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一日盛过一日,蝉声聒噪得让人心烦。贾敏的产期愈发近了,身子沉重得像坠了个磨盘,连在院子里稍稍走动几步,都觉气喘吁吁。林如海见状,更是将衙门里能推的事务都推了,尽量早些回府陪着她。
这日午后,贾敏刚用了半盏冰镇过的酸梅汤,歪在凉榻上假寐,赵嬷嬷便悄无声息地进来,脸色有些沉。
“太太,”她凑到近前,声音压得极低,“孙老大夫那边递了消息过来,说济仁堂近日确实有些蹊跷。他们铺子里一个新来的伙计,前两日鬼鬼祟祟地向人打听咱们府上常抓药的伙计是谁,还问太太平日请脉的是哪位大夫,似是想搭上线。”
贾敏眼皮都没抬,只从鼻子里轻轻哼出一声冷气。果然来了。王夫人这是见周瑞家的无功而返,便想从药材和大夫这条线上着手?真是阴魂不散。
“孙老大夫怎么说?”
“孙老说,他已告诫相熟的药童和伙计,但凡涉及林府的方子,一律经他亲自过目,绝不假手他人。他也提醒了咱们府上常去抓药的那家‘保和堂’,让他们警醒些。”赵嬷嬷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事……孙老说,他隐约听闻,济仁堂的东家,前些日子似乎宴请过府衙刑名章京手下的一个书办。”
府衙刑名章京的书办?贾敏的心猛地一沉。王夫人这是想做什么?买通官府的人,捏造罪名构陷保和堂?还是想寻别的由头来找林府的麻烦?她一个深宅妇人,手竟然想伸到夫君的官场上去?
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她知道自己这位二嫂狠毒,却没想到她为了除掉自己,竟敢动用这样的手段!若是夫君的官声因此受损……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嬷嬷,你去告诉孙老,他的情谊我记下了。另外,让咱们在外头采买上的人,近日都谨慎些,莫要与人起争执,账目上更要清楚明白,不留任何把柄。”贾敏沉吟着,指尖无意识地捻着榻边的流苏,“还有,想办法递个话给保和堂的东家,就说近日或有小人作祟,让他们仔细门户,若有异常,立刻来报我知道。”
“是,老奴这就去办。”赵嬷嬷应声退下。
室内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的蝉鸣一声响过一声。贾敏抚着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孩子不安分的踢蹬,心绪难平。王夫人此举,已是狗急跳墙。她定是听闻自己孕期安稳,即将临盆,心中嫉恨恐惧交加,才不惜动用这般风险极大的手段。
也好,她越是疯狂,露出的破绽就越多。
只是,眼下她临近生产,实在不宜劳神费力去应对这些明枪暗箭。当务之急,是平安生下孩子。至于王夫人……且让她再蹦跶几日。
她唤来雪雁,吩咐道:“去跟老爷说一声,我这两日身上越发倦怠,想请老爷得空时,去城外寒山寺替我上一炷香,求个平安。”林如海亲自去上香,既是表明对妻儿的重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那些宵小之徒。官场上的人,最会看风向。
雪雁领命去了。
傍晚林如海回府,听闻贾敏身子不适,立刻便来了内院。见她虽面色疲惫,但精神尚可,才稍稍放心。听她柔声说起去寺庙上香祈福之事,只当她是产前焦虑,满口应承下来,第二日便抽空去了寒山寺,不仅捐了香油钱,还请寺里高僧为未出世的孩子诵经祈福。
此事虽不算张扬,但扬州官场消息灵通,不过两日,林大人爱妻心切、亲往寺庙祈福的消息便隐隐传开。一些原本被暗中煽动、想在林府采买或药材上做文章的人,不免掂量起来,动作也迟疑了许多。
贾敏得知后,心下稍安。借着这股由头,她索性以“静心待产”为由,将内外事务更加彻底地交给赵嬷嬷和几位心腹管事,自己则真正足不出户,连院子都很少踏出。每日里,只守着黛玉,做些极轻省的针线,或是读几页闲书,安心养胎。
她饮食格外小心,所有入口之物,皆由小厨房单独制备,经雪雁或赵嬷嬷亲手检验。汤药更是谨慎,方子由孙老大夫亲自拟定,药材由保和堂东家亲自挑选、封装好送来,熬煮时雪雁必定亲自守在炉边,寸步不离。
如此严防死守,加之灵泉日日滋养,贾敏虽觉身子沉重,但气血充足,脉象平稳,连孙老大夫来请脉时,都暗自称奇,只道是林夫人福泽深厚,胎气稳固异常。
时光在焦灼的等待与精心的防护中悄然流逝。七月初,一场夜雨过后,天气稍稍转凉。这日深夜,贾敏正睡得沉,忽觉腹部一阵紧过一阵的坠痛,她猛地惊醒,心知时候到了。
“雪雁……赵嬷嬷……”她忍着痛,扬声唤道。
守夜的雪雁立刻惊醒,见状连忙唤人。一时间,院内灯火通明,早已备好的稳婆、医女迅速就位,热水、帕子、剪刀等物一一送入产房。
林如海也被惊动,匆忙披衣起来,守在产房外间,听着里面妻子压抑的痛吟声,心急如焚,来回踱步。
产房内,贾敏咬着软木,汗出如浆,剧烈的疼痛几乎要撕裂她的意识。但她心中却有一股极强的信念支撑着——这一世,她定要平安生下这个孩子!
她趁着阵痛间隙,悄悄将早已含在舌下的一滴浓缩的灵泉咽下。一股清凉的气息瞬间蔓延开来,奇异地缓解了部分疼痛,也让几乎耗尽的力气恢复了些许。
“夫人,用力!看到头了!”稳婆惊喜的声音响起。
贾敏深吸一口气,攥紧了身下的锦褥,用尽全身力气——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一阵几乎让她晕厥的剧痛之后,一声响亮有力的婴儿啼哭,骤然划破了紧张的寂静!
“生了!生了!是个哥儿!恭喜夫人!贺喜夫人!”稳婆喜气洋洋地抱着一个襁褓,送到贾敏眼前。
贾敏勉力抬起沉重的眼皮,看向那哭声洪亮的婴儿。小家伙浑身红彤彤的,闭着眼睛,张着小嘴使劲哭着,四肢有力地蹬动着,全然不似黛玉出生时那奄奄一息的模样。
她的儿子!她的健康的儿子!
巨大的喜悦和放松席卷而来,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她虚弱地笑了笑,终于放任自己沉入黑暗之中。
再次醒来时,已是天光大亮。身上虽依旧疲惫酸痛,却并无多少虚弱之感。她侧过头,只见林如海正坐在床边,怀中抱着一个襁褓,正低头看得入神,俊雅的脸上是掩不住的激动与初为人父的傻笑。乳母则抱着黛玉站在一旁,黛玉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父亲怀里的“新玩意”。
“敏儿,你醒了!”林如海见她睁眼,立刻凑上前,语气满是欣喜,“你看,我们的儿子,多壮实!”他将襁褓小心翼翼地放到她枕边。
贾敏看着身旁睡得香甜的儿子,他呼吸平稳,小脸红润,眉眼间能看出几分林如海的清秀轮廓。她伸出手指,极轻地碰了碰他温热的脸颊,心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安宁填满。
“夫君,”她抬眼看向林如海,声音虽轻,却带着笑意,“给孩儿取个名字吧。”
林如海看着妻儿,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他沉吟片刻,道:“《诗经》有云,‘如珪如璋,令闻令望’。不若,就叫‘林璋’如何?愿他日后品德如玉石般高洁,声名远扬。”
“林璋……好,就叫璋儿。”贾敏低声念着,眼中泛起泪光。她的璋儿,这一世,定会如他的名字一般,前程似锦,光耀门楣。
她抬眼,望向窗外明澈的天空。王夫人,你看到了吗?我不只活得好好的,还为你林家添了一个健康聪慧的嫡子!你的那些鬼蜮伎俩,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这日午后,贾敏刚用了半盏冰镇过的酸梅汤,歪在凉榻上假寐,赵嬷嬷便悄无声息地进来,脸色有些沉。
“太太,”她凑到近前,声音压得极低,“孙老大夫那边递了消息过来,说济仁堂近日确实有些蹊跷。他们铺子里一个新来的伙计,前两日鬼鬼祟祟地向人打听咱们府上常抓药的伙计是谁,还问太太平日请脉的是哪位大夫,似是想搭上线。”
贾敏眼皮都没抬,只从鼻子里轻轻哼出一声冷气。果然来了。王夫人这是见周瑞家的无功而返,便想从药材和大夫这条线上着手?真是阴魂不散。
“孙老大夫怎么说?”
“孙老说,他已告诫相熟的药童和伙计,但凡涉及林府的方子,一律经他亲自过目,绝不假手他人。他也提醒了咱们府上常去抓药的那家‘保和堂’,让他们警醒些。”赵嬷嬷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事……孙老说,他隐约听闻,济仁堂的东家,前些日子似乎宴请过府衙刑名章京手下的一个书办。”
府衙刑名章京的书办?贾敏的心猛地一沉。王夫人这是想做什么?买通官府的人,捏造罪名构陷保和堂?还是想寻别的由头来找林府的麻烦?她一个深宅妇人,手竟然想伸到夫君的官场上去?
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她知道自己这位二嫂狠毒,却没想到她为了除掉自己,竟敢动用这样的手段!若是夫君的官声因此受损……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嬷嬷,你去告诉孙老,他的情谊我记下了。另外,让咱们在外头采买上的人,近日都谨慎些,莫要与人起争执,账目上更要清楚明白,不留任何把柄。”贾敏沉吟着,指尖无意识地捻着榻边的流苏,“还有,想办法递个话给保和堂的东家,就说近日或有小人作祟,让他们仔细门户,若有异常,立刻来报我知道。”
“是,老奴这就去办。”赵嬷嬷应声退下。
室内恢复了寂静,只有窗外的蝉鸣一声响过一声。贾敏抚着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孩子不安分的踢蹬,心绪难平。王夫人此举,已是狗急跳墙。她定是听闻自己孕期安稳,即将临盆,心中嫉恨恐惧交加,才不惜动用这般风险极大的手段。
也好,她越是疯狂,露出的破绽就越多。
只是,眼下她临近生产,实在不宜劳神费力去应对这些明枪暗箭。当务之急,是平安生下孩子。至于王夫人……且让她再蹦跶几日。
她唤来雪雁,吩咐道:“去跟老爷说一声,我这两日身上越发倦怠,想请老爷得空时,去城外寒山寺替我上一炷香,求个平安。”林如海亲自去上香,既是表明对妻儿的重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那些宵小之徒。官场上的人,最会看风向。
雪雁领命去了。
傍晚林如海回府,听闻贾敏身子不适,立刻便来了内院。见她虽面色疲惫,但精神尚可,才稍稍放心。听她柔声说起去寺庙上香祈福之事,只当她是产前焦虑,满口应承下来,第二日便抽空去了寒山寺,不仅捐了香油钱,还请寺里高僧为未出世的孩子诵经祈福。
此事虽不算张扬,但扬州官场消息灵通,不过两日,林大人爱妻心切、亲往寺庙祈福的消息便隐隐传开。一些原本被暗中煽动、想在林府采买或药材上做文章的人,不免掂量起来,动作也迟疑了许多。
贾敏得知后,心下稍安。借着这股由头,她索性以“静心待产”为由,将内外事务更加彻底地交给赵嬷嬷和几位心腹管事,自己则真正足不出户,连院子都很少踏出。每日里,只守着黛玉,做些极轻省的针线,或是读几页闲书,安心养胎。
她饮食格外小心,所有入口之物,皆由小厨房单独制备,经雪雁或赵嬷嬷亲手检验。汤药更是谨慎,方子由孙老大夫亲自拟定,药材由保和堂东家亲自挑选、封装好送来,熬煮时雪雁必定亲自守在炉边,寸步不离。
如此严防死守,加之灵泉日日滋养,贾敏虽觉身子沉重,但气血充足,脉象平稳,连孙老大夫来请脉时,都暗自称奇,只道是林夫人福泽深厚,胎气稳固异常。
时光在焦灼的等待与精心的防护中悄然流逝。七月初,一场夜雨过后,天气稍稍转凉。这日深夜,贾敏正睡得沉,忽觉腹部一阵紧过一阵的坠痛,她猛地惊醒,心知时候到了。
“雪雁……赵嬷嬷……”她忍着痛,扬声唤道。
守夜的雪雁立刻惊醒,见状连忙唤人。一时间,院内灯火通明,早已备好的稳婆、医女迅速就位,热水、帕子、剪刀等物一一送入产房。
林如海也被惊动,匆忙披衣起来,守在产房外间,听着里面妻子压抑的痛吟声,心急如焚,来回踱步。
产房内,贾敏咬着软木,汗出如浆,剧烈的疼痛几乎要撕裂她的意识。但她心中却有一股极强的信念支撑着——这一世,她定要平安生下这个孩子!
她趁着阵痛间隙,悄悄将早已含在舌下的一滴浓缩的灵泉咽下。一股清凉的气息瞬间蔓延开来,奇异地缓解了部分疼痛,也让几乎耗尽的力气恢复了些许。
“夫人,用力!看到头了!”稳婆惊喜的声音响起。
贾敏深吸一口气,攥紧了身下的锦褥,用尽全身力气——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一阵几乎让她晕厥的剧痛之后,一声响亮有力的婴儿啼哭,骤然划破了紧张的寂静!
“生了!生了!是个哥儿!恭喜夫人!贺喜夫人!”稳婆喜气洋洋地抱着一个襁褓,送到贾敏眼前。
贾敏勉力抬起沉重的眼皮,看向那哭声洪亮的婴儿。小家伙浑身红彤彤的,闭着眼睛,张着小嘴使劲哭着,四肢有力地蹬动着,全然不似黛玉出生时那奄奄一息的模样。
她的儿子!她的健康的儿子!
巨大的喜悦和放松席卷而来,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她虚弱地笑了笑,终于放任自己沉入黑暗之中。
再次醒来时,已是天光大亮。身上虽依旧疲惫酸痛,却并无多少虚弱之感。她侧过头,只见林如海正坐在床边,怀中抱着一个襁褓,正低头看得入神,俊雅的脸上是掩不住的激动与初为人父的傻笑。乳母则抱着黛玉站在一旁,黛玉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父亲怀里的“新玩意”。
“敏儿,你醒了!”林如海见她睁眼,立刻凑上前,语气满是欣喜,“你看,我们的儿子,多壮实!”他将襁褓小心翼翼地放到她枕边。
贾敏看着身旁睡得香甜的儿子,他呼吸平稳,小脸红润,眉眼间能看出几分林如海的清秀轮廓。她伸出手指,极轻地碰了碰他温热的脸颊,心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安宁填满。
“夫君,”她抬眼看向林如海,声音虽轻,却带着笑意,“给孩儿取个名字吧。”
林如海看着妻儿,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他沉吟片刻,道:“《诗经》有云,‘如珪如璋,令闻令望’。不若,就叫‘林璋’如何?愿他日后品德如玉石般高洁,声名远扬。”
“林璋……好,就叫璋儿。”贾敏低声念着,眼中泛起泪光。她的璋儿,这一世,定会如他的名字一般,前程似锦,光耀门楣。
她抬眼,望向窗外明澈的天空。王夫人,你看到了吗?我不只活得好好的,还为你林家添了一个健康聪慧的嫡子!你的那些鬼蜮伎俩,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