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世界的路人重生了 第四十一章 不中听的话

小说:小说世界的路人重生了 作者:Loeva 更新时间:2025-10-11 17:47:43 源网站:2k小说网
  薛德民转头冲着石老大冷笑:“你这个做父亲的也不容易,儿子做错了事,你还要睁眼说瞎话,为他辩解。有这闲功夫,为什么不多教教他如何做人?!”

  石老大干笑,回头看见儿子石宝生正瞪着女儿,忍不住拍了他一记:“傻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去门口叫人进来?!”胡永禄不在家,可薛家是带了车夫的。

  然而石宝生如何愿意去叫薛家人来搬箱子?他不肯动,还想要找借口阻碍薛家人,可惜石六娘得了父亲的吩咐,转身就跑了。

  这个妹妹,明明早上还很柔顺听话,事事听从他命令,怎么这会子就蠢笨起来,只知道一味依从父亲之命?难道她看不懂自己的眼神暗示么?!

  石六娘很快就带着老苍头回来了,不过薛长林依然留在门外策应,石宝生根本无法耍什么阴招。

  薛绿见到老苍头,指了指地上的箱子:“麻烦苍叔了,我们一起把所有的箱子都运到车上去。小心一些,别让箱中的东西掉落出来。”

  老苍头瞥了石家人一眼,默默点头,便上前将两个箱子撂在一起,双手稳稳抱住,转身搬出了书房。

  石宝生没法阻拦,只能暗自生闷气。

  薛绿又与大伯父薛德民合力,将份量较轻的箱子两两叠放,好方便一会儿老苍头回来搬运。

  同时,她还跟石老大闲聊:“石伯父,您在县里也是有名的精明人,除了没有功名,学问差些,比别人也不差什么,论做人的本事,更是比令郎强了十倍。

  “我有几句话,可能不是很中听,请您别见怪。我本来不想多事的,婚约一退,我们两家便再无干系了。可令郎毕竟曾经是我爹的门生,他若是在外头出了丑,我爹脸上也无光。”

  石老大因为她话里对自己的褒奖正得意呢,心里十分认同,自然好说话:“十六娘你只管说。今儿是我这蠢儿子不中用,叫你见笑了。”

  石宝生不满地看向父亲。

  薛绿凉凉地道:“我爹出事,你们家转身就跑了,连我爹的葬礼都没出席,到了德州还另拜师门,其实我都能理解。这世上趋炎附势的人多了去了。人走茶凉。我爹再也帮不上令郎的忙,你们想要另攀高枝儿,实属人之常情。

  “只是令郎到底做过我爹的门生,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就算德州距离春柳县有一二百里地,也难保会有同乡前来德州避战乱。万一有人认出令郎来,揭破了他的谎言怎么办?”

  石老大瞥了儿子一眼,干笑道:“我们原也不想撒谎的,这不是……当初以为薛七先生会出事么?因怕惹麻烦,我们才瞒下了实情。宝生拜师也是因缘际会,并非我们有意为之。他毕竟还年轻,离不得老师教导。”

  薛绿点点头:“您看,我爹去世了,令郎没有老师教导,需得再拜一位先生,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就象我们两家退婚,是因为我要守孝,您二老又急着让令郎娶妻生子,为了孝道才不得已为之。这都是光明正大的事,没必要骗人。

  “可令郎不但隐瞒真相,还重新编造了身世,在人前宣扬,他就不怕有朝一日被知情人拆穿,会更添尴尬么?就算鲁家父女不在乎他撒谎,难道其他文人雅士,就会喜欢一个满嘴谎言的人?

  “我实在不明白令郎心里在想什么。从前他也不象是个心藏鬼魅之人,我爹更是至死不知道他竟如此重利轻义、趋炎附势。可在读书人心中,有些事是做不得的。哪怕你心里不以为意,装也要装成个正直守礼的君子才好。”

  她转向石宝生:“石秀才兴许是从小经历太过顺遂了,从来不需要操心人情往来之事,考虑事情也太过浅薄,才会觉得自己能哄住天下人,事事都能依照他的心意进行。可世上哪能事事如意呢?

  “他既然志存高远,就该更加谨言慎行。不仅仅是要装一时的正人君子,还得装上一世,吃相不能太难看。至少,在达到他的目标之前,不要轻易露出丑陋的嘴脸来,叫人知道他的算计。

  “否则,世上多的是目光如炬的聪明人,早晚会看穿了他,叫他偷鸡不成蚀把米。到时候,就算他再想往上爬,只怕也有心无力了。”

  石宝生听得面色发黑。薛十六娘安敢如此辱他?!若不是她忽然发难,他今日也不至于一再失言,屡屡出丑。归根到底,这都是她太过斤斤计较、不念旧情的错!

  如今婚都退了,薛七先生那些珍贵的收藏,也都如数归还了,薛十六娘还说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她怪他吃相难看,怎么不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太过冷酷无情呢?!

  石宝生黑着脸,石老大却若有所思。

  说真的,他也觉得儿子近来行事过于急躁,犯了太多蠢。

  撒谎什么的都在其次,这种事总是难免的。可因为嫌他这个亲生父亲是商籍,便不许他出门见人,这就太过了些。

  更过分的是近日儿子竟然连话都不肯跟他说了,说是嫌他言语太过市侩粗俗,儿子怕自己听得多了,会在德州的文人雅士面前顺口说错了话。

  简直岂有此理!

  有个商籍父亲,难道还能比背负不孝之名更严重?

  当然,这都是小事。只要儿子能出人头地,做父亲的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可儿子近来干的都是些什么呀?!

  鲁家这门婚事很好,一定要争取到手,那薛家这边就得断得干净利落,不能有半点含糊!

  薛德诚只是死了,生前的人脉还在,把薛家得罪得太狠,儿子今后在文人圈子里如何做人?!春柳县固然是乡下地方,可春柳县的书生是会四处走动说话的!

  古书字画什么的,都是外物,顶多是拿来送礼罢了。若为了这点小利,就坏了名声,那就得不偿失了。哪怕事情只有春柳县的人知晓,可他们家又不是不回老家去了。

  石老大算计了大半辈子,才为自己挣下了一份体面的家私。县城的油坊、铺面和乡下的田庄,乃是他一生心血。若不是因为战乱,他是断然不会抛下家业,远走他乡的。将来仗打完了,他还想回去继续做他的土财主呢!

  儿子一心要在德州落户,顺便改换了他这个父亲的商籍。可改籍在春柳县老家也能做,他与县衙的人相熟,办事还更方便呢!从前不办,只不过是妻子不肯舍了娘家产业,他也舍不得油坊的丰厚利润罢了。

  若是儿子当真有了更好的前程,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何必非得离乡背井?就算要与薛家退婚,也没必要断了自己的后路!

  还有,要攀高枝儿,也是有讲究的。事情没办成之前,行事就得格外小心。

  他当年为了求娶油坊家的千金,费了多少功夫?差点儿做了上门女婿,才把人娶到手了。如今妻子娘家家业尽落入他手,他没做赘婿,妻子也顺从,心中说不出的称心如意。

  倘若当年他有半点沉不住气,又焉能有今日的光景?!

  儿子要走他的老路,也得沉得住气才行。人还没娶到手呢,怎能留下一堆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