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清算
袭香用袖子胡乱地擦着眼泪,强忍着巨大的情绪波动,深吸了几口气,才开始断断续续却又急切地禀报,语速快得像是在害怕时间不够。
“夫人您走后没多久,三爷他就联合了族里几位素来与您不对付的族老,以主母长期不在、侯府中馈无人主持、恐生乱子为由,几次三番带着人要强行接管酒坊的账目和库房钥匙,还想往坊里安**们的人!”
“这些人都被奴婢拼死挡了回去,奴婢咬死了说夫人离京前早有严令安排,且酒坊之事已禀明安亲王殿下,他们才不敢太过放肆,但从未死心!”
她说着,愤恨地指向门外那些探头探脑、神色不善的家丁:“门口那些人,就是三爷硬塞过来的!日日在此,名为看守,实为监视,搅得坊里人心惶惶!”
“何小娘那边倒是安静,一直称病躲在静心苑里,连院门都很少出,但奴婢觉得,她定然在暗处睁着眼睛看着呢!还有那被赶出去的田赛娥,怕是也没安好心!”
袭香越说越激动,声音里充满了愤懑:“最可气的是!他们不知从何处开始,在京城里散布恶毒的谣言,说夫人您卷了侯府和酒坊的巨款,带着小姐潜逃江南,是打算抛弃侯府基业,去那边另立门户,逍遥快活!”
“还说……还说小姐她……遭遇不测,您是无颜回京才……他们说得有鼻子有眼,许多不明就里的人都信了,连累得侯府和酒坊的声誉都受了影响!”
姚秀蓉在一旁听得脸色铁青,胸脯剧烈起伏,忍不住怒斥:“无耻!简直血口喷人,卑鄙至极!”
沈兰心面色冰寒如霜,眼中厉色一闪而逝,但奇怪的是,她并无多少意外之色,仿佛这些污蔑与逼迫,早已在她预料之中。
她轻轻拍着袭香依旧颤抖的手背,语气沉稳而坚定,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力量:“你做得很好,非常好。在我离京的这段日子,能为我守住这酒坊,便是天大的功劳。如今我既已回来,这些跳梁小丑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她抬起眼,目光冰冷如箭,锐利地扫过酒坊外那些明显带着挑衅意味的江府家丁,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对袭香,也是对姚秀蓉和江云霜沉声道:“先回府。”
马车再次启动,转向那座象征着荣耀却也充满了倾轧的定北侯府。
府门依旧朱漆金钉,气势不凡,但不知是否心理作用,沈兰心只觉得那门楣之上,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萧索与晦暗之气。
门房的小厮见到沈兰心的马车,先是猛地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愕,随即像是被火烫了**一般,慌里慌张地转身就往府内跑去通传,连基本的礼节都忘了。
沈兰心在姚秀蓉的搀扶下,缓步下了马车,江云霜如同她的影子,无声地紧随其后。
她站在侯府门前那冰凉的石阶下,微微仰起头,春日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勾勒出她沉静而坚毅的面部轮廓,也照亮了那块高悬的、御笔亲题的“定北侯府”匾额。
阳光在鎏金的大字上跳跃,却驱不散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沉重与冰冷。
离开时,她带着满身的疲惫、对女儿病情的锥心忧惧,以及对前路的重重迷雾。
归来时,她携着江南初战告捷的锋芒,历练得愈发深沉的心机城府,以及……清算一切旧账的决绝之心。
府内,静心苑中,得到赵嬷嬷急报的何凤芝,正对镜匆匆整理着略显散乱的鬓角,镜中映出的那双美眸里,慌乱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深的冰冷与算计所取代,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带着毒意的冷笑。
而同一时间,江学儒府上的书房内,闻讯的江三爷猛地将手中把玩的玉核桃摔在桌上,发出清脆的裂响,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变幻不定,充满了惊疑与不甘。
沈兰心归来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瞬间在定北侯府炸开了锅。仆役们面面相觑,神色惶恐,有机灵的早已飞奔向各处报信,更多的人则垂手躬身立于道旁,连大气都不敢喘,小心翼翼地窥视着这位离京多日、传言纷纷的主母。
她并未直接回自己的正院,而是扶着姚秀蓉的手,步履沉稳,径直走向侯府中路用来接待重要宾客和处置大事的“荣禧堂”。
江云霜依旧沉默地跟在身后,目光清冷地扫过沿途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丝异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去,请三爷过府一叙。就说,我回来了,有些账,该清一清了。”
沈兰心在荣禧堂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对一旁战战兢兢的管事吩咐道。
管事不敢怠慢,连忙应声而去。
不多时,江学儒便带着两个儿子和几名族中颇有分量的子侄,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他显然没料到沈兰心回来得如此突然,更没料到她竟敢如此直接地召见他,脸上还带着未及收敛的惊怒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沈氏!你还有脸回来?!”
江学儒一进门,便先声夺人,试图抢占上风,他指着沈兰心,厉声道,“你擅离侯府,弃中馈于不顾,携女远遁江南,致使府中事务荒废,族中议论纷纷!更有传言,你卷走巨款,意图不轨!你作何解释?!”
跟随他而来的族人也纷纷附和,言语间尽是指责与质疑。
姚秀蓉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开口辩驳,却被沈兰心一个眼神制止。
沈兰心端坐在上,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群义愤填膺的族人,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嘲讽的弧度。她没有回答江学儒的质问,反而慢条斯理地对旁边的丫鬟道:“看茶。”
丫鬟战战兢兢地奉上茶水。
沈兰心这才抬起眼,看向面色铁青的江学儒,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三叔,我离京之前,已将府中中馈之事,交由几位得力嬷嬷共同协理,一应账目皆有据可查,何来‘荒废’一说?至于携款潜逃……”
她顿了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直刺江学儒:“我倒想问问三叔,我不在期间,你屡次三番带人强闯我 酒坊,意图接管账目、库房,甚至安插人手,这又是何意?莫非三叔是认定了我回不来,急着替我‘打理’产业?还是说,那卷款潜逃的谣言,本就是三叔为了名正言顺侵占我房头产业,而故意散布出去的?!”
她言辞如刀,句句诛心,直接将江学儒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江学儒被噎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强辩道:“你……你胡说什么!我那是为了家族着想!怕你一个妇道人家在外,产业被人蒙骗了去!至于谣言,与我何干!”
“为了家族着想?” 沈兰心冷笑一声,从姚秀蓉手中接过一本账册,重重摔在桌上,“那请三叔解释一下,我不在期间,你以‘家族应急’为名,从公中支取的五千两银子,用于何处?可有凭证?还有,你安排守在酒坊外的那些‘家丁’,他们的工钱是从何而出?莫非也是走的公中账目,替我‘看守’产业?”
这些细节,自然是袭香早已收集好,通过特殊渠道送至江南的。沈兰心此刻抛出,如同精准的箭矢,直射靶心!
江学儒和他身后的人顿时哑口无言,支支吾吾,脸色难看至极。他们没想到沈兰心人不在京城,竟对府中之事了如指掌!
“三叔若无合理解释,那便是假公济私,侵吞族产!” 沈兰心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凛然之气,“按照族规,该当何罪?!”
荣禧堂内一片死寂,方才还气势汹汹的江学儒等人,此刻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冷汗涔涔而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夫人,安亲王府长史大人到访,说是奉王爷之命,前来探望夫人,并询问江南酒坊事宜。”
安亲王府长史!那可是王爷身边的心腹近臣!
江学儒等人闻言,更是面如土色。安亲王此时派人前来,态度不言而喻,分明是给沈兰心撑腰来了!
沈兰心心中微动,面色不变,对管事道:“快请。”
袭香用袖子胡乱地擦着眼泪,强忍着巨大的情绪波动,深吸了几口气,才开始断断续续却又急切地禀报,语速快得像是在害怕时间不够。
“夫人您走后没多久,三爷他就联合了族里几位素来与您不对付的族老,以主母长期不在、侯府中馈无人主持、恐生乱子为由,几次三番带着人要强行接管酒坊的账目和库房钥匙,还想往坊里安**们的人!”
“这些人都被奴婢拼死挡了回去,奴婢咬死了说夫人离京前早有严令安排,且酒坊之事已禀明安亲王殿下,他们才不敢太过放肆,但从未死心!”
她说着,愤恨地指向门外那些探头探脑、神色不善的家丁:“门口那些人,就是三爷硬塞过来的!日日在此,名为看守,实为监视,搅得坊里人心惶惶!”
“何小娘那边倒是安静,一直称病躲在静心苑里,连院门都很少出,但奴婢觉得,她定然在暗处睁着眼睛看着呢!还有那被赶出去的田赛娥,怕是也没安好心!”
袭香越说越激动,声音里充满了愤懑:“最可气的是!他们不知从何处开始,在京城里散布恶毒的谣言,说夫人您卷了侯府和酒坊的巨款,带着小姐潜逃江南,是打算抛弃侯府基业,去那边另立门户,逍遥快活!”
“还说……还说小姐她……遭遇不测,您是无颜回京才……他们说得有鼻子有眼,许多不明就里的人都信了,连累得侯府和酒坊的声誉都受了影响!”
姚秀蓉在一旁听得脸色铁青,胸脯剧烈起伏,忍不住怒斥:“无耻!简直血口喷人,卑鄙至极!”
沈兰心面色冰寒如霜,眼中厉色一闪而逝,但奇怪的是,她并无多少意外之色,仿佛这些污蔑与逼迫,早已在她预料之中。
她轻轻拍着袭香依旧颤抖的手背,语气沉稳而坚定,带着一种能安定人心的力量:“你做得很好,非常好。在我离京的这段日子,能为我守住这酒坊,便是天大的功劳。如今我既已回来,这些跳梁小丑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她抬起眼,目光冰冷如箭,锐利地扫过酒坊外那些明显带着挑衅意味的江府家丁,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对袭香,也是对姚秀蓉和江云霜沉声道:“先回府。”
马车再次启动,转向那座象征着荣耀却也充满了倾轧的定北侯府。
府门依旧朱漆金钉,气势不凡,但不知是否心理作用,沈兰心只觉得那门楣之上,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萧索与晦暗之气。
门房的小厮见到沈兰心的马车,先是猛地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愕,随即像是被火烫了**一般,慌里慌张地转身就往府内跑去通传,连基本的礼节都忘了。
沈兰心在姚秀蓉的搀扶下,缓步下了马车,江云霜如同她的影子,无声地紧随其后。
她站在侯府门前那冰凉的石阶下,微微仰起头,春日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勾勒出她沉静而坚毅的面部轮廓,也照亮了那块高悬的、御笔亲题的“定北侯府”匾额。
阳光在鎏金的大字上跳跃,却驱不散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沉重与冰冷。
离开时,她带着满身的疲惫、对女儿病情的锥心忧惧,以及对前路的重重迷雾。
归来时,她携着江南初战告捷的锋芒,历练得愈发深沉的心机城府,以及……清算一切旧账的决绝之心。
府内,静心苑中,得到赵嬷嬷急报的何凤芝,正对镜匆匆整理着略显散乱的鬓角,镜中映出的那双美眸里,慌乱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深的冰冷与算计所取代,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带着毒意的冷笑。
而同一时间,江学儒府上的书房内,闻讯的江三爷猛地将手中把玩的玉核桃摔在桌上,发出清脆的裂响,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变幻不定,充满了惊疑与不甘。
沈兰心归来的消息,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瞬间在定北侯府炸开了锅。仆役们面面相觑,神色惶恐,有机灵的早已飞奔向各处报信,更多的人则垂手躬身立于道旁,连大气都不敢喘,小心翼翼地窥视着这位离京多日、传言纷纷的主母。
她并未直接回自己的正院,而是扶着姚秀蓉的手,步履沉稳,径直走向侯府中路用来接待重要宾客和处置大事的“荣禧堂”。
江云霜依旧沉默地跟在身后,目光清冷地扫过沿途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丝异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去,请三爷过府一叙。就说,我回来了,有些账,该清一清了。”
沈兰心在荣禧堂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对一旁战战兢兢的管事吩咐道。
管事不敢怠慢,连忙应声而去。
不多时,江学儒便带着两个儿子和几名族中颇有分量的子侄,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他显然没料到沈兰心回来得如此突然,更没料到她竟敢如此直接地召见他,脸上还带着未及收敛的惊怒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沈氏!你还有脸回来?!”
江学儒一进门,便先声夺人,试图抢占上风,他指着沈兰心,厉声道,“你擅离侯府,弃中馈于不顾,携女远遁江南,致使府中事务荒废,族中议论纷纷!更有传言,你卷走巨款,意图不轨!你作何解释?!”
跟随他而来的族人也纷纷附和,言语间尽是指责与质疑。
姚秀蓉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开口辩驳,却被沈兰心一个眼神制止。
沈兰心端坐在上,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群义愤填膺的族人,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嘲讽的弧度。她没有回答江学儒的质问,反而慢条斯理地对旁边的丫鬟道:“看茶。”
丫鬟战战兢兢地奉上茶水。
沈兰心这才抬起眼,看向面色铁青的江学儒,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三叔,我离京之前,已将府中中馈之事,交由几位得力嬷嬷共同协理,一应账目皆有据可查,何来‘荒废’一说?至于携款潜逃……”
她顿了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直刺江学儒:“我倒想问问三叔,我不在期间,你屡次三番带人强闯我 酒坊,意图接管账目、库房,甚至安插人手,这又是何意?莫非三叔是认定了我回不来,急着替我‘打理’产业?还是说,那卷款潜逃的谣言,本就是三叔为了名正言顺侵占我房头产业,而故意散布出去的?!”
她言辞如刀,句句诛心,直接将江学儒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江学儒被噎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强辩道:“你……你胡说什么!我那是为了家族着想!怕你一个妇道人家在外,产业被人蒙骗了去!至于谣言,与我何干!”
“为了家族着想?” 沈兰心冷笑一声,从姚秀蓉手中接过一本账册,重重摔在桌上,“那请三叔解释一下,我不在期间,你以‘家族应急’为名,从公中支取的五千两银子,用于何处?可有凭证?还有,你安排守在酒坊外的那些‘家丁’,他们的工钱是从何而出?莫非也是走的公中账目,替我‘看守’产业?”
这些细节,自然是袭香早已收集好,通过特殊渠道送至江南的。沈兰心此刻抛出,如同精准的箭矢,直射靶心!
江学儒和他身后的人顿时哑口无言,支支吾吾,脸色难看至极。他们没想到沈兰心人不在京城,竟对府中之事了如指掌!
“三叔若无合理解释,那便是假公济私,侵吞族产!” 沈兰心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凛然之气,“按照族规,该当何罪?!”
荣禧堂内一片死寂,方才还气势汹汹的江学儒等人,此刻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冷汗涔涔而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夫人,安亲王府长史大人到访,说是奉王爷之命,前来探望夫人,并询问江南酒坊事宜。”
安亲王府长史!那可是王爷身边的心腹近臣!
江学儒等人闻言,更是面如土色。安亲王此时派人前来,态度不言而喻,分明是给沈兰心撑腰来了!
沈兰心心中微动,面色不变,对管事道:“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