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憨婿 第83章 忘交之年

小说:第一憨婿 作者:红枣馒头 更新时间:2025-10-20 01:30:51 源网站:2k小说网
  ();

  “梁尚书看人果然精准。”

  陈争颔首,深以为然:“这位十殿下,的确绝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

  “而且所图甚大,甚至危害整个大衡利益!”

  梁康城眉头微蹙,追问:“世子何出此言?莫非……已察觉了什么确凿迹象?”

  陈争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再次提起小巧的精钢茶壶,缓缓为梁康城续上茶水。

  他放下茶壶,目光沉静却无比认真,看向梁康城那深邃的眼睛。

  “梁尚书。”

  陈争的声音低沉而郑重。

  “您相信晚辈陈争的为人吗?您是否愿意相信,我接下来所要说的每一句话?”

  梁康城闻言,面色一肃,他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沉声应道:“陈世子自入京以来,所为之事,无不是为国为民,造福百姓,其心皎皎,其行朗朗。”

  “我梁康城若连世子都不信,这朝中还能信谁?”

  “世子有何话,但讲无妨,老夫深信不疑!”

  望着眼前这位为大衡社稷殚精竭虑、忠心耿耿数十年的老臣,陈争心中一定,终于下决心不再隐瞒。

  “好!多谢梁尚书信任!”

  陈争拱手一礼,随即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道:“那我若说,十皇子李钰,不仅包藏祸心,更已与世代仇敌蛮夷暗中勾结,意图里应外合,谋权篡位。”

  “您,还相信吗?”

  此话犹如平地惊雷,梁康城纵然一生经历大风大浪,也惊得骤然变色。

  “什……什么?!”

  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一仰,撞得茶杯轻响,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怎、怎么可能?!”

  “世子,此事……此事关乎国本,千系重大!”

  “你所说之言,可确有实据?当真?!”

  在他认知中,十皇子李钰虽则野心勃勃,行事或有偏激,但终究是皇室血脉。

  其生母更是在早年蛮夷犯边时罹难,可谓与蛮夷有弑母之仇!

  怎会丧心病狂到与仇敌勾结?

  这简直颠覆了他对人性的认知!

  陈争面色沉静,语气平稳却坚定:“晚辈不敢妄言。当日我奉命前往钱家庄治理瘟疫,于途中遭遇蛮夷精锐埋伏截杀,意图明显,就是要取我性命。”

  “后来我等拼死反击,侥幸**贼首。”

  “彼时我气愤难当,欲将其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然而,天下事岂能有如此巧合?就在我即将手刃贼酋的瞬间,十殿下竟恰巧路过,并极力阻拦。”

  “再者,我秘制神机弩之事,只有他和刘寰极力反对。”

  “可刘寰如今已死,若非是他李钰,又有谁能如此迅速精准地将消息透露给蛮夷?”

  “梁尚书,若这些接连的巧合尚不足以证明其与蛮夷有染,那究竟要何等铁证,才能算数?”

  梁康城听罢,面色已是无比凝重,一双浓眉紧紧锁死,沉吟良久。

  放在桌案上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最终,他眼中闪过决然之色,猛地抬头:“若果真如此,其行可诛!”

  “世子,我等应立即面圣,将此事奏明陛下!”

  “绝不能容此等国贼,祸乱朝纲,危及社稷!”

  陈争却缓缓摇头:“尚书,此刻时机未到。”

  “我们目前所获,仍为间接佐证与推理,缺乏一锤定音、无法辩驳的实据。"

  "此刻贸然觐见,反而会打草惊蛇。”

  “或狗急跳墙,提前发动,于国更为不利。”

  “今日晚辈冒昧向您坦言,并非欲即刻采取行动,实是希望提请尚书日后在朝堂之上,能对十殿下多加留意。”

  “若察其有任何异常举动,或与不明人士往来,务必万分谨慎,早做提防。”

  陈家已经在李钰的计划之中,早就对其下手。

  李钰势必要铲除李成民身边所有的亲信。

  曾经的四大势力,如今只剩下三个。

  兵部尚书的位置,刘寰死后由陈争父亲陈震年任职。

  礼部尚书杨福手上无一兵一卒,李钰当然不会担心。

  而陈震年和梁康城两人,是李成民的左膀右臂,李钰要想荣登宝座,必然会竭尽全力铲除。

  陈争实在是不想让这尽心尽力的老臣,在阴谋算计中丢掉性命。

  这才出声提醒着。

  梁康城闻言,沉默片刻,继而缓缓端起身前那杯已温热的茶水,仰头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投向陈争时,已是一片磐石般的坚定与凛然。

  “世子放心!”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蕴**不容置疑的力量。

  “只要我梁康城一日还在朝中,一日还能站在那金銮殿上,便绝不会允许任何祸国之奸,动摇我大衡国本,惑乱我朝纲纪法!”

  虽已年迈,鬓角染霜,但他此刻的目光却锐利如青年,炯炯有神。

  陈争从他眼中,清晰地看到了不渝的赤胆忠心。

  两人坐在茶楼之内,谈论甚是高兴。

  忘交之年的两人,此时都感到相交甚晚,无话不谈。

  一个时辰过后。

  陈争与梁康城在茶楼门口郑重道别,彼此眼中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

  “梁大人,京城之事,暂且烦请您多多费心。”

  “疫情如火,不可久拖,晚辈还需立刻赶回钱家庄,确保万无一失,恕不能相伴了。”

  陈争言辞恳切。

  梁康城神色肃然,重重颔首:“世子尽管放心前去!救治百姓乃头等大事。”

  “至于朝中……老夫心中有数,定会暗中留意,不致辜负世子所托。”

  两人拱手作别。

  陈争即与的剑十九登上了马车。

  剑士九手中的鞭子一扬。

  车轮滚动,带着一溜烟尘,朝着钱家庄方向疾驰而去。

  车厢内,陈争闭目凝神,虽已配齐药方,送去了关键的赤芍。

  但他深知瘟疫诡谲多变,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引发更可怕的变异。

  唯有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他才能真正安心。

  马车很快再次抵达钱家庄外。

  陈争踏下车辕,深吸一口气,举目四望。

  村口的景象与他离开时已有不同,除了之前防疫设立的篱笆岗哨,还新堆放了不少木材和石料。

  他与剑十九牵着马缓步进村,敏锐的嗅觉立刻捕捉到了空气中显著的变化。

  那曾经弥漫不散、令人作呕的死亡与**的气息几乎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草木泥土的微腥,以及…浓郁却令人安心的草药苦香。

  排队取药的队伍井然有序,村民们虽然面容仍带疲惫憔悴。

  但眼神中已有了光彩,低声交谈间甚至偶有轻叹,与之前死气沉沉、绝望麻木的氛围判若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