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贾敏将所有心力都倾注在调养自身和抚育黛玉上。她以产后体虚、需绝对静养为由,将大部分管家事宜交给了信得过的赵嬷嬷和几位老成的管事媳妇,非必要绝不露面,也轻易不见外客。
每日,她借口要亲自尝过汤药温度,将熬好的药端进房内,暗中滴入少许灵泉。那灵泉果然神异,不过三五日,她便觉身上恶露排净得比寻常快了许多,那股生产带来的掏空般的虚弱感也逐渐被一股温煦的暖流取代,脸色一日日红润起来,连带着多年前落下的、畏寒心悸的毛病,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对黛玉,她更是精心。乳母是千挑万选的家世清白、身体康健的妇人,但每次喂奶前,贾敏总会亲自抱过女儿,借口亲近,用指尖沾了稀释过的灵泉水,轻轻涂抹在黛玉的唇边,或是兑入那每日必不可少的、用老参和燕窝精心熬制的汁液里,由她亲自一点点喂下。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旬月,那个出生时呼吸微弱、面色青紫的小猫似的婴孩,竟真的慢慢褪去了那层骇人的青灰,皮肤变得白皙透亮起来。虽然依旧比同龄的孩子瘦小些,但呼吸平稳,哭声也渐渐有了力气,那双酷似贾敏的杏眼睁开时,乌溜溜的瞳仁像浸在水银里的黑曜石,灵动有神。来看诊的太医和孙老大夫都啧啧称奇,连称是林大人和夫人爱女之心感动上天,姐儿福泽深厚,竟是闯过了这最凶险的一关。
林如海见状,心中大石落地,对妻女更是爱若珍宝。公务之余,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消磨在贾敏房中,常常抱着女儿,一看就是半晌,那清隽的脸上满是初为人父的傻气与满足。
“敏儿,你看玉儿笑了,”这日休沐,林如海抱着裹在杏子红绫被里的黛玉,喜滋滋地指给贾敏看,“她认得我了,定是认得我了。”
贾敏正靠在窗下的软榻上,就着明亮的天光翻看账册——她身子渐好,也开始逐步收回管家权,暗中梳理府中人事。闻言抬头,只见夫君眉眼舒展,唇角含笑,日光透过窗棂,在他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更显得风仪隽爽,清贵逼人。而被他小心翼翼捧在怀中的玉儿,也确实咧着没牙的小嘴,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小手无意识地挥动着,想去抓他垂下的发丝。
这一幕,温馨得让她眼眶发热。前世,这样的天伦之乐何其短暂!她按下心头的酸涩,莞尔一笑:“是,玉儿最亲爹爹了。”
林如海抬头看她,目光触及她因生产后调养得宜、反而更添几分丰腴妩媚的容颜,眼神不由得深了深,语气也低沉温柔下来:“辛苦夫人了。若非你悉心照料,玉儿怎能如此康健。” 他放下女儿,走到榻边,很自然地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细腻的手背上轻轻摩挲,“我瞧着你气色也好多了,心里才安稳些。”
他的掌心温暖干燥,带着淡淡的墨香。贾敏感受着这份真实的触感,心中一片滚烫。前世,她缠绵病榻,夫君虽关怀备至,却少有这般亲密温存的时刻。她反手与他十指相扣,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低声道:“有夫君在身边,我和玉儿才能安心。”
夫妻二人依偎片刻,看着摇床里自得其乐的女儿,只觉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然而,贾敏并未沉溺于此。温馨之余,她状似无意地提起:“前儿母亲从京里送来的东西,单子我瞧了,真是费心了。只是我如今在用药,好些滋补之物反倒不敢混用,暂且好好收着吧。倒是些给玉儿的精致玩意儿,我看着极好,只是玉儿如今太小,也用不上,一并收库房了。”
林如海点头:“你安排便是。岳母一番心意,我们心领了。”
贾敏又道:“说起来,送东西来的婆子,可是母亲身边的老人?我生产后精神不济,也没好生见见,倒是怠慢了。”
林如海回想了一下:“领头的是岳母院里的一个管事婆子,姓李,看着倒还稳重。随行的还有两个丫鬟,说是岳母特意指来,伺候你月子的。”
贾敏心中冷笑。来了!前世她并未在意,只当是母亲关心,如今想来,这李婆子恐怕是贾母的人,但那两个丫鬟,十有八九是王氏那**人安插的眼线!名为伺候,实为监视,甚至……继续下毒?
她面上不露分毫,只柔声道:“母亲真是体贴。只是我如今身边人手尽够用了,雪雁、赵嬷嬷她们伺候得也尽心。猛然添了生人,反倒不习惯。况且我如今身子也快大好了,不如厚赏她们一番,让她们回京给母亲报个平安,也免得母亲挂心。夫君觉得可好?”
林如海素知妻子出身公府,自有其骄傲和规矩,且她刚经历生产之痛,凡事自然以她舒心为重。便毫不迟疑地应了:“如此也好。便按夫人的意思办,赏赐丰厚些,让她们回去也好生说说你和玉儿安好的消息,让岳母放心。”
事情便这么定了。贾敏雷厉风行,当日便让赵嬷嬷去办了。厚厚地打赏了那李婆子和两个丫鬟,言语温和却态度坚决地送她们启程回京。那两个丫鬟似乎还想找借口留下,被赵嬷嬷不软不硬地挡了回去。
处理完这潜在的隐患,贾敏心中稍安。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王氏在贾府经营多年,手伸得极长,绝不会只有这一招。
她开始借着梳理家务,不动声色地清查自己从荣国府带来的陪嫁人口。这些人,有的是母亲给的,有的是当年府里安排的,鱼龙混杂。她尤其留意那几个在她出嫁前后,有机会接近她饮食起居的。
这一查,果然让她发现些端倪。一个名叫绮罗的二等丫鬟,原是荣国府家生子,她母亲曾在王氏的小厨房里当过差。这绮罗平日里沉默寡言,做事也算稳妥,并不得用,但贾敏依稀记得,前世她出嫁前那段时间,这绮罗似乎因手脚不干净被她撵了出去,当时只当是小事,未曾深究。
如今想来,只怕是王氏见目的达到,便寻个由头将这枚棋子废了,以免引人怀疑!
贾敏按下心头翻涌的杀意,并未立刻发作。打草惊蛇,殊为不智。她只暗中吩咐雪雁,派人悄悄盯着这个绮罗,留意她与外界,尤其是与京城来的什么人有无联系。
与此同时,她对林如海的饮食起居也越发上心。他公务繁忙,常熬夜批阅公文,贾敏便每日亲手炖了滋补的汤水,亲自送到书房,看着他喝下。汤里,自然少不了那滋养身体、消除暗疾的灵泉。
林如海只觉妻子产后愈发温柔体贴,对他照料得无微不至,心中感念,夫妻感情愈发浓笃。他本就年纪不算大,如今没了暗中毒害的困扰,又有灵泉悄然滋养,竟是精神健旺,处理起公务来更加得心应手,连皇帝都偶有嘉奖。
这一日,林如海下朝回来,眉宇间带着一丝轻快,对贾敏道:“今日圣上问起盐政之事,对我呈上的条陈颇为赞许。还特意问起了家眷,听闻玉儿身体渐好,龙颜甚悦,说林家乃书香忠良之家,福泽绵长。”
贾敏心中一动,笑道:“那是圣上隆恩,也是夫君勤勉王事所致。” 她顿了顿,似想起什么,道,“说起来,玉儿身子能好转,也多亏了如今这位乳母张氏,奶水好,人也本分。我瞧着她带来的那个小儿子,虎头虎脑的,倒是壮实。”
林如海随口道:“哦?乳母还有儿子一同进府了?”
“是,才三岁,名叫虎子。我瞧着喜欢,便允她带在身边照料,也算给玉儿积福。” 贾敏语气自然,心中却另有计较。这乳母张氏,是她精心挑选的,其夫家姓贾,与荣国府那边还沾着点远亲,但早已出了五服,家境贫寒。她看重的是张氏身体健康,性情敦厚。提及她的儿子,不过是未雨绸缪,将来或可有用处。
她要让林如海潜意识里觉得,子嗣昌盛,儿孙绕膝,乃是家族兴旺之兆。如此,日后她若再有所出,夫君只会更加欢喜。
时光如水,平静而暗流涌动地流过。黛玉百日时,已是个白白嫩嫩、见人就笑的漂亮娃娃,丝毫看不出初生时的孱弱。林府办了场小小的家宴,只请了几位至交好友,贾敏抱着穿戴一新的女儿出现,容光焕发,姿态娴雅,引得众位夫人纷纷称赞林大人好福气。
宴席散后,贾敏抱着玩累了熟睡的女儿回到房中,雪雁悄声禀报:“太太,盯着绮罗的人回报,前几日,她偷偷托府里采买上的人,往京里捎了一封信。”
贾敏眼神一凛:“可查到是捎给谁?”
“采买的人说,是捎到荣国府后街,一个叫‘多浑虫’的酒鬼手里。那多浑虫……是府里周瑞的干儿子。” 周瑞,正是王氏的陪房,心腹中的心腹!
果然!这条线还没断!
贾敏轻轻拍着女儿的手微微一顿,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很好。我的“好二嫂”,你果然还在盯着我。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了。
她低声吩咐雪雁:“不必拦着,让她传。只是……想法子弄清楚信里说了什么。还有,那个多浑虫,也给我盯紧了。”
“是。”
雪雁退下后,贾敏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初绽的玉兰花苞。春寒料峭,但阳光已有暖意。
她的玉儿正在咿呀学语,她的夫君仕途顺遂,她的身体已然康健。而她的仇人,还在做着那些阴损的勾当,却不知致命的网,正在一点点向她收紧。
贾敏深吸一口带着早春寒意的空气,感觉体内那灵泉带来的暖流,与胸腔中燃烧的复仇火焰,交织在一起。
她不急。她有的是时间,和她慢慢玩。
当务之急,是让自己更快地强大起来,无论是身体,还是在这内宅、乃至将来可能面对的更大风波中的掌控力。
她摸了摸依旧平坦的小腹,眼神幽深。或许,是时候再给玉儿添个弟弟了。一个健康的,能继承林家香火,能保护姐姐的弟弟。
还有京里的大哥大嫂……算算时间,离前世张氏和贾瑚出事,应该还有几年。她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提醒他们,或者……直接斩断王夫人伸向他们的黑手。
路要一步一步走,账要一笔一笔算。
每日,她借口要亲自尝过汤药温度,将熬好的药端进房内,暗中滴入少许灵泉。那灵泉果然神异,不过三五日,她便觉身上恶露排净得比寻常快了许多,那股生产带来的掏空般的虚弱感也逐渐被一股温煦的暖流取代,脸色一日日红润起来,连带着多年前落下的、畏寒心悸的毛病,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对黛玉,她更是精心。乳母是千挑万选的家世清白、身体康健的妇人,但每次喂奶前,贾敏总会亲自抱过女儿,借口亲近,用指尖沾了稀释过的灵泉水,轻轻涂抹在黛玉的唇边,或是兑入那每日必不可少的、用老参和燕窝精心熬制的汁液里,由她亲自一点点喂下。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旬月,那个出生时呼吸微弱、面色青紫的小猫似的婴孩,竟真的慢慢褪去了那层骇人的青灰,皮肤变得白皙透亮起来。虽然依旧比同龄的孩子瘦小些,但呼吸平稳,哭声也渐渐有了力气,那双酷似贾敏的杏眼睁开时,乌溜溜的瞳仁像浸在水银里的黑曜石,灵动有神。来看诊的太医和孙老大夫都啧啧称奇,连称是林大人和夫人爱女之心感动上天,姐儿福泽深厚,竟是闯过了这最凶险的一关。
林如海见状,心中大石落地,对妻女更是爱若珍宝。公务之余,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消磨在贾敏房中,常常抱着女儿,一看就是半晌,那清隽的脸上满是初为人父的傻气与满足。
“敏儿,你看玉儿笑了,”这日休沐,林如海抱着裹在杏子红绫被里的黛玉,喜滋滋地指给贾敏看,“她认得我了,定是认得我了。”
贾敏正靠在窗下的软榻上,就着明亮的天光翻看账册——她身子渐好,也开始逐步收回管家权,暗中梳理府中人事。闻言抬头,只见夫君眉眼舒展,唇角含笑,日光透过窗棂,在他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更显得风仪隽爽,清贵逼人。而被他小心翼翼捧在怀中的玉儿,也确实咧着没牙的小嘴,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小手无意识地挥动着,想去抓他垂下的发丝。
这一幕,温馨得让她眼眶发热。前世,这样的天伦之乐何其短暂!她按下心头的酸涩,莞尔一笑:“是,玉儿最亲爹爹了。”
林如海抬头看她,目光触及她因生产后调养得宜、反而更添几分丰腴妩媚的容颜,眼神不由得深了深,语气也低沉温柔下来:“辛苦夫人了。若非你悉心照料,玉儿怎能如此康健。” 他放下女儿,走到榻边,很自然地握住她的手,指尖在她细腻的手背上轻轻摩挲,“我瞧着你气色也好多了,心里才安稳些。”
他的掌心温暖干燥,带着淡淡的墨香。贾敏感受着这份真实的触感,心中一片滚烫。前世,她缠绵病榻,夫君虽关怀备至,却少有这般亲密温存的时刻。她反手与他十指相扣,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低声道:“有夫君在身边,我和玉儿才能安心。”
夫妻二人依偎片刻,看着摇床里自得其乐的女儿,只觉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然而,贾敏并未沉溺于此。温馨之余,她状似无意地提起:“前儿母亲从京里送来的东西,单子我瞧了,真是费心了。只是我如今在用药,好些滋补之物反倒不敢混用,暂且好好收着吧。倒是些给玉儿的精致玩意儿,我看着极好,只是玉儿如今太小,也用不上,一并收库房了。”
林如海点头:“你安排便是。岳母一番心意,我们心领了。”
贾敏又道:“说起来,送东西来的婆子,可是母亲身边的老人?我生产后精神不济,也没好生见见,倒是怠慢了。”
林如海回想了一下:“领头的是岳母院里的一个管事婆子,姓李,看着倒还稳重。随行的还有两个丫鬟,说是岳母特意指来,伺候你月子的。”
贾敏心中冷笑。来了!前世她并未在意,只当是母亲关心,如今想来,这李婆子恐怕是贾母的人,但那两个丫鬟,十有八九是王氏那**人安插的眼线!名为伺候,实为监视,甚至……继续下毒?
她面上不露分毫,只柔声道:“母亲真是体贴。只是我如今身边人手尽够用了,雪雁、赵嬷嬷她们伺候得也尽心。猛然添了生人,反倒不习惯。况且我如今身子也快大好了,不如厚赏她们一番,让她们回京给母亲报个平安,也免得母亲挂心。夫君觉得可好?”
林如海素知妻子出身公府,自有其骄傲和规矩,且她刚经历生产之痛,凡事自然以她舒心为重。便毫不迟疑地应了:“如此也好。便按夫人的意思办,赏赐丰厚些,让她们回去也好生说说你和玉儿安好的消息,让岳母放心。”
事情便这么定了。贾敏雷厉风行,当日便让赵嬷嬷去办了。厚厚地打赏了那李婆子和两个丫鬟,言语温和却态度坚决地送她们启程回京。那两个丫鬟似乎还想找借口留下,被赵嬷嬷不软不硬地挡了回去。
处理完这潜在的隐患,贾敏心中稍安。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王氏在贾府经营多年,手伸得极长,绝不会只有这一招。
她开始借着梳理家务,不动声色地清查自己从荣国府带来的陪嫁人口。这些人,有的是母亲给的,有的是当年府里安排的,鱼龙混杂。她尤其留意那几个在她出嫁前后,有机会接近她饮食起居的。
这一查,果然让她发现些端倪。一个名叫绮罗的二等丫鬟,原是荣国府家生子,她母亲曾在王氏的小厨房里当过差。这绮罗平日里沉默寡言,做事也算稳妥,并不得用,但贾敏依稀记得,前世她出嫁前那段时间,这绮罗似乎因手脚不干净被她撵了出去,当时只当是小事,未曾深究。
如今想来,只怕是王氏见目的达到,便寻个由头将这枚棋子废了,以免引人怀疑!
贾敏按下心头翻涌的杀意,并未立刻发作。打草惊蛇,殊为不智。她只暗中吩咐雪雁,派人悄悄盯着这个绮罗,留意她与外界,尤其是与京城来的什么人有无联系。
与此同时,她对林如海的饮食起居也越发上心。他公务繁忙,常熬夜批阅公文,贾敏便每日亲手炖了滋补的汤水,亲自送到书房,看着他喝下。汤里,自然少不了那滋养身体、消除暗疾的灵泉。
林如海只觉妻子产后愈发温柔体贴,对他照料得无微不至,心中感念,夫妻感情愈发浓笃。他本就年纪不算大,如今没了暗中毒害的困扰,又有灵泉悄然滋养,竟是精神健旺,处理起公务来更加得心应手,连皇帝都偶有嘉奖。
这一日,林如海下朝回来,眉宇间带着一丝轻快,对贾敏道:“今日圣上问起盐政之事,对我呈上的条陈颇为赞许。还特意问起了家眷,听闻玉儿身体渐好,龙颜甚悦,说林家乃书香忠良之家,福泽绵长。”
贾敏心中一动,笑道:“那是圣上隆恩,也是夫君勤勉王事所致。” 她顿了顿,似想起什么,道,“说起来,玉儿身子能好转,也多亏了如今这位乳母张氏,奶水好,人也本分。我瞧着她带来的那个小儿子,虎头虎脑的,倒是壮实。”
林如海随口道:“哦?乳母还有儿子一同进府了?”
“是,才三岁,名叫虎子。我瞧着喜欢,便允她带在身边照料,也算给玉儿积福。” 贾敏语气自然,心中却另有计较。这乳母张氏,是她精心挑选的,其夫家姓贾,与荣国府那边还沾着点远亲,但早已出了五服,家境贫寒。她看重的是张氏身体健康,性情敦厚。提及她的儿子,不过是未雨绸缪,将来或可有用处。
她要让林如海潜意识里觉得,子嗣昌盛,儿孙绕膝,乃是家族兴旺之兆。如此,日后她若再有所出,夫君只会更加欢喜。
时光如水,平静而暗流涌动地流过。黛玉百日时,已是个白白嫩嫩、见人就笑的漂亮娃娃,丝毫看不出初生时的孱弱。林府办了场小小的家宴,只请了几位至交好友,贾敏抱着穿戴一新的女儿出现,容光焕发,姿态娴雅,引得众位夫人纷纷称赞林大人好福气。
宴席散后,贾敏抱着玩累了熟睡的女儿回到房中,雪雁悄声禀报:“太太,盯着绮罗的人回报,前几日,她偷偷托府里采买上的人,往京里捎了一封信。”
贾敏眼神一凛:“可查到是捎给谁?”
“采买的人说,是捎到荣国府后街,一个叫‘多浑虫’的酒鬼手里。那多浑虫……是府里周瑞的干儿子。” 周瑞,正是王氏的陪房,心腹中的心腹!
果然!这条线还没断!
贾敏轻轻拍着女儿的手微微一顿,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很好。我的“好二嫂”,你果然还在盯着我。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了。
她低声吩咐雪雁:“不必拦着,让她传。只是……想法子弄清楚信里说了什么。还有,那个多浑虫,也给我盯紧了。”
“是。”
雪雁退下后,贾敏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初绽的玉兰花苞。春寒料峭,但阳光已有暖意。
她的玉儿正在咿呀学语,她的夫君仕途顺遂,她的身体已然康健。而她的仇人,还在做着那些阴损的勾当,却不知致命的网,正在一点点向她收紧。
贾敏深吸一口带着早春寒意的空气,感觉体内那灵泉带来的暖流,与胸腔中燃烧的复仇火焰,交织在一起。
她不急。她有的是时间,和她慢慢玩。
当务之急,是让自己更快地强大起来,无论是身体,还是在这内宅、乃至将来可能面对的更大风波中的掌控力。
她摸了摸依旧平坦的小腹,眼神幽深。或许,是时候再给玉儿添个弟弟了。一个健康的,能继承林家香火,能保护姐姐的弟弟。
还有京里的大哥大嫂……算算时间,离前世张氏和贾瑚出事,应该还有几年。她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提醒他们,或者……直接斩断王夫人伸向他们的黑手。
路要一步一步走,账要一笔一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