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军婚:疯批女替嫁杀疯了 第227章 糊涂账

小说:八零军婚:疯批女替嫁杀疯了 作者:重生之后 更新时间:2025-10-11 15:10:14 源网站:2k小说网
  廖启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感激的笑容。

  他轻声说道:“真是难得啊,沈小姐竟然如此用心。”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萧索,仿佛历经沧桑。

  接着,廖启智缓缓说道:“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我们廖家既然在这场商战中棋差一着,自然也做好了放弃‘金大福’这块招牌的准备。”

  然而,沈凤娇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柔声说道:“虽然在商场上,大家都追求利益最大化。但‘金大福’这块招牌已经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品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即使它现在到了我们苏氏集团的手中,我们也绝对不会让它蒙尘。”

  苏俊彦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沈凤娇的观点。

  然后对廖启智说道:“老弟,你就放心吧。‘金大福’这个招牌,我们在内地一定会继续使用下去。咱们一个在港岛,一个在内地,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这个品牌发扬光大。”

  廖启智听了苏俊彦的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缓缓地从口袋里掏出烟斗,缓缓点燃,然后深吸了一口:“好,有老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就在这时,廖启智似乎想起了什么。

  突然笑了笑,继续说道:“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对我们廖家感到好奇。他们都在问,既然我们廖家是‘金大福’的老板,那为什么不叫‘廖大福’呢?”

  他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敬意,语气庄重地说道:“我岳丈姓金,他于1929年在羊城创立了‘金大福’。这个名字蕴**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取自‘五福临门,大富大贵’之意。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所有以‘金某福’为名的招牌,皆是效仿我们而来。”

  廖启智沉浸在回忆之中,仿佛时光倒流,带他回到了那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岁月。

  他缓缓地讲述着:“丈人最初开设的仅仅是一家规模较小的店铺。很快,倒了1930年,军阀混战爆发,局势动荡不安。为了家人的安全,丈人毅然决定举家迁往澳岛。几年后,我与爱人喜结连理,便也加入到店铺的经营之中。”

  “时间来到1946年,抗战取得胜利,社会逐渐恢复稳定。”

  廖启智接着说道:“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将店铺迁至港岛,并不断努力拓展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店铺规模日益扩大。到了1956年,这是一个对我和整个廖家,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

  他感慨道:“丈人将整个店铺完全托付给了我。由于我们一直秉持着诚信经营的理念,所提供的黄金饰品皆是品质上乘。因此生意一直蒸蒸日上,发展至今。”

  沈凤娇静静地聆听着这段故事,心中涌起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感慨。

  她能够感受到廖启智在讲述过程中的情感起伏,以及他对家族事业的自豪与热爱。

  她慢慢地站起身来,对着廖启智郑重的鞠了一躬。

  动作优雅而庄重,这时对那段厚重历史的致敬。

  廖启智见状,急忙站起身来,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

  他连连摆手,说道:“沈小姐,这可使不得啊!我哪能承受得起您如此大礼呢?”

  沈凤娇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廖世叔,您千万别这么说。您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您自然是受得起这一躬的。”

  说着,她上前一步,轻轻扶住廖启智的手臂,小心翼翼地将他扶回到座位上。

  廖启智坐稳后,沈凤娇再次站直身子,她的声音略微低沉,但却透露出一种无法动摇的坚定。

  “我虽然年纪尚轻,但也听闻过一些过去的事情。曾经,我们连火柴都要称作‘洋火’,煤油也要叫做‘洋油’。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那个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依赖于西方国家。

  如果没有像廖世叔您这样千千万万个爱国企业家,我们如今的生活,恐怕依旧会被西方人牢牢掌控!”

  她停顿了一下,稍稍提高了音量,继续说道:“所以,我这一躬,不仅仅是给您一个人,更是给咱们港岛所有老一辈的民族商人。是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毅力,为我们国家的民族工业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能够在今天挺直腰板,不再受他人的摆布!”

  说完,沈凤娇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

  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头。

  廖家上上下下的人都被她的言辞所打动,脸上露出动容的神色。

  就连之前一直面露不忿之色的廖新宁,此刻也沉默不语,缓缓地低下了头。

  他一直在逃避,但回忆起先辈的这段历史背后的艰辛与不易,他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混账。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岂是寥寥数语能够道尽的?

  那其中的波折与起伏,足以写成几十页的长篇论文。

  然而,再多的文字,也难以完全描绘出这段历史的全貌。

  因为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和努力,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沈凤娇和苏家在做的,不是简单的并购这些资本。

  而是在想办法保护。

  有些已经无法经营的,自然是优胜劣汰。

  但更多的,是通过给予贷款或者参股的形式,让其继续存活下去。

  片刻后,大家再次坐到一起,这次的氛围融洽了许多。

  苏家不是以胜利者的身份来炫耀,廖家也不是落寞的失败者。

  大家都有同样的一个目标。

  那就是在西方,特别是以怡和洋行为首的资本冲击下,尽可能保护本土的民族资本。

  有了同一个目标,事情就好办多了。

  沈凤娇虚心向廖启智请教,黄金饰品这个行当里的门道。

  廖启智也不隐藏,把自己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一一告诉沈凤娇。

  “世人多以95金充当‘行金’或者‘足金。’”

  廖启智的声音低沉浑厚。

  “至于‘火耗’和‘水耗’更是一笔糊涂账,整个行业自己都没搞清楚。”

  沈凤娇一边听,一边记录。

  如同一个学生一样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