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可能!父皇他……”
朱标骇然失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猛地摇头,声音都带着颤抖。
“我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绝对不会!”
他无法想象,因为自己一个退缩的念头,竟会引来兄弟相残的惨剧。
叶凡见朱标终于被震慑住,心中稍稍安定,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语气放缓了些,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殿下能如此想,便是苍生之福,亦是诸位王爷之幸!”
“要想避免这等不忍言之事发生,唯一的办法,不是退让,而是强大自身!”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标。
“你要让你的兄弟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你的改变,看到你的能力,看到你作为储君的决断和魄力!”
“要让他们从心底里明白,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他们任何不该有的心思,都是徒劳,甚至会给自身招致灭顶之灾!”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断绝他们的念想,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保住这天家的和气!”
“这才是真正的兄弟之情,社稷之福!”
朱标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火焰。
“老师,我明白了!”
“是学生一时糊涂,险些酿成大错!”
“这个位子,学生不让了!绝不!”
叶凡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趁热打铁道。
“殿下能想通就好。”
“记住,即使你愿意让,你父皇也绝不会同意。”
“更何况,你愿意,你的二弟秦王,三弟晋王他们会甘心吗?”
“论长幼,论嫡庶,即使你不在,按次序也未必轮得到燕王!”
“届时兄弟阋墙,祸起萧墙,才是真正将大明推向深渊!”
“所以,殿下,你没有退路,唯有向前!!!”
朱标深吸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犹豫和软弱都吐了出去,沉声道。
“老师不必再劝,学生心意已决,定不负父皇厚望,亦不负老师教诲!”
叶凡看着他重新坚定起来的神情,知道这次的思想工作总算做到了位。
他最后交代道。
“过几日,待你的兄弟们大都到齐了,你这‘病’,也就不用再装下去了。”
“是时候,让他们看看一个不一样的太子了。”
朱标颔首,表示明白。
虽然做出了决定,但他的脸色依旧不那么好看。
叶凡最后那番关于父皇会清除潜在威胁的话,如同梦魇般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让他心有余悸。
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储君之位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力。
更是无法推卸的责任和残酷的抉择!
殿内的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显得格外沉重。
……
深夜。
御书房烛火摇曳。
将朱元璋孤寂的身影投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奏折,上面是燕王朱棣白日里代为批阅的朱批。
字迹苍劲有力,意见条分缕析,处置果断得当。
甚至在某些军务上的见解,让朱元璋都暗自点头。
这确是他的种。
是他诸多儿子里,最像他年轻时那个杀伐决断,锐意进取模样的一个!
这份才干,这份在军中潜移默化积累的威望,本该是辅佐太子,稳固大明江山的绝佳臂助……
然而,朱元璋的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响声。
越是看到朱棣的出色,他心中那股不安就越是强烈。
叶凡那小子看似荒诞的“只需八百人,先下手为强”的言论,此刻却像鬼魅般在他脑海中盘旋。
老四虽无重兵在手,但他在北平等地的旧部,他在军中的那份影响力……
若他真有异心,凭借其才能和威望,未必不能掀起风浪!
“难道…真要让咱走到那一步吗?”
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对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动手,他于心何忍?
虎毒尚不食子!
那是和他血脉相连,最肖似他的老四啊!
可若不动……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
标儿仁厚,这是他的优点,但在某些时候,也是致命的弱点。
面对一个能力、威望都可能超越自己,并且可能存有野心的兄弟,标儿真能压得住吗?
一旦自己龙驭上宾,这大明的江山,会不会上演兄弟相残的惨剧?
甚至……
更糟?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空旷的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父子亲情,一边是江山社稷的稳固,这抉择如同油煎火烤。
恰在此时,毛骧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躬身低语。
“陛下。”
朱元璋脚步一顿,锐利的目光扫过去。
“说!”
毛骧将东宫之内,太子朱标如何欣赏燕王才能,甚至萌生退让储君之位的念头,以及叶凡如何严厉斥责,剖析利害,最终让太子收回心思的对话,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禀报了上来。
当听到朱标竟然说出“若他日将大明朝交到四弟的手中,未尝不是一代盛世”这样的话时,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顶门!!!
他猛地一拍御案。
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起来!
“混账东西!!!”
朱元璋勃然暴怒,额角青筋暴起,胸口剧烈起伏。
“他这个太子是怎么当的?!啊?!”
“咱辛辛苦苦为他铺路,为他扫清障碍,他倒好!竟然想着把江山拱手让人?!”
“他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爹?!”
“还有没有咱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孽子!糊涂!!!”
他气得在殿内疾走,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恨不得立刻冲到东宫将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揪起来痛骂一顿。
这种“退让”,在朱元璋看来,不仅是软弱。
更是对他这个父亲所有心血的背叛!
直到毛骧禀报叶凡如何厉声呵斥,如何点明一旦他有退让之心可能引发的血腥后果,甚至直言“燕王会死”、“所有威胁都会死”时,朱元璋暴怒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了一些。
但脸色依旧铁青。
“哼!总算还有个明白人!”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对叶凡那一番“危言耸听”的复杂认同。
这小子,虽然说话难听,但确实戳中了他内心最真实,也最冷酷的打算。
然而,即便太子暂时收回了那荒唐的念头,朱元璋心中的忧虑并未散去。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
标儿心软,这次被叶凡吓住了,难保日后不会再被什么“兄弟情深”之类的想法动摇。
不行!
绝对不能让他再有这种念头!
必须让他彻底明白,这个位置,不是他想让就能让的!
也必须让他知道,他朱元璋,就是叶凡口中那种为了江山传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牺牲儿子性命的帝王!
一个念头在朱元璋心中迅速成型,变得清晰而冷酷。
他需要下一剂猛药!
一剂能让朱标刻骨铭心,永远绝了“退让”念头的猛药!
他停下脚步,眼中所有的犹豫和挣扎都被一种帝王的决绝所取代。
他转向毛骧,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去,传咱的旨意。”
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
“宣燕王朱棣,即刻进宫见咱!”
“是!”
毛骧心头一凛,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御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摩挲着冰冷的扶手,眼神幽深如潭。
他要亲自会一会这个“最像自己”的四子,也要让东宫那位仁厚的长子,清清楚楚地看到——
什么是帝王心术!
什么是无可退让的储君之路!!
朱标骇然失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猛地摇头,声音都带着颤抖。
“我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绝对不会!”
他无法想象,因为自己一个退缩的念头,竟会引来兄弟相残的惨剧。
叶凡见朱标终于被震慑住,心中稍稍安定,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语气放缓了些,但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殿下能如此想,便是苍生之福,亦是诸位王爷之幸!”
“要想避免这等不忍言之事发生,唯一的办法,不是退让,而是强大自身!”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标。
“你要让你的兄弟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你的改变,看到你的能力,看到你作为储君的决断和魄力!”
“要让他们从心底里明白,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他们任何不该有的心思,都是徒劳,甚至会给自身招致灭顶之灾!”
“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断绝他们的念想,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保住这天家的和气!”
“这才是真正的兄弟之情,社稷之福!”
朱标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火焰。
“老师,我明白了!”
“是学生一时糊涂,险些酿成大错!”
“这个位子,学生不让了!绝不!”
叶凡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趁热打铁道。
“殿下能想通就好。”
“记住,即使你愿意让,你父皇也绝不会同意。”
“更何况,你愿意,你的二弟秦王,三弟晋王他们会甘心吗?”
“论长幼,论嫡庶,即使你不在,按次序也未必轮得到燕王!”
“届时兄弟阋墙,祸起萧墙,才是真正将大明推向深渊!”
“所以,殿下,你没有退路,唯有向前!!!”
朱标深吸一口气,仿佛将所有的犹豫和软弱都吐了出去,沉声道。
“老师不必再劝,学生心意已决,定不负父皇厚望,亦不负老师教诲!”
叶凡看着他重新坚定起来的神情,知道这次的思想工作总算做到了位。
他最后交代道。
“过几日,待你的兄弟们大都到齐了,你这‘病’,也就不用再装下去了。”
“是时候,让他们看看一个不一样的太子了。”
朱标颔首,表示明白。
虽然做出了决定,但他的脸色依旧不那么好看。
叶凡最后那番关于父皇会清除潜在威胁的话,如同梦魇般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让他心有余悸。
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储君之位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力。
更是无法推卸的责任和残酷的抉择!
殿内的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显得格外沉重。
……
深夜。
御书房烛火摇曳。
将朱元璋孤寂的身影投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奏折,上面是燕王朱棣白日里代为批阅的朱批。
字迹苍劲有力,意见条分缕析,处置果断得当。
甚至在某些军务上的见解,让朱元璋都暗自点头。
这确是他的种。
是他诸多儿子里,最像他年轻时那个杀伐决断,锐意进取模样的一个!
这份才干,这份在军中潜移默化积累的威望,本该是辅佐太子,稳固大明江山的绝佳臂助……
然而,朱元璋的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发出沉闷的响声。
越是看到朱棣的出色,他心中那股不安就越是强烈。
叶凡那小子看似荒诞的“只需八百人,先下手为强”的言论,此刻却像鬼魅般在他脑海中盘旋。
老四虽无重兵在手,但他在北平等地的旧部,他在军中的那份影响力……
若他真有异心,凭借其才能和威望,未必不能掀起风浪!
“难道…真要让咱走到那一步吗?”
朱元璋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对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动手,他于心何忍?
虎毒尚不食子!
那是和他血脉相连,最肖似他的老四啊!
可若不动……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
标儿仁厚,这是他的优点,但在某些时候,也是致命的弱点。
面对一个能力、威望都可能超越自己,并且可能存有野心的兄弟,标儿真能压得住吗?
一旦自己龙驭上宾,这大明的江山,会不会上演兄弟相残的惨剧?
甚至……
更糟?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空旷的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父子亲情,一边是江山社稷的稳固,这抉择如同油煎火烤。
恰在此时,毛骧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躬身低语。
“陛下。”
朱元璋脚步一顿,锐利的目光扫过去。
“说!”
毛骧将东宫之内,太子朱标如何欣赏燕王才能,甚至萌生退让储君之位的念头,以及叶凡如何严厉斥责,剖析利害,最终让太子收回心思的对话,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禀报了上来。
当听到朱标竟然说出“若他日将大明朝交到四弟的手中,未尝不是一代盛世”这样的话时,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怒火直冲顶门!!!
他猛地一拍御案。
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震得笔架上的御笔都跳了起来!
“混账东西!!!”
朱元璋勃然暴怒,额角青筋暴起,胸口剧烈起伏。
“他这个太子是怎么当的?!啊?!”
“咱辛辛苦苦为他铺路,为他扫清障碍,他倒好!竟然想着把江山拱手让人?!”
“他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爹?!”
“还有没有咱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孽子!糊涂!!!”
他气得在殿内疾走,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恨不得立刻冲到东宫将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揪起来痛骂一顿。
这种“退让”,在朱元璋看来,不仅是软弱。
更是对他这个父亲所有心血的背叛!
直到毛骧禀报叶凡如何厉声呵斥,如何点明一旦他有退让之心可能引发的血腥后果,甚至直言“燕王会死”、“所有威胁都会死”时,朱元璋暴怒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了一些。
但脸色依旧铁青。
“哼!总算还有个明白人!”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对叶凡那一番“危言耸听”的复杂认同。
这小子,虽然说话难听,但确实戳中了他内心最真实,也最冷酷的打算。
然而,即便太子暂时收回了那荒唐的念头,朱元璋心中的忧虑并未散去。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
标儿心软,这次被叶凡吓住了,难保日后不会再被什么“兄弟情深”之类的想法动摇。
不行!
绝对不能让他再有这种念头!
必须让他彻底明白,这个位置,不是他想让就能让的!
也必须让他知道,他朱元璋,就是叶凡口中那种为了江山传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牺牲儿子性命的帝王!
一个念头在朱元璋心中迅速成型,变得清晰而冷酷。
他需要下一剂猛药!
一剂能让朱标刻骨铭心,永远绝了“退让”念头的猛药!
他停下脚步,眼中所有的犹豫和挣扎都被一种帝王的决绝所取代。
他转向毛骧,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去,传咱的旨意。”
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
“宣燕王朱棣,即刻进宫见咱!”
“是!”
毛骧心头一凛,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御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他缓缓坐回龙椅,手指摩挲着冰冷的扶手,眼神幽深如潭。
他要亲自会一会这个“最像自己”的四子,也要让东宫那位仁厚的长子,清清楚楚地看到——
什么是帝王心术!
什么是无可退让的储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