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卫大营的校场中央,篝火烧得正旺,大块的肥牛在火上被烤得滋滋作响,浓郁的肉香混合着香料的气味,霸道地钻进数千名士兵的鼻腔,勾得他们肚里的馋虫直打滚。
昨夜KPI总分排名前十的营队,此刻正围着篝火大快朵颐,享受着全牛宴的至高奖赏。
他们满嘴流油,大声说笑,与周围数千名只能眼巴巴看着、拼命吞咽口水的同袍形成了鲜明对比。
羡慕、嫉妒,以及一丝名为“我明天也要这样”的渴望,在每一个普通士兵的心中疯狂滋生。
监军陈矩端坐在一旁,看着这幅闹剧般的场景,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他完全无法理解,治军如治国,讲究的是威严与法度,眼前这个年轻人却把它搞得像个乡下屠夫的庆功宴,粗俗不堪。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犒劳之时,徐恪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到了场中央。
“弟兄们,肉,好吃吗?”
“好吃!”获奖的百余名士兵扯着嗓子吼道,声音里充满了满足。
“想天天吃吗?”
“想!”这次,连周围围观的数千人都忍不住跟着吼了起来。
“很好。”徐恪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但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的笑容都凝固了,“吃饱喝足,只是你们赢得的彩头。而你们真正的奖赏,是一个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顿地说道:“一个让你们从兵变成官的机会!”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校场中央一个被巨大油布覆盖的神秘物体。
赵恪会意,带着几名亲卫上前,用力一扯!
“哗啦!”
油布被揭开,露出的东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沙盘,长宽足有三丈,其精细程度远超军中任何堪舆图。
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甚至连小小的村庄和林地都制作得惟妙惟肖,仿佛将一片真实的天地,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
这鬼斧神工般的造物,其本身就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这是‘战争沙盘’。”徐恪的声音在死寂的校场上响起,“从现在起,排名前十的营队,各自推举出五人,组成十支队伍,在这沙盘上,进行一场‘兵棋推演’!”
“你们的兵力、粮草皆为虚拟。你们要做的,不是冲锋,而是指挥。”他抛出了那个足以让所有人疯狂的赌注,“最终的胜利者,其队长,将直接被任命为校尉!队员,皆为队正!”
全场死寂。
三息之后,如同火山喷发,惊天的哗然声几乎要将营地的顶棚掀翻!
用一场“游戏”来决定军官的归属?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滑天下之大稽的荒唐事!
军中残存的几名旧校尉脸上写满了鄙夷和不屑,认为这是对神圣战争的终极亵渎。
而那数千名底层士兵,眼中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这是一个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一步登天的机会!
陈矩的眉头锁得更深了,他端着茶杯,第一次感觉自己完全看不懂徐恪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十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五十名眼中或狂热、或好奇、或怀疑的士兵,围在了巨大的沙盘前。
徐恪亲自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杆,开始讲解那足以颠覆他们三观的游戏规则。
“首先,【信息迷雾】。”
徐恪话音刚落,几名缇骑便上前,用一块块黑布将沙盘的大部分区域都遮盖了起来,只留下十支队伍各自的初始位置。
“你们不知道敌人在哪,需要派遣你们手中的‘斥候’棋子去探索。但斥候有被击杀的风险,也会消耗你们的行动力。记住,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其次,【后勤生命线】。”
他指向每支队伍面前一小堆代表“粮草”的木牌。
“你们的部队棋子,每在沙盘上移动一格,就要消耗一份‘粮草’。一旦粮草耗尽,部队将原地‘溃散’,并被移出沙盘。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得是钱和粮,不是匹夫之勇。”
“最后,【指挥延迟】。”
“你们的命令,并非即时生效。每个回合,你们需要将行动指令写在纸条上,交给‘传令官’赵恪。下一回合,你们的棋子才能根据指令行动。战场瞬息万变,预判和规划,比临场反应更重要。”
这套闻所未闻的古怪规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冲锋陷阵的老兵,更是满脸的烦躁与不耐。
一名侥幸未被清洗、资历颇深的老校尉终于忍不住,出列高声嘲讽道:“徐大人,打仗靠的是刀剑和勇气,是袍泽间的同生共死!不是在这摆弄这些小孩子过家家的木头块子!这简直是儿戏!”
徐恪甚至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将目光缓缓扫过那五十名参赛者,声音平淡,却像冰冷的刀锋。
“勇气?郭正兵变时,你们的勇气在哪里?”
一句话,噎得那老校尉满脸通红,瞬间哑火。
“我的规矩,就是未来的军规。”徐恪的声音陡然转厉,“不想玩,可以立刻退出,把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让给别人。”
再无人敢言。
这套规则,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石破天惊的。
它将战争从勇气的比拼,强制转化成了一场关于数学、后勤和信息管理的综合博弈。
聪明人已经开始皱眉沉思,而鲁莽者则感到无所适从。
推演开始了。
战况激烈,且……惨不忍睹。
几支由老兵油子组成的队伍,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遵循了肌肉记忆,指挥着代表主力的棋子“全军出击”,嗷嗷叫着直扑想象中敌人的位置。
结果,一支队伍因为冲得太猛,在半路上粮草耗尽,直接“溃散”出局。
另外两支则一头扎进了被黑布遮盖的未知区域,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另一支队伍以逸待劳,打了个伏击,当场“全军覆没”。
他们的出局,以一种最残酷、最直观的方式,向所有人验证了“徐氏法则”的冰冷与无情。
就在大部分队伍都陷入混战与迷茫之时,一个不起眼的伍长和他带领的队伍,却成了全场唯一的异类。
他叫张虎,沉默寡言,皮肤黝黑,是那种丢在人堆里绝对找不出来的普通士兵。
在第一天的KPI考核中,他就是靠着精细的规划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带领自己的队伍拿到了高分。
此刻,在沙盘前,他没有急于进攻。
他的第一道命令,是派遣三名“斥候”,分别探明了周围的水源、道路,以及一处代表“村庄”的关键补给点。
第二回合,他的主力部队不进反退,迅速占据了那个可以补充“粮草”的村庄模型,稳固后勤。
第三回合,他才派出一支小部队,朝着一个可能的方向进行佯攻。
“蠢货!分兵乃兵家大忌!”一名正在观战的老兵忍不住低声嗤笑。
然而,就是这支看似愚蠢的佯攻部队,成功地诱使他侧翼的一支敌军主力暴露了位置。
下一回合,张虎的主力部队,如同一条早已潜伏好的毒蛇,从侧翼猛然杀出,与佯攻部队形成合围之势,一举将那支兵力远胜于他的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就在张虎即将获得决定性优势时,徐恪亲自走到了沙盘前,高声喊停。
他当着数千士兵的面,开始了他的公开课。
“都看到了吗?”他指着沙盘,声音洪亮,“张虎的胜利,不是因为他的棋子比对手更勇猛,而是因为他比所有对手都看得更远!”
“他先用后勤确保自己不会输,再用最小的代价获取信息,最后,才在最有把握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这,才叫战争!”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士兵,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理解了“战略”、“后勤”、“信息”这些虚无缥缈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虎那场教科书般的胜利,让所有人明白,徐恪要选的不是最能打的莽夫,而是最聪明、最能适应新规矩的“明白人”。
这场智力上的碾压,比任何武力展示都更能树立徐恪那深不可测的权威。
……
北疆,燕王府。
刚刚结束一场对草原部落围剿的燕王李玄成,身披重甲,浑身散发着浓郁的血腥气。
他看着手中从京城传来的最新密报,上面详细描述了徐恪的KPI制度和那场可笑的“沙盘游戏”。
“呵呵……”燕王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将密报揉成一团,随手扔进了火盆。
“京城里那位陛下,是没人可用了吗?派一个只会耍笔杆子、玩小孩子把戏的弄臣来整顿禁军?”
火光映照着他轻蔑而自信的脸,也映着他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告诉我们的人,不用再把此人当回事。等我的铁骑踏破京城时,我会让他知道,战争,是靠刀锋和鲜血说话的,不是靠算盘珠子和木头块。”
昨夜KPI总分排名前十的营队,此刻正围着篝火大快朵颐,享受着全牛宴的至高奖赏。
他们满嘴流油,大声说笑,与周围数千名只能眼巴巴看着、拼命吞咽口水的同袍形成了鲜明对比。
羡慕、嫉妒,以及一丝名为“我明天也要这样”的渴望,在每一个普通士兵的心中疯狂滋生。
监军陈矩端坐在一旁,看着这幅闹剧般的场景,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他完全无法理解,治军如治国,讲究的是威严与法度,眼前这个年轻人却把它搞得像个乡下屠夫的庆功宴,粗俗不堪。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犒劳之时,徐恪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走到了场中央。
“弟兄们,肉,好吃吗?”
“好吃!”获奖的百余名士兵扯着嗓子吼道,声音里充满了满足。
“想天天吃吗?”
“想!”这次,连周围围观的数千人都忍不住跟着吼了起来。
“很好。”徐恪脸上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但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的笑容都凝固了,“吃饱喝足,只是你们赢得的彩头。而你们真正的奖赏,是一个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顿地说道:“一个让你们从兵变成官的机会!”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校场中央一个被巨大油布覆盖的神秘物体。
赵恪会意,带着几名亲卫上前,用力一扯!
“哗啦!”
油布被揭开,露出的东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沙盘,长宽足有三丈,其精细程度远超军中任何堪舆图。
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甚至连小小的村庄和林地都制作得惟妙惟肖,仿佛将一片真实的天地,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
这鬼斧神工般的造物,其本身就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这是‘战争沙盘’。”徐恪的声音在死寂的校场上响起,“从现在起,排名前十的营队,各自推举出五人,组成十支队伍,在这沙盘上,进行一场‘兵棋推演’!”
“你们的兵力、粮草皆为虚拟。你们要做的,不是冲锋,而是指挥。”他抛出了那个足以让所有人疯狂的赌注,“最终的胜利者,其队长,将直接被任命为校尉!队员,皆为队正!”
全场死寂。
三息之后,如同火山喷发,惊天的哗然声几乎要将营地的顶棚掀翻!
用一场“游戏”来决定军官的归属?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滑天下之大稽的荒唐事!
军中残存的几名旧校尉脸上写满了鄙夷和不屑,认为这是对神圣战争的终极亵渎。
而那数千名底层士兵,眼中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这是一个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一步登天的机会!
陈矩的眉头锁得更深了,他端着茶杯,第一次感觉自己完全看不懂徐恪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十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五十名眼中或狂热、或好奇、或怀疑的士兵,围在了巨大的沙盘前。
徐恪亲自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杆,开始讲解那足以颠覆他们三观的游戏规则。
“首先,【信息迷雾】。”
徐恪话音刚落,几名缇骑便上前,用一块块黑布将沙盘的大部分区域都遮盖了起来,只留下十支队伍各自的初始位置。
“你们不知道敌人在哪,需要派遣你们手中的‘斥候’棋子去探索。但斥候有被击杀的风险,也会消耗你们的行动力。记住,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其次,【后勤生命线】。”
他指向每支队伍面前一小堆代表“粮草”的木牌。
“你们的部队棋子,每在沙盘上移动一格,就要消耗一份‘粮草’。一旦粮草耗尽,部队将原地‘溃散’,并被移出沙盘。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得是钱和粮,不是匹夫之勇。”
“最后,【指挥延迟】。”
“你们的命令,并非即时生效。每个回合,你们需要将行动指令写在纸条上,交给‘传令官’赵恪。下一回合,你们的棋子才能根据指令行动。战场瞬息万变,预判和规划,比临场反应更重要。”
这套闻所未闻的古怪规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冲锋陷阵的老兵,更是满脸的烦躁与不耐。
一名侥幸未被清洗、资历颇深的老校尉终于忍不住,出列高声嘲讽道:“徐大人,打仗靠的是刀剑和勇气,是袍泽间的同生共死!不是在这摆弄这些小孩子过家家的木头块子!这简直是儿戏!”
徐恪甚至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将目光缓缓扫过那五十名参赛者,声音平淡,却像冰冷的刀锋。
“勇气?郭正兵变时,你们的勇气在哪里?”
一句话,噎得那老校尉满脸通红,瞬间哑火。
“我的规矩,就是未来的军规。”徐恪的声音陡然转厉,“不想玩,可以立刻退出,把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让给别人。”
再无人敢言。
这套规则,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石破天惊的。
它将战争从勇气的比拼,强制转化成了一场关于数学、后勤和信息管理的综合博弈。
聪明人已经开始皱眉沉思,而鲁莽者则感到无所适从。
推演开始了。
战况激烈,且……惨不忍睹。
几支由老兵油子组成的队伍,几乎是第一时间就遵循了肌肉记忆,指挥着代表主力的棋子“全军出击”,嗷嗷叫着直扑想象中敌人的位置。
结果,一支队伍因为冲得太猛,在半路上粮草耗尽,直接“溃散”出局。
另外两支则一头扎进了被黑布遮盖的未知区域,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另一支队伍以逸待劳,打了个伏击,当场“全军覆没”。
他们的出局,以一种最残酷、最直观的方式,向所有人验证了“徐氏法则”的冰冷与无情。
就在大部分队伍都陷入混战与迷茫之时,一个不起眼的伍长和他带领的队伍,却成了全场唯一的异类。
他叫张虎,沉默寡言,皮肤黝黑,是那种丢在人堆里绝对找不出来的普通士兵。
在第一天的KPI考核中,他就是靠着精细的规划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带领自己的队伍拿到了高分。
此刻,在沙盘前,他没有急于进攻。
他的第一道命令,是派遣三名“斥候”,分别探明了周围的水源、道路,以及一处代表“村庄”的关键补给点。
第二回合,他的主力部队不进反退,迅速占据了那个可以补充“粮草”的村庄模型,稳固后勤。
第三回合,他才派出一支小部队,朝着一个可能的方向进行佯攻。
“蠢货!分兵乃兵家大忌!”一名正在观战的老兵忍不住低声嗤笑。
然而,就是这支看似愚蠢的佯攻部队,成功地诱使他侧翼的一支敌军主力暴露了位置。
下一回合,张虎的主力部队,如同一条早已潜伏好的毒蛇,从侧翼猛然杀出,与佯攻部队形成合围之势,一举将那支兵力远胜于他的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就在张虎即将获得决定性优势时,徐恪亲自走到了沙盘前,高声喊停。
他当着数千士兵的面,开始了他的公开课。
“都看到了吗?”他指着沙盘,声音洪亮,“张虎的胜利,不是因为他的棋子比对手更勇猛,而是因为他比所有对手都看得更远!”
“他先用后勤确保自己不会输,再用最小的代价获取信息,最后,才在最有把握的时候,发动致命一击!”
“这,才叫战争!”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士兵,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理解了“战略”、“后勤”、“信息”这些虚无缥缈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
张虎那场教科书般的胜利,让所有人明白,徐恪要选的不是最能打的莽夫,而是最聪明、最能适应新规矩的“明白人”。
这场智力上的碾压,比任何武力展示都更能树立徐恪那深不可测的权威。
……
北疆,燕王府。
刚刚结束一场对草原部落围剿的燕王李玄成,身披重甲,浑身散发着浓郁的血腥气。
他看着手中从京城传来的最新密报,上面详细描述了徐恪的KPI制度和那场可笑的“沙盘游戏”。
“呵呵……”燕王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将密报揉成一团,随手扔进了火盆。
“京城里那位陛下,是没人可用了吗?派一个只会耍笔杆子、玩小孩子把戏的弄臣来整顿禁军?”
火光映照着他轻蔑而自信的脸,也映着他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告诉我们的人,不用再把此人当回事。等我的铁骑踏破京城时,我会让他知道,战争,是靠刀锋和鲜血说话的,不是靠算盘珠子和木头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