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进展
“此物的制作过程,对温度、配比的要求苛刻到了极点!”
“差之毫厘,便不是失效,而是当场炸毁!”
“末将与弟兄们能侥幸成功,也是在炸毁了无数半成品。”
“是差点把命都搭进去之后,才摸索出的些许经验。”
“若要量产,以军中工匠之能,恐怕……死伤会极为惨重!”
“末将,于心不忍!”
“而且此物存放也是个大问题。”
“将军既然让亲卫去看了,便也知道此物威力有多大!”
“若是一个存放不到位出了问题,那……”
最后一句话,姜恒并未说完。
可高顺也没有再度追问,只是点了点头。
“罢了。”
他叹了口气,转身走回沙盘前。
“此事,我会派人去查。”
“那你就继续研究吧。”
“但那那震天雷有任何进展之后,切记第一时间告知吾。”
“是,将军!”
姜恒心中一松,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关。
不过,高顺显然没有就此结束谈话的打算。
他不再纠结于震天雷,而是猛然抛完全出乎姜恒意料的问题。
他伸出手指,在沙盘上那座雄伟的雁门关上重重一点。
“抬起头,看着这里。”
姜恒闻言上前,目光投向沙盘。
“我再问你,以你之见,我雁门关如今的防守布局,如何?”
高顺的声音变得严肃无比。
“姜恒,如今你掌握的东西,都让我极为在意。”
“而且我夫人也向我推荐你。”
“所以我也不给绕弯子,直接明说了。”
“此举不仅是为了进一步考验你的战略眼光。”
“也有将你培养成我真正心腹之意。”
“现在我不想听任何恭维之词。”
“我要你站在敌人的角度告诉我,这道防线破绽何在!”
听到这话,姜恒先是一愣,下意识就准备藏拙。
毕竟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可想到自己前几次读档的悲惨下场,姜恒硬生生按回了如今的想法。
他算是看出来了!
以自己现在的地位,只有争取将所有闪光点展露出来,才能被人完全看到!
藏拙可以,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
还不到那个地步!
念头到此,姜恒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再度对着高顺一拱手。
“将军既然发问,那末将就斗胆,说些自己的拙见了。”
说完,姜恒不等高顺回应,便直接抬脚来到那巨大的沙盘旁边。
高顺也不阻拦,只是双手负后,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究竟能说出什么花来。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姜恒并未看向雁门关的正面城防。
而是径直越过了整个关隘主体。
最后在沙盘的西北角,一处被所有人都忽略的断崖上重重一点!
“将军,末将以为,雁门关最大的破绽,在此处。”
此言一出,高顺直接皱起了眉头。
他顺着姜恒的手指看去,那是一片名为鹰愁崖的绝壁。
高耸入云,表面更是光滑如镜,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别说是人,就算是猿猴都难以攀爬。
“鹰愁崖?”
高顺的声音里带上了些许失望。
看来,自己还是高看这小子了。
之前夫人说他分析黑风寨之事上头头是道。
可一到这真正的军国大事上,终究还是天真了。
“此地乃是绝地,如何能成为破绽?”
说完这话,高顺的心中也已经给姜恒打下了个“纸上谈兵”的标签。
这种事情若是能办到的话,那群匈奴蛮子早就动手了,还用等到今天?
然而面对高顺的质疑,姜恒并未变化表情。
“将军,常规而言,此地的确是天堑。”
“但兵者,诡道也。”
“越是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越有可能成为敌人致命的突破口。”
“末将有一计,可遣一支精锐小队,于月黑之夜,借助特制工具,由此处攀爬潜入!”
“目标,直指关隘内部的武库与粮仓!”
奇袭?
天方夜谭!
高顺心中的失望更浓了,几乎要挥手让姜恒退下了。
他镇守雁门关十年,什么样的奇谋诡计没见过?
匈奴人不是没动过攀爬城墙的心思,可结果呢?
全都在攀爬途中,被守城将士当成活靶子,射成了刺猬!
鹰愁崖比城墙高了何止十倍,这根本就是派人去送死!
“荒谬!”
高顺冷哼一声,已经懒得再听下去。
可姜恒接下来的动作,却让他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只见姜恒并未因他的冷遇而退缩,反而伸出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滑动起来。
“将军请看。”
“鹰愁崖高三百余丈,正面看去,确实光滑如镜。”
“但若将视角放低,便会发现。”
“此处每隔三丈,便会有一条横向的岩石裂隙。”
“虽不深,却足以让特制的飞云爪扣入其中。”
“末将所说的精锐,无需太多,五十人足矣。”
“他们需携带一百五十丈长的特制软绳,以及五十副飞云爪。”
“攀爬时,可分作三段。”
“第一人先上,固定绳索,后续人手再跟上。”
“如此交替,一夜之内,必能登上崖顶!”
姜恒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之后他更是详细描述了飞云爪的构造。
以及如何利用杠杆原理,将人的体重分散,确保不在光滑的岩壁上打滑。
听着这些,高顺的眉头也不自觉地松开了些许。
这小子……说的竟然有些道理?
他从未如此细致地观察过鹰愁崖的岩体结构。
“登上崖顶之后,便是第二步,潜入。”
姜恒的手指在沙盘上移动,点在了鹰愁崖后方的一片稀疏林地。
“此处,是我军巡逻路线的极限范围,两支巡逻队交汇的间隙,足有一刻钟。”
“这一刻钟,足够五十名精锐悄无声息地潜入到这里。”
他手指再动,点在了一排营房的后方。
“这里是杂役的居所,后墙低矮,且常年失修,翻越不费吹灰之力。”
“进入之后,他们便能换上杂役的衣服,混入其中。”
“巡逻队的盲区……杂役营房……”
轻轻呢喃一句,高顺的呼吸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地方,他知道。
“此物的制作过程,对温度、配比的要求苛刻到了极点!”
“差之毫厘,便不是失效,而是当场炸毁!”
“末将与弟兄们能侥幸成功,也是在炸毁了无数半成品。”
“是差点把命都搭进去之后,才摸索出的些许经验。”
“若要量产,以军中工匠之能,恐怕……死伤会极为惨重!”
“末将,于心不忍!”
“而且此物存放也是个大问题。”
“将军既然让亲卫去看了,便也知道此物威力有多大!”
“若是一个存放不到位出了问题,那……”
最后一句话,姜恒并未说完。
可高顺也没有再度追问,只是点了点头。
“罢了。”
他叹了口气,转身走回沙盘前。
“此事,我会派人去查。”
“那你就继续研究吧。”
“但那那震天雷有任何进展之后,切记第一时间告知吾。”
“是,将军!”
姜恒心中一松,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关。
不过,高顺显然没有就此结束谈话的打算。
他不再纠结于震天雷,而是猛然抛完全出乎姜恒意料的问题。
他伸出手指,在沙盘上那座雄伟的雁门关上重重一点。
“抬起头,看着这里。”
姜恒闻言上前,目光投向沙盘。
“我再问你,以你之见,我雁门关如今的防守布局,如何?”
高顺的声音变得严肃无比。
“姜恒,如今你掌握的东西,都让我极为在意。”
“而且我夫人也向我推荐你。”
“所以我也不给绕弯子,直接明说了。”
“此举不仅是为了进一步考验你的战略眼光。”
“也有将你培养成我真正心腹之意。”
“现在我不想听任何恭维之词。”
“我要你站在敌人的角度告诉我,这道防线破绽何在!”
听到这话,姜恒先是一愣,下意识就准备藏拙。
毕竟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可想到自己前几次读档的悲惨下场,姜恒硬生生按回了如今的想法。
他算是看出来了!
以自己现在的地位,只有争取将所有闪光点展露出来,才能被人完全看到!
藏拙可以,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
还不到那个地步!
念头到此,姜恒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再度对着高顺一拱手。
“将军既然发问,那末将就斗胆,说些自己的拙见了。”
说完,姜恒不等高顺回应,便直接抬脚来到那巨大的沙盘旁边。
高顺也不阻拦,只是双手负后,想看看这个年轻人究竟能说出什么花来。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姜恒并未看向雁门关的正面城防。
而是径直越过了整个关隘主体。
最后在沙盘的西北角,一处被所有人都忽略的断崖上重重一点!
“将军,末将以为,雁门关最大的破绽,在此处。”
此言一出,高顺直接皱起了眉头。
他顺着姜恒的手指看去,那是一片名为鹰愁崖的绝壁。
高耸入云,表面更是光滑如镜,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别说是人,就算是猿猴都难以攀爬。
“鹰愁崖?”
高顺的声音里带上了些许失望。
看来,自己还是高看这小子了。
之前夫人说他分析黑风寨之事上头头是道。
可一到这真正的军国大事上,终究还是天真了。
“此地乃是绝地,如何能成为破绽?”
说完这话,高顺的心中也已经给姜恒打下了个“纸上谈兵”的标签。
这种事情若是能办到的话,那群匈奴蛮子早就动手了,还用等到今天?
然而面对高顺的质疑,姜恒并未变化表情。
“将军,常规而言,此地的确是天堑。”
“但兵者,诡道也。”
“越是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越有可能成为敌人致命的突破口。”
“末将有一计,可遣一支精锐小队,于月黑之夜,借助特制工具,由此处攀爬潜入!”
“目标,直指关隘内部的武库与粮仓!”
奇袭?
天方夜谭!
高顺心中的失望更浓了,几乎要挥手让姜恒退下了。
他镇守雁门关十年,什么样的奇谋诡计没见过?
匈奴人不是没动过攀爬城墙的心思,可结果呢?
全都在攀爬途中,被守城将士当成活靶子,射成了刺猬!
鹰愁崖比城墙高了何止十倍,这根本就是派人去送死!
“荒谬!”
高顺冷哼一声,已经懒得再听下去。
可姜恒接下来的动作,却让他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只见姜恒并未因他的冷遇而退缩,反而伸出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滑动起来。
“将军请看。”
“鹰愁崖高三百余丈,正面看去,确实光滑如镜。”
“但若将视角放低,便会发现。”
“此处每隔三丈,便会有一条横向的岩石裂隙。”
“虽不深,却足以让特制的飞云爪扣入其中。”
“末将所说的精锐,无需太多,五十人足矣。”
“他们需携带一百五十丈长的特制软绳,以及五十副飞云爪。”
“攀爬时,可分作三段。”
“第一人先上,固定绳索,后续人手再跟上。”
“如此交替,一夜之内,必能登上崖顶!”
姜恒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之后他更是详细描述了飞云爪的构造。
以及如何利用杠杆原理,将人的体重分散,确保不在光滑的岩壁上打滑。
听着这些,高顺的眉头也不自觉地松开了些许。
这小子……说的竟然有些道理?
他从未如此细致地观察过鹰愁崖的岩体结构。
“登上崖顶之后,便是第二步,潜入。”
姜恒的手指在沙盘上移动,点在了鹰愁崖后方的一片稀疏林地。
“此处,是我军巡逻路线的极限范围,两支巡逻队交汇的间隙,足有一刻钟。”
“这一刻钟,足够五十名精锐悄无声息地潜入到这里。”
他手指再动,点在了一排营房的后方。
“这里是杂役的居所,后墙低矮,且常年失修,翻越不费吹灰之力。”
“进入之后,他们便能换上杂役的衣服,混入其中。”
“巡逻队的盲区……杂役营房……”
轻轻呢喃一句,高顺的呼吸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地方,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