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从饰演小海狸开始 第84章 温馨之下的出刀

小说:美娱:从饰演小海狸开始 作者:懒得去管顺其自然 更新时间:2025-10-07 00:31:25 源网站:2k小说网
  迈克尔·艾斯纳相中埃米纳姆的原因很简单。

  一来,那就是所有的攻击都是需要人来发动的。

  二来,那是埃米纳姆在北美臭名昭著。

  前者无需多言。

  后者嘛……

  如果艾斯纳他们找一个正常的人来抨击伊莎贝拉,就比如说找一个娱乐向的媒体编辑,让他写一份【伊莎贝拉乃是圈钱公主】的稿子,那么消息发出后,舆论就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觉得有理,然后民众开始声讨伊莎贝拉。

  第二种,是觉得没理,然后民众开始怒喷撰稿人。

  并且,第二种反馈出现的概率比第一种大。

  因为伊莎贝拉的口碑好嘛,且,说句大实话,年龄真的是伊莎贝拉最好的保护伞。

  当伊莎贝拉只有13岁时,又有几个人会相信她拍电影、发唱片是在主动圈钱呢?

  她甚至到现在都没来过美国!

  这是一个想要恶意圈钱的人干得出来的事情吗?

  对吧?

  So,让大众都不认识的人出面抹黑,很容易出现舆情刚爆发风向就反转的情况,华纳和迪士尼随便发发通稿引导舆论就行了。为了避免这种失败,找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拥有一定粉丝的人来攻击伊莎贝拉就很有必要了,因为粉丝在面对偶像时……

  很多时候粉丝都是会盲从的,他们会相信偶像说的一切。

  这种‘相信’会让抹黑言论从一开始就收获到大量的舆论支持。

  接着,媒体便可以乘着风浪,疯狂搅屎了。

  然后,他们便有极高的概率,把‘恶意圈钱’这顶帽子扣到伊莎贝拉的头上。

  既然如此,当下,偌大的北美里还有谁比埃米纳姆更加合适吗?

  没有。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埃米纳姆喜欢发癫,他向谁开炮都是正常的;

  这会让大众忽略伊莎贝拉遭受的攻击是不是他人的阴谋;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埃米纳姆有着一票信徒,不管他喷谁,他的粉丝都会跟团;

  这会让抹黑之音在问世之时就收获巨大的支持声浪;

  因为他是小布朗夫曼的人,在艾斯纳的眼里,这就是自己人的枪……

  至于说艾斯纳的手里明明有着天地同寿的杀招,他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甩出**?他完全可以让正常人写抨击稿,把圈钱黑锅扣到华纳和迪士尼的身上,从而直接攻击他们?

  这个嘛……

  艾斯纳的核心诉求,是拥抱完整的迪士尼。

  他想继续当迪士尼的王!

  而不是把迪士尼给核平!

  “所以这件事情操作起来有难度吗?”

  翌日。

  环球总部。

  小埃德加·布朗夫曼刚回加州便召见起了自己的下属,环球董事长道格·莫里斯。

  老板的需求听得莫里斯眉心微蹙,点头又摇头,“Boss,用埃米纳姆攻击伊莎贝拉这件事情我们能做,但,如果失败了,那埃米纳姆可能就会……会……过气了……”

  现在的埃米纳姆已经是臭名远扬了。

  虽然他去年的四专《The Eminem Show》卖的很好,已经跑到两千万了,但在牛姐强势回怼后,在对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他若是继续招惹圈中顶流,那……

  他的未来估计也就那样了。

  《The Eminem Show》或许就是他的生涯巅峰了。

  这是道格·莫里斯不愿意瞧见的事情。

  当下,环球音乐的净利润有很多都是埃米纳姆拉出来的呢。

  但……

  “道格,一个玩嘻哈的**你还想持有多久?”

  小布朗夫曼满不在乎的看着莫里斯,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想,没了埃米纳姆后环球音乐的财报会不好看,但我想和你说,嘻哈歌手的职业生涯也就几年时间。”

  “因为他们嘴臭,因为他们惹事,因为他们会随时的暴毙。”

  “当年东西海岸的diss大战你难道忘了?”

  “它让参与进去的各家公司市值狂跌……”

  东西海岸的diss大战发生于十年前。

  具体的过程三言两语间根本说不清,反正就是东海岸的说唱圈和西海岸的说唱圈互喷、约架、最后火拼,总之,那是嘻哈圈子里,又或者说是流行音乐圈里死人最多的大事件。

  2Pac与Biggie的Beef甚至让他们拥有了一个位于佛伯乐的专属档案室。

  两人的死亡是战争的落幕,但,蔓延数十年的斗争里,死掉的家伙又岂止两个?

  这也是嘻哈上不了台面的真正原因嘛。西方社会的道德感已经很低了,这边的主流不要求你完全正确,但你们天天搞枪击,天天在死人又是什么鬼啊?

  既然暴死街头都已经成了大众对嘻哈歌手的刻板印象了,那埃米纳姆的未来……

  讲真啊,在小布朗夫曼的眼里,这家伙几乎没有未来。

  因为他喷的那些人都是有狂信徒的。

  你把那些人逼急了,那些人是真的会请你吃枪子的。

  由于不稳定的未来在资本的面前就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用这种人做枪,在棋手的眼里,那反而是废物利用。

  So……

  小布朗夫曼神色严肃的盯着莫里斯。

  “Okay,我明白了。”

  莫里斯缓缓地点了点头,既然老板心意已决,那他便不再劝说。

  但同时,他又道:“Boss,我们可以让埃米纳姆攻击伊莎贝拉,但不能直接授意。”

  “因为直接授意很危险,阿姆就是个疯子,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秒会说什么,他知道的越多,在嗅到危险时,就很有可能把我们也拖下水,所以……”

  说到这儿,莫里斯的话语忽然一顿。

  小布朗夫曼知道,莫里斯是在等自己的反应呢。

  “继续。”他伸了伸下巴,示意莫里斯安心。

  眼瞅着老板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问题,莫里斯这才道:“实际上,阿姆曾经和我说过,他说玛丽亚·凯莉不能让他走上巅峰,他最想攻击的其实是MJ。”

  “当他本就有继续出击的想法后,我会想办法和他沟通一下的。”

  “引导他,暗示他,让他主动的把炮口从MJ的身上挪到伊莎贝拉的身上。”

  “并且,我觉得这件事情并不难,因为……”

  “我在他公司里有眼线。”

  “我听说,他很不喜欢伊莎贝拉。”

  “很好,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小布朗夫曼很满意莫里斯的回答。

  挥了挥手,让他去忙。

  虽然小布朗夫曼能够轻松的搞定埃米纳姆,但这并不意味着艾斯纳的计划可以完美的执行了,因为在设计计划时,艾斯纳便觉得,他们对埃米纳姆的引导不是计划中最困难的那一环,真正难搞定的人,其实是《阳光小美女》的编剧迈克尔·阿恩特。

  至于理由?

  很简单。

  这家伙是个正常人。

  他是有脑子的。

  而有脑子的人都能判断事情的利害。

  事实也是如此——

  在被艾斯纳派来的人找上后,阿恩特顿时觉得对方的抹黑提议是脑子有泡。

  这不仅是因为他看过《好声音》,知道《好声音》和自己写的《阳光》完全不一样,更是因为他知道现在的伊莎贝拉有多强,恶意抹黑可能会让他人间蒸发。

  然而,就在他准备拒绝艾斯纳的下属所带来的诋毁提议时。

  艾斯纳的人忽的伸出两根手指,道:“200万美金。”

  “只要你愿意站出来攻击伊莎贝拉,我们就给你200万美金,并且可以先打钱。”

  “然后,迈克尔,你难道不想报复伊莎贝拉,报复克里斯·哥伦布吗?”

  “他们抢了你的剧本诶。”

  “他们把你的心血乱改一通诶。”

  “……”

  阿恩特沉默了。

  平心而论,在得知买剧本的家伙乃是斯皮尔伯格那边的人后,阿恩特的心里便已经有了预感,他知道自己的故事大概率会被改的面目全非。

  但就算他早有心理准备,但当事情真的发生后,他的内心还是有些恼火的。因为对于一个编剧来说,剧本就是他们的孩子。卖剧本就相当于是卖孩子,光是这件事情就已经让人很难受了,而孩子被人买了后,对方不仅没有善待,反而还削肉剔骨?

  这个……

  其实已经算是侮辱人了。

  因为你只要骨架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写呢?

  抄大纲这种事情在业内又不算抄。

  但……

  阿恩特知道,不管自己有何想法,当下,他都只能受着!

  因为他怼不过伊莎贝拉!

  怼不过斯皮尔伯格!

  怼不过圈内的一众资本!

  “抱歉,我很想拿这个钱,但我怕我自己有命拿钱没命花。”

  在经过一番复杂的思想斗争后,阿恩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这不是他不清楚所来之人一定有着资本背书啊,而是他不想和藏头露尾的资本相合作。

  资本社会里,藏头露尾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出招之人怼不过自己的对家。

  真正强势的人在攻击之时都是会亮明身份的——

  我洛克菲勒要杀你,谁赞成谁反对?

  而就在阿恩特摇头起身,准备离开时,艾斯纳的下属又伸出了三根手指,继续出牌:

  “300万,并且不用你诋毁。”

  “你要做的就是对着镜头讲述一段过往。”

  “这个对你来说应该不困难吧?”

  阿恩特的身子忽的一顿。

  艾斯纳的下属则面露笑容。

  虽然娱乐圈里的很多人都可以用文化有限来形容,但不是所有人都是**。

  因此,当阿恩特正儿八经的接受过大学教育后,艾斯纳便觉得,他大概率不会出面指控伊莎贝拉买剧本的,这么做对他百害而无一利,除了冰冷的金钱,他几乎得不到其他。

  这个判断很好理解啊——

  当伊莎贝拉的背后有着华纳和迪士尼时,阿恩特的诋毁会让他从好莱坞里直接消失。

  因为他这么做后其实算是破坏行规了嘛。

  所以,在制定计划时,艾斯纳便也提前想好了曲线救国的备用方案。

  如果阿恩特真的不愿诋毁,那他便退让一步,只需要阿恩特在媒体面前讲述一个故事就行了,他相信,用300万美金的价格买一段过去是阿恩特能够接受的交易。

  至于是什么故事嘛……

  “我要考虑一下。”

  阿恩特听明白了。

  并且有些心动。

  可就算他再怎么心动,他也觉得自己得沉淀一下冷静思考。

  但……

  “还是先钱。”

  在阿恩特迈步的同时,艾斯纳的人也站起了身,和他一同走出了约见的咖啡厅。

  “300万美金会在今天下午六点前出现在你那八张不同的银行卡上。”

  “你可以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验证。”

  “然后,在九点之前抵达洛杉矶国际机场。”

  “我们给你定的飞机会在今晚的九点四十起飞。”

  “你会在明早的七点前飞抵纽约。”

  “届时,有人会拿着你的姓名牌为你接机的。”

  “只要你跟着那人走,你便可以在六个小时内完成工作。”

  “接着,你可以去斯里兰卡或者印度度假。”

  “我们知道你曾经在这两个地方生活过,那是一段愉快的经历不是吗?”

  “前往两地的机票我们已经给你定好了,就在后天,纽约起飞。”

  “当然,如果你不想出国度假,那也可以回弗吉尼亚看看?”

  “我想,你的家人应该很想你。”

  言语至此,两人也来到了咖啡厅的门口。

  强买强卖的行为让阿恩特瞪大了双眼,也让艾斯纳的人伸出了右手。

  “祝你生活愉快。”

  那灿烂的笑容和详细的资料让阿恩特明白,自己没有拒绝的可能了。

  既然如此……

  冲回家。

  翻户头。

  当300万美金以八笔不同的数字,从八家不同的公司,以购买剧本、创意支持、灵感写作等理由陆续出现后,阿恩特也于指定时间抵达了洛杉矶机场。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世界也来到了2003年的6月21日……

  这天的纽约,晴空万里。

  一大清早,迪士尼粉丝俱乐部的门口便聚满了人。

  少男少女的脸上写满了开心,他们都是来参加《美国好声音》的海选的。

  今天是不少城市的海选启动日嘛。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签完到领好号牌的家伙依序排队,陆续入场。

  拉娜·德雷也在队伍中。

  与很多结伴而来,或是有人陪同的家伙不一样,今日的拉娜·德雷是独自一人过来的。

  她的老叔并不在。

  因为对方在前天突然接到了学校里的电话,说是有意外出现的工作要他处理,于是便只能返校了。对此,她的老叔很是遗憾,但拉娜·德雷并不在意这些事,她孤独习惯了。

  而就在她一边排队一边轻哼着参赛歌曲的旋律,想要在进场开始之前找好感觉时……

  “伊丽莎白·格兰特?”

  一声呼唤钻进了她的耳中。

  抬头一瞧,一名脖挂身份牌的工作人员正冲着她笑。

  这名工作人员左手在前——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看上去像是报名时大家填的表?

  右手背负——那副模样有一股子行礼的架势。

  虽然拉娜·德雷不明白工作人员为什么会突然喊自己,但她还是在第一时间点头回应,“耶,我是伊丽莎白,请问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当然。”

  工作人员笑着扬眉。

  拿出右手,五指之上拖着一个巴掌大的礼品盒。

  “如果你的报名信息没有错的话,今天应该是你十八岁的生日。”

  “祝你生日快乐。”

  “噢~~~谢谢~~~”

  拉娜·德雷面露惊喜!

  今天还真是她的成年日!

  伸手接过小礼物,虽然礼盒很轻,但不重要,因为这是她成年之后收到的第一个祝福!

  两人的对话也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骤然出现的小礼物让不少人面露惊讶。

  更引起了一些骚动。

  在大家的注视下,工作人员又笑着道:“打开看看?”

  “好。”

  没有犹豫,直接拆包。

  很快,一个手捧蛋糕的海狸吧唧(badge)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蛋糕的上方,还有着圆弧形的祝福‘Happy Birthday’。

  “噢——这是——”

  拉娜·德雷捂嘴尖叫。

  工作人员则是笑着点头,算是默认,“祝你好运。”

  虽然祝福很是简单,但拉娜·德雷依旧欢喜。

  抿着唇,有些颤抖的将徽章别到衬衣上。

  或许是生日的缘故?今天的她穿的很好看。

  白衬衫,绿吊带,牛仔裤,小凉鞋。

  乍一眼望去,你甚至能够感受到有无数的青春之气迎面扑来。

  在此同时,衬衫衣摆还被她撩了起来,打了个结。

  这么做后,女孩骨子里的热情,顿时就展露无遗。

  但,甭管她如何的青春,如何的热情,随着吧唧的上身,她整个人还是归于了可爱~

  手握魔法的小海狸能把所有人都变成自己的模样!

  嘿~

  “噢——这是海狸小姐——”

  “天呐——过生日的人还有徽章拿吗——”

  “我也想要这个——”

  随着礼物的正式呈现,候场室里的气氛顿时大变。

  迸发而起的羡慕让拉娜·德雷很是开心,在这一刻她甚至有一种成为了被选召的孩子的感觉,众人的焦点嘛,而工作人员则是微笑的环顾四周,雨露均沾。

  “各位,请不要遗憾,也不要暴躁。”

  “吧唧人人都有。”

  “只要是报名参赛的选手,不管有没有通过海选,在离开之时都会收获一个小盲盒。”

  “里面藏有各种图案的吧唧。”

  “当然,‘生日祝福’的确不在里面,因为这是特别礼物。”

  “不过,各位也不用气馁,因为你只要晋级了,过关了,在赛程之内过生日了,那就都会收到礼物,所以,加油啊各位,不管你们有着何种梦想,我们都祝你们梦想成真……”

  人人都有礼物拿的事实让候场的大伙开心了。

  亲切的祝福更是让不少人原地打气,笑着道谢。

  但以上这些和拉娜·德雷都没啥关系,在戴上海狸徽章后,她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周围人的打量和议论,不断而来的招呼和恭喜,让她有些飘飘然。

  直至工作人员喊她入场,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把海选前的自我准备给抛至脑后了!

  在心里直呼‘糟糕糟糕糟糕’,怀揣着不安与忐忑,拉娜·德雷钻进了海选的演播厅。

  导师的注视,工作人员的探究打量,让她有些紧张。

  但等评委笑着祝她生日快乐并和她唠起家常后,她的心绪又平复了下来。

  说了说自己的过往——

  曾经误入歧途但被家人拯救的故事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聊了聊自己在音乐上的经历——

  走出人生低谷时的精神慰藉是评委们喜欢的形容。

  一展歌喉——

  慵懒的嗓音收获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拉娜·德雷是吧?恭喜你通过了海选!”

  “噢——谢谢——”

  轻松过关的结果让拉娜·德雷笑逐颜开。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后台填写新的表格,并收获参赛礼物,再次出现的礼盒让她迫不及待的拆开,海边度假的海狸吧唧让她很是欢喜。

  离场回家的路上,她还迫不及待的用手机和家人、朋友分享起了过关的喜悦。

  所有人都为她的成功而开心,不少人更是约她晚上出来玩,大家都知道她今天过生日,但海选的度过只是一个开始,城市赛才是正赛,接下来还有州赛,国赛,路还长着呢。

  正因如此,她选择在家练歌……

  “嘿!伊丽莎白!你不要这么无趣好吧!”

  “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诶!这你都不出来玩吗?”

  朋友有些听不过去了,在电话那头大喊道:“玩一天不会有什么事的!实在不行你就少喝点酒嘛!如果还不行,那我们就不去酒吧怎么样?”

  “我们去夜店,蹦会迪?”

  “Come on?”

  拉娜·德雷有些心动了。

  自打她的爸妈让她的老叔管着她后,她便很久没有野过了。

  呃……

  说句不好听的啊。

  她甚至都觉得老叔前天的离去是给自己制造机会。

  因为成年日的放纵在欧美是很正常的。

  “好吧,等我电话。”

  拉娜·德雷答应了下来。

  而就在她哼着歌,琢磨晚上去哪玩时,一声高呼忽的钻进了她的耳中——

  “Wow~~这人的故事好励志啊——”

  这声话语让她本能扭头。

  此刻,她正处在一辆前往布鲁克林的城际公交上。

  当下,公交正在一个路口前等着约有180秒的红灯。

  路边,矗立着一个报刊亭。

  老板正对着一个用天线的老式袖珍黑白电视捣鼓不休。

  随着音量的放大,一个充满电流的男声从电视机的喇叭里传了出来——

  “是的,毕业之后我就进入了好莱坞,但我最初干的并不是编剧而是助理,马修·布罗德里克你知道吧?我就是他的跟班……一个编剧当助理,这事听起来很滑稽对吧?”

  “我跟在他的身后学了有四五年吧,然后九九年的一天,我辞职了,因为我当时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与魔鬼共骑》,没错,就是Ang Lee拍的电影。”

  “《卧虎藏龙》的导演Ang Lee拍的电影。”

  “我不评价这部电影的好坏,我只想说Ang Lee也算是我的同学吧,84年从纽约大学毕业后便直接失业了,直到90年才拍上电影,他一直坚持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想当导演。”

  “他的行为让我想起了上学时老师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你想当导演,你就要不停地写剧本,因为导演是用镜头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而写剧本则是不停的创作故事,如果你不坚持写剧本,而是做其他工作,那等你想当导演时你就会发现自己丧失了讲故事的能力。”

  “这句话让我重新拿起了笔,写起了剧本,然后,我在2000年的夏天?创作了一个和选秀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在2001年的时候被奋进经纪公司看中了,我本来想从对方的手里拿到投资,但……奋进公司把我的剧本给卖掉了,时间则在2001年的冬天……”

  “这让我很遗憾,因为我没有当成导演。”

  “但……”

  “我也很开心。”

  “因为那个剧本被买家拍的很好。”

  “成绩也很亮眼。”

  的确励志的讲述让拉娜·德雷扬起了眉。

  但这事和她无关,于是她便想把无意听到的东西抛至脑后,思索着晚上去哪里玩,可在城际公交继续前行的瞬间,那个老板的自言自语又钻进了她的耳中……

  “选秀故事?拍得很好?成绩亮眼?这……说的是《好声音》吗?”

  “这两年好像只有《好声音》这一部选秀电影吧?”

  “但……《好声音》不是赫敏·格兰杰的作品吗?”

  “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啊?”

  “这人的描述好奇怪。”

  “???”

  拉娜·德雷再次扭头,眯起了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