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风和秦舜华都愣了一下。
他们虽然知道萧蔷是楚岚的生母。
但从小到大,他们只和奶奶沈玉雁亲近。
与这位身处深宫、身份尊贵的太后娘娘,没有任何接触。
“外婆”这个称呼,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偶尔存在于父母话语中的模糊符号。
兄妹二人相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茫然与一丝无措。
但看着萧蔷那充满期盼的目光。
以及从小受到大的教养,让他们无法无视萧蔷。
秦风率先反应过来,对着萧蔷,规规矩矩地躬身行了一礼,声音清朗却带着些许生涩的试探:“外……外婆。”
秦舜华也立刻跟着敛衽行礼,声音轻柔温婉,带着少女的羞怯:“舜华……见过外婆。”
萧蔷闻言,强忍住泪水,笑着连连点头:“好,好孩子……快起来,快让外婆好好看看……”
沈玉雁在一旁看着,眼中流露出欣慰和了然之色。
她深知萧蔷这些年的不易与对孙辈的思念,此刻见他们终于相认,心中也替他们高兴。
同时,她也是个通透的人。
知道此刻需要留给萧蔷祖孙三人独处的空间。
于是轻轻拉了拉秦文山的衣袖,又对好奇张望的秦瑶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夫君,瑶儿,我们先去偏厅看看晚膳准备得如何了。”
秦文山虽然是个粗人。
但此刻也明白过来,点了点头,对着萧蔷微微躬身,便跟着沈玉雁默默退了出去。
秦瑶虽然满心好奇,但在母亲的眼神示意下,也一步三回头地跟着离开了正厅。
萧蔷感激地看了一眼沈玉雁体贴离去的背影。
然后迫不及待招手让秦风兄妹坐到她身边来。
她拉着秦舜华的手让外孙女坐在自己左侧。
又拍拍身旁的锦垫,示意秦风坐在右侧。
目光在两张年轻、充满朝气的脸庞上流连,怎么看也看不够。
“上次见你们,你们还都是抱在怀里的小娃娃呢……”
萧蔷轻轻叹息,声音带着悠远的回忆“粉雕玉琢的,华儿安静得像个小玉人儿,风儿精神头十足,舞动着手脚……可惜,外婆身份所限,一直……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好好跟你们见面,说说话……”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母性的温柔。
听得秦风和秦舜华心中那层因陌生而产生的隔阂,悄然消融了几分。
“哎,总算……总算见到了。”
萧蔷又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随后,她开始仔细端详秦风,“像,真像你父亲,这眉眼,这气度……不过鼻子和嘴巴,还是随了你们母亲。”
又看向秦舜华,“华儿这娴静的样子,倒是跟你母亲小时候有七八分相似,不过你母亲小时候,可没你这么爱笑,她总是绷着个小脸……”
“虽然见不着,但外婆可是时时惦记着你们。你们母亲偶尔会跟我提起,说风儿学武进展神速,兵法典籍也读得通透,连陈敢当那样的老将都夸赞不已,说是将门虎子,未来不可限量……华儿知书达理,温婉聪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婆听着,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多骄傲!”
萧蔷絮絮叨叨地说着。
仿佛要将积攒了十几年的话一次性倒出来。
关于两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
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与疼爱。
有些细节,连秦风、秦舜华本人都忘了。
没想到,仅是从母亲那听来的外婆,却一直记着。
感受到这份来自长辈的、细致入微的关爱,兄妹二人心中最后一丝拘谨也渐渐散去。
秦舜华微微红了眼眶,小声唤道:“外婆……”
萧蔷见状,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伸出双臂,将两个孩子轻轻揽入怀中。
虽然他们已经长大。
不再是需要抱在怀里的婴孩。
但这个迟来的拥抱,既是弥补两个孩子。
也是弥补她自己的遗憾。
萧蔷抱着外孙外孙女,忽然破涕为笑,像是想起了什么极有趣的事情。
她看着秦风,眼中带着促狭的笑意:“风儿,外婆突然想起来,你小时候,还打过外婆一巴掌呢!”
“啊?”
秦风闻言,俊脸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惊愕和难以置信,“外……外婆,这……孙儿岂敢……”
他搜肠刮肚,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有过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
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萧蔷见秦风这副窘迫的模样,笑得更开心了,连忙安抚道:“别急,外婆没有埋怨你的意思!而且你肯定不记得了,那时候你啊,还是个裹在襁褓里,只有一点点大的小婴儿!”
“那时候……唉,说来话长,那时外婆和你母亲之间,还有些误会和心结。那是一天夜里,我偷偷溜出宫门,因为一些事情见你母亲。”
“我看见你之后啊,就想抱抱你,结果刚靠近,你就小胳膊一挥,打在了外婆脸上。”
“打完之后,还咯咯笑呢。”
秦风听得目瞪口呆。
完全无法想象自己还有如此“彪悍”的过往。
萧蔷继续说着,语气带着历经世事后的感慨:“就是那一巴掌啊,把外婆给打醒了……我忽然就明白了,无论上一辈有什么恩怨情仇,都不该影响到你们,孩子是无辜的,血脉亲情是割不断的……从那以后,外婆和你母亲的关系,才算是真正开始缓和了……”
秦舜华听得入了神,依偎在萧蔷身边,轻声问道:“外婆,那……后来呢?”
“后来啊……”
萧蔷搂着外孙女,开始讲述起更多事情。
也讲述着宫里的生活。
讲述她对两个孩子的思念和关注。
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用平实而温暖的语言,一点点拉近着彼此的距离。
厅内烛火摇曳,祖孙三人依偎在一起,低声的交谈。
偶尔响起几声轻笑,十数年未见的陌生,在这坦诚的交流与血脉的共鸣中,被悄然抚平。
当沈玉雁估摸着时间,轻轻走进来询问是否要用晚膳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其乐融融的景象。
她脸上也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萧蔷看到沈玉雁,立刻招手让她过来,语气带着一丝恳切:“亲家母,今晚,就让风儿和华儿去我宫里住吧?我们祖孙好不容易见面,有太多话想说,让我这个做外婆的,也好好尽尽心,多陪陪他们,可好?”
沈玉雁看着萧蔷眼中的期盼,哪里会说个不字,连忙笑道:“太后娘娘说的哪里话,这是孩子们的福气。风儿,华儿,今晚就好好陪陪外婆。”
于是,当晚膳后,秦风和秦舜华便跟着萧蔷去了她的寝宫。
这一夜,太后寝宫的灯火亮了很久。
萧蔷仿佛要将错过的时光都补回来。
问了他们许多生活学习的细节。
分享了许多宫廷和家族的往事。
甚至亲自看着宫人为他们安排寝殿,检查被褥是否温暖。
秦风虽然话不多,但也会认真回答外婆的问题。
偶尔还会请教一些朝局的问题。
萧蔷虽不直接干政,但在宫廷数十年,见识不凡。
往往能给出独到的见解,让秦风受益匪浅。
秦舜华也是十分得萧蔷疼爱。
祖孙二人有说不完的体己话,从诗词谈到女红,从琴棋谈到书画。
萧蔷看着这个温婉可人的外孙女,越看越是喜欢。
第二日一早,秦风和秦舜华向萧蔷辞行,返回文华阁时。
他们看向这位太后外婆的眼神,已经与昨日初认时截然不同。
充满了孺慕与亲近。
萧蔷站在宫门前,目送着外孙外孙女离去。
眼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欣慰之色。
有些遗憾或许无法完全弥补。
但从此刻起,她与这两个孩子之间,那断裂了十数年的亲情纽带,已经重新连接。
并且,会越来越紧密!
而她,也将和秦家一起,成为秦夜和楚岚坚实的后盾!
秦风和秦舜华都愣了一下。
他们虽然知道萧蔷是楚岚的生母。
但从小到大,他们只和奶奶沈玉雁亲近。
与这位身处深宫、身份尊贵的太后娘娘,没有任何接触。
“外婆”这个称呼,对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偶尔存在于父母话语中的模糊符号。
兄妹二人相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茫然与一丝无措。
但看着萧蔷那充满期盼的目光。
以及从小受到大的教养,让他们无法无视萧蔷。
秦风率先反应过来,对着萧蔷,规规矩矩地躬身行了一礼,声音清朗却带着些许生涩的试探:“外……外婆。”
秦舜华也立刻跟着敛衽行礼,声音轻柔温婉,带着少女的羞怯:“舜华……见过外婆。”
萧蔷闻言,强忍住泪水,笑着连连点头:“好,好孩子……快起来,快让外婆好好看看……”
沈玉雁在一旁看着,眼中流露出欣慰和了然之色。
她深知萧蔷这些年的不易与对孙辈的思念,此刻见他们终于相认,心中也替他们高兴。
同时,她也是个通透的人。
知道此刻需要留给萧蔷祖孙三人独处的空间。
于是轻轻拉了拉秦文山的衣袖,又对好奇张望的秦瑶使了个眼色,低声道:“夫君,瑶儿,我们先去偏厅看看晚膳准备得如何了。”
秦文山虽然是个粗人。
但此刻也明白过来,点了点头,对着萧蔷微微躬身,便跟着沈玉雁默默退了出去。
秦瑶虽然满心好奇,但在母亲的眼神示意下,也一步三回头地跟着离开了正厅。
萧蔷感激地看了一眼沈玉雁体贴离去的背影。
然后迫不及待招手让秦风兄妹坐到她身边来。
她拉着秦舜华的手让外孙女坐在自己左侧。
又拍拍身旁的锦垫,示意秦风坐在右侧。
目光在两张年轻、充满朝气的脸庞上流连,怎么看也看不够。
“上次见你们,你们还都是抱在怀里的小娃娃呢……”
萧蔷轻轻叹息,声音带着悠远的回忆“粉雕玉琢的,华儿安静得像个小玉人儿,风儿精神头十足,舞动着手脚……可惜,外婆身份所限,一直……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好好跟你们见面,说说话……”
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母性的温柔。
听得秦风和秦舜华心中那层因陌生而产生的隔阂,悄然消融了几分。
“哎,总算……总算见到了。”
萧蔷又长长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随后,她开始仔细端详秦风,“像,真像你父亲,这眉眼,这气度……不过鼻子和嘴巴,还是随了你们母亲。”
又看向秦舜华,“华儿这娴静的样子,倒是跟你母亲小时候有七八分相似,不过你母亲小时候,可没你这么爱笑,她总是绷着个小脸……”
“虽然见不着,但外婆可是时时惦记着你们。你们母亲偶尔会跟我提起,说风儿学武进展神速,兵法典籍也读得通透,连陈敢当那样的老将都夸赞不已,说是将门虎子,未来不可限量……华儿知书达理,温婉聪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外婆听着,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多骄傲!”
萧蔷絮絮叨叨地说着。
仿佛要将积攒了十几年的话一次性倒出来。
关于两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
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与疼爱。
有些细节,连秦风、秦舜华本人都忘了。
没想到,仅是从母亲那听来的外婆,却一直记着。
感受到这份来自长辈的、细致入微的关爱,兄妹二人心中最后一丝拘谨也渐渐散去。
秦舜华微微红了眼眶,小声唤道:“外婆……”
萧蔷见状,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伸出双臂,将两个孩子轻轻揽入怀中。
虽然他们已经长大。
不再是需要抱在怀里的婴孩。
但这个迟来的拥抱,既是弥补两个孩子。
也是弥补她自己的遗憾。
萧蔷抱着外孙外孙女,忽然破涕为笑,像是想起了什么极有趣的事情。
她看着秦风,眼中带着促狭的笑意:“风儿,外婆突然想起来,你小时候,还打过外婆一巴掌呢!”
“啊?”
秦风闻言,俊脸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惊愕和难以置信,“外……外婆,这……孙儿岂敢……”
他搜肠刮肚,怎么也想不起自己有过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
急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萧蔷见秦风这副窘迫的模样,笑得更开心了,连忙安抚道:“别急,外婆没有埋怨你的意思!而且你肯定不记得了,那时候你啊,还是个裹在襁褓里,只有一点点大的小婴儿!”
“那时候……唉,说来话长,那时外婆和你母亲之间,还有些误会和心结。那是一天夜里,我偷偷溜出宫门,因为一些事情见你母亲。”
“我看见你之后啊,就想抱抱你,结果刚靠近,你就小胳膊一挥,打在了外婆脸上。”
“打完之后,还咯咯笑呢。”
秦风听得目瞪口呆。
完全无法想象自己还有如此“彪悍”的过往。
萧蔷继续说着,语气带着历经世事后的感慨:“就是那一巴掌啊,把外婆给打醒了……我忽然就明白了,无论上一辈有什么恩怨情仇,都不该影响到你们,孩子是无辜的,血脉亲情是割不断的……从那以后,外婆和你母亲的关系,才算是真正开始缓和了……”
秦舜华听得入了神,依偎在萧蔷身边,轻声问道:“外婆,那……后来呢?”
“后来啊……”
萧蔷搂着外孙女,开始讲述起更多事情。
也讲述着宫里的生活。
讲述她对两个孩子的思念和关注。
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用平实而温暖的语言,一点点拉近着彼此的距离。
厅内烛火摇曳,祖孙三人依偎在一起,低声的交谈。
偶尔响起几声轻笑,十数年未见的陌生,在这坦诚的交流与血脉的共鸣中,被悄然抚平。
当沈玉雁估摸着时间,轻轻走进来询问是否要用晚膳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其乐融融的景象。
她脸上也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萧蔷看到沈玉雁,立刻招手让她过来,语气带着一丝恳切:“亲家母,今晚,就让风儿和华儿去我宫里住吧?我们祖孙好不容易见面,有太多话想说,让我这个做外婆的,也好好尽尽心,多陪陪他们,可好?”
沈玉雁看着萧蔷眼中的期盼,哪里会说个不字,连忙笑道:“太后娘娘说的哪里话,这是孩子们的福气。风儿,华儿,今晚就好好陪陪外婆。”
于是,当晚膳后,秦风和秦舜华便跟着萧蔷去了她的寝宫。
这一夜,太后寝宫的灯火亮了很久。
萧蔷仿佛要将错过的时光都补回来。
问了他们许多生活学习的细节。
分享了许多宫廷和家族的往事。
甚至亲自看着宫人为他们安排寝殿,检查被褥是否温暖。
秦风虽然话不多,但也会认真回答外婆的问题。
偶尔还会请教一些朝局的问题。
萧蔷虽不直接干政,但在宫廷数十年,见识不凡。
往往能给出独到的见解,让秦风受益匪浅。
秦舜华也是十分得萧蔷疼爱。
祖孙二人有说不完的体己话,从诗词谈到女红,从琴棋谈到书画。
萧蔷看着这个温婉可人的外孙女,越看越是喜欢。
第二日一早,秦风和秦舜华向萧蔷辞行,返回文华阁时。
他们看向这位太后外婆的眼神,已经与昨日初认时截然不同。
充满了孺慕与亲近。
萧蔷站在宫门前,目送着外孙外孙女离去。
眼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欣慰之色。
有些遗憾或许无法完全弥补。
但从此刻起,她与这两个孩子之间,那断裂了十数年的亲情纽带,已经重新连接。
并且,会越来越紧密!
而她,也将和秦家一起,成为秦夜和楚岚坚实的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