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团宠福宝三岁半 第24章 出事了

小说:随母改嫁:团宠福宝三岁半 作者:素弦听雪 更新时间:2025-10-07 05:12:29 源网站:2k小说网
  还不等沅沅张口回答。

  坐在她身旁的陆楚廷已然起身,拱手恭敬答道:“夫子明鉴,舍妹确实是刚进将军府不久的,之前一直在市井长大,没有念书的机会,自然无人教导。至于更早的岁月……”

  说到此处,他微微一顿。

  毕竟,那件事早已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妇孺皆知。

  堂堂威远大将军,竟娶了一位街头卖烧饼的平民女子为妾。

  此事轰动一时,朝野议论纷纷。

  虽未动摇军权,却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陆楚廷终究没有再说下去。

  而是默默垂首,等待夫子的回应。

  然而,只这一句,姚夫子已心领神会。

  他深深看了陆楚廷一眼,又看了看眼前的沅沅,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接着,蹲下身子,平视着沅沅:“怪不得三爷说你天资出众,今日一看果然不假。那你可知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沅沅却啥也不知道,挺起小胸脯,一脸得意。

  姚夫子眼里顿时冒光。

  这么点大的孩子,要是不仅能背下来还能懂意思……

  那可不得了!

  沅沅理直气壮地说:“我!才三岁!不认识字!不懂!”

  原本沉浸在宏大愿景中的姚夫子猛然一震。

  不懂,叉腰干嘛?

  他心里憋屈得厉害,热情霎时退去。

  明明什么都不知道,还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这算什么?

  姚夫子深吸两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波澜。

  才三岁嘛,本来就该懵懵懂懂的。

  是啊,一个刚学会走路说话的小娃娃,怎能苛求她精通典籍、通晓义理?

  没事没事,好苗子慢慢养就是了。

  “你们……各自温书去吧,今日暂且散了。”

  话音落下,竟连看都懒得再看任何人一眼。

  这讨债鬼似的小娃,他是真看一眼都嫌烦。

  他猛地转身,袍袖翻飞,毫不停留地朝门外走去。

  陆楚廷差点笑出声。

  沅沅眨巴着水汪汪的眼睛,一脸懵懂地问:“哥哥,夫子为啥走得那么急?他是不是不喜欢我啊?还是觉得我也像师兄们那样傻乎乎的?”

  陆楚廷面色如常,随口瞎编道:“哪有的事,咱们沅沅最机灵了。夫子是家里突然出了点事,得赶紧回去。现在没人管,哥带你四处转转书院,好不好?”

  沅沅正处在爱蹦跶的年纪,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

  她原本低垂的小脑袋忽然抬起,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她咧嘴一笑,奶声奶气地催促道:“走呀哥哥,我要去看藏书楼,还要去花园玩!”

  书院地方不算大,原是座四进四出的老宅子改的。

  这老宅已有几十年的光景,墙皮斑驳。

  屋檐上的瓦片也有些松动,青石台阶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

  院子虽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

  后来书院由当地一位乡绅捐资修缮,才将此处改建为讲学之地,供城中子弟读书启蒙。

  每间屋子都当作了学堂,陆楚廷牵着沅沅一路走,也不进去,只在外头瞅一眼就接着往前。

  每间房门敞开,窗棂上糊着新纸。

  学子们端坐案前,手持书卷,摇头晃脑地诵读诗文。

  陆楚廷脚步缓慢,一手牵着年幼的妹妹沅沅,目光在门内扫过,又很快移开。

  才看了两三间房,陆楚廷就开始喘气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尚未恢复。

  可仍咬牙坚持着,不愿在妹妹面前露出半分软弱。

  他躺了好些日子没动弹。

  刚醒就跑出来,坐着还好,这一路来回走,早就虚得不行。

  自从那次重伤昏迷后,他在床上整整躺了二十多天,滴水未进,全靠汤药吊命。

  醒来不过三日,连走路都需人搀扶,今日却硬撑着出了府门。

  沅沅最先发现不对劲。

  她一直仰头看着六哥,小脸微扬,乌溜溜的大眼睛眨也不眨。

  忽然察觉到陆楚廷的脚步越来越慢,手臂也在微微发抖。

  她立刻停了下来,攥紧了他的手指。

  “六哥,你累了是不是?要是累的话,咱们不逛啦,歇一会儿吧。”

  她说这话时眉头轻轻蹙起,小嘴微微抿着。

  她伸手**摸陆楚廷的脸,却被他勉强笑了笑避开。

  奶声奶气的一句话,正好飘进了屋里。

  正在默读《论语》的学子们纷纷抬头,目光投向门外。

  夫子讲课的语调也为之一顿。

  不巧的是,他们正停在陆楚耀上课的那间门口。

  屋内摆着十余张书案,学生们正襟危坐。

  陆楚耀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中执笔,一边听讲一边在纸上记录要点,神情专注。

  陆楚耀听见声音,抬头往外一看。

  耳边传来熟悉的嗓音,是他六弟陆楚廷。

  他迅速抬眼望向门外,正看见陆楚廷脸色泛青,身子微微晃动,几乎站不稳。

  刚好瞧见一个人影飞快冲过来。

  不偏不倚,直直撞向他六弟!

  本就站不稳的陆楚廷被狠狠一撞,身子猛地晃了几下。

  他闷哼一声,脚下踉跄,整个人向后倒去。

  右手本能地想抓东西支撑,却只划过空气。

  眼看就要摔倒,陆楚耀顾不得还在讲课的夫子,腾地站起来,冲出门外。

  王夫子惊愕回头,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

  陆楚耀已掠过门槛,一步跨出门外,袖袍带起一阵风。

  千钧一发之际,一把将陆楚廷扶住。

  两人险险相贴,陆楚廷软倒在兄长怀里,全身脱力,只剩下微弱的喘息。

  正在授课的是王夫子,他认得这几个少爷。

  王夫子年近五旬,须发微白,执教书院十余年,素来严谨持重。

  他对将军府三位公子皆有印象。

  长子征战边关,次子早夭,三子陆楚耀沉稳聪慧,六子陆楚廷体弱多病。

  此刻见状,心中咯噔一下,预感不妙。

  见四公子突然冲出去,又瞥见外头那人影看着像六公子,立刻慌了神,课也不讲了,招呼学生们自己温书,拔腿就跟了出来。

  他扔下戒尺,匆忙绕过讲台,一边跑,一边喘着气喊:“诸生自修!不准喧哗!不准离座!”

  果不其然,看见陆楚廷脸色煞白,靠在陆楚耀怀里,呼吸又浅又急。

  陆楚耀用一只手紧紧按住他的后背,另一只手探向脉门。

  “六公子!快!快把他扶进去躺着!我去叫大夫!”

  陆楚耀强压住心头慌乱,语气飞快地说:“别请外头的大夫,去将军府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