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
晨露未晞,毛骧便脚步匆匆,几乎是踩着宫门开启的时辰,赶到了武英殿外。
他脸上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
但眼神却异常锐利,手中紧紧攥着一份连夜整理好的密报。
朱元璋向来起身极早,此刻已在殿内活动筋骨。
听到毛骧求见,他立刻宣入。
“陛下!”
毛骧快步走进,躬身将密报高高举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昨夜叶先生府上密谈,有惊人言论!”
“臣已连夜整理妥当,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见他神色凝重,心知必有要事,接过密报,就着初升的晨曦迅速浏览起来。
起初,他面色尚算平静。
但随着目光扫过那些关于废除中书省,罢黜宰相,设立三司与内阁的惊世骇俗之言,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捏着纸张的手指猛地收紧,手背上青筋隐现!
“这……!”
他霍然从座椅上站起!!
高大的身躯因为震惊而微微前倾,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死死盯着那几行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脑子里!
“此言…当真出自叶凡醉后之口?!”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猛地抬头看向毛骧,目光如电。
毛骧肯定地点头,补充道:“千真万确!”
“据内线回报,叶先生昨夜与李进饮酒至子时过后,醉意颇深,此言确系醉后所言,李进在场亲耳听闻,听后亦是骇然失色,酒醒大半!”
朱元璋闻言,缓缓坐回龙椅。
但胸膛依旧微微起伏,显示着他内心极不平静。
他再次低头,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那份密报。
越看,心中的惊涛骇浪就越是汹涌!
这已不仅仅是奇思妙想。
这是一套完整的,旨在将皇权推向空前绝后之巅峰的**蓝图!
分散地方之权于三司。
使其互相牵制,无法坐大。
废除总揽朝政的宰相。
将权力分散于六部。
再以品阶不高,易于掌控的内阁学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却无最终决策之权……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将所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并给出了解决的框架!
良久,朱元璋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震撼都吐出去。
他靠在龙椅背上,眼神复杂地望向殿顶的藻井,心中思绪万千!
首先涌上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心,甚至带着一丝庆幸。
叶凡在此番醉话中,明确表露了对宰相之位的鄙弃,只求“躺平”。
这说明他并非贪恋权位之辈。
并无借此掌控朝政,成为权臣的野心。
将这样一个身负惊世之才却无意揽权的人,交到标儿手中辅佐,他朱元璋才能真正、彻底地放心!
此乃大明之幸,标儿之福!
其次,便是对这制度本身所带来的极致诱惑力的震撼!
这套设计,几乎扫清了所有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权臣、藩镇、地方割据对皇权的威胁!
将天下权柄,前所未有地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建立绝对权威的帝王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然而,震撼与安心之后,朱元璋的眼中又浮现出一抹深沉的沉思。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眉头微蹙。
“此策虽好,但……推行不易啊。”
朱元璋低声自语。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
朱标仁厚,重情义。
即便他日登基,面对亦师亦友,屡献奇策的叶凡,必然极度倚重!
在其心中,叶凡就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若由标儿来提出废除宰相,无异于自断臂膀!
更是对叶凡的一种“背叛”!
以标儿的性子,恐怕难以狠下心肠推行。
再者,此策一旦公布,必将引起朝野震动!
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宰相统领百官,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位极人臣的文官集团,反抗之声必然汹涌澎湃。
标儿初登大宝,根基未稳,未必能扛住这巨大的压力。
“此事……看来不能由标儿来做。”
朱元璋的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一股属于开国帝王的决断之气在他身上弥漫开来。
“这个恶人,得咱来当!”
“这桩得罪满朝文武,甚至可能背负后世骂名的事,得咱来办!”
他开始在心中飞速盘算。
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顺理成章提出此议的契机。
或者……
让叶凡先坐上左相之位?
待到时机成熟,再由他本人,或者由自己引导,让他“主动”提出这套废相之策?
届时自己再顺势推舟,强力推行……
如此,阻力或可小些?
一个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交织成一盘复杂而深远的棋局。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厉色,抬头看向垂手肃立的毛骧,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二虎,昨夜叶凡醉后所言,尤其是关于废除中书省与宰相之事,给咱烂在肚子里!”
“传令所有知情人,包括那个李进,若敢泄露半句……”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你知道该怎么做。”
毛骧浑身一凛,感受到那股森然的帝王之威,立刻躬身,斩钉截铁地应道:“臣明白!”
“陛下放心,昨夜之事,绝不会再有外人知晓!”
“若有差池,臣提头来见!”
朱元璋点了点头,挥挥手让他退下。
殿内重归寂静,只有他一人独坐,目光深邃地望着那份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密报。
心中,已然开始勾勒一幅彻底革新大明中枢权力结构的宏伟蓝图。
为了老朱家的万世基业……
有些事,他必须做在前面。
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
晨露未晞,毛骧便脚步匆匆,几乎是踩着宫门开启的时辰,赶到了武英殿外。
他脸上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
但眼神却异常锐利,手中紧紧攥着一份连夜整理好的密报。
朱元璋向来起身极早,此刻已在殿内活动筋骨。
听到毛骧求见,他立刻宣入。
“陛下!”
毛骧快步走进,躬身将密报高高举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昨夜叶先生府上密谈,有惊人言论!”
“臣已连夜整理妥当,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见他神色凝重,心知必有要事,接过密报,就着初升的晨曦迅速浏览起来。
起初,他面色尚算平静。
但随着目光扫过那些关于废除中书省,罢黜宰相,设立三司与内阁的惊世骇俗之言,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捏着纸张的手指猛地收紧,手背上青筋隐现!
“这……!”
他霍然从座椅上站起!!
高大的身躯因为震惊而微微前倾,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死死盯着那几行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脑子里!
“此言…当真出自叶凡醉后之口?!”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猛地抬头看向毛骧,目光如电。
毛骧肯定地点头,补充道:“千真万确!”
“据内线回报,叶先生昨夜与李进饮酒至子时过后,醉意颇深,此言确系醉后所言,李进在场亲耳听闻,听后亦是骇然失色,酒醒大半!”
朱元璋闻言,缓缓坐回龙椅。
但胸膛依旧微微起伏,显示着他内心极不平静。
他再次低头,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那份密报。
越看,心中的惊涛骇浪就越是汹涌!
这已不仅仅是奇思妙想。
这是一套完整的,旨在将皇权推向空前绝后之巅峰的**蓝图!
分散地方之权于三司。
使其互相牵制,无法坐大。
废除总揽朝政的宰相。
将权力分散于六部。
再以品阶不高,易于掌控的内阁学士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却无最终决策之权……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将所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并给出了解决的框架!
良久,朱元璋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震撼都吐出去。
他靠在龙椅背上,眼神复杂地望向殿顶的藻井,心中思绪万千!
首先涌上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心,甚至带着一丝庆幸。
叶凡在此番醉话中,明确表露了对宰相之位的鄙弃,只求“躺平”。
这说明他并非贪恋权位之辈。
并无借此掌控朝政,成为权臣的野心。
将这样一个身负惊世之才却无意揽权的人,交到标儿手中辅佐,他朱元璋才能真正、彻底地放心!
此乃大明之幸,标儿之福!
其次,便是对这制度本身所带来的极致诱惑力的震撼!
这套设计,几乎扫清了所有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权臣、藩镇、地方割据对皇权的威胁!
将天下权柄,前所未有地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建立绝对权威的帝王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然而,震撼与安心之后,朱元璋的眼中又浮现出一抹深沉的沉思。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眉头微蹙。
“此策虽好,但……推行不易啊。”
朱元璋低声自语。
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
朱标仁厚,重情义。
即便他日登基,面对亦师亦友,屡献奇策的叶凡,必然极度倚重!
在其心中,叶凡就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若由标儿来提出废除宰相,无异于自断臂膀!
更是对叶凡的一种“背叛”!
以标儿的性子,恐怕难以狠下心肠推行。
再者,此策一旦公布,必将引起朝野震动!
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宰相统领百官,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位极人臣的文官集团,反抗之声必然汹涌澎湃。
标儿初登大宝,根基未稳,未必能扛住这巨大的压力。
“此事……看来不能由标儿来做。”
朱元璋的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一股属于开国帝王的决断之气在他身上弥漫开来。
“这个恶人,得咱来当!”
“这桩得罪满朝文武,甚至可能背负后世骂名的事,得咱来办!”
他开始在心中飞速盘算。
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顺理成章提出此议的契机。
或者……
让叶凡先坐上左相之位?
待到时机成熟,再由他本人,或者由自己引导,让他“主动”提出这套废相之策?
届时自己再顺势推舟,强力推行……
如此,阻力或可小些?
一个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交织成一盘复杂而深远的棋局。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厉色,抬头看向垂手肃立的毛骧,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
“二虎,昨夜叶凡醉后所言,尤其是关于废除中书省与宰相之事,给咱烂在肚子里!”
“传令所有知情人,包括那个李进,若敢泄露半句……”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你知道该怎么做。”
毛骧浑身一凛,感受到那股森然的帝王之威,立刻躬身,斩钉截铁地应道:“臣明白!”
“陛下放心,昨夜之事,绝不会再有外人知晓!”
“若有差池,臣提头来见!”
朱元璋点了点头,挥挥手让他退下。
殿内重归寂静,只有他一人独坐,目光深邃地望着那份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密报。
心中,已然开始勾勒一幅彻底革新大明中枢权力结构的宏伟蓝图。
为了老朱家的万世基业……
有些事,他必须做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