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皇宫,中秋夜宴。

  与朔方城的宁静温馨不同。

  此处的排场极尽皇家威仪。

  御湖畔,琼楼玉宇张灯结彩,宫灯如昼。

  巨大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张紫檀木案几,珍馐美馔、玉液琼浆流水般呈上。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身着霓裳的宫廷舞姬正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水袖翻飞,婀娜多姿。

  最高处的汉白玉台基上,楚天恒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面容在灯火映照下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有惯常的帝王威严。

  只是偶尔抬眼望向夜空中那轮明月时,深邃的眼眸中会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神色。

  御座下首两侧,分别设着几位高位妃嫔的席案。

  左侧首位是风韵犹存、仪态万方的萧淑妃萧蔷。

  右侧首位则是妆容精致的徐贵妃。

  其余妃嫔按品级依次而坐。

  再往下,便是皇子皇孙们的区域。

  太子楚盛坐在最前列,穿着一身杏黄色太子常服,努力维持着储君的仪态。

  但脸色在灯火下似乎比常人更加苍白几分,眼神也略显阴郁。

  偶尔扫过舞姬的目光带着一种麻木的冰冷。

  二皇子楚禛、四皇子楚铮、五皇子楚轩以及七八九等几位年岁尚小的皇子也依次在列。

  皇长孙楚昭坐在太子稍后侧的位置,小小年纪便坐得笔直,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

  只是那双过于早熟的眼睛,会不时地悄悄打量着他的皇爷爷和各位皇叔。

  尤其是在看向楚盛时,眼底深处会闪过一丝极快的、与他年龄不符的冷光。

  文武百官则按品级坐在更下方的区域。

  觥筹交错,笑语喧哗。

  但每个人的笑容背后似乎都藏着几分小心谨慎。

  为首的宰相周廷玉神色平和,应对得体。

  而原本属于徐国甫的位置则空着,对外依旧称病静养。

  整个宴会看起来热闹非凡。

  一派天家和睦、君臣同乐的气象。

  突然——

  楚天恒的目光从歌舞上移开,再次投向天际那轮孤悬的明月。

  手中的酒杯微微停顿,几不可闻地轻轻叹息了一声。

  那叹息声极轻,湮没在乐声与人语中,几乎无人察觉。

  然而,一直暗暗留意着皇帝神态的萧淑妃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异常。

  她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替远在边疆的女儿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于是便端起酒杯,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思念与温柔,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御座上的楚天恒和附近几位妃嫔皇子听到:

  “陛下,今夜月色如此美好,举国团圆,臣妾瞧着月亮,忽然就想起了岚儿。”

  “那孩子在云州边陲,此刻定然也在仰头赏月吧?”

  “虽相隔千里,但总归是和陛下看着同一轮明月,心里定然也是念着陛下,念着京城的。”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楚岚的思念,又巧妙地将楚岚与皇帝、与京城联系在一起。

  果然,此话一出,现场的气氛出现了一瞬间微妙的凝滞!

  右侧的徐贵妃端着酒杯的手顿了一下,眼角余光立刻扫向楚天恒,试图判断皇帝的反应。

  下首的太子楚盛,原本麻木的眼神闪过一丝锐利的警惕,捏着酒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也悄然观察着楚天恒的神色。

  看似乖巧的楚昭,也下意识地挺直了小小的脊背,竖起了耳朵。

  其他几位皇子,则互相交换了一个看好戏的眼神,等着看楚天恒如何回应。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楚天恒的反应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

  楚天恒缓缓收回望向月亮的目光,扭头疑惑看向萧蔷,开口问道:“嗯?淑妃方才……可是说话了?”

  此话一出——

  萧蔷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尴尬和失落。

  她只得将刚才的话,略微简化,重复了一遍,语气更加小心:“臣妾是说……看着月亮,有些想岚儿了。”

  “哦……”

  楚天恒恍然地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语气平淡的安慰了一句:“淑妃不必过于挂念,老六前阵子还有奏报传来,说他在云州一切安好,政务军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很是得力。边关安稳,便是他对朕、对朝廷最大的尽孝了。”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场中的歌舞。

  萧蔷心中虽有些不是滋味,但也只能挤出得体的笑容,点头称是:“陛下说的是。”

  说完,便不敢再多说什么。

  而一直紧绷着神经观察的楚盛,见状心中顿时一松,甚至掠过一丝窃喜。

  看来父皇对楚岚,也并非多么看重想念。

  如此最好!

  徐贵妃眼底的警惕也稍稍褪去,重新端起了酒杯。

  楚昭眨了眨眼睛,重新低下头,小口吃着面前的糕点。

  其他皇子也失去了兴趣,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宴席。

  丝竹声依旧悠扬,舞姿依旧曼妙。

  臣工们的奉承笑语不绝于耳。

  楚天恒似乎对眼前的繁华盛宴有些意兴阑珊。

  他缓缓端起面前的琉璃夜光杯,杯中琥珀色的御酒微微晃动。

  清澈的酒液中,恰好倒映着天际那轮皎洁的满月,随着酒液的波纹轻轻荡漾。

  楚天恒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杯中那轮小小的月影。

  看着看着,那晃动的月影仿佛渐渐扭曲、变形……

  在清澈的酒液中,竟隐隐勾勒出一张饱经风霜、却又带着爽朗豪气的脸庞。

  正在北境为他浴血征战的老伙计,秦泰然!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乌桓草原。

  秋风已带上了明显的寒意,吹动着枯黄的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支骑兵队伍,正在月光下星夜奔驰!

  队伍的最前方,一面巨大的“秦”字帅旗迎风猎猎作响。

  旗下,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秦泰然,目光如电、一马当先!

  赵天霸催马从侧后方赶上,压低声音道:“秦帅!方才接到后方斥候快马传来的消息!乌桓王赫连铁勒亲率十数万大军,汇合了冰原蛮族库尔格王的五万蛮兵,联军规模空前,正浩浩荡荡,直扑朔方城而去!声势极其浩大!”

  他语气急促,带着明显的担忧:“大帅!朔方城虽经加固,但面对如此规模的联军,尤其是那可怕的巨象骑,恐怕……压力巨大!少帅他……是否支撑得住?我军是否应立即回援朔方?!”

  然而,秦泰然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语气依旧沉稳:“朔方城,有夜儿在,老夫放心!”

  “他赫连铁勒不是倾巢而出,想去打老夫孙子的朔方城吗?”

  “好啊!那老夫就抄了他的老窝!”

  “传令全军!加速前进!”

  “直取乌桓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