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珠这一番话说得坦荡而悲凉。
楚岚闻言,都为之动容。
秦风、秦舜华似懂非懂,但也能感受到这位公主姐姐话语中的沉重。
秦瑶更是难得地安静了下来,眨巴着大眼睛,看着明珠,不知在想些什么。
然而,秦夜的回答,却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就算你不说,也会按部就班的做,明珠公主,就在京城静观其变吧!”
明珠一愣,点了点头:“嗯……”
秦夜与明珠又聊了几句关于北境风物、草原近况的闲话。
明珠皆是对答如流。
秦夜对她刮目相看,心中的警惕虽未完全放下,却也多了几分审慎的尊重。
眼见天色不早,秦夜便唤来胡三,吩咐道:“带明珠公主和她的侍女阿依安顿下来,一应所需,务必周全,不可怠慢。”
“是,少帅!”
胡三躬身领命。
明珠起身,对着秦夜和楚岚微微颔首,算是行礼。
然后便跟着胡三,带着一直沉默寡言的侍女阿依,安静的离开了花厅。
三个孩子没了热闹看,立刻离开去忙别的。
楚岚走到秦夜身边,轻声道:“夫君,你看她……”
秦夜沉吟道:“此女心思深沉,她所言或许有七分真,但那三分假藏在何处,还不好说。不过,她对我们治理北境的手段颇为了解甚至认可……罢了,静观其变吧。”
……
一个时辰后,府外传来了喧闹声和爽朗的笑声。
不多时,一身常服、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秦文山,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府内。
沈玉雁早已等候多时,快步迎出。
她看着离家数年的丈夫,眼眶泛红,上前替他拍打并不存在的尘土,嘴里一直嘟囔道:“回来了……总算回来了……”
秦文山看着沈玉雁,眼中也满是温情,握住她的手,笑道:“回来了,以后就不走了,陪着你。”
不多时,秦夜楚岚也带着几个孩子走了过来。
秦文山抱着扑上来的秦瑶,又拍了拍秦风的肩膀,看着一旁知书达理的秦舜华,心中大慰!
然而,当目光转到一旁笑眯眯的秦夜身上时……
脸上的笑容瞬间一收,虎目一瞪,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声:“臭小子!你还有脸笑!”
说着,放下秦瑶,作势就要解腰带。
那架势,跟七年前在云州时如出一辙!
秦夜见状,头皮一麻,赶紧躲到楚岚身后,探出头来叫道:“爹!息怒!我这不是让您老回来享福了吗?”
“享福?老子在北境替你扛了七年!你个没良心的!”
秦文山气得吹胡子瞪眼,绕过楚岚就要去抓秦夜。
楚岚连忙笑着劝阻:“爹,您一路辛苦,先歇歇,喝口茶,夫君他……他也是为了朝廷。”
沈玉雁、秦风、秦舜华和秦瑶也赶紧上前,拉的拉,劝的劝,抱大腿的抱大腿。
连秦泰然也出来了。
“夫君,当着儿媳的面,你这是干什么啊……”
“祖父,您别生气!”
“爹爹知道错了!”
“爹!您刚回来,陪我练剑嘛!”
“咳咳,我来讲两句!”
一时间,府内热闹不已,充满了久违的阖家团圆的温馨。
晚宴时候,气氛更是热烈。
秦文山虽对儿子“坑”自己去北境一事耿耿于怀,吹胡子瞪眼了好一阵。
但在沈玉雁的温言劝解和小辈们的环绕撒娇下,那点火气也渐渐被团圆的温馨所取代。
席间,他讲述了北境七年的风霜雪雨、征战见闻。
也关切地询问着京城的变化和家中诸事。
目光扫过沉稳的长孙秦风、娴静的孙女秦舜华,还有那活力四射的小女儿秦瑶,眼中满是欣慰。
当然,看向秦夜时,那眼神依旧带着几分“秋后算账”的意味。
宴毕,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秦夜刚和楚岚回到卧房,准备洗漱安歇。
福伯便前来传话,说是老爷请他去书房一趟。
秦夜心知肚明。
老爹大概率不是算账,而是有要事相谈。
……
书房内只点了一盏油灯,光线昏黄。
秦文山已换下了常服,穿着一身宽松的寝衣,坐在书案后的太师椅上,脸色凝重。
见秦夜来了,并未开口骂,而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示意秦夜坐下。
“爹,什么事?”
秦夜落座后,好奇的问道。
秦文山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紫砂小壶,给自己和秦夜各倒了一杯浓茶。
他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明珠公主,你打算如何处置?”
秦夜略一沉吟,道:“此事陛下交由我与太子殿下商议。依我之见,暂时软禁在京城,静观其变。”
秦文山点了点头,对这个处理方式没有异议。
他放下茶杯,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杯壁。
随后又拿起,又放下。
心事重重。
最终,紧锁着眉头,语气沉重的说道:“陛下,将这些事情全权交予太子,恐怕也是……心力不济了……”
秦夜心中一凛,坐直了身体:“陛下,龙体近日如何?我观他上朝时,精神确实大不如前。”
秦文山抬眼看了儿子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压低了声音,几乎如同耳语:“人过七十古来稀……陛下他,今年已近七十有二了。年轻时在战场上留下的暗伤,这些年一直靠药和意志强撑着。但身体……沈总管私下跟我说,怕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了。”
秦夜闻言,纵然心中有所准备,也不由得大吃一惊,脸色骤变,“竟已严重至此?可是平日里看起来……”
他回想楚天恒在朝堂上的样子。
虽然老态龙钟,偶尔精力不济。
但并未显出病入膏肓之象。
“哎……”
秦文山苦笑一声。
那笑容里充满了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楚天恒身体状况的忧虑。
“看起来还好,是不是?那是因为陛下太能忍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你可知道,陛下年轻时,还是太子的时候,曾亲自领兵平定西南叛乱,在一次追击战中,为了救老爷子,硬生生挨了敌酋一记狼牙棒,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那伤却落下了永久的病根。”
秦夜屏住呼吸,仔细聆听。
“那一棒,伤及了左腿经脉。”
秦文山继续道:“表面上看不出来,但他左腿其实……使不上大力,甚至走起路来,便会疼痛!阴雨天,更是钻心刺骨的疼。这么多年来,他每次起身、行走,其实都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只是他从不示弱,在人前步履沉稳。”
秦夜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残疾了啊?!”
秦文山立刻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沉声道:“噤声!此事乃宫中绝密,除了几位贴身伺候的老太医和沈全,知晓内情的人不超过五指之数!陛下严令封锁消息,就是怕动摇国本,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觊觎。”
秦夜连忙收声,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残疾!
一国之君竟身有残疾!
太能忍了!
要说他能当皇帝呢!
能忍受常人无法想象之痛苦,并将之完美隐藏数十年。
这份心性和意志,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明珠这一番话说得坦荡而悲凉。
楚岚闻言,都为之动容。
秦风、秦舜华似懂非懂,但也能感受到这位公主姐姐话语中的沉重。
秦瑶更是难得地安静了下来,眨巴着大眼睛,看着明珠,不知在想些什么。
然而,秦夜的回答,却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就算你不说,也会按部就班的做,明珠公主,就在京城静观其变吧!”
明珠一愣,点了点头:“嗯……”
秦夜与明珠又聊了几句关于北境风物、草原近况的闲话。
明珠皆是对答如流。
秦夜对她刮目相看,心中的警惕虽未完全放下,却也多了几分审慎的尊重。
眼见天色不早,秦夜便唤来胡三,吩咐道:“带明珠公主和她的侍女阿依安顿下来,一应所需,务必周全,不可怠慢。”
“是,少帅!”
胡三躬身领命。
明珠起身,对着秦夜和楚岚微微颔首,算是行礼。
然后便跟着胡三,带着一直沉默寡言的侍女阿依,安静的离开了花厅。
三个孩子没了热闹看,立刻离开去忙别的。
楚岚走到秦夜身边,轻声道:“夫君,你看她……”
秦夜沉吟道:“此女心思深沉,她所言或许有七分真,但那三分假藏在何处,还不好说。不过,她对我们治理北境的手段颇为了解甚至认可……罢了,静观其变吧。”
……
一个时辰后,府外传来了喧闹声和爽朗的笑声。
不多时,一身常服、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秦文山,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府内。
沈玉雁早已等候多时,快步迎出。
她看着离家数年的丈夫,眼眶泛红,上前替他拍打并不存在的尘土,嘴里一直嘟囔道:“回来了……总算回来了……”
秦文山看着沈玉雁,眼中也满是温情,握住她的手,笑道:“回来了,以后就不走了,陪着你。”
不多时,秦夜楚岚也带着几个孩子走了过来。
秦文山抱着扑上来的秦瑶,又拍了拍秦风的肩膀,看着一旁知书达理的秦舜华,心中大慰!
然而,当目光转到一旁笑眯眯的秦夜身上时……
脸上的笑容瞬间一收,虎目一瞪,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声:“臭小子!你还有脸笑!”
说着,放下秦瑶,作势就要解腰带。
那架势,跟七年前在云州时如出一辙!
秦夜见状,头皮一麻,赶紧躲到楚岚身后,探出头来叫道:“爹!息怒!我这不是让您老回来享福了吗?”
“享福?老子在北境替你扛了七年!你个没良心的!”
秦文山气得吹胡子瞪眼,绕过楚岚就要去抓秦夜。
楚岚连忙笑着劝阻:“爹,您一路辛苦,先歇歇,喝口茶,夫君他……他也是为了朝廷。”
沈玉雁、秦风、秦舜华和秦瑶也赶紧上前,拉的拉,劝的劝,抱大腿的抱大腿。
连秦泰然也出来了。
“夫君,当着儿媳的面,你这是干什么啊……”
“祖父,您别生气!”
“爹爹知道错了!”
“爹!您刚回来,陪我练剑嘛!”
“咳咳,我来讲两句!”
一时间,府内热闹不已,充满了久违的阖家团圆的温馨。
晚宴时候,气氛更是热烈。
秦文山虽对儿子“坑”自己去北境一事耿耿于怀,吹胡子瞪眼了好一阵。
但在沈玉雁的温言劝解和小辈们的环绕撒娇下,那点火气也渐渐被团圆的温馨所取代。
席间,他讲述了北境七年的风霜雪雨、征战见闻。
也关切地询问着京城的变化和家中诸事。
目光扫过沉稳的长孙秦风、娴静的孙女秦舜华,还有那活力四射的小女儿秦瑶,眼中满是欣慰。
当然,看向秦夜时,那眼神依旧带着几分“秋后算账”的意味。
宴毕,众人各自回房休息。
秦夜刚和楚岚回到卧房,准备洗漱安歇。
福伯便前来传话,说是老爷请他去书房一趟。
秦夜心知肚明。
老爹大概率不是算账,而是有要事相谈。
……
书房内只点了一盏油灯,光线昏黄。
秦文山已换下了常服,穿着一身宽松的寝衣,坐在书案后的太师椅上,脸色凝重。
见秦夜来了,并未开口骂,而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示意秦夜坐下。
“爹,什么事?”
秦夜落座后,好奇的问道。
秦文山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紫砂小壶,给自己和秦夜各倒了一杯浓茶。
他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明珠公主,你打算如何处置?”
秦夜略一沉吟,道:“此事陛下交由我与太子殿下商议。依我之见,暂时软禁在京城,静观其变。”
秦文山点了点头,对这个处理方式没有异议。
他放下茶杯,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杯壁。
随后又拿起,又放下。
心事重重。
最终,紧锁着眉头,语气沉重的说道:“陛下,将这些事情全权交予太子,恐怕也是……心力不济了……”
秦夜心中一凛,坐直了身体:“陛下,龙体近日如何?我观他上朝时,精神确实大不如前。”
秦文山抬眼看了儿子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压低了声音,几乎如同耳语:“人过七十古来稀……陛下他,今年已近七十有二了。年轻时在战场上留下的暗伤,这些年一直靠药和意志强撑着。但身体……沈总管私下跟我说,怕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了。”
秦夜闻言,纵然心中有所准备,也不由得大吃一惊,脸色骤变,“竟已严重至此?可是平日里看起来……”
他回想楚天恒在朝堂上的样子。
虽然老态龙钟,偶尔精力不济。
但并未显出病入膏肓之象。
“哎……”
秦文山苦笑一声。
那笑容里充满了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以及对楚天恒身体状况的忧虑。
“看起来还好,是不是?那是因为陛下太能忍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你可知道,陛下年轻时,还是太子的时候,曾亲自领兵平定西南叛乱,在一次追击战中,为了救老爷子,硬生生挨了敌酋一记狼牙棒,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那伤却落下了永久的病根。”
秦夜屏住呼吸,仔细聆听。
“那一棒,伤及了左腿经脉。”
秦文山继续道:“表面上看不出来,但他左腿其实……使不上大力,甚至走起路来,便会疼痛!阴雨天,更是钻心刺骨的疼。这么多年来,他每次起身、行走,其实都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只是他从不示弱,在人前步履沉稳。”
秦夜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残疾了啊?!”
秦文山立刻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沉声道:“噤声!此事乃宫中绝密,除了几位贴身伺候的老太医和沈全,知晓内情的人不超过五指之数!陛下严令封锁消息,就是怕动摇国本,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觊觎。”
秦夜连忙收声,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残疾!
一国之君竟身有残疾!
太能忍了!
要说他能当皇帝呢!
能忍受常人无法想象之痛苦,并将之完美隐藏数十年。
这份心性和意志,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