。王小蒙一一尝试,虽然忙碌,但看着豆腐坊生意越来越好,眼神也越来越亮。她和王兵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那份朦胧的好感,在共同奋斗中悄然生长。

  就在刘英几乎要以为那封信石沉大海的时候,乡邮递员送来了一封来自上海的信。

  刘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几乎是屏着呼吸,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

  白清明的回信一如他本人,字迹清隽,措辞温和有礼。他先是赞扬了刘英的勤奋好学和她花圃的快速进步,对她提到的技术问题给予了专业的解答,还随信附上了几张他提到的菊花品种的照片和简要栽培说明。关于来访,他写道:“近期工作安排较满,但象牙山的风土人情和你们的创业热情确实吸引我。预计下季度可能会有一次前往东北地区的出差机会,若时间允许,定当前往拜访,品尝小蒙姑**香浓豆浆,也看看你的花圃新貌。”

  信不长,但态度明确且积极!

  刘英反复将信看了好几遍,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他不仅回了信,还给出了专业指导,甚至透露了可能的来访计划!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她立刻提笔写回信。这次,她的笔触更加放松,除了汇报花圃的新进展(比如成功扦插的月季苗长出了新叶),还多了些生活化的分享。她描述了象牙山初夏的美景,山间野花的烂漫,甚至略带俏皮地写了句:“白老师,您要是秋天来就好了,我们山上的果子都熟了,可甜了,肯定比上海买的滋味足。”

  她知道自己的优势——年轻、漂亮、有活力,是这象牙山水滋养出的、与上海那些精致女孩截然不同的鲜活存在。她不介意在保持尊重的前提下,偶尔流露出属于十八岁姑**娇憨与直率,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亲近。

  信寄出去后,刘英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她开始有意识地收拾自己,即使是在花圃劳作,也会把乌黑油亮的长辫子梳得整整齐齐,穿着虽然朴素,但总是干净合身,勾勒出青春窈窕的腰身。她知道,美好的外在,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和竞争力。

  这天,她正在给新移栽的菊花苗浇水,弯腰时,脖颈拉出优美的弧线,阳光洒在她沁出汗珠的侧脸上,肌肤细腻,睫毛纤长。王兵来找王小蒙,路过时不禁赞叹了一句:“英子,你这真是越来越有……嗯,那个词咋说来着,对,范儿了!”

  刘英直起身,用手背抹了把额角的汗,笑得明朗:“兵哥你就别打趣我了,我这就一身土味儿。”

  “瞎说,”王兵摇头,“是朝气!跟小蒙一样,你们俩现在眼睛里都有光。”

  刘英但笑不语。她知道,这光,来自于对未来的掌控感,来自于不断充实的内在,也来自于……那份跨越山海、悄然滋长的期待。

  她不仅要让白清明看到她的努力和潜力,也要让他看到,在这片质朴的土地上,盛开着怎样一朵鲜活、坚韧又聪慧明艳的花朵。她要让他来,并且,来了就不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