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脸上的笑意稍稍收敛,对马皇后道:“妹子,你先用着,咱去去就来。”
马皇后会意地点点头,目光掠过门外毛骧的身影,心中了然必有要事。
朱元璋起身走出殿外,午后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走到廊柱旁,负手而立,声音不高却带着惯有的威压:“二虎,什么事?”
毛骧上前一步,躬身低语,将东宫内叶凡与朱标的对话,尤其是叶凡如何凭借户部账目推断淮西勋贵涉嫌大规模走私盐铁之事,原原本本,巨细无遗地禀报了一遍。
最后。
他双手呈上一本刚从户部调取,墨迹犹新的抄录账本。
“陛下,此乃叶先生所阅原始账册之抄本,其中盐铁税收缺口,确如其所言,触目惊心。”
朱元璋接过那本薄薄的册子,指尖触及纸张,竟觉得有些冰凉。
他缓缓翻开,目光扫过那一行行冰冷的数字,越看,脸色越是阴沉!!
起初只是眉头紧锁。
渐渐地,额角青筋微微凸起!
捏着账本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虽早已对勋贵们的跋扈和贪墨有所耳闻,却也未曾料到,他们竟敢将手伸得这么长,动摇了盐铁这等国本!
这已不是简单的贪腐,这是蛀空大明的根基!
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在他胸中翻腾,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脸色铁青,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他猛地合上账本,发出“啪”的一声轻响,眼中寒光凛冽。
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好……好一群国之蛀虫!”
“真当咱的刀,砍不动他们的脑袋了吗?!”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立刻就要下令让毛骧彻查,将那些胆大包天之辈揪出来严惩。
但就在命令即将出口的刹那,他硬生生顿住了!
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暴怒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和深沉的算计。
他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恢复了帝王的平稳,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
“刘伯温…他不是一直在都察院,盯着这些事么?”
毛骧一怔,随即应道:“是,陛下,刘中丞近日确在核查勋贵事宜。”
朱元璋将手中的账本递还给毛骧,语气淡漠,却不容置疑:“把这账本,交给刘伯温。”
“什么也不用多说。”
毛骧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是要将这把最烫手的刀,递到最适合,也最需要“立功”的刘伯温手里!
让他去当这个恶人,去撕破脸皮!
他躬身接过:“臣,明白!”
朱元璋目光投向远方宫墙,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封地拥兵自重的儿子们,继续吩咐道:
“还有,即刻以八百里加急,传旨给在外就藩的各位封王,就说…咱有要事相商,令他们即刻动身,速速回京!”
“是!”
毛骧心头一凛,召回藩王?
陛下此举,恐怕不止是为了“商议要事”那么简单。
他不敢多问,再次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朱元璋独自站在廊下,脸上的怒容早已消失,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盐铁走私要查。
但要借刘伯温这把“孤臣”的刀去查。
儿子们也要回来,正好借着标儿“病重”这个机会,看看他们各自的心思。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一步步,走向他预设的棋局。
……
都察院的值房内。
炭火微弱,光线也有些昏暗。
刘伯温正对着一份弹劾地方官吏的奏章凝神思索,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随即是轻轻的叩门声。
“刘中丞。”
毛骧推门而入,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刘伯温放下笔,起身拱手:“毛指挥使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他心中微感诧异,毛骧亲自前来,必有要事。
毛骧没有寒暄,直接从怀中取出那本账册抄本,双手递上,语气平淡无波:“此乃户部近日核查中发现的一些账目异常,陛下吩咐,交由刘中丞过目。”
刘伯温接过账本,入手微沉。
他抬起眼,试图从毛骧那张如同石刻的脸上看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毛指挥使,”
刘伯温谨慎地开口,带着一丝试探,“陛下…可还有其他的交代?”
毛骧摇了摇头,回答得干脆利落:“陛下只言,交由刘中丞,其余,并无交代。”
他顿了顿,补充道,“账本已送到,下官告退。”
说完,毛骧微微躬身,便转身离去,步伐稳健,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留下刘伯温一人手持账本,站在原地,眉头渐渐蹙起。
他重新坐回椅中,带着满腹疑云,翻开了这本看似普通的账册。
起初,他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浏览。
但很快,他的目光凝固了。
手指顺着盐铁税收那一栏的数字下滑,越看,速度越慢,脸色也越发凝重。
那巨大到不合常理的缺口,像一道狰狞的伤疤,刺目地呈现在他眼前!!
“这……”
刘伯温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充满了惊骇。
他是精通政务,熟知钱粮之人,太清楚这等数额的短缺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寻常的贪墨或差错,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一条庞大而隐秘的走私链条!
而能有能力,有胆量做下此等事情的……
一个名字,或者说一个集团的名字,瞬间浮现在他脑海中——
淮西勋贵!
刹那间,如同电光石火,刘伯温全都明白了!
陛下为何不将此案交给刑部,不交给锦衣卫,偏偏交到他这个御史中丞手上?
为何毛骧传话时,语焉不详,只说“过目”,没有任何具体指示?
这就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道将他逼向绝境的考题!
若他查不出真凭实据,或者畏难不敢深究,那些淮西勋贵一旦得知是他刘伯温在暗中调查此事,岂会善罢甘休?
必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记恨他多管闲事,日后寻衅报复,绝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
他查而无功,便是无能,也给了别人攻讦他的借口。
可若他铁面无私,真的查出了确凿罪证。
将淮西勋贵们走私盐铁的铁证摆在陛下面前呢?
那他就等于亲手将整个淮西集团推到了悬崖边上!
届时,那些位高权重,盘根错节的勋贵们,会如何看他?
必然恨他入骨,视他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专门用来对付他们的刀!
他刘伯温,就将彻底站在满朝文武,尤其是最具实力的勋贵集团的对立面!
毕竟陛下又没有明旨,他却独自查出了结果……
在旁人看来,就是他刘伯温主动撕破脸,针对淮西一脉!
查与不查,深查与浅查,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刘伯温,必将成为众矢之的,里外不是人!
“呵呵……”
刘伯温放下账本,发出一声充满苦涩和自嘲的轻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仿佛瞬间被抽干了力气。
他抬手揉了揉紧锁的眉心,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
“陛下啊陛下…”
“您这是…非要逼着伯温做这把孤臣之刀,将这满朝的同僚,都得罪干净才肯罢休吗?”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悲凉。
叶凡之前的剖析,此刻如同预言般在他耳边回响。
原来,从他被放在都察院这个位置上的那一刻起,这条“孤臣”之路,就已经注定无法回头了。
陛下需要一把刀,一把锋利,且只能由他掌控的刀,去清除他认为需要清除的障碍!
而自己,就是那把被选中的刀。
一股强烈的,渴望远离这是非之地的念头,从未如此刻这般强烈地涌上心头!
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份对归隐林泉,安度晚年的向往,变得无比炽热!
“金陵…真乃是非之地,久留无益啊……”
他长长地叹息一声,充满了无力感。
然而,账本已经在手,陛下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这差事,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了!
马皇后会意地点点头,目光掠过门外毛骧的身影,心中了然必有要事。
朱元璋起身走出殿外,午后的阳光照在他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走到廊柱旁,负手而立,声音不高却带着惯有的威压:“二虎,什么事?”
毛骧上前一步,躬身低语,将东宫内叶凡与朱标的对话,尤其是叶凡如何凭借户部账目推断淮西勋贵涉嫌大规模走私盐铁之事,原原本本,巨细无遗地禀报了一遍。
最后。
他双手呈上一本刚从户部调取,墨迹犹新的抄录账本。
“陛下,此乃叶先生所阅原始账册之抄本,其中盐铁税收缺口,确如其所言,触目惊心。”
朱元璋接过那本薄薄的册子,指尖触及纸张,竟觉得有些冰凉。
他缓缓翻开,目光扫过那一行行冰冷的数字,越看,脸色越是阴沉!!
起初只是眉头紧锁。
渐渐地,额角青筋微微凸起!
捏着账本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虽早已对勋贵们的跋扈和贪墨有所耳闻,却也未曾料到,他们竟敢将手伸得这么长,动摇了盐铁这等国本!
这已不是简单的贪腐,这是蛀空大明的根基!
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在他胸中翻腾,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脸色铁青,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他猛地合上账本,发出“啪”的一声轻响,眼中寒光凛冽。
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好……好一群国之蛀虫!”
“真当咱的刀,砍不动他们的脑袋了吗?!”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立刻就要下令让毛骧彻查,将那些胆大包天之辈揪出来严惩。
但就在命令即将出口的刹那,他硬生生顿住了!
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暴怒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和深沉的算计。
他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恢复了帝王的平稳,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
“刘伯温…他不是一直在都察院,盯着这些事么?”
毛骧一怔,随即应道:“是,陛下,刘中丞近日确在核查勋贵事宜。”
朱元璋将手中的账本递还给毛骧,语气淡漠,却不容置疑:“把这账本,交给刘伯温。”
“什么也不用多说。”
毛骧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是要将这把最烫手的刀,递到最适合,也最需要“立功”的刘伯温手里!
让他去当这个恶人,去撕破脸皮!
他躬身接过:“臣,明白!”
朱元璋目光投向远方宫墙,仿佛看到了那些在封地拥兵自重的儿子们,继续吩咐道:
“还有,即刻以八百里加急,传旨给在外就藩的各位封王,就说…咱有要事相商,令他们即刻动身,速速回京!”
“是!”
毛骧心头一凛,召回藩王?
陛下此举,恐怕不止是为了“商议要事”那么简单。
他不敢多问,再次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朱元璋独自站在廊下,脸上的怒容早已消失,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盐铁走私要查。
但要借刘伯温这把“孤臣”的刀去查。
儿子们也要回来,正好借着标儿“病重”这个机会,看看他们各自的心思。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一步步,走向他预设的棋局。
……
都察院的值房内。
炭火微弱,光线也有些昏暗。
刘伯温正对着一份弹劾地方官吏的奏章凝神思索,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随即是轻轻的叩门声。
“刘中丞。”
毛骧推门而入,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模样。
刘伯温放下笔,起身拱手:“毛指挥使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他心中微感诧异,毛骧亲自前来,必有要事。
毛骧没有寒暄,直接从怀中取出那本账册抄本,双手递上,语气平淡无波:“此乃户部近日核查中发现的一些账目异常,陛下吩咐,交由刘中丞过目。”
刘伯温接过账本,入手微沉。
他抬起眼,试图从毛骧那张如同石刻的脸上看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毛指挥使,”
刘伯温谨慎地开口,带着一丝试探,“陛下…可还有其他的交代?”
毛骧摇了摇头,回答得干脆利落:“陛下只言,交由刘中丞,其余,并无交代。”
他顿了顿,补充道,“账本已送到,下官告退。”
说完,毛骧微微躬身,便转身离去,步伐稳健,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留下刘伯温一人手持账本,站在原地,眉头渐渐蹙起。
他重新坐回椅中,带着满腹疑云,翻开了这本看似普通的账册。
起初,他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浏览。
但很快,他的目光凝固了。
手指顺着盐铁税收那一栏的数字下滑,越看,速度越慢,脸色也越发凝重。
那巨大到不合常理的缺口,像一道狰狞的伤疤,刺目地呈现在他眼前!!
“这……”
刘伯温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充满了惊骇。
他是精通政务,熟知钱粮之人,太清楚这等数额的短缺意味着什么!
这绝非寻常的贪墨或差错,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一条庞大而隐秘的走私链条!
而能有能力,有胆量做下此等事情的……
一个名字,或者说一个集团的名字,瞬间浮现在他脑海中——
淮西勋贵!
刹那间,如同电光石火,刘伯温全都明白了!
陛下为何不将此案交给刑部,不交给锦衣卫,偏偏交到他这个御史中丞手上?
为何毛骧传话时,语焉不详,只说“过目”,没有任何具体指示?
这就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道将他逼向绝境的考题!
若他查不出真凭实据,或者畏难不敢深究,那些淮西勋贵一旦得知是他刘伯温在暗中调查此事,岂会善罢甘休?
必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记恨他多管闲事,日后寻衅报复,绝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
他查而无功,便是无能,也给了别人攻讦他的借口。
可若他铁面无私,真的查出了确凿罪证。
将淮西勋贵们走私盐铁的铁证摆在陛下面前呢?
那他就等于亲手将整个淮西集团推到了悬崖边上!
届时,那些位高权重,盘根错节的勋贵们,会如何看他?
必然恨他入骨,视他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专门用来对付他们的刀!
他刘伯温,就将彻底站在满朝文武,尤其是最具实力的勋贵集团的对立面!
毕竟陛下又没有明旨,他却独自查出了结果……
在旁人看来,就是他刘伯温主动撕破脸,针对淮西一脉!
查与不查,深查与浅查,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刘伯温,必将成为众矢之的,里外不是人!
“呵呵……”
刘伯温放下账本,发出一声充满苦涩和自嘲的轻笑,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仿佛瞬间被抽干了力气。
他抬手揉了揉紧锁的眉心,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
“陛下啊陛下…”
“您这是…非要逼着伯温做这把孤臣之刀,将这满朝的同僚,都得罪干净才肯罢休吗?”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悲凉。
叶凡之前的剖析,此刻如同预言般在他耳边回响。
原来,从他被放在都察院这个位置上的那一刻起,这条“孤臣”之路,就已经注定无法回头了。
陛下需要一把刀,一把锋利,且只能由他掌控的刀,去清除他认为需要清除的障碍!
而自己,就是那把被选中的刀。
一股强烈的,渴望远离这是非之地的念头,从未如此刻这般强烈地涌上心头!
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份对归隐林泉,安度晚年的向往,变得无比炽热!
“金陵…真乃是非之地,久留无益啊……”
他长长地叹息一声,充满了无力感。
然而,账本已经在手,陛下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这差事,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