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这么用功啊?
两人正准备离开,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不远处的街角。
是国棉二厂的李厂长。
他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宋氏”门店那热闹的景象,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旁边还站着一个贼眉鼠眼的男人,正对着他点头哈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宋秋锦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她认得那个男人,是之前在第一纺织厂故意刁难她的那个车间主任的手下。
看来,有些人还是贼心不死。
沈砺峰也注意到了那两个人,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军人的直觉让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们想干什么?”
“不知道。”宋秋锦摇了摇头。
“不过,跳梁小丑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她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姑娘了。
她有她的“宋氏”,有她的团队,更有她身后这个能为她遮挡一切风雨的男人。
她什么都不怕。
“宋氏”门店的开张,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第二天,不少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改革开放新气象,民营企业显身手!”
“‘宋氏’重出江湖,服装行业添新军!”
一时间,“宋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而让赵卫东最得意的是,还有记者专门写了一篇长文章,详细介绍了“宋氏”的成衣和面料技术。
这让“宋氏”的名声迅速传到了京城以外的地方。
而旗舰店的生意,也持续火爆。
每天一开门,就有无数的客人涌进来,很多款式,上午就卖断了货。
“赵总,又断货了!那件蓝色风衣,客人都快把前台围住了!”店员小张气喘吁吁地跑到楼上汇报。
赵卫东擦了擦额头的汗,“马上联系第一纺织厂,让他们加班加点,全力生产!”
他不得不紧急调配人手,甚至亲自下场当起了导购员。
看着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龙,赵卫东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还得装作淡定的样子。
宋秋锦的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而她和沈砺峰的感情,也越来越稳定和甜蜜。
沈砺峰像是要把过去亏欠的,都加倍补偿回来。
他不再笨拙地去挑战厨房,而是从外面请来了一个专门做营养餐的张阿姨。
张阿姨是个五十多岁的和蔼妇人,每天变着花样给宋秋锦做好吃的。
“宋同志,今天给您做了银耳莲子汤,还有清蒸鲈鱼。”张阿姨端着托盘走进办公室,笑眯眯地说。
他不再强硬地禁止她去工作,而是把她的办公室,布置得比家里还舒服。
沙发,躺椅,小冰箱,一应俱全。甚至还专门买了个小冰箱,里面塞满了各种水果和酸奶。
“这沙发比床还软,我都快睡着了。”宋秋锦靠在真皮沙发上,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他甚至还偷偷买了一大堆育儿书,每天晚上等宋秋锦睡着了,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地看。
《育儿大全》、《新生儿护理手册》、《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床头柜里堆了一摞又一摞。
有一次,被起夜的宋秋锦抓了个正着。
看着他拿着一本《准爸爸指南》,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宋秋锦又想笑,又感动。
“沈团长,这么用功啊?”她打趣道。
沈砺峰老脸一红,赶紧把书藏到身后,“我就是随便看看。”
“是吗?”宋秋锦坐到他身边,从他身后把书抽了出来。
“让我看看,你都学了什么?”
她翻开书,只见上面用红笔,画满了各种重点。
“如何给新生儿换尿布?”
“产后孕妇情绪疏导一百问?”
“如何制作营养又催奶的鲫鱼汤?”
书页边缘还贴着密密麻麻的小纸条,上面写满了他的心得体会。
“换尿布要从上往下擦……”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鲫鱼汤不能放味精……”
看着这些幼稚又认真的笔记,宋秋锦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她从背后抱住他,把脸埋在他的背上。
“沈砺峰,你真好。”
沈砺峰的身体一僵,然后,他转过身,将她拥进怀里。
“这都是我该做的。”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动容。
日子就在这种平淡而温馨的甜蜜中,一天天过去。
宋秋锦的肚子,也越来越大。
走路都开始有些吃力,沈砺峰干脆把她的办公桌降低了十公分,椅子也换成了专门的孕妇椅。
这天傍晚,宋秋锦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沈砺峰就来接她了。
他没有急着带她回家,而是让她在办公室那张他特意挑选的柔软沙发上坐下。
“今天累不累?”他蹲下身,轻轻帮她捏着有些浮肿的小腿。
“还好,就是坐久了腰有点酸。”宋秋锦享受着他的服务,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办公室里只开了一盏落地灯,橘黄色的光晕将两人笼罩,气氛温馨而静谧。
“等孩子生下来,我休假的时间也长一些,可以在家多陪陪你。”沈砺峰一边按着,一边轻声说。
“你一个团长,哪有那么多假。”宋秋锦笑道。
“我已经打过报告了。”沈砺峰抬起头,眼神认真。
“现在对我来说,你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宋秋锦的心里一暖,她伸手抚上他坚毅的脸庞,“你现在学的那些育儿知识,到时候可都要派上用场。”
“保证完成任务。”沈砺峰笑了,握住她的手,在手背上亲了一下。
两人相视而笑,没有海誓山盟,但彼此眼中的情意和默契,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份宁静和美好,很快就将被打破。
就在沈砺峰扶着宋秋锦准备起身回家时,他放在公文包里的大哥大,却突兀地响了起来。
在那个年代,大哥大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整个京城都没几部。
沈砺峰这部,还是**特批的,为了方便他处理紧急公务。
电话一响,就意味着,有重要的事发生了。
沈砺峰的脸色,瞬间就严肃了起来。
他安顿好宋秋锦,走到窗边,接起电话。
“喂,我是沈砺峰。”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严肃的声音,是他的顶头上司,**参谋长。
“砺峰,立刻到**司令部来一趟,有紧急任务。”
“是!”沈砺峰没有多问一个字,这是部队的纪律。
两人正准备离开,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不远处的街角。
是国棉二厂的李厂长。
他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宋氏”门店那热闹的景象,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旁边还站着一个贼眉鼠眼的男人,正对着他点头哈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宋秋锦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她认得那个男人,是之前在第一纺织厂故意刁难她的那个车间主任的手下。
看来,有些人还是贼心不死。
沈砺峰也注意到了那两个人,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军人的直觉让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们想干什么?”
“不知道。”宋秋锦摇了摇头。
“不过,跳梁小丑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她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姑娘了。
她有她的“宋氏”,有她的团队,更有她身后这个能为她遮挡一切风雨的男人。
她什么都不怕。
“宋氏”门店的开张,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第二天,不少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改革开放新气象,民营企业显身手!”
“‘宋氏’重出江湖,服装行业添新军!”
一时间,“宋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而让赵卫东最得意的是,还有记者专门写了一篇长文章,详细介绍了“宋氏”的成衣和面料技术。
这让“宋氏”的名声迅速传到了京城以外的地方。
而旗舰店的生意,也持续火爆。
每天一开门,就有无数的客人涌进来,很多款式,上午就卖断了货。
“赵总,又断货了!那件蓝色风衣,客人都快把前台围住了!”店员小张气喘吁吁地跑到楼上汇报。
赵卫东擦了擦额头的汗,“马上联系第一纺织厂,让他们加班加点,全力生产!”
他不得不紧急调配人手,甚至亲自下场当起了导购员。
看着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龙,赵卫东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还得装作淡定的样子。
宋秋锦的事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而她和沈砺峰的感情,也越来越稳定和甜蜜。
沈砺峰像是要把过去亏欠的,都加倍补偿回来。
他不再笨拙地去挑战厨房,而是从外面请来了一个专门做营养餐的张阿姨。
张阿姨是个五十多岁的和蔼妇人,每天变着花样给宋秋锦做好吃的。
“宋同志,今天给您做了银耳莲子汤,还有清蒸鲈鱼。”张阿姨端着托盘走进办公室,笑眯眯地说。
他不再强硬地禁止她去工作,而是把她的办公室,布置得比家里还舒服。
沙发,躺椅,小冰箱,一应俱全。甚至还专门买了个小冰箱,里面塞满了各种水果和酸奶。
“这沙发比床还软,我都快睡着了。”宋秋锦靠在真皮沙发上,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他甚至还偷偷买了一大堆育儿书,每天晚上等宋秋锦睡着了,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地看。
《育儿大全》、《新生儿护理手册》、《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床头柜里堆了一摞又一摞。
有一次,被起夜的宋秋锦抓了个正着。
看着他拿着一本《准爸爸指南》,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宋秋锦又想笑,又感动。
“沈团长,这么用功啊?”她打趣道。
沈砺峰老脸一红,赶紧把书藏到身后,“我就是随便看看。”
“是吗?”宋秋锦坐到他身边,从他身后把书抽了出来。
“让我看看,你都学了什么?”
她翻开书,只见上面用红笔,画满了各种重点。
“如何给新生儿换尿布?”
“产后孕妇情绪疏导一百问?”
“如何制作营养又催奶的鲫鱼汤?”
书页边缘还贴着密密麻麻的小纸条,上面写满了他的心得体会。
“换尿布要从上往下擦……”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鲫鱼汤不能放味精……”
看着这些幼稚又认真的笔记,宋秋锦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她从背后抱住他,把脸埋在他的背上。
“沈砺峰,你真好。”
沈砺峰的身体一僵,然后,他转过身,将她拥进怀里。
“这都是我该做的。”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动容。
日子就在这种平淡而温馨的甜蜜中,一天天过去。
宋秋锦的肚子,也越来越大。
走路都开始有些吃力,沈砺峰干脆把她的办公桌降低了十公分,椅子也换成了专门的孕妇椅。
这天傍晚,宋秋锦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沈砺峰就来接她了。
他没有急着带她回家,而是让她在办公室那张他特意挑选的柔软沙发上坐下。
“今天累不累?”他蹲下身,轻轻帮她捏着有些浮肿的小腿。
“还好,就是坐久了腰有点酸。”宋秋锦享受着他的服务,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办公室里只开了一盏落地灯,橘黄色的光晕将两人笼罩,气氛温馨而静谧。
“等孩子生下来,我休假的时间也长一些,可以在家多陪陪你。”沈砺峰一边按着,一边轻声说。
“你一个团长,哪有那么多假。”宋秋锦笑道。
“我已经打过报告了。”沈砺峰抬起头,眼神认真。
“现在对我来说,你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宋秋锦的心里一暖,她伸手抚上他坚毅的脸庞,“你现在学的那些育儿知识,到时候可都要派上用场。”
“保证完成任务。”沈砺峰笑了,握住她的手,在手背上亲了一下。
两人相视而笑,没有海誓山盟,但彼此眼中的情意和默契,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份宁静和美好,很快就将被打破。
就在沈砺峰扶着宋秋锦准备起身回家时,他放在公文包里的大哥大,却突兀地响了起来。
在那个年代,大哥大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整个京城都没几部。
沈砺峰这部,还是**特批的,为了方便他处理紧急公务。
电话一响,就意味着,有重要的事发生了。
沈砺峰的脸色,瞬间就严肃了起来。
他安顿好宋秋锦,走到窗边,接起电话。
“喂,我是沈砺峰。”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严肃的声音,是他的顶头上司,**参谋长。
“砺峰,立刻到**司令部来一趟,有紧急任务。”
“是!”沈砺峰没有多问一个字,这是部队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