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默于安西都护府励精图治,一边推行新政、一边擘画未来科技蓝图之际,一股潜藏的暗流,正悄然从帝国的权力中心——咸阳,向着遥远的西陲蔓延而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默的崛起太过迅速,太过耀眼。以戍卒之身,凭借奇技军功,数年间跃居九卿,开府西域,权柄之重,几与裂土封王无异。其麾下神机营战无不胜,安西都护府蒸蒸日上,万邦来朝,俨然国中之国。这一切,固然令始皇帝嬴政欣赏其才,倚为干城,但也不可避免地触动了朝中许多固有势力的利益,引来了无数或明或暗的嫉妒与猜忌。

  丞相李斯,这位法家巨擘,帝国的实际治理者,对于李默这套融合了法家严苛制度与某些看似“儒家”怀柔(如兴教化)乃至“墨家”技巧(如格物院)的施政方略,内心深处抱有极大的疑虑。他担忧李默权势过重,尾大不掉,更担忧其“奇技**巧”会动摇以农战为本的国策,蛊惑人心。

  而中车府令赵高,这个隐藏得更深的阴谋家,则看到了更大的机会。他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对李默的信任并非毫无保留,那份欣赏背后,同样潜藏着帝王对强臣本能般的忌惮。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如同毒蛇般在皇帝耳边吹风。

  “陛下,李都护才具非凡,确为国之栋梁。然,其于安西,广立官学,招收胡裔,恐非纯用夏变夷之道,久之,胡风浸染,恐生他念……”

  “闻其格物院,所研之物,闻所未闻,耗资巨万,却于军国大事无直接裨益,长此以往,恐空耗国帑……”

  “西极使团,规模浩大,所费不赀,然西极渺茫,能否成功尚未可知。李都护如此热衷于此,是否……其志仅在西域?”

  这些话语,如同细小的冰碴,投入嬴政那深如寒潭的心湖,起初并未掀起波澜,但日积月累,终究会慢慢凝结。

  这一日,一份来自御史大夫府的奏章,被呈送到了嬴政的案头。奏章并非直接弹劾李默,而是以“风闻”之辞,参奏安西都护府长史(李默麾下文官之首)在处置一桩胡商与秦商纠纷时,“曲法阿附胡俗,有损国体”,并隐约提及都护府市舶司在征收商税时,“尺度不一,恐有贪墨之嫌”。

  奏章内容看似针对李默下属,实则剑指李默本人及其治政方针。这背后,显然有朝中势力在推动。

  嬴政览毕,面无表情,只是将那奏章轻轻放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深知李默的能力与忠诚,也清楚安西都护府对于帝国西陲的战略价值。但帝王心术,在于平衡。他不能允许任何一个臣子,哪怕功劳再大,脱离掌控,形成独立的势力范围。

  “拟旨。”嬴政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安西都护李默,抚定西域,功勋卓著。然,都护府初立,百事草创,法度或有未周。着其严饬下属,秉公执法,不得徇私。另,都护府一应开支用度,需按月造册,详报少府及丞相府核查,不得有误。”

  这道旨意,看似寻常的训诫和加强监管,但其背后传递的信号,却让嗅觉敏锐的朝臣们心中一凛——陛下对李都护,并非全然放心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开。一些原本就嫉妒李默的官员,开始蠢蠢欲动。而一些原本看好或依附李默的人,则感到了不安。

  这股来自咸阳的**寒风,穿越千山万水,终于吹到了宣威城。

  当李默接到这份措辞平淡却内涵锋锐的圣旨时,他正在格物院观看“金火”组最新一次高炉试验的数据记录。他放下手中的竹简,沉默了片刻。

  程椽、王焕等核心僚属面露忧色。

  “都护,此乃朝中有人构陷!”王焕愤然道,“陛下此举,恐是听信谗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李默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他深知自己走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功高震主,这是千古难题。更何况,他带来的变化太过剧烈,触及了太多旧有利益和观念。

  “都护,我们该如何应对?”程椽谨慎地问道,“是否要暂缓一些项目,尤其是格物院那边……”

  “不。”李默断然摇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新政不可废,格物院的研究更不能停!此乃安西乃至帝国未来之根本,岂能因些许谗言而动摇?”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宣威城熙熙攘攘的景象。

  “陛下要核查账目,我们便给他看最清晰、最无可挑剔的账目!市舶司的每一笔税收,工坊的每一分开销,屯田的每一粒收获,都要记录在案,有据可查!”

  “陛下要我们秉公执法,我们便做得比秦律更严、更公!无论是秦人胡人,一视同仁!”

  “至于格物院……”李默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那些‘奇技**巧’,眼下或许看不到大用,但总有一天,它们会展现出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价值!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退缩,而是加快脚步,拿出更多的成果!”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程椽和王焕:“传令下去,都护府上下,各司其职,一切照旧,但需更加谨言慎行,精益求精。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政绩和无可指摘的行为,让所有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诺!”两人见李默如此镇定决绝,心中稍安,领命而去。

  李默独自留在房中,眉头微蹙。他并不惧怕**斗争,拥有系统和超越时代的见识是他的底气。但他也明白,来自内部的牵制,往往比外部的敌人更加棘手和耗费心力。他必须未雨绸缪。

  他唤出系统界面,看着依旧庞大的积分储备,心中开始思索。或许,是时候利用这些积分,在朝中编织一张属于自己的、隐秘的信息网了?或者,研发一些能够更直接体现格物院价值、让皇帝和朝臣都无法拒绝的“奇物”?

  风起于青萍之末。咸阳的这场风波,虽然暂时被李默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挡了回去,但它无疑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帝国的西陲并非世外桃源,都护府的辉煌之下,暗流已然涌动。未来的道路,必将伴随着更多的挑战与博弈。而李默,这位凭借科技与智慧崛起的帝国新贵,将如何在这场权力与理念的漩涡中,继续引领他的安西都护府破浪前行,守护他为之奋斗的革新之火?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