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上,风雪骤歇。

  那道从黑暗密道中走出的身影,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漾开了一圈圈无声的、足以令在场所有人屏息的涟漪。

  张无忌。

  这个名字,或许在场的六大派中,只有寥寥数人还依稀记得。

  但当他身上那股与宋青书同源、却又更加内敛深厚的九阳气韵,如渊渟岳峙般散开时,所有顶尖高手的心头,都为之一震。

  又一个绝世高手!

  人群,不自觉地,再次为他让开了一条通路。

  那条路,不偏不倚,正好通向那个刚刚被万人拥戴、接掌明教的青衫少年。

  两道身影,隔着十丈距离,遥遥相望。

  一个,是夺舍重生、逆天改命,以雷霆手段整合江湖的穿越者。

  一个,是身负奇遇、宅心仁厚,本该在此刻力挽狂澜的天命之子。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没有火花,没有敌意,只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淡淡的探寻与了然。

  仿佛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

  宋青书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微笑。

  他没有理会身后杨逍等人那瞬间变得紧张的眼神,更没有在意六大派阵营中那再次响起的惊疑之声。

  他只是对着那道略显困惑的身影,朗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

  “张兄弟,别来无恙。”

  张无忌的身体微微一震。

  他看着眼前这个气度从容、仿佛早已知晓他一切的少年,那双明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惊疑。

  他抱了抱拳,声音略带沙哑:“阁下是?”

  “武当,宋青书。”

  “宋青书?”张无忌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个名字,他当然记得。

  那个曾经总是跟在芷若妹妹身后,骄傲自负的少年。

  可眼前的这个人,与他记忆中的那道身影,早已判若两人。

  “此地人多眼杂,非是叙话之所。”宋青书对着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目光坦荡,“可否借一步说话?”

  张无忌犹豫了片刻,他看了一眼不远处武当阵营中,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师伯师叔,又看了看眼前这个让他完全看不透的宋青书,最终,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宋青书没有再多言,他转身,对着身后神情紧张的杨逍与殷天正等人,淡然道:“杨左使,鹰王。这位张兄弟,乃是我武当派故人,亦是贵教谢逊法王之义子。我与他有些私话要谈,还请各位在此稍候,并安抚教众,救治伤员。”

  此言一出,杨逍等人皆是心中剧震!

  谢逊法王之义子?

  他们看着张无忌,那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

  “一切,谨遵教主号令。”杨逍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对着宋青书,恭敬一揖。

  宋青书点了点头,随即,便带着张无忌,两人一前一后,朝着光明顶后山一处僻静的悬崖走去。

  身后,是数千道充满了惊疑与猜测的目光。

  后山,悬崖之畔。

  万仞绝壁之下,是深不见底的云海。

  冷风呼啸,吹动着两人的衣角,猎猎作响。

  “义父他……还好吗?”沉默许久,张无忌终是忍不住,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金毛狮王谢前辈,如今身在冰火岛,安然无恙。”宋青书的声音平静,“屠龙刀,亦在他手中。”

  张无忌闻言,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那张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释然。

  他看着眼前这个仿佛无所不知的少年,心中的戒备,又消减了几分。

  “宋……宋师兄。”他改了称呼,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今日之事,究竟是……”

  宋青书没有隐瞒,他将成昆与陈友谅的阴谋,将六大派如何被利用,将自己如何一步步揭开真相,以及最后,为何会暂代明教教主之位,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

  他的叙述,客观,冷静,不带半分夸耀,仿佛只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张无忌静静地听着。

  他的脸上,神情变幻。

  从最初的震惊,到中途的愤怒,再到最后的恍然与沉默。

  当宋青书说完最后一个字时,他已是彻底明白了所有前因后果。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长不了几岁,却以一己之力,在正邪两派的惊涛骇浪之中,硬生生杀出了一条生路的少年,那双明亮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知道,换做是自己,绝无可能做到这般地步。

  他或许能凭着一身神功,在万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

  但他绝无这等心智与手段,去破解这环环相扣的毒计,去化解这积攒了数十年的血海深仇。

  “所以,你接掌了明教。”张无忌的声音有些干涩。

  “是,暂代。”宋青书坦然点头,“外有暴元虎视眈眈,内有成昆宵小未除。此刻,江湖需要一个声音,明教也需要一面旗帜。而我,恰好站在了这个位置上。”

  他说得云淡风轻,张无忌却听出了其中那份沉甸甸的担当与凶险。

  “那你……”张无忌看着他,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你想要我做什么?”

  他以为,对方会让他交出从白猿腹中得到的《九阳真经》,或是让他臣服,或是将他软禁。

  然而,宋青书的回答,再次出乎了他的预料。

  “我希望你,回武当山。”

  张无忌彻底愣住了。

  “回武当?”

  “对。”宋青书的目光,望向了远方那片被云海笼罩的中原大地,眼神深邃,“张真人他老人家,年事已高。武当山上,需要你。”

  “你的身份,太过特殊。你是武当弟子,亦是谢逊法王义子。你若留在明教,只会让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六大派,不会信你。明教众人,亦会因你与我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猜忌。”

  “而你若回到武当,便是我与武当,与整个正道之间,最稳固的一条纽带。”

  宋青书缓缓转过身,看着张无忌那张写满了震惊与不解的脸,微微一笑。

  “张兄弟,这天下,很大。棋盘,也很大。”

  “我来走这明面上的棋,去整合明教,去联合义军,去做那站在风口浪尖之上,与元廷正面对抗的靶子。”

  “而你,”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信任”的光芒,“我希望你,能做那枚隐藏在暗处的棋子。替我,看好这片江湖的后方。替我,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师门。”

  “一明,一暗。一在朝,一在野。”

  “待到他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你我兄弟,再于这光明顶上,把酒言欢,岂不快哉?”

  一番话,开诚布公,坦坦荡荡。

  张无忌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宋青书。

  他所有的担忧,所有的疑虑,在对方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面前,尽数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理解、被信任的感动。

  他想起了那个在蝴蝶谷中,宁愿自己身败名裂,也要救治六大派仇敌的胡青牛。

  他又想起了那个在昆仑山巅,耗尽心力,将《九阳真经》刻于石壁,只为不让绝学失传的自己。

  他和他们,原来是同一种人。

  许久,张无忌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那张平凡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

  他对着宋青书,郑重无比地,抱拳一拜。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却已胜过千言万语。

  “他日抗元大业,若有驱驰,我武当上下,必万死不辞!”

  两只年轻的手掌,在昆仑山巅,在万丈云海之上,重重地,握在了一起。

  一个全新的江湖格局,一个关乎天下未来的约定,就此定下。

  当夜,星汉灿烂。

  光明顶上那场惊天动地的厮杀,仿佛已是上个世纪的旧事。

  各派弟子在宋青书的安排下,与明教众人同处一地,虽依旧泾渭分明,却已没了之前的剑拔弩张。

  周芷若独自一人,悄然来到了后山那片通往议事大厅的石阶之上。

  她抬起头,望着那片仿佛触手可及的璀璨星河,心中思绪万千,如潮水般起伏。

  今日发生的一切,对她的冲击实在太大。

  那个在她心中,既让她敬畏,又让她感到一丝慌乱的青衫身影,如今,竟真的成了执掌一方、号令天下的绝代人雄。

  她不知道,自己该喜,还是该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