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笼罩下的东宫,比白日更添几分静谧与深沉。

  寝殿内,烛火将朱标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他正襟危坐,脸上却带着一丝以往罕见的,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潮红。

  一名心腹宦官悄步而入,拂尘一甩,低声禀报。

  “殿下,户部那边已经办妥了。”

  “按您的吩咐,所需银两已悉数调出,并全部以咱们东宫的名义,购入了国债。”

  朱标的心微微一提,下意识地追问,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对方……可曾多问什么?”

  “譬如,本宫为何突然调取如此巨款?”

  “又为何全部用来购买国债?”

  这是他破天荒第一次动用如此手段,内心深处终究有些底气不足。

  那宦官闻言,脸上却露出一种近乎谄媚,理所当然的笑容,躬身道:

  “回殿下,户部那边恭敬得很,一个字都没多问。”

  “至于购买国债,更是无人敢有半分异议。”

  他心里暗自嘀咕。

  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您太子爷的地位?

  别说调钱买国债,就算您明天想试试龙袍合不合身,陛下怕是都得乐呵呵地夸一句“吾儿穿着真精神”!

  谁敢在这时候触您的霉头?

  朱标听完,先是微微一怔,随即恍然。

  心中那点忐忑瞬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权威感所取代。

  是啊,他是太子。

  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做些非常之事,动用些非常手段,似乎……也并非不可。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异样的情绪压下,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继续下达指令。

  “很好。”

  “接下来,按照叶先生所授之策,你亲自去安排。”

  “让咱们的人,渗透到京城各大赌坊、黑市之中,开始暗中推高国债的价格!”

  “每日涨幅不必过大,但要持续,要让人看到它一直在涨,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是,奴婢明白。”

  宦官认真记下。

  “还有。”

  朱标补充道,“动用东厂在民间的耳目,巧妙地将消息散播出去。”

  “就说……朝廷有意进一步抬升国债价值,以彰显朝廷信用,目前价格远未到顶,后续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

  “要把这股风,给我吹起来,吹得越热越好!”

  “奴婢领旨!”

  “定将此事办得滴水不漏!”

  宦官再次躬身,见朱标再无其他吩咐,这才小心翼翼地倒退着离开了寝殿。

  殿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内外。

  朱标独自坐在空旷的殿内,方才在下人面前强装的镇定渐渐褪去。

  他向后靠在椅背上,抬手揉了揉眉心,感受着心脏依旧有些过快的跳动。

  回想自己刚才下达的一系列命令——

  私自调取国库银两,虽是购买国债,但未经明旨,操纵市场,散布流言……

  这每一桩、每一件,都与他一贯接受的储君教育,与他平日里恪守的仁厚、守礼形象格格不入。

  甚至可称得上是出格和阴险。

  若在以往,他定然会对此深恶痛绝,斥为小人行径。

  可是现在……

  一股奇异的,带着些许罪恶感的刺激和兴奋,却悄然在他心底滋生、蔓延。

  他仿佛能透过这重重的宫墙,看到那些平日里骄横跋扈的淮西勋贵。

  在未来某个时刻。

  因为贪婪而一步步踏入他精心编织的陷阱。

  最终财富大幅缩水,捶胸顿足的狼狈模样!

  这种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

  凭借智慧和手段而非单纯的身份地位去达成目标的感觉,是他从未体验过的。

  “呵……”

  朱标忽然低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自嘲,更多的却是一种打破枷锁后的畅快。

  “原来……这便是权术?”

  “这便是……掌控?”

  他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一场蜕变。

  从那个只会被动接受父皇安排,处处讲究仁德宽厚的“完美太子”。

  开始向着一个懂得主动出击,善于运用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和朝廷利益的“实权储君”转变。

  这个过程或许会伴随着不安。

  甚至背离他过去的一些信念,但……

  该说不说。

  这种感觉,真他**刺激!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空,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不被权臣掣肘,这条路,他必须走下去!

  而且,要走得漂亮!

  ……

  御书房内。

  烛火将朱元璋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如同蛰伏的巨龙。

  他手中拿着一份刚从叶凡府上送来的密报。

  上面详细记录了叶凡与李进夜谈的内容。

  尤其是关于“军事基地”、“殖民”以及那冷酷决绝的“亡其国,灭其种”之论。

  朱元璋的目光在那些字句上缓缓移动。

  起初是沉思,随即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的呼吸都不自觉地粗重了几分。

  殖民!

  将大明的旗帜插遍海外诸国,汲取无尽的财富!

  建立军事据点,掌控万里海疆!

  这已不仅仅是开疆拓土。

  这是要打造一个亘古未有,远超汉唐的庞大帝国!

  他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轻轻敲击着御案。

  叶凡描绘的那幅蓝图,与他内心深处那份超越历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

  若真能依此而行。

  待那铁甲战舰横行四海之日,便是大明打下一个前所未有之疆域,成就万世不朽基业之时!

  “好!好一个叶凡!好一个……殖民!”

  朱元璋忍不住低声喝彩,胸膛因澎湃的心潮而微微起伏。

  这超越时代的构想,让他心驰神往,振奋不已。

  恰在此时。

  毛骧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躬身禀报:“陛下,东宫那边已有动作。”

  “太子殿下已命人从户部调取银两,全部购入国债,并已安排东厂人手潜入赌坊、黑市,开始暗中推高国债价格,同时散布利好消息。”

  朱元璋闻言,从对海外宏图的遐想中回过神来,注意力立刻被拉回到了眼前的棋局上。

  他更关心的是儿子的状态。

  “哦?动作倒是利索。”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追问道,“标儿在吩咐这些事情的时候,神情如何?”

  “做完之后,又是什么反应?”

  毛骧回想了一下安插在东宫外的眼线回报,谨慎地答道:“回陛下,殿内虽烛火通明,但锦衣卫在外,难以窥得真切。”

  “不过……据远远观察,太子殿下在吩咐之时,似乎……并无往日的犹豫,反倒有些果决。”

  “事成之后,殿下独坐殿内,虽看不清具体神色,但隐约感觉……殿下似乎并无懊悔不安,反而……隐隐有些兴奋之态。”

  “兴奋?”

  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这个词。

  非但没有不悦,脸上反而露出了极为满意和欣慰的笑容!

  “好!好啊!兴奋就对喽!”

  他站起身,在御案前踱了两步,语气中带着一种老怀大慰的感慨。

  “咱就怕他畏首畏尾,做完之后又觉得自己违背了圣贤之道,在那里自责懊恼!”

  “他能感到兴奋,说明他尝到了这权柄的滋味,尝到了凭借自身智谋和手段掌控局面的快意!”

  “这说明他正在成长,正在摆脱那些迂腐的束缚!”

  “这才是咱老朱家的儿子该有的样子!”

  他仿佛看到了朱标身上那层过于仁厚的硬壳正在被打破。

  一个更具帝王潜质的继承人正在破茧而出!

  这种变化,比他收到任何捷报都更让他高兴。

  就在这时。

  毛骧又从袖中取出一支细小的竹管,双手呈上:“陛下,北平飞鸽传书,八百里加急。”

  朱元璋接过,拧开竹管,取出里面卷着的薄绢,快速浏览起来。

  上面清晰地写着,北平的锦衣卫已然按照他的密旨,将僧人姚广孝“勾结匪类”、“蓄意蒙蔽亲王”、“图谋不轨”的诸般“铁证”妥善安排完毕。

  看完密报,朱元璋脸上的兴奋与欣慰渐渐收敛。

  重新恢复了那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将那薄绢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目光幽深,如同古井寒潭。

  该做的铺垫,他都已经为标儿做好了。

  燕王那边的隐患,有这“姚广孝”顶罪,足以平息风波,保全皇家颜面。

  淮西勋贵那边的麻烦,标儿也已经在叶凡的辅佐下,展开了凌厉的反击。

  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扶手,望向东宫的方向,心中默念:

  “标儿,路,爹已经给你铺了一段。”

  “刀,爹也给你递到了手里。”

  “剩下的,就看你自己,如何挥刀,如何立威,如何……真正地坐上,乃至坐稳那个位置了。”

  御书房内。

  烛火摇曳。

  映照着这位帝王深沉似海的眼眸。

  那里面,有期待,有决断,更有一份冷酷的,属于父亲的锤炼!!

  ……

  子时已过。

  月华清冷,透过窗棂洒在叶凡府邸的书房内,在地上铺开一片银霜。

  桌上的菜肴早已凉透,酒壶也空了几个。

  浓郁的酒气在空气中弥漫。

  叶凡与李进相对而坐,皆是面色酡红,眼神迷离,显然都已有了七八分的醉意。

  酒酣耳热之际,谈话也愈发少了顾忌。

  李进端起酒杯,又猛地灌了一口,酒水顺着嘴角流下些许也浑然不觉。

  他带着几分醉态的憧憬,含糊地说道:“先……先生!”

  “他日,待殿下……登临大宝,以先生之才,与殿下之情谊,必定位极人臣!”

  “宰……宰相之位,唾手可得!”

  “甚至……甚至可为帝师,青史留名啊!”

  “嗝——”

  叶凡打了个响亮的酒嗝,身子晃了晃,勉强用手撑住桌子才没滑下去。

  他醉眼惺忪地摆了摆手,舌头都有些打结。

  “宰……宰相?帝师?呵…呵呵…不当!谁爱当谁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