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琼浆玉液
三日时间转眼即到。
这日,沈兰心亲自带着江云锦、袭香以及几个心腹家仆,早早来到了十三里坡的庄子。
那间锁起来的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和发酵后的微酸气息。
按照沈兰心的指挥,家仆们将发酵好的酒醅倒入准备好的大灶上的特制大锅中,盖上带有导气管的盖子,接口处用湿布仔细密封好。
导管的另一头接入一个冷却缸,缸内盘旋着铜管,外部不断淋入冷水。
灶下烈火熊熊,锅内的酒醅开始加热,蒸汽缓缓上升,通过导管,在冷却缸中凝结成液滴,一滴滴流入早已准备好的干净陶罐中。
最初流出的酒液浑浊,沈兰心让人舍去。随着时间推移,流出的酒液逐渐变得清澈透明,一股极其浓烈、醇厚的酒香瞬间爆发出来,弥漫在整个院落,甚至飘到了院子外面,引得不少庄户都好奇地张望,议论纷纷。
“天啊,这是什么酒?怎会如此香烈?”江云锦忍不住惊叹,她从未闻过如此霸道凛冽的酒香。
沈兰心用小杯接了一点中间段的酒液,轻轻嗅了一下,浓烈的酒精味刺鼻却又带着粮食的芬芳。
她浅浅尝了一口,一股火辣辣的感觉瞬间从喉咙直冲胃腹,带来一种灼热而舒坦的刺激感。
“成了!”沈兰心眼中闪过喜悦。
这酒虽然比起后世的白酒可能还略显粗糙,但其清澈度、香气和烈度,绝对足以碾压这个时代所有的“浊酒”和“甜酿”。
她让人将不同阶段接取的酒液分别装坛,标记清楚。
最先和最后接取的酒液度数较低且杂质较多,可以下次复蒸或另作他用。
`中间段的核心酒液,才是真正的精华。
“母亲,这酒……竟如此厉害!”江云锦看着那清澈如水却又烈性逼人的液体,又是好奇又是敬畏。
“此酒尚需陈放一段时间,口感会更醇和。但即便现在,也足以打开局面了。”沈兰心信心满满,“锦儿,你可知京城中,最好酒、最懂酒,且最有影响力的是哪些人?”
江云锦思索1片刻,眼睛一亮:“若要论品酒大家且地位尊崇,莫过于几位闲散的宗室老王爷,还有……对了,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据说也是无酒不欢,且品味极高。只是他老人家口味刁钻,等闲酒水难入其眼。”
“宗室王爷,学界泰斗……好!”沈兰心点头,“袭香,准备几个精致的小酒坛,装上这新出的酒,要中间段最好的部分。再备几份简单的拜帖。”
她没有选择直接去应对那些催债的掌柜,而是准备剑走偏锋,用这前所未见的“玉液琼浆”去叩开京城顶尖圈层的大门。
只要得到了这些重量级人物的认可,何愁名声不显?何愁销路不通?
届时,那些等着看笑话的掌柜管事,乃至何凤芝,才会真正意识到,她沈兰心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深宅妇人了。
而就在沈兰心准备着她的“品鉴会”时,何凤芝也并未闲着。
听闻庄子上弄出了极大动静和异香,她心中疑窦丛生,派去打听的人却又说不出了所以然,只说是主母在弄什么新酒。
“新酒?能有什么新花样?”何凤芝不屑,但隐隐的不安让她决定再加一把火。她让赵嬷嬷悄悄去联系了裕隆粮行的周丙财……
沈兰心的动作很快。她通过江云冀和昔日沈家的一些微弱人脉,终于将两小坛精心包装的新酒,并附上言辞恳切、谦逊的拜帖,分别送到了一位以品酒著称的安亲王和国子监祭酒李大人的府上。
之所以选择这两位,是因为他们不仅地位高,而且在好酒之人中极具威望,却又相对远离权力中心,不至于太过敏感。
尤其是安亲王,年事已高,酷爱杯中之物,几乎尝遍天下美酒,他的评价,在京城酒友圈中堪称金字招牌。
酒送出去后,便是忐忑的等待。
沈兰心深知,这种跨越时代的产品,要么一鸣惊人,要么可能因为太过奇特而不被接受。
然而,结果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好!
第二天下午,安亲王府上便派来了管事,态度极为客气,询问这酒是何处所出,并表示王爷尝后惊为天人,赞其“清如水晶,香如幽兰,醇馥幽郁,劲头十足,实乃酒中极品!,询问能否再多购一些,价格好商量。
几乎同时,国子监祭酒李大人也派人送来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这位以严肃刻板著称的老学究,竟用了大篇幅赞美这酒,称其“烈而不燥,醇厚绵长,饮后通体舒泰,灵感迸发”,甚至诗兴大发,附上了一首咏酒的诗作!同样询问货源及价格。
消息传回侯府,沈兰心长舒一口气,心中大定。江云锦和江云冀更是兴奋不已。
“母亲!我们成功了!”江云锦激动地脸色绯红。
“这只是第一步。”沈兰心虽然高兴,但并未被冲昏头脑,“立刻回复安亲王府和李大人,就说此酒乃侯府新试酿的‘玉冰烧’,数量极为稀少,目前仅供至交好友品鉴,暂不出售。但既蒙王爷和大人厚爱,府中仅存的少许,稍后便派人再送上两坛,聊表心意。”
饥饿营销,以及提升逼格,在任何时代都是有用的策略。
越是难得,越是显得珍贵。
果然,安亲王和李大人收到回复和赠酒后,更是觉得这“玉冰烧”非同凡响,对定北侯府的这份“心意”也更加看重。
不知不觉间,沈兰心和定北侯府的名声,在上层圈子里开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悄然传播。
然而,就在沈兰心准备借此势头,开始小规模量产,并着手处理铺子“周转”问题的时候,一个坏消息突然传来。
负责看守庄子的家仆急匆匆跑来回报:昨夜,庄子储存粮食的仓库,突然起了大火!虽然发现及时,众人奋力扑救,但还是烧掉了小半仓的粮食!更重要的是,那套简易的蒸馏设备,也在混乱中被砸坏了!
“可查到起火原因?”沈兰心心中一沉,厉声问道。
“像是……像是有人故意纵火!我们在仓库附近发现了火油的味道和脚印!”家仆惶恐地回答。
几乎是同时,王进财又白着脸跑来:“主母,不好了!裕隆粮行的周丙财带着一群人,堵在了咱们府门前,说……说我们侯府庄子上欠了他们粮行一大笔购粮款,若是今日再不还,就要告到府尹衙门去!”
沈兰心瞬间全明白了。
纵火、逼债,一环扣一环!
这分明是有人见她的“新酒”成功,感到了威胁,于是迫不及待地要下黑手,既要破坏她的生产,又要从财务上把她逼入绝境!
而幕后黑手,几乎不言而喻——何凤芝!以及和她勾结在一起的,裕隆粮行!
三日时间转眼即到。
这日,沈兰心亲自带着江云锦、袭香以及几个心腹家仆,早早来到了十三里坡的庄子。
那间锁起来的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和发酵后的微酸气息。
按照沈兰心的指挥,家仆们将发酵好的酒醅倒入准备好的大灶上的特制大锅中,盖上带有导气管的盖子,接口处用湿布仔细密封好。
导管的另一头接入一个冷却缸,缸内盘旋着铜管,外部不断淋入冷水。
灶下烈火熊熊,锅内的酒醅开始加热,蒸汽缓缓上升,通过导管,在冷却缸中凝结成液滴,一滴滴流入早已准备好的干净陶罐中。
最初流出的酒液浑浊,沈兰心让人舍去。随着时间推移,流出的酒液逐渐变得清澈透明,一股极其浓烈、醇厚的酒香瞬间爆发出来,弥漫在整个院落,甚至飘到了院子外面,引得不少庄户都好奇地张望,议论纷纷。
“天啊,这是什么酒?怎会如此香烈?”江云锦忍不住惊叹,她从未闻过如此霸道凛冽的酒香。
沈兰心用小杯接了一点中间段的酒液,轻轻嗅了一下,浓烈的酒精味刺鼻却又带着粮食的芬芳。
她浅浅尝了一口,一股火辣辣的感觉瞬间从喉咙直冲胃腹,带来一种灼热而舒坦的刺激感。
“成了!”沈兰心眼中闪过喜悦。
这酒虽然比起后世的白酒可能还略显粗糙,但其清澈度、香气和烈度,绝对足以碾压这个时代所有的“浊酒”和“甜酿”。
她让人将不同阶段接取的酒液分别装坛,标记清楚。
最先和最后接取的酒液度数较低且杂质较多,可以下次复蒸或另作他用。
`中间段的核心酒液,才是真正的精华。
“母亲,这酒……竟如此厉害!”江云锦看着那清澈如水却又烈性逼人的液体,又是好奇又是敬畏。
“此酒尚需陈放一段时间,口感会更醇和。但即便现在,也足以打开局面了。”沈兰心信心满满,“锦儿,你可知京城中,最好酒、最懂酒,且最有影响力的是哪些人?”
江云锦思索1片刻,眼睛一亮:“若要论品酒大家且地位尊崇,莫过于几位闲散的宗室老王爷,还有……对了,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据说也是无酒不欢,且品味极高。只是他老人家口味刁钻,等闲酒水难入其眼。”
“宗室王爷,学界泰斗……好!”沈兰心点头,“袭香,准备几个精致的小酒坛,装上这新出的酒,要中间段最好的部分。再备几份简单的拜帖。”
她没有选择直接去应对那些催债的掌柜,而是准备剑走偏锋,用这前所未见的“玉液琼浆”去叩开京城顶尖圈层的大门。
只要得到了这些重量级人物的认可,何愁名声不显?何愁销路不通?
届时,那些等着看笑话的掌柜管事,乃至何凤芝,才会真正意识到,她沈兰心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拿捏的深宅妇人了。
而就在沈兰心准备着她的“品鉴会”时,何凤芝也并未闲着。
听闻庄子上弄出了极大动静和异香,她心中疑窦丛生,派去打听的人却又说不出了所以然,只说是主母在弄什么新酒。
“新酒?能有什么新花样?”何凤芝不屑,但隐隐的不安让她决定再加一把火。她让赵嬷嬷悄悄去联系了裕隆粮行的周丙财……
沈兰心的动作很快。她通过江云冀和昔日沈家的一些微弱人脉,终于将两小坛精心包装的新酒,并附上言辞恳切、谦逊的拜帖,分别送到了一位以品酒著称的安亲王和国子监祭酒李大人的府上。
之所以选择这两位,是因为他们不仅地位高,而且在好酒之人中极具威望,却又相对远离权力中心,不至于太过敏感。
尤其是安亲王,年事已高,酷爱杯中之物,几乎尝遍天下美酒,他的评价,在京城酒友圈中堪称金字招牌。
酒送出去后,便是忐忑的等待。
沈兰心深知,这种跨越时代的产品,要么一鸣惊人,要么可能因为太过奇特而不被接受。
然而,结果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好!
第二天下午,安亲王府上便派来了管事,态度极为客气,询问这酒是何处所出,并表示王爷尝后惊为天人,赞其“清如水晶,香如幽兰,醇馥幽郁,劲头十足,实乃酒中极品!,询问能否再多购一些,价格好商量。
几乎同时,国子监祭酒李大人也派人送来了一封亲笔信。
信中,这位以严肃刻板著称的老学究,竟用了大篇幅赞美这酒,称其“烈而不燥,醇厚绵长,饮后通体舒泰,灵感迸发”,甚至诗兴大发,附上了一首咏酒的诗作!同样询问货源及价格。
消息传回侯府,沈兰心长舒一口气,心中大定。江云锦和江云冀更是兴奋不已。
“母亲!我们成功了!”江云锦激动地脸色绯红。
“这只是第一步。”沈兰心虽然高兴,但并未被冲昏头脑,“立刻回复安亲王府和李大人,就说此酒乃侯府新试酿的‘玉冰烧’,数量极为稀少,目前仅供至交好友品鉴,暂不出售。但既蒙王爷和大人厚爱,府中仅存的少许,稍后便派人再送上两坛,聊表心意。”
饥饿营销,以及提升逼格,在任何时代都是有用的策略。
越是难得,越是显得珍贵。
果然,安亲王和李大人收到回复和赠酒后,更是觉得这“玉冰烧”非同凡响,对定北侯府的这份“心意”也更加看重。
不知不觉间,沈兰心和定北侯府的名声,在上层圈子里开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悄然传播。
然而,就在沈兰心准备借此势头,开始小规模量产,并着手处理铺子“周转”问题的时候,一个坏消息突然传来。
负责看守庄子的家仆急匆匆跑来回报:昨夜,庄子储存粮食的仓库,突然起了大火!虽然发现及时,众人奋力扑救,但还是烧掉了小半仓的粮食!更重要的是,那套简易的蒸馏设备,也在混乱中被砸坏了!
“可查到起火原因?”沈兰心心中一沉,厉声问道。
“像是……像是有人故意纵火!我们在仓库附近发现了火油的味道和脚印!”家仆惶恐地回答。
几乎是同时,王进财又白着脸跑来:“主母,不好了!裕隆粮行的周丙财带着一群人,堵在了咱们府门前,说……说我们侯府庄子上欠了他们粮行一大笔购粮款,若是今日再不还,就要告到府尹衙门去!”
沈兰心瞬间全明白了。
纵火、逼债,一环扣一环!
这分明是有人见她的“新酒”成功,感到了威胁,于是迫不及待地要下黑手,既要破坏她的生产,又要从财务上把她逼入绝境!
而幕后黑手,几乎不言而喻——何凤芝!以及和她勾结在一起的,裕隆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