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的心情也很好。
京城有靠山。
通衢府也有靠山。
太稳了!
只要他不作死,应当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归家后。
一扫之前的阴霾。
稳如泰山!
“三叔三婶!”
“爷爷奶奶……”
“大姑大姑父……”
回到家后,方子期发现家里几个亲戚居然都在。
就连大伯大伯母一大家子也来了。
“呀!”
“是子期回来了啊!”
“听你娘说,你在省学月月都拿第一!月月都拿银钱!”
“子期可真厉害!”
“想来明年参加乡试,定是再夺个案首回来!”
三婶见到方子期,就是一顿夸。
“娘!”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不叫案首。”
方绍永在一旁提醒道。
说完话,方绍永忍不住偷瞄了他这个同岁的堂弟一眼。
太强了!
同样是方家人,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因为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所以方绍永就算是到了省城,也是有书读的,但是他对读书实在是提不起一丁点兴趣。
一点意思都没有啊!
“哦哦!是!解元!对!解元!”
“子期!你可千万别见怪,你三婶就这点脑子了。”
三婶王氏脸一红道。
“没事三婶。”
方子期无所谓地摆摆手。
“子期!”
“快过来!”
“今日是秀娥相看的日子。”
大丫对着方子期招了招手道。
随即方子期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方秀娥是他三叔家的大女儿,今年也十五岁了,相看倒也正常了。
因为他三叔家的屋子实在太小了,拢共就四间房,还分出去一部分给老爷子方守义和老太太柳氏住,所以这相看的地点就放在方子期家了。
毕竟方子期家这是个一进院,足够宽敞。
来的人再多也不怕。
当然。
地方不够应该都是次要原因。
他这三婶估摸着还是想借一借他家这门楣……
“水生娘!”
“水生爹!”
“这就是我家那侄子子期了!”
“对!”
“我侄子子期和我家二弟都在省学读书!都是秀才呢!”
“我侄子在省学,月月都是第一名!每个月好几十两银子的奖励呢!”
“旁人家读书费钱,但是我家子期读书,月月都有进项!”
“是是是!”
“我家子期明年定是能中举人的!”
“我老方家风气好得很!”
“对呀!就是书香门第!”
“你看我家子期,长得多秀气!”
“将来定是状元郎呢!”
三婶王氏开始向未来的亲家和亲家母介绍起方子期来。
这嘴皮子,是真快啊。
同他堂姐方秀娥相看的人叫陈水生,据说读过一些书,之前还参加过县试的,只是没过就是了,现如今在省城一家药铺当账房。
“我瞅着那水生是个老实孩子。”
“三弟妹,你家秀娥有福啊!”
“那水生的爹娘看着也都不错,话虽不多,但是为人还是很诚恳的。”
“这到我家来,都带了这么多礼品。”
“三弟妹!这一次你倒是可以放下心来了。”
“我家大丫…哎…比你家秀娥还大几个月呢!到现在也没个着落!”
苏静姝一脸羡慕道。
“二嫂,你这说的什么话?”
“大丫爹和弟弟都是秀才,子期明年还要中举人。”
“咱这样的家庭,还能没好人家?”
“你啊!怕是挑花眼了吧?”
“说起来,我家秀娥也都是沾了二嫂你家的光呢!”
“若非如此,就我同他爹这样的身份,在省城想找个好人家可是真不容易!”
“水生他爹娘虽说只是市场卖菜的,但总归有个稳定的摊位,每个月收入还稳定。”
“在省城也是落地户,也有自己的房子,还是个一进院呢!”
三婶王氏此刻喜滋滋的,显然对这门婚事还是很满意的。
确实。
省城有房,还是一进院。
父母有固定摊位,孩子也有正经营生。
而且方子期刚才瞅了一眼这未来的堂姐夫陈水生,长得也还不错,至少配他堂姐方秀娥是够了。
这样的人家,没战乱的时候都很容易相看,更别说现在因战乱使得省城内来了很多外地户。
如此一来这省城有房的坐地户就更吃香了。
如果正常相看,这陈家确实很难同他三叔家相看到一起去。
但是现在多了个方子期和方仲礼就不一样了。
两人都是秀才。
而且还是在省学读书的秀才。
将来是有大机会中举人的……
这身份一下子提了不少。
“三弟妹!”
“你啊!”
“眼皮子就是浅!”
“区区一进院算得了什么?”
“要是城南的一进院也就罢了,城北的一进院有什么可稀奇的?”
“你可得相看准了。”
“别到时候坑害了你家秀娥一辈子。”
大伯母赵氏酸溜溜道。
这话听着……
确实刺耳。
这大家高高兴兴的。
你非要掺和这一下干什么?
搞得都冷场了。
“是!”
“我家秀娥福分不够,不像大嫂家的玉瑶能嫁去孙员外家!”
“这孙员外家多好啊,家财万贯,还能月月贴补银钱给大哥读书。”
“就是玉瑶这孩子,搞得一身都是伤!”
“我不指望我家秀娥大富大贵,只要有口饭吃,有相公疼就好!”
“这过日子不就这样吗?不然守着万贯家财,整日怏怏不乐的有什么意思?”
三婶王氏从来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也就是现在对方子期家态度十分谄媚。
但是以往的战斗力可素来都是不差的。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的。
但是这赵氏非要招惹她,她能怎么办?
你**心窝子,那我也**的。
大伯母赵氏的脸上一下子冷淡下来。
“哼!”
“三弟妹。”
“我也就是因为都是家里人,所以才提点你两句。”
“不然谁愿意管这些闲事?”
“反正自家苦自己受着吧!”
大伯母赵氏转过身去,心中更酸了。
凭什么?
凭什么样样都不行的三房,能找到如意郎君?
一想到自家女儿每次归家时看向她那冰冷的眼神,又想到那满身的伤痕……
赵氏的心就更酸了。
“子期!”
“二哥二嫂!”
这个时候。
二姑方秀云和二姑夫陈景行一大家子也回来了。
提拉着一大袋面粉,兴冲冲地就往里进。
“二哥二嫂,我们可是不请自来了。”
“我家麦香和禾穗也都要相看了,所以想着来看看到底都有些什么章程,回头也能攒些经验才是。”
陈景行在一旁笑呵呵道。
京城有靠山。
通衢府也有靠山。
太稳了!
只要他不作死,应当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归家后。
一扫之前的阴霾。
稳如泰山!
“三叔三婶!”
“爷爷奶奶……”
“大姑大姑父……”
回到家后,方子期发现家里几个亲戚居然都在。
就连大伯大伯母一大家子也来了。
“呀!”
“是子期回来了啊!”
“听你娘说,你在省学月月都拿第一!月月都拿银钱!”
“子期可真厉害!”
“想来明年参加乡试,定是再夺个案首回来!”
三婶见到方子期,就是一顿夸。
“娘!”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不叫案首。”
方绍永在一旁提醒道。
说完话,方绍永忍不住偷瞄了他这个同岁的堂弟一眼。
太强了!
同样是方家人,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因为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所以方绍永就算是到了省城,也是有书读的,但是他对读书实在是提不起一丁点兴趣。
一点意思都没有啊!
“哦哦!是!解元!对!解元!”
“子期!你可千万别见怪,你三婶就这点脑子了。”
三婶王氏脸一红道。
“没事三婶。”
方子期无所谓地摆摆手。
“子期!”
“快过来!”
“今日是秀娥相看的日子。”
大丫对着方子期招了招手道。
随即方子期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方秀娥是他三叔家的大女儿,今年也十五岁了,相看倒也正常了。
因为他三叔家的屋子实在太小了,拢共就四间房,还分出去一部分给老爷子方守义和老太太柳氏住,所以这相看的地点就放在方子期家了。
毕竟方子期家这是个一进院,足够宽敞。
来的人再多也不怕。
当然。
地方不够应该都是次要原因。
他这三婶估摸着还是想借一借他家这门楣……
“水生娘!”
“水生爹!”
“这就是我家那侄子子期了!”
“对!”
“我侄子子期和我家二弟都在省学读书!都是秀才呢!”
“我侄子在省学,月月都是第一名!每个月好几十两银子的奖励呢!”
“旁人家读书费钱,但是我家子期读书,月月都有进项!”
“是是是!”
“我家子期明年定是能中举人的!”
“我老方家风气好得很!”
“对呀!就是书香门第!”
“你看我家子期,长得多秀气!”
“将来定是状元郎呢!”
三婶王氏开始向未来的亲家和亲家母介绍起方子期来。
这嘴皮子,是真快啊。
同他堂姐方秀娥相看的人叫陈水生,据说读过一些书,之前还参加过县试的,只是没过就是了,现如今在省城一家药铺当账房。
“我瞅着那水生是个老实孩子。”
“三弟妹,你家秀娥有福啊!”
“那水生的爹娘看着也都不错,话虽不多,但是为人还是很诚恳的。”
“这到我家来,都带了这么多礼品。”
“三弟妹!这一次你倒是可以放下心来了。”
“我家大丫…哎…比你家秀娥还大几个月呢!到现在也没个着落!”
苏静姝一脸羡慕道。
“二嫂,你这说的什么话?”
“大丫爹和弟弟都是秀才,子期明年还要中举人。”
“咱这样的家庭,还能没好人家?”
“你啊!怕是挑花眼了吧?”
“说起来,我家秀娥也都是沾了二嫂你家的光呢!”
“若非如此,就我同他爹这样的身份,在省城想找个好人家可是真不容易!”
“水生他爹娘虽说只是市场卖菜的,但总归有个稳定的摊位,每个月收入还稳定。”
“在省城也是落地户,也有自己的房子,还是个一进院呢!”
三婶王氏此刻喜滋滋的,显然对这门婚事还是很满意的。
确实。
省城有房,还是一进院。
父母有固定摊位,孩子也有正经营生。
而且方子期刚才瞅了一眼这未来的堂姐夫陈水生,长得也还不错,至少配他堂姐方秀娥是够了。
这样的人家,没战乱的时候都很容易相看,更别说现在因战乱使得省城内来了很多外地户。
如此一来这省城有房的坐地户就更吃香了。
如果正常相看,这陈家确实很难同他三叔家相看到一起去。
但是现在多了个方子期和方仲礼就不一样了。
两人都是秀才。
而且还是在省学读书的秀才。
将来是有大机会中举人的……
这身份一下子提了不少。
“三弟妹!”
“你啊!”
“眼皮子就是浅!”
“区区一进院算得了什么?”
“要是城南的一进院也就罢了,城北的一进院有什么可稀奇的?”
“你可得相看准了。”
“别到时候坑害了你家秀娥一辈子。”
大伯母赵氏酸溜溜道。
这话听着……
确实刺耳。
这大家高高兴兴的。
你非要掺和这一下干什么?
搞得都冷场了。
“是!”
“我家秀娥福分不够,不像大嫂家的玉瑶能嫁去孙员外家!”
“这孙员外家多好啊,家财万贯,还能月月贴补银钱给大哥读书。”
“就是玉瑶这孩子,搞得一身都是伤!”
“我不指望我家秀娥大富大贵,只要有口饭吃,有相公疼就好!”
“这过日子不就这样吗?不然守着万贯家财,整日怏怏不乐的有什么意思?”
三婶王氏从来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也就是现在对方子期家态度十分谄媚。
但是以往的战斗力可素来都是不差的。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的。
但是这赵氏非要招惹她,她能怎么办?
你**心窝子,那我也**的。
大伯母赵氏的脸上一下子冷淡下来。
“哼!”
“三弟妹。”
“我也就是因为都是家里人,所以才提点你两句。”
“不然谁愿意管这些闲事?”
“反正自家苦自己受着吧!”
大伯母赵氏转过身去,心中更酸了。
凭什么?
凭什么样样都不行的三房,能找到如意郎君?
一想到自家女儿每次归家时看向她那冰冷的眼神,又想到那满身的伤痕……
赵氏的心就更酸了。
“子期!”
“二哥二嫂!”
这个时候。
二姑方秀云和二姑夫陈景行一大家子也回来了。
提拉着一大袋面粉,兴冲冲地就往里进。
“二哥二嫂,我们可是不请自来了。”
“我家麦香和禾穗也都要相看了,所以想着来看看到底都有些什么章程,回头也能攒些经验才是。”
陈景行在一旁笑呵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