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即,欢呼声、振奋的呼喊、喜极而泣的哭声……

  种种声响,如同积蓄已久的洪流,骤然爆发。

  呼喊着时,人群纷纷涌向谢笙。

  目光炽热如火,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感激。

  先前存在的任何惊疑、不信任,此刻都已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仙长!果真是仙长啊!”

  “小道爷,您……您太厉害了……”

  “多谢仙长救命之恩!”

  “……”

  感激之声此起彼伏,真挚而热烈。

  这种群情激昂的氛围持续了一会儿。

  兴奋的浪潮渐渐退去后,对未来的担忧又漫上心间。

  有人忍不住出声问:接下来……可怎么办啊?”

  “是啊……接下来……”

  “这一时是安全了,可……可那‘神’……还会再来……”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若说有解,那便只有一条路——伐庙破神!

  “大家别怕!”

  玉荧不知何时挤到了人群前面,小脸因激动而红扑扑的,眼神明亮而坚定,“这不是有小哥……仙长在么!”

  “嗯。”

  谢笙亦点头,将曾经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我来此,便就是为了解决此事。”

  曾经村民们实在难以相信,但如今,他的话说出,激动不安的情绪顿时安抚了下去。

  稍后,有人终于意识到,此刻仍是早晨,折腾了许久,连早饭都没吃。

  最重要的是,小仙长也还空着肚子!

  各家各户立刻抢着要给谢笙做饭……

  玉荧张了张嘴,也想邀请,但想到自家那简陋的灶台和仅剩的一点野菜。

  嘴巴瘪了瘪,把话咽了回去。

  最终,由代行村长职务的董伟出面承担此事。

  “小仙长,若不嫌弃,就到我家用些粗茶淡饭吧?”

  这些谢笙无所谓了。

  ……

  董伟家,院落里。

  玉荧红着脸,憋着劲儿,从屋里搬出一张干净椅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谢笙面前:“仙长,您坐。”

  “怎么?”

  谢笙饶有兴趣地盯着她,“怕我了?还喊起仙长来了。”

  “没,没有……”

  玉荧连忙摆手,眼神有些局促地飘向别处,不敢与谢笙对视。

  看起来像是有些紧张,但实际上……

  在明亮的晨光下,她连谢笙的眼睛都有点不敢看。

  不再打趣她,谢笙在椅上坐下。

  玉荧拘谨地站在旁边,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

  有些情况需要了解,但先接收敕令画面再说。

  条件要素之一的莲花冠早已具备,大大促进了敕令进度。

  而昨夜至今,尤其是今日与官兵们的接触与交锋,更是让敕令的衍化程度不断攀升。

  已越过三成的界限!

  念头触动,一幕幕画面如同奔流的溪水,在谢笙意识流淌。

  第一幕:

  一个形容狼狈、约莫三十余岁的陌生男人,跌跌撞撞地流落至董家村。他衣衫褴褛,身上带着新鲜的伤痕,状似乞丐。

  村民心怀怜悯,施以粥饭与收留。

  其恢复后,称无处可去,想在董家村久居。

  这个请求没被拒绝。

  甚至合力帮他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屋。

  起初,一切看似美好而寻常。

  然而,当此人在田间劳作时,其眼底偶尔掠过的冷漠与贪婪……

  第二幕:

  春去秋来,两度寒暑。

  此人已与村民混熟。

  其本性在日常点滴中逐渐显露:

  贪图小利,受邻里恩惠却毫无回报之心;

  时常纠缠村中一位寡居的妇人,即便对方明确表示抗拒与防备,仍纠缠不休;

  生活习惯不洁,家中鼠患横行,甚至蔓延至邻舍;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些村民家中时常出现物件丢失。

  尽管此人总有不在场的证据,但疑云渐起,村民对他的信任开始动摇。

  第三幕:

  夜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席卷村落,村民奋力扑救。

  待火势熄灭,惊觉少了两人:那位寡居妇人,以及那个男人。

  妇人最终被找到,但已惨遭凌虐,伤痕累累,气绝身亡。

  家中被翻箱倒柜,钱财被洗劫一空。

  她的两个孩子,死状离奇,好似被啃噬!

  而那个男人……则已消失无踪!

  其他村民家中,甚至村中祖祠,也都有被翻动、物品失窃的痕迹。

  画面至此终结。

  这第一次接收的画面便与董家村紧密相关,印证了此地的重要性。

  稍稍令谢笙意外的是,他本以为画面会直接围绕那所谓的“神明”展开,却没想到首先揭示的竟是这样一段背叛与血腥的往事。

  当然,敕令画面从不会无的放矢。

  这个忘恩负义、手段残忍的男人,必然与后来出现的所谓“神明”脱不了干系!

  如今正在董家村,且还有恩于他们,亦有“仙长”身份。

  那么接下来要做就很清楚了。

  主线:

  查明那个男人的身份,探知其下落,弄清其动机。

  此外,董家村既为核心,大概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或秘密,也得尝试探究。

  支线:

  玉荧这小姑娘身上的谜团,再加上道教相关。

  正好玉荧就在身边,可以先行询问。

  如此想着,谢笙脑袋一转。

  顿时就对上一双正一眨不眨、专注地盯着自己的大眼睛。

  “呀!”

  小姑娘被这突然的对视吓了一跳,轻呼一声,下意识地后退了小半步。

  谢笙不以为意,指了指旁边另一张小板凳:“小丫头,问你点事儿,坐着说。”

  “哦哦!”

  玉荧连忙搬过小板凳,在谢笙对面坐下。

  仰着素净的小脸,双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

  斟酌了下后,谢笙道:“你为什么只有名,没有姓氏?”

  “我也不知道。”

  玉荧的眼神茫然,摇着脑袋:“爹爹娘亲都没姓氏,也个跟我说,让我就叫玉荧就好。”

  谢笙:“原因呢?”

  玉荧又摇头:“不知道,问村里的叔叔婶婶,他们也只是说是我家的祖训……”

  看来这个问题得问问老一辈。

  谢笙转而问道:“那你可知晓道教?”

  提到这个,玉荧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点燃了两颗小星星:“知道!知道一些!”

  她挺直了小腰板,语气带着向往:“听村里的老人说,道教以前可厉害了!”

  努力回忆着听来的,小手不自觉地比划着:“他们说……有的仙长,口中念念有词,手掌心里就能‘噼啪’一声,生出好亮好亮的光!”

  “能一下子就把那些害人的恶鬼、邪神,打得灰飞烟灭!”

  “据说,叫……掌心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