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暖跟江晓英聊了一会,就回屋里洗漱睡觉了。这里比家里还冷,江暖把煤炉搬进屋里取暖,又从空间翻了一条羽绒被,再加盖一层棉被才觉得暖和。
她空间还有更厚的羽绒被,但还没套被套,她觉得累了,懒得再干活了。她回空间洗了澡、吹干头发,头沾枕就睡了。
颠簸了那么多天,好容易睡在柔软的大床上,她一夜无梦,自然醒来时屋里还是黑蒙蒙的一片。
她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翻身抱着羽绒被又回到空间床上。她空间的床是个大榻榻米,可以放两张一米八的床垫,比屋里的木头大床舒服多了。
她在大床上躺了一会,才起来洗漱换衣服,顺便看看了时间,才早上五点,果然早睡就会早起。她先去阳台看了小鸡的情况,大清早的都已经醒了,正叽叽喳喳的叫着要吃的。
江暖用熬好的小米粥,拌了一点蛋黄,分装在几个不锈钢小碟子里,放在几个大纸箱里喂鸡。她攒了两个大纸箱,把小鸡苗分装了,这样它们活动空间也大了。
纸箱底部铺好了垫料,又做了发酵床,这么多天养下来也不臭,小鸡苗都挺争气的活下来了,她养得更有劲了,一日三餐都不落下。
喂完鸡,她洗干净手,拿了一个铸铁锅开火烧热,切了一片黄油放锅里慢慢化开。
趁着热锅的时候,她从冰箱里拿了黄油、吐司和起司,她先切了一片薄薄的黄油,放在锅里慢慢化开后,放入两片吐司转小火慢煎。
等一面煎的微黄时,翻面在两片吐司上加一片起司继续煎,同时又切了略厚的一片黄油在铁锅角落化开,敲了两个鸡蛋满煎。
等吐司煎好,她用铲子让两片合二为一,开大火继续煎蛋。或许是天气太冷,她又饿了好几天,突然想吃芝士了,咸香拉丝的芝士配上煎得外酥内软的土司,一口咬下去就满足无比。
江暖又热了一杯鲜奶才喝了一口,想起顾维送自己的奶粉,又把尼龙包收入空间打开,里面除了三袋奶粉外,还有一个信封。
她好奇地拆开信封,里面掉了几张花花绿绿的票出来,她捡起来一看,居然是淮平市的粮票,加起来有二十斤,她不由愣住了,他给自己粮票做什么?
信封里还有一张便条,上面写了笔锋平和圆润的字迹,“小江同志:这些是淮平市粮票,让你以备不时之需,另附联系地址,有空请写信。此致敬礼!顾维。”
这标准格式的留言条,让江暖有点懵,他这是什么意思?要追求自己吗?可他是不是年纪有点大?
她不知道顾维几岁,他看起来还挺年轻的,估计不满三十岁,以厂长身份来说是年轻有为的年纪,可自己才十六岁啊!
虽然王采萍、江红兵总说她十八岁,但那是虚岁,苏城习惯算孩子虚岁,大月份生日的孩子比实际年龄多一岁,小月份的孩子多两岁,所以她就变成十八岁了。
但按照出生年月来算,她这个身体才十六岁,就算他今年二十六岁,也比自己生理年龄大了十岁,再说——有二十六岁的大厂厂长吗?
江暖思忖着把拆封的那袋奶粉装入密封玻璃罐,又往鲜奶里舀了几勺,香甜的味道让她开心的笑弯了眼眸,偶尔吃点甜食还是很幸福的。
顾维那张便条已经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她一直不乏追求者,也一直有人给自己送东西,她最初还费尽心思把礼物还回去,可后来发现这举动会让很多人误会,就不做了。
又不是自己要的,是他们非要送的,凭什么要自己花心思还礼物?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送上几次,没得到回应就不会再纠缠自己了,江暖从不会把心思花在不在意的追求者上。
江暖吃完热量爆棚的早饭,把路上的衣服都扔洗衣机里洗了,棉衣没洗,据说棉衣多洗会不保暖,反正外面有罩衫也不脏,过段时间再洗。
屋里也不冷,江暖里面穿了一套保暖的珊瑚绒睡衣,外面套了一件干净罩衫,又开始整理行李,阿婆太未雨绸缪了,给自己准备了这么多罩衫。
等江红兵过来喊女儿吃早饭时,江暖已经把大部分琐碎的小物件都整理好,整齐的收纳在藤箱里,江红兵诧异道:“怎么这么快!”
江暖笑着说:“我昨天睡得早,早上五点不到就醒了。”
江红兵点头道:“去吃饭了。”
这时已经早上七点半了,江家大部分人也起来了,光能上桌吃饭的男人就黑压压的一片,桌上摆放着刚蒸熟的红薯、土豆、刚烙好的玉米饼和一大盆黑乎乎的咸菜。
江红兵拿了一块玉米饼卷了咸菜塞嘴里,江暖拿了一只小红薯慢慢吃,大家都吃的唏哩呼噜的。
这段时间是大庄村一年中最空的时间,地里的红薯已经收了,冬小麦已经种下,目前除了在自留地里种点萝卜外,就没太大农事了,这也是他们难得能睡懒觉的时间。
江红贵也卷了一块玉米饼问:“红兵,你什么时候走?”
江红兵说:“应该明天走,大哥今天刷完墙,你跟晓国帮我一起搭几个鸡笼。”
“鸡笼?”江红贵诧异的问:“搭鸡笼做什么?”
江红兵瞄了一眼专心咬山芋的女儿,“你知道我家丫头干农活估计够呛,但不干活也不行,要不就让她开春后养几只鸡?”
江红贵赞同道:“养鸡不错,晓英也在家养鸡,要不要再养两头猪?”大庄村家家户户都养鸡养猪,大部分人家都是养两头猪,一头交公、一头自留。
江红兵说:“今年就先养鸡,她能赚出自己口粮挺好的了 ,哪来余粮养猪?”养猪是要费粮食的,哪怕开春后能打猪草喂猪,但光吃猪草,猪是养不大的,要喂粮食才能养肥。
江红贵一想也是,不过他迟疑的看着江暖,“小暖,养鸡很臭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江暖应道:“大伯你放心,我们知青要建设新农村,就不能怕苦不怕累,更不能怕臭!”
江红贵将信将疑,江红兵忍了又忍,才忍住了不拆台的冲动,就她见到蟑螂就哇哇大叫,非要喊姆妈起来抓蟑螂的脾气,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臭?也不怕吹破牛皮!
不过到了乡下,总要干活的,比起农活,养鸡要轻松些,她总要适应的,除非顾厂长能到马上调她去城里上班,江红兵微微摇头,这会大家都盯着工作机会,他再有本事也不能马上安排工作。
江红贵说:“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县城,我要去接知青,军军、东东和苗苗应该也来了。”他还是挺欢迎知青下乡的,不管男女都是壮劳力。
江暖跟江晓英聊了一会,就回屋里洗漱睡觉了。这里比家里还冷,江暖把煤炉搬进屋里取暖,又从空间翻了一条羽绒被,再加盖一层棉被才觉得暖和。
她空间还有更厚的羽绒被,但还没套被套,她觉得累了,懒得再干活了。她回空间洗了澡、吹干头发,头沾枕就睡了。
颠簸了那么多天,好容易睡在柔软的大床上,她一夜无梦,自然醒来时屋里还是黑蒙蒙的一片。
她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翻身抱着羽绒被又回到空间床上。她空间的床是个大榻榻米,可以放两张一米八的床垫,比屋里的木头大床舒服多了。
她在大床上躺了一会,才起来洗漱换衣服,顺便看看了时间,才早上五点,果然早睡就会早起。她先去阳台看了小鸡的情况,大清早的都已经醒了,正叽叽喳喳的叫着要吃的。
江暖用熬好的小米粥,拌了一点蛋黄,分装在几个不锈钢小碟子里,放在几个大纸箱里喂鸡。她攒了两个大纸箱,把小鸡苗分装了,这样它们活动空间也大了。
纸箱底部铺好了垫料,又做了发酵床,这么多天养下来也不臭,小鸡苗都挺争气的活下来了,她养得更有劲了,一日三餐都不落下。
喂完鸡,她洗干净手,拿了一个铸铁锅开火烧热,切了一片黄油放锅里慢慢化开。
趁着热锅的时候,她从冰箱里拿了黄油、吐司和起司,她先切了一片薄薄的黄油,放在锅里慢慢化开后,放入两片吐司转小火慢煎。
等一面煎的微黄时,翻面在两片吐司上加一片起司继续煎,同时又切了略厚的一片黄油在铁锅角落化开,敲了两个鸡蛋满煎。
等吐司煎好,她用铲子让两片合二为一,开大火继续煎蛋。或许是天气太冷,她又饿了好几天,突然想吃芝士了,咸香拉丝的芝士配上煎得外酥内软的土司,一口咬下去就满足无比。
江暖又热了一杯鲜奶才喝了一口,想起顾维送自己的奶粉,又把尼龙包收入空间打开,里面除了三袋奶粉外,还有一个信封。
她好奇地拆开信封,里面掉了几张花花绿绿的票出来,她捡起来一看,居然是淮平市的粮票,加起来有二十斤,她不由愣住了,他给自己粮票做什么?
信封里还有一张便条,上面写了笔锋平和圆润的字迹,“小江同志:这些是淮平市粮票,让你以备不时之需,另附联系地址,有空请写信。此致敬礼!顾维。”
这标准格式的留言条,让江暖有点懵,他这是什么意思?要追求自己吗?可他是不是年纪有点大?
她不知道顾维几岁,他看起来还挺年轻的,估计不满三十岁,以厂长身份来说是年轻有为的年纪,可自己才十六岁啊!
虽然王采萍、江红兵总说她十八岁,但那是虚岁,苏城习惯算孩子虚岁,大月份生日的孩子比实际年龄多一岁,小月份的孩子多两岁,所以她就变成十八岁了。
但按照出生年月来算,她这个身体才十六岁,就算他今年二十六岁,也比自己生理年龄大了十岁,再说——有二十六岁的大厂厂长吗?
江暖思忖着把拆封的那袋奶粉装入密封玻璃罐,又往鲜奶里舀了几勺,香甜的味道让她开心的笑弯了眼眸,偶尔吃点甜食还是很幸福的。
顾维那张便条已经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她一直不乏追求者,也一直有人给自己送东西,她最初还费尽心思把礼物还回去,可后来发现这举动会让很多人误会,就不做了。
又不是自己要的,是他们非要送的,凭什么要自己花心思还礼物?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送上几次,没得到回应就不会再纠缠自己了,江暖从不会把心思花在不在意的追求者上。
江暖吃完热量爆棚的早饭,把路上的衣服都扔洗衣机里洗了,棉衣没洗,据说棉衣多洗会不保暖,反正外面有罩衫也不脏,过段时间再洗。
屋里也不冷,江暖里面穿了一套保暖的珊瑚绒睡衣,外面套了一件干净罩衫,又开始整理行李,阿婆太未雨绸缪了,给自己准备了这么多罩衫。
等江红兵过来喊女儿吃早饭时,江暖已经把大部分琐碎的小物件都整理好,整齐的收纳在藤箱里,江红兵诧异道:“怎么这么快!”
江暖笑着说:“我昨天睡得早,早上五点不到就醒了。”
江红兵点头道:“去吃饭了。”
这时已经早上七点半了,江家大部分人也起来了,光能上桌吃饭的男人就黑压压的一片,桌上摆放着刚蒸熟的红薯、土豆、刚烙好的玉米饼和一大盆黑乎乎的咸菜。
江红兵拿了一块玉米饼卷了咸菜塞嘴里,江暖拿了一只小红薯慢慢吃,大家都吃的唏哩呼噜的。
这段时间是大庄村一年中最空的时间,地里的红薯已经收了,冬小麦已经种下,目前除了在自留地里种点萝卜外,就没太大农事了,这也是他们难得能睡懒觉的时间。
江红贵也卷了一块玉米饼问:“红兵,你什么时候走?”
江红兵说:“应该明天走,大哥今天刷完墙,你跟晓国帮我一起搭几个鸡笼。”
“鸡笼?”江红贵诧异的问:“搭鸡笼做什么?”
江红兵瞄了一眼专心咬山芋的女儿,“你知道我家丫头干农活估计够呛,但不干活也不行,要不就让她开春后养几只鸡?”
江红贵赞同道:“养鸡不错,晓英也在家养鸡,要不要再养两头猪?”大庄村家家户户都养鸡养猪,大部分人家都是养两头猪,一头交公、一头自留。
江红兵说:“今年就先养鸡,她能赚出自己口粮挺好的了 ,哪来余粮养猪?”养猪是要费粮食的,哪怕开春后能打猪草喂猪,但光吃猪草,猪是养不大的,要喂粮食才能养肥。
江红贵一想也是,不过他迟疑的看着江暖,“小暖,养鸡很臭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江暖应道:“大伯你放心,我们知青要建设新农村,就不能怕苦不怕累,更不能怕臭!”
江红贵将信将疑,江红兵忍了又忍,才忍住了不拆台的冲动,就她见到蟑螂就哇哇大叫,非要喊姆妈起来抓蟑螂的脾气,还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臭?也不怕吹破牛皮!
不过到了乡下,总要干活的,比起农活,养鸡要轻松些,她总要适应的,除非顾厂长能到马上调她去城里上班,江红兵微微摇头,这会大家都盯着工作机会,他再有本事也不能马上安排工作。
江红贵说:“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县城,我要去接知青,军军、东东和苗苗应该也来了。”他还是挺欢迎知青下乡的,不管男女都是壮劳力。
