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的春天,因着新生儿的啼哭和女主人日渐康复的活力,显得格外明媚。黛玉满了百日,褪去了初生时的孱弱,露出玉雪可爱的模样,那双酷似贾敏的杏眼灵动清澈,成了林如海和贾敏心头最大的慰藉。

  贾敏的身体在灵泉的悄然滋养下,恢复得极快,甚至比生产前更显康健丰润。她重新执掌中馈,将府内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手段比之从前更为圆融果决。借着梳理家务的名头,她不动声色地将几个来历不明或与京中荣府牵扯过深的仆役调离了核心位置,或寻了由头放出府去,其中就包括那个暗中传递消息的绮罗。处理绮罗时,贾敏并未声张,只以其“年纪渐长,家中为其说了亲事”为由,给了笔丰厚的嫁妆,远远打发出了扬州。此举既拔除了眼线,又全了主仆情分,未曾引起任何波澜。

  府内如同铁桶般被贾敏牢牢守住,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远处。她深知,要彻底扳倒王夫人,仅凭后宅手段远远不够,需得借力。这力,一方面来自夫君林如海日益稳固的官声和圣眷,另一方面,则需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和消息网络。

  她开始更频繁地以林府夫人的身份,与扬州城内官员家眷、本地望族的夫人小姐们往来。她谈吐不俗,又因重生之故,对人情世故看得更为通透,加之有意结交,很快便在扬州官眷中赢得了不错的人缘。一些无关紧要的宴会、花会,她也会酌情参加,每次露面,皆是容光焕发,姿态优雅,与传闻中产后体弱的样子大相径庭,倒让不少原本心存轻视的人刮目相看。

  这些交际并非虚与委蛇,贾敏在其中巧妙地收集着信息,尤其是与京城、与贾府、与王家相关的。她通过几位与京中通商之家往来密切的夫人,隐约探听到一些消息:荣国府二房那位“衔玉而生”的公子贾宝玉,如今已渐长大,依旧在内帏厮混,不喜读书,只爱胭脂钗环,名声并不算好;而二太太王夫人,似乎与她那嫁入皇商薛家的妹妹书信往来频繁,薛家如今当家的公子薛蟠在金陵惹了官司,正谋求上京避祸……

  这些零碎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珠子,被贾敏一一拾起,在心中串联。她知道,命运的齿轮仍在转动,薛家上京,金玉良缘的铺垫……一切都将在不远的前后发生。她必须更快,更稳。

  这一日,林如海休沐,难得清闲。夫妻二人在后园的水榭中对弈,乳母抱着咿呀学语的黛玉在一旁看水里的锦鲤。春日暖阳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棋盘上黑白子错落,气氛宁静温馨。

  贾敏执白子,沉吟片刻,落下一子,看似随意地道:“夫君,前日李通判的夫人来府上说话,提及她娘家兄弟在京城兵马司任职,说起一桩趣闻,道是如今京中有些勋贵子弟,不思进取,专爱在内帷厮混,竟以调弄胭脂、品评闺阁之物为雅事,真是……”她恰到好处地停顿,微微蹙眉,流露出几分不赞同。

  林如海正凝神棋局,闻言抬头,见妻子神色,不由笑道:“勋贵之家,积弊已久,难免出几个纨绔。幸而我林家世代书香,不兴此风。”他落下一黑子,又道,“说到京城,昨日收到岳母家书,除了问候你与玉儿,还提及府中诸事,道是宝玉那孩子,聪明灵秀,只是不喜经济文章,让政二哥颇为头疼。”

  贾敏心中冷笑,面上却忧色更重:“宝玉那孩子,我未出阁时见过几次,确是个灵透的。只是……这般性情,若无人正确引导,只怕将来……唉,二嫂子未免太过溺爱了些。”她轻轻将一颗白子按下,堵住了黑棋一片活气的出路,“内帷厮混,终究非男子立身之道。听闻二嫂子与她那皇商薛家的妹妹走得极近?薛家虽是豪富,终究是商贾门户,且听闻那位薛家公子,在金陵似有官司缠身?这般人家,往来过密,只怕于二哥哥官声有碍。”

  她的话,句句未提王夫人之恶,却字字戳在要害。点明贾宝玉不长进,暗示王夫人教子无方、纵容溺爱;提及薛家,既点出其商贾身份与勋贵之家的不匹配,又暗指其家门不靖,与之交往恐受牵连。

  林如海虽不常理会内宅妇人之事,但他为官清正,最重家风官声。听得贾敏这般说,眉头也不由微微蹙起。他素知妻子与京中二嫂似乎并不十分亲厚,只当是姑嫂间寻常嫌隙,但此刻听她分析利弊,却觉颇有道理。

  “夫人所言甚是。”林如海颔首,“政二哥为人端方,于子女管教上或许……稍显疏阔。至于薛家……毕竟是亲戚,有些往来也是常情,只是需有分寸。”他并未深想王夫人有何盘算,只觉妻子是在为贾府声誉担忧,便安慰道,“岳母尚在,府中有她老人家坐镇,想必出不了大乱子。你且宽心,好生教养我们的玉儿便是。”

  贾敏见目的已达到,便不再多言,转而笑道:“是妾身多虑了。只是想着玉儿日后……总盼着她周遭都是清正明理之人。”她将最后一颗白子落下,嫣然一笑,“夫君,承让了。”

  林如海一看棋盘,自己的一片大龙竟已被不知不觉围死,不由失笑:“夫人棋艺精进如斯,为夫甘拜下风。”

  夫妻相视一笑,温馨默契。

  然而,这温馨之下,贾敏的计划却在稳步推进。她通过往来密切的官眷,搭上了几条南来北往的商线,暗中布置,不仅是为了将来可能的经济依仗,更是为了构建一条独立于贾府之外的消息渠道。关于王夫人陪房周瑞及其干儿子“多浑虫”在京城的一些不甚光彩的行径,已有些模糊的信息开始零星传来。

  与此同时,贾敏并未放松自身的调养。灵泉日日饮用,她感觉身体状态前所未有的好。某一日月信迟了数日,她心中微动,悄悄请了位信得过的老大夫来诊脉。

  老大夫捻须诊了半晌,面露喜色,起身拱手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夫人这是滑脉之象,已然有孕月余了!脉象稳健有力,胎气稳固,实乃大吉之兆!”

  果然!贾敏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涌起巨大的喜悦。有了灵泉改善体质,清除余毒,再次有孕竟是如此顺利!

  她重重赏了老大夫,嘱咐其暂且保密,待胎象更稳些再告知老爷。送走大夫,贾敏独自坐在窗前,手轻轻覆上尚未显怀的小腹,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

  这个孩子,来得正是时候。他(她)将和玉儿一样,在灵泉的滋养下健康出生,茁壮成长。他将成为玉儿的臂助,成为林家未来的顶梁柱。

  王夫人,你费尽心机想要断绝我的子嗣,毁掉我的家庭。可曾想到,我贾敏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不仅玉儿康健,我还能再次为林家开枝散叶!

  你且看着,看着我们一家如何和满,看着你的阴谋如何一步步败露!

  贾敏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眼下,她需得更谨慎。怀孕初期,最需安稳。府内虽已清理过一遍,但难保没有漏网之鱼。她需得借着“休养”之名,进一步将府邸掌控得密不透风。

  还有京里的大哥贾赦和大嫂张氏……算算时间,距离前世张氏病故、贾瑚落水,还有差不多两年。她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契机,提醒他们,或者,直接掐灭那潜在的危机。

  她铺开信笺,沉吟片刻,开始给京中的母亲贾母写信。信中一如既往地报平安,详述黛玉如何可爱聪慧,自己身体如何康健,感念母亲挂念。然后,笔锋轻轻一转,以怀念的口吻提及未出阁时与嫂子张氏相处的点滴,赞其贤良温婉,持家有道,又惋惜其子贾瑚虽聪颖却体弱,需得好生将养,提及自己因玉儿体弱而寻得的几位江南名医云云……

  信写得情真意切,满是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即便被人看到,也挑不出错处。但贾敏知道,母亲看了,或许会多想一层,对张氏和贾瑚多一分关注。而若这信机缘巧合落到大哥贾赦或张氏手中,也能起到些许警示作用。

  这只是一个开始。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会慢慢扩散。

  贾敏封好信,交给雪雁,嘱咐以家信渠道尽快送出。

  她走到摇篮边,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又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

  这一世,她不仅要护住玉儿,护住夫君,护住即将到来的孩子,还要斩断所有伸向他们的黑手,让那些制造悲剧的人,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