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銮殿内,因北境剧变而引发的震惊与骚动尚未平息。
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惶急的通传!
“报!东南急奏!”
又一名信使踉跄入殿,扑跪在地。
“说!”
楚岚冷声道。
信使恭声道:“启禀陛下!东南禹州临海郡遭遇倭国船队袭击!”
“数百倭寇趁夜登陆,烧杀抢掠,虽被驻军与乡勇击退,但我方死伤军民,共计一十八人!”
“粮仓被焚一处,沿海村落多处遭劫!”
倭人?!
这一次,殿内响起的是一片疑惑低呼。
北境的消息尚在预料之中。
可这东南的急报,实在是令人意外!
大乾何时与倭人有过来往?
这倭人突然来袭,是不是太过于猖狂了?
这等蕞尔小国、竟也敢挑战大乾天威?
楚岚在听到“倭寇”二字后,眼眸中骤然闪过一丝错愕之色。
夫君……还真是算无遗策!
她心中掠过这个念头,但面上丝毫不显。
只是环顾四周,声音沉静的开口:“倭人竟敢犯我疆土,屠我子民!众卿,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不等众臣反应,秦夜立刻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勃勃朗狼子野心,吞并新罗,已成大患,必须尽快铲除!东南倭寇,虽是疥癣之疾,然其性贪婪残暴,若不予迎头痛击,必致其得寸进尺,遗祸沿海!”
微微停顿过后,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决定:“臣,秦夜,请命!”
“征调新练精锐及北境边军,合计三十万,由臣亲自统帅,自北境出兵,先行犁庭扫穴,歼灭盘踞新罗之勃勃朗所部!而后,以新罗为跳板,整合其港口船只,并调集我大乾新建水师,跨海东征,直捣倭国腹地!”
“此战,不仅要平息边患,更要一举拿下倭国,永绝东南海上之后患!”
轰!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摄政王要亲自挂帅?”
“北伐新罗,东征倭国?跨海作战,直捣黄龙?!”
“这路线,如此清晰,摄政王似乎对那片海域和倭国的地形了如指掌一般!”
百官面面相觑。
心中满是震撼与疑虑。
跨海远征,风险极大,耗费更是天文数字!
而且,摄政王身份尊贵,岂可轻涉险地?
虽说他当年在北境军功赫赫。
但时过境迁。
何况对手是陌生的海外岛国……
然而,看着秦夜那沉稳如山的身形、感受到那股杀伐决断的气势。
回想过往算无遗策、开创丝路、革新军备的种种功绩。
竟无一人敢在此时站出来提出质疑。
就连一些保守著称的老臣,也只是张了张嘴,将话咽了回去。
王道然等人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楚岚也是微微一怔。
她料到秦夜会对倭寇之事强硬反击,却没想到,竟要亲自出征。
并且规划了如此宏大的战略!
“夫……摄政王要……亲征?”
楚岚回过神来,已经快要压不住心中的关切,“此事关乎国本,是否有待商榷?东南倭寇,遣一上将,率水师清剿即可,何须爱卿亲自涉险?北境勃勃朗,亦可派赵天霸、陈敢当等宿将征讨。”
她的担忧溢于言表。
于公,摄政王乃国之柱石,不容有失。
于私,秦夜是她的夫君,怎愿他远涉重洋,面对未知的风险?
秦夜迎着楚岚的目光,眼神坚定,语气沉稳:“陛下,勃勃朗吞并新罗,气势正盛,且对新罗地形、军力了如指掌,需以雷霆万钧之势,速战速决,方能震慑宵小,避免陷入缠斗。臣熟悉北境与新罗情况,亲自坐镇,最为稳妥。”
“至于倭国……”
他眼中寒光一闪,“其国民禀性,臣略有了解。畏威而不怀德,欺软怕硬。若不将其彻底打疼、打服,乃至纳入掌控,今日之劫掠,必成明日之常态。跨海东征,看似行险,实则一劳永逸!新罗乃现成之跳板,我朝水师新建,战舰精良,正可借此役检验战力,扬威海外!此战,臣非去不可!”
此话,朝臣们听得心潮起伏。
虽觉得风险巨大,又隐隐被这开疆拓土、扬威海外的气魄所感染。
楚岚沉默了片刻,知道在朝堂之上,无法与秦夜深入争论。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担忧,维持着帝王的威严:“摄政王所言,确有道理。然,跨海东征,事关重大,粮草、军械、船只调度,需从长计议。北境勃勃朗,亦需先行应对。此事,容朕仔细考量一二。今日朝会,暂且至此,退朝!”
“退朝!”
在内侍悠长的唱喏声中,百官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躬身退去。
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多事之秋已至。
……
退朝后,楚岚与秦夜直接来到了御书房。
屏退所有宫人后,楚岚再也维持不住朝堂上的镇定,快步走到秦夜面前,拉住他的手,美眸中满是忧急:“夫君!你方才在朝上说的可是真的?你真要亲自去征讨倭国?那茫茫大海,风浪难测,倭国情况不明,何其凶险!朝中能征善战之将众多,为何非要你亲自前往?”
秦夜反握住楚岚的手,语气放缓,但态度依旧坚决:“岚儿,我知道你担心我。”
“但倭国之事,我谋划已久。其地虽小,然矿产丰富,尤其白银。”
“其地理位置,扼守东海航道,若不能掌控在我手,将来必成海上大患,甚至可能威胁我东南沿海富庶之地。”
“此次袭击,正好给了我们出兵的绝佳理由。”
“至于风险……”
秦夜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大乾新建的战船,远非倭人那些小船可比。火器之利,更是他们无法想象。”
“况且,我对倭国地形、势力分布,确有了解。”
“此战,我有八成以上把握,不仅能胜,更能将其彻底纳入掌控!”
秦夜早已发现。
大乾与前世的地貌有所差距。
但只是在细微之处。
宏观上相差不大,都有黄河、长江。
先前的判断,有所谬误。
而后来,月氏,新罗的出现,乃至倭国的存在,更验证了他的想法。
即便如今之倭国,和昔日之小国亦有所区别。
想必也是在细节之处,大概的位置,不会相差太大。
顶多就是登陆之后的地貌有所不同。
届时,完全可以靠地图测绘技能,弥补这情报上的缺失。
“可是……”
楚岚还想再劝。
“岚儿。”
秦夜打断道:“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安危。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开疆拓土,奠定万世基业,岂能没有风险?我向你保证,一定会平安。况且,北境的勃勃朗必须先解决,这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先集中力量,拿下新罗,稳定北方,再图东进。东征之事,可以稍缓,但战略必须定下。”
听见这话,楚岚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
她知道秦夜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尤其是在军国大事上。
平日秦夜看似慵懒。
实则骨子里有着极强的掌控欲和行动力。
“那……便依你,先定下北伐新罗之策。东征倭国之事,容后再议,需做好万全准备方可。”
楚岚最终妥协了一步,但依旧不放心地叮嘱,“北伐之事,你也需谨慎,勃勃朗今非昔比,不可轻敌。”
“放心。”
秦夜将楚岚揽入怀中,“我知道轻重。”
两人正在御书房内低声商议着北伐的具体方略,却未注意到,书房外的廊柱后,一个窈窕的身影悄然隐在那里,将他们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正是秦瑶!
她本是来找哥哥商量武举之后从军的事情,却意外听到了这惊天动地的征讨计划!
北伐新罗!
东征倭国!
老哥要亲自挂帅!
秦瑶的心脏砰砰狂跳,血液瞬间沸腾起来!
那双英气勃勃的眸子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战场!
那是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以前只想着去北境历练。
如今竟有跨海东征、开疆拓土的机会?!
这……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我要去!”
“我一定要去!”
“这次,谁也别想拦我!”
秦瑶深吸一口气。
强行压下立刻冲进去请命的冲动。
需要好好谋划一番,想想如何说服哥哥,说服嫂子,说服爹娘!
思索间,秦瑶悄无声息的退后,转身离开。
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秦瑶走后。
御书房内,秦夜叹了口气,“刚才瑶儿一直在外面偷听呢。”
“嗯……我也看见了,她的影子很明显……”
楚岚摇了摇头:“这丫头,实在是不让人省心……还说什么她要去,谁也别来拦她……那动静大的,哎……”
金銮殿内,因北境剧变而引发的震惊与骚动尚未平息。
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惶急的通传!
“报!东南急奏!”
又一名信使踉跄入殿,扑跪在地。
“说!”
楚岚冷声道。
信使恭声道:“启禀陛下!东南禹州临海郡遭遇倭国船队袭击!”
“数百倭寇趁夜登陆,烧杀抢掠,虽被驻军与乡勇击退,但我方死伤军民,共计一十八人!”
“粮仓被焚一处,沿海村落多处遭劫!”
倭人?!
这一次,殿内响起的是一片疑惑低呼。
北境的消息尚在预料之中。
可这东南的急报,实在是令人意外!
大乾何时与倭人有过来往?
这倭人突然来袭,是不是太过于猖狂了?
这等蕞尔小国、竟也敢挑战大乾天威?
楚岚在听到“倭寇”二字后,眼眸中骤然闪过一丝错愕之色。
夫君……还真是算无遗策!
她心中掠过这个念头,但面上丝毫不显。
只是环顾四周,声音沉静的开口:“倭人竟敢犯我疆土,屠我子民!众卿,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不等众臣反应,秦夜立刻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勃勃朗狼子野心,吞并新罗,已成大患,必须尽快铲除!东南倭寇,虽是疥癣之疾,然其性贪婪残暴,若不予迎头痛击,必致其得寸进尺,遗祸沿海!”
微微停顿过后,说出了石破天惊的决定:“臣,秦夜,请命!”
“征调新练精锐及北境边军,合计三十万,由臣亲自统帅,自北境出兵,先行犁庭扫穴,歼灭盘踞新罗之勃勃朗所部!而后,以新罗为跳板,整合其港口船只,并调集我大乾新建水师,跨海东征,直捣倭国腹地!”
“此战,不仅要平息边患,更要一举拿下倭国,永绝东南海上之后患!”
轰!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摄政王要亲自挂帅?”
“北伐新罗,东征倭国?跨海作战,直捣黄龙?!”
“这路线,如此清晰,摄政王似乎对那片海域和倭国的地形了如指掌一般!”
百官面面相觑。
心中满是震撼与疑虑。
跨海远征,风险极大,耗费更是天文数字!
而且,摄政王身份尊贵,岂可轻涉险地?
虽说他当年在北境军功赫赫。
但时过境迁。
何况对手是陌生的海外岛国……
然而,看着秦夜那沉稳如山的身形、感受到那股杀伐决断的气势。
回想过往算无遗策、开创丝路、革新军备的种种功绩。
竟无一人敢在此时站出来提出质疑。
就连一些保守著称的老臣,也只是张了张嘴,将话咽了回去。
王道然等人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楚岚也是微微一怔。
她料到秦夜会对倭寇之事强硬反击,却没想到,竟要亲自出征。
并且规划了如此宏大的战略!
“夫……摄政王要……亲征?”
楚岚回过神来,已经快要压不住心中的关切,“此事关乎国本,是否有待商榷?东南倭寇,遣一上将,率水师清剿即可,何须爱卿亲自涉险?北境勃勃朗,亦可派赵天霸、陈敢当等宿将征讨。”
她的担忧溢于言表。
于公,摄政王乃国之柱石,不容有失。
于私,秦夜是她的夫君,怎愿他远涉重洋,面对未知的风险?
秦夜迎着楚岚的目光,眼神坚定,语气沉稳:“陛下,勃勃朗吞并新罗,气势正盛,且对新罗地形、军力了如指掌,需以雷霆万钧之势,速战速决,方能震慑宵小,避免陷入缠斗。臣熟悉北境与新罗情况,亲自坐镇,最为稳妥。”
“至于倭国……”
他眼中寒光一闪,“其国民禀性,臣略有了解。畏威而不怀德,欺软怕硬。若不将其彻底打疼、打服,乃至纳入掌控,今日之劫掠,必成明日之常态。跨海东征,看似行险,实则一劳永逸!新罗乃现成之跳板,我朝水师新建,战舰精良,正可借此役检验战力,扬威海外!此战,臣非去不可!”
此话,朝臣们听得心潮起伏。
虽觉得风险巨大,又隐隐被这开疆拓土、扬威海外的气魄所感染。
楚岚沉默了片刻,知道在朝堂之上,无法与秦夜深入争论。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担忧,维持着帝王的威严:“摄政王所言,确有道理。然,跨海东征,事关重大,粮草、军械、船只调度,需从长计议。北境勃勃朗,亦需先行应对。此事,容朕仔细考量一二。今日朝会,暂且至此,退朝!”
“退朝!”
在内侍悠长的唱喏声中,百官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躬身退去。
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多事之秋已至。
……
退朝后,楚岚与秦夜直接来到了御书房。
屏退所有宫人后,楚岚再也维持不住朝堂上的镇定,快步走到秦夜面前,拉住他的手,美眸中满是忧急:“夫君!你方才在朝上说的可是真的?你真要亲自去征讨倭国?那茫茫大海,风浪难测,倭国情况不明,何其凶险!朝中能征善战之将众多,为何非要你亲自前往?”
秦夜反握住楚岚的手,语气放缓,但态度依旧坚决:“岚儿,我知道你担心我。”
“但倭国之事,我谋划已久。其地虽小,然矿产丰富,尤其白银。”
“其地理位置,扼守东海航道,若不能掌控在我手,将来必成海上大患,甚至可能威胁我东南沿海富庶之地。”
“此次袭击,正好给了我们出兵的绝佳理由。”
“至于风险……”
秦夜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我大乾新建的战船,远非倭人那些小船可比。火器之利,更是他们无法想象。”
“况且,我对倭国地形、势力分布,确有了解。”
“此战,我有八成以上把握,不仅能胜,更能将其彻底纳入掌控!”
秦夜早已发现。
大乾与前世的地貌有所差距。
但只是在细微之处。
宏观上相差不大,都有黄河、长江。
先前的判断,有所谬误。
而后来,月氏,新罗的出现,乃至倭国的存在,更验证了他的想法。
即便如今之倭国,和昔日之小国亦有所区别。
想必也是在细节之处,大概的位置,不会相差太大。
顶多就是登陆之后的地貌有所不同。
届时,完全可以靠地图测绘技能,弥补这情报上的缺失。
“可是……”
楚岚还想再劝。
“岚儿。”
秦夜打断道:“我知道你担心我的安危。但有些事,必须有人去做。开疆拓土,奠定万世基业,岂能没有风险?我向你保证,一定会平安。况且,北境的勃勃朗必须先解决,这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先集中力量,拿下新罗,稳定北方,再图东进。东征之事,可以稍缓,但战略必须定下。”
听见这话,楚岚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
她知道秦夜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尤其是在军国大事上。
平日秦夜看似慵懒。
实则骨子里有着极强的掌控欲和行动力。
“那……便依你,先定下北伐新罗之策。东征倭国之事,容后再议,需做好万全准备方可。”
楚岚最终妥协了一步,但依旧不放心地叮嘱,“北伐之事,你也需谨慎,勃勃朗今非昔比,不可轻敌。”
“放心。”
秦夜将楚岚揽入怀中,“我知道轻重。”
两人正在御书房内低声商议着北伐的具体方略,却未注意到,书房外的廊柱后,一个窈窕的身影悄然隐在那里,将他们的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正是秦瑶!
她本是来找哥哥商量武举之后从军的事情,却意外听到了这惊天动地的征讨计划!
北伐新罗!
东征倭国!
老哥要亲自挂帅!
秦瑶的心脏砰砰狂跳,血液瞬间沸腾起来!
那双英气勃勃的眸子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战场!
那是她梦寐以求的舞台!
以前只想着去北境历练。
如今竟有跨海东征、开疆拓土的机会?!
这……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我要去!”
“我一定要去!”
“这次,谁也别想拦我!”
秦瑶深吸一口气。
强行压下立刻冲进去请命的冲动。
需要好好谋划一番,想想如何说服哥哥,说服嫂子,说服爹娘!
思索间,秦瑶悄无声息的退后,转身离开。
心中已然开始盘算着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秦瑶走后。
御书房内,秦夜叹了口气,“刚才瑶儿一直在外面偷听呢。”
“嗯……我也看见了,她的影子很明显……”
楚岚摇了摇头:“这丫头,实在是不让人省心……还说什么她要去,谁也别来拦她……那动静大的,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